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之花”朵朵艳----记龙岩电业局的女变电值班员
2007-05-08 12:41:15 来源:福建日报
A-
A+
电力18讯:
龙岩电业局女变电值班员正在一丝不苟地巡查设备。
有一群电力巾帼,她们是平凡的女性,风里来、雨里去,不分昼夜地穿梭于变电站之间;她们是严谨的操作员,创下数万次安全操作无差错的高记录;她们是坚韧勤劳的客家妇女,不辞劳苦地为老区人民送去温暖和希望;她们是美丽的“变电之花”,在闽西红土地上骄傲地绽放。
龙岩电业局的变电女值班员和男值班员的人数一样多,承担的工作量也一样重。倒闸操作、设备巡视监控、事故处理……一切变电运行工作,都是她们每日的“功课”。尽管体力不如男同志,但扛起5米左右的接地线并装设安全网,将百来斤的开关柜拉到指定的工作位置等粗活、累活,她们干得同样认真!“把难事做巧,把小事做细!”正是这句话让这一朵朵“铿锵玫瑰”撑起老区电网操作的半边天。截至4月30日,龙岩电业局已实现电网安全运行900天。在这简单的数字里,饱含着变电女值班员辛勤汗水和满腔心血。
安全操作“变电之花”悄然吐放
随着电网的不断壮大,各项技改任务也随之增多,操作量直线上升。为了给工作班组争取更多的检修时间,运行人员常常从大清早五六点开始工作,直到下半夜还得忙着。遇到母线、主变、旁代等大型操作,一天最多时能接到70多条的调度命令,执行100多张倒闸操作票。一个大操作任务下来,累得够呛。
陈福英大姐在变电运行岗位上已工作了28年,无论是操作前的“三核对”,还是操作时的全程录音、“六要八步”,她总是做得井井有条。在一次旁代主变的大型综合操作中,她带着新来的副值班员小吴在主控室、设备区来回的跑,红马甲、操作复诵、全程录音每个细小的环节都做得一丝不苟。这位新员工终于忍不住对她说:“这么多的操作任务,有些细节我们能不能省略点?”“无论大小操作,只要一上班,一秒钟也不能马虎!”二十几年如一日,陈福英大姐完成的变电操作难以计数,却从未发生过任何操作差错。大家称她为“安全明星”。
以陈大姐为榜样,越来越多的员工成了维护安全的行家里手,每朵“变电之花”都创下了上万次个人倒闸操作无差错的安全高记录。
竞技场上“变电之花”嫣然开放
说到阙灿娣,大家总是竖起大拇指,她既是局里唯一的女站长,也是专业技术的“领头雁”。对变电运行值班员来说,从一次设备的性能、构造、如何操作,到继电保护的原理、保护范围,从《安规》《运规》《调规》等各类规程再到电网的事故处理,需要掌握的专业知识点多面广。技校毕业的她,为了全面掌握专业技术,不仅在实践中刻苦钻研,而且利用业余时间不断“充电”,成了独当一面的技术能手。
每当碰上新设备投运,灿娣总要抓住学习的好时机,向厂家或检修人员请教,坚持把说明书“吃透”、“消化”。有一次,因为刚接手新投运的220kV园田集控所,她总觉得自己掌握的监控信号传输、综合自动化等相关知识还很欠缺,就主动在集控所成功投入运行后,向技术人员讨教,没想到一问就是好几个小时,直到幼儿园的老师打电话来,她才想起幼儿园里只剩儿子一个人在等妈妈接了。
功夫不负有心人,灿娣成了所里的“百宝书”。无论遇到什么技术难题,大家总是那句话“问小阙啊!”每逢局里、部里组织技能竞赛、比武,她的名字总是在前三名。2006年在省公司组织的变电运行技能竞赛中,灿娣与其他两名女同事一道,获得团体总分第三名的佳绩,她个人也获得“省公司2006年度技术能手”称号。在她的影响下,全站人员学技术、比技能的积极性高涨。目前,所里40%%的职工取得了高级工、技师等职称。
暴风雨夜“变电之花”傲然绽放
龙岩地处山区,雷多雨多,一旦遇上打雷下雨,集控所、变电站就有可能整夜忙个不停。去年“珍珠”台风来势汹汹,风力强,雨量大,加上连续近一个月的强降雨天气,老区电网面临严重威胁。
2006年6月17日夜里,风狂雨大,正在休班的女党员张丽芳、戴艳婷、黄伟芳不约而同赶到了所里,当即向党支部提出成立3人临时党小组,由她们带领青年突击队兵分三路奔赴各个无人职守变电站,争取时间处理开关跳闸事故。适中变距离城区近40公里,风刮得车子左右直晃动,雨大路滑,巡检抢修车载着两位青年突击队女队员赶往变电站。在这个急风骤雨的夜里,一朵朵美丽的“变电之花”傲然绽放在闽西红土地上。
