电力嬗变的“领头雁”――记彭水供电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钟家华
2007-05-08 09:10:07 来源:重庆法制网
A-
A+
电力18讯: 作者:周喜冬
核心提示:
2005年初,彭水供电公司因经营等问题外债高达2380万元,在重庆电力系统综合业绩考评中列倒数第二位。市电力公司党组任命钟家华从璧山县供电局调彭水供电公司任党委书记、董事长。同年年底经过他不懈的努力,实现产值2041.13万元,利润96.29万元扭亏为盈,2006年仅1-10月份实现产值2834.13万元。
今年元月,该公司领导从童小平副市长手中接过了金光灿灿的“四好”领导班子奖牌。台下一片热烈掌声。
700多个日日夜夜,他远离亲人,牢记使命,坚守岗位,把所有的心血与智慧都倾注到了他所热爱的农电事业。他团结带领员工,把一个地处贫困山区、亏损严重的电力公司成功创建成了重庆市“模范职工之家”、“文明单位”。他不计个人名利得失,在彭水抢抓机遇,努力开创安全和谐电力事业的发展。他成功扭转了彭水电力的被动局面,为彭水电力翻开了新的一页史书。
他,就是重庆市电力公司“劳动模范”、彭水供电公司党委书记兼董事长钟家华。
“烫手山芋” 临危不惧
2005年初,钟家华单枪匹马来到彭水电力公司。经过观察、走访、调查,他发现了公司亏损的“症结”:电网构架脆弱、设备缺陷多、安全事故不断、职工凝聚力不强等等。尽管公司生产经营落入冰点,但在钟家华看来,治理公司最难的不在生产经营,最难的是人心、人气。自古有云:“人心齐泰山移”。“我们要确立‘一年减亏、二年盈利、三年翻番’的总体工作目标,强化‘负重自强、团结奋争、努力超越’和‘绝不寻找借口、敢于承担责任、出色完成任务’的工作理念……”2005年3月30日,钟家华在公司一届一次职工代表大会暨2005年工作会议上写下了改革彭水电力拼搏的檄文,大刀阔斧地干一场。
要改革就需要勇气、责任和胆识。尽管有些人冷言风语,有顶撞恐吓抵触现象,但钟家华以高度的责任感、以自己独有的方式亮剑;外塑形象,内强管理,激励机制,重新凝聚起干部职工的战斗力和发挥共产党员战斗堡垒作用等十项改革措施出台。
这一系列改革如破冰之举,经历了风风雨雨、磕磕碰碰之后,带来了干部职工价值观、世界观、思想意识的新变化,带来了企业经营业绩的新变化。2005年底,公司竟奇迹般地提前实现扭亏为盈,盈利147多万元,比计划亏损936.95万元,扭亏增盈1083.95万元,在重庆电力系统同业目标综合排名中跻身前五强。就是这样一道算术题,攻破一些职工当初的“天方夜谭”之说。
“企业能够发展并走向成功,最重要的因素是自信。用一种积极的心态奋战,有了自信,就能带动你周边的人,那么这个企业一定会不断地发展下去,无坚不摧。”钟家华身上有一股拼搏的力量和精神。2006年初,他全面分析了公司面临的形势和机遇,提出了“发展加速度、管理看一流”的“号令”。
面对百年大旱,他带领400多员工投入迎峰保电、抗旱救灾的行列中,钟家华忍受奶奶、父亲相继过世的痛苦,在母亲因病倒床的情况下,他忍受着心灵痛苦的煎熬和精神的摧残,仍然战斗在抗灾一线。在彭水“8・12”风灾中,在他的领导下,彭水电网指挥中心免遭狂风“扫荡”,而他家中的情况却一片狼藉。
为了让百姓用上放心电,公司共投入了1.7亿多元进行线路设备改造,实施205个项目的西部农网和户户通电工程,实施了城网改造、东门110千伏等变电站改造工程,建成了投资最大、技术含量最高的同塔双回35万千伏东上线,新建投产了新田110万千伏输变电工程。
在他的眼里,经常牺牲节假日是经常的事,主要是下基层抓工程落实情况。在“户户通电”工程进入攻坚阶段时,比如,新胜村等工程进度迟缓,他心急如焚,带头穿上胶鞋、披上雨衣、拿起工具,参加通电安装施工作业。在他的影响和带动下,公司领导、机关干部员工,纷纷赶赴施工一线支援施工队伍,使全县5191户“无电户”的通电任务如期完成。
“人性化”管理构和谐
“这个和电打交道的人,有着温润如玉的性格,渊博宽厚的胸怀和仁爱之心。”领导、员工对钟家华赞赏有口皆碑。
钟家华推行“加速式”管理,没有动不动就罚款、撤职、贬位和生冷硬的管卡,而他的人性化管理,使员工有了安全感和归宿感。
面临新机制出台时公司机构改革和人事变动,一些年龄偏大、工作时常受到批评的中层干部作好了“下课”的思想准备,个别能力平平的机关管理人员也深感危机来临。但最终的结果却令他们大感意外。钟家华告诉员工,任何改革都要符合实<
核心提示:
2005年初,彭水供电公司因经营等问题外债高达2380万元,在重庆电力系统综合业绩考评中列倒数第二位。市电力公司党组任命钟家华从璧山县供电局调彭水供电公司任党委书记、董事长。同年年底经过他不懈的努力,实现产值2041.13万元,利润96.29万元扭亏为盈,2006年仅1-10月份实现产值2834.13万元。
今年元月,该公司领导从童小平副市长手中接过了金光灿灿的“四好”领导班子奖牌。台下一片热烈掌声。
700多个日日夜夜,他远离亲人,牢记使命,坚守岗位,把所有的心血与智慧都倾注到了他所热爱的农电事业。他团结带领员工,把一个地处贫困山区、亏损严重的电力公司成功创建成了重庆市“模范职工之家”、“文明单位”。他不计个人名利得失,在彭水抢抓机遇,努力开创安全和谐电力事业的发展。他成功扭转了彭水电力的被动局面,为彭水电力翻开了新的一页史书。
他,就是重庆市电力公司“劳动模范”、彭水供电公司党委书记兼董事长钟家华。
“烫手山芋” 临危不惧
2005年初,钟家华单枪匹马来到彭水电力公司。经过观察、走访、调查,他发现了公司亏损的“症结”:电网构架脆弱、设备缺陷多、安全事故不断、职工凝聚力不强等等。尽管公司生产经营落入冰点,但在钟家华看来,治理公司最难的不在生产经营,最难的是人心、人气。自古有云:“人心齐泰山移”。“我们要确立‘一年减亏、二年盈利、三年翻番’的总体工作目标,强化‘负重自强、团结奋争、努力超越’和‘绝不寻找借口、敢于承担责任、出色完成任务’的工作理念……”2005年3月30日,钟家华在公司一届一次职工代表大会暨2005年工作会议上写下了改革彭水电力拼搏的檄文,大刀阔斧地干一场。
要改革就需要勇气、责任和胆识。尽管有些人冷言风语,有顶撞恐吓抵触现象,但钟家华以高度的责任感、以自己独有的方式亮剑;外塑形象,内强管理,激励机制,重新凝聚起干部职工的战斗力和发挥共产党员战斗堡垒作用等十项改革措施出台。
这一系列改革如破冰之举,经历了风风雨雨、磕磕碰碰之后,带来了干部职工价值观、世界观、思想意识的新变化,带来了企业经营业绩的新变化。2005年底,公司竟奇迹般地提前实现扭亏为盈,盈利147多万元,比计划亏损936.95万元,扭亏增盈1083.95万元,在重庆电力系统同业目标综合排名中跻身前五强。就是这样一道算术题,攻破一些职工当初的“天方夜谭”之说。
“企业能够发展并走向成功,最重要的因素是自信。用一种积极的心态奋战,有了自信,就能带动你周边的人,那么这个企业一定会不断地发展下去,无坚不摧。”钟家华身上有一股拼搏的力量和精神。2006年初,他全面分析了公司面临的形势和机遇,提出了“发展加速度、管理看一流”的“号令”。
面对百年大旱,他带领400多员工投入迎峰保电、抗旱救灾的行列中,钟家华忍受奶奶、父亲相继过世的痛苦,在母亲因病倒床的情况下,他忍受着心灵痛苦的煎熬和精神的摧残,仍然战斗在抗灾一线。在彭水“8・12”风灾中,在他的领导下,彭水电网指挥中心免遭狂风“扫荡”,而他家中的情况却一片狼藉。
为了让百姓用上放心电,公司共投入了1.7亿多元进行线路设备改造,实施205个项目的西部农网和户户通电工程,实施了城网改造、东门110千伏等变电站改造工程,建成了投资最大、技术含量最高的同塔双回35万千伏东上线,新建投产了新田110万千伏输变电工程。
在他的眼里,经常牺牲节假日是经常的事,主要是下基层抓工程落实情况。在“户户通电”工程进入攻坚阶段时,比如,新胜村等工程进度迟缓,他心急如焚,带头穿上胶鞋、披上雨衣、拿起工具,参加通电安装施工作业。在他的影响和带动下,公司领导、机关干部员工,纷纷赶赴施工一线支援施工队伍,使全县5191户“无电户”的通电任务如期完成。
“人性化”管理构和谐
“这个和电打交道的人,有着温润如玉的性格,渊博宽厚的胸怀和仁爱之心。”领导、员工对钟家华赞赏有口皆碑。
钟家华推行“加速式”管理,没有动不动就罚款、撤职、贬位和生冷硬的管卡,而他的人性化管理,使员工有了安全感和归宿感。
面临新机制出台时公司机构改革和人事变动,一些年龄偏大、工作时常受到批评的中层干部作好了“下课”的思想准备,个别能力平平的机关管理人员也深感危机来临。但最终的结果却令他们大感意外。钟家华告诉员工,任何改革都要符合实<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