“如果哪天,您家的灯断电后没能及时亮起,这是我们的失职;如果哪天,工厂机器突然断电停止运转,这是我们的责任;如果哪天夜晚,您在黑暗的街头徘徊,这是我们的不该。不让这许许多多的如果成为现实,就是我们的追求!”一年365天,女变电值班员们用行动诠释着龙电人的誓言!(黄如飞戴艳婷黄莺刘长彬文/图 )
有一群电力巾帼,她们是平凡的女性,风里来、雨里去,不分昼夜地穿梭于变电站之间;她们是严谨的操作员,创下数万次安全操作无差错的高记录;她们是坚韧勤劳的客家妇女,不辞劳苦地为老区人民送去温暖和希望;她们是美丽的“变电之花”,在闽西红土地上骄傲地绽放。
龙岩电业局的变电女值班员和男值班员的人数一样多,承担的工作量也一样重。倒闸操作、设备巡视监控、事故处理……一切变电运行工作,都是她们每日的“功课”。尽管体力不如男同志,但扛起5米左右的接地线并装设安全网,将百来斤的开关柜拉到指定的工作位置等粗活、累活,她们干得同样认真!“把难事做巧,把小事做细!”正是这句话让这一朵朵“铿锵玫瑰”撑起老区电网操作的半边天。截至4月30日,龙岩电业局已实现电网安全运行900天。在这简单的数字里,饱含着变电女值班员辛勤汗水和满腔心血。
安全操作“变电之花”悄然吐放
随着电网的不断壮大,各项技改任务也随之增多,操作量直线上升。为了给工作班组争取更多的检修时间,运行人员常常从大清早五六点开始工作,直到下半夜还得忙着。遇到母线、主变、旁代等大型操作,一天最多时能接到70多条的调度命令,执行100多张倒闸操作票。一个大操作任务下来,累得够呛。
陈福英大姐在变电运行岗位上已工作了28年,无论是操作前的“三核对”,还是操作时的全程录音、“六要八步”,她总是做得井井有条。在一次旁代主变的大型综合操作中,她带着新来的副值班员小吴在主控室、设备区来回的跑,红马甲、操作复诵、全程录音每个细小的环节都做得一丝不苟。这位新员工终于忍不住对她说:“这么多的操作任务,有些细节我们能不能省略点?”“无论大小操作,只要一上班,一秒钟也不能马虎!”二十几年如一日,陈福英大姐完成的变电操作难以计数,却从未发生过任何操作差错。大家称她为“安全明星”。
以陈大姐为榜样,越来越多的员工成了维护安全的行家里手,每朵“变电之花”都创下了上万次个人倒闸操作无差错的安全高记录。
竞技场上“变电之花”嫣然开放
说到阙灿娣,大家总是竖起大拇指,她既是局里唯一的女站长,也是专业技术的“领头雁”。对变电运行值班员来说,从一次设备的性能、构造、如何操作,到继电保护的原理、保护范围,从《安规》《运规》《调规》等各类规程再到电网的事故处理,需要掌握的专业知识点多面广。技校毕业的她,为了全面掌握专业技术,不仅在实践中刻苦钻研,而且利用业余时间不断“充电”,成了独当一面的技术能手。
每当碰上新设备投运,灿娣总要抓住学习的好时机,向厂家或检修人员请教,坚持把说明书“吃透”、“消化”。有一次,因为刚接手新投运的220kV园田集控所,她总觉得自己掌握的监控信号传输、综合自动化等相关知识还很欠缺,就主动在集控所成功投入运行后,向技术人员讨教,没想到一问就是好几个小时,直到幼儿园的老师打电话来,她才想起幼儿园里只剩儿子一个人在等妈妈接了。
功夫不负有心人,灿娣成了所里的“百宝书”。无论遇到什么技术难题,大家总是那句话“问小阙啊!”每逢局里、部里组织技能竞赛、比武,她的名字总是在前三名。2006年在省公司组织的变电运行技能竞赛中,灿娣与其他两名女同事一道,获得团体总分第三名的佳绩,她个人也获得“省公司2006年度技术能手”称号。在她的影响下,全站人员学技术、比技能的积极性高涨。目前,所里40%%的职工取得了高级工、技师等职称。
暴风雨夜“变电之花”傲然绽放
龙岩地处山区,雷多雨多,一旦遇上打雷下雨,集控所、变电站就有可能整夜忙个不停。去年“珍珠”台风来势汹汹,风力强,雨量大,加上连续近一个月的强降雨天气,老区电网面临严重威胁。
2006年6月17日夜里,风狂雨大,正在休班的女党员张丽芳、戴艳婷、黄伟芳不约而同赶到了所里,当即向党支部提出成立3人临时党小组,由她们带领青年突击队兵分三路奔赴各个无人职守变电站,争取时间处理开关跳闸事故。适中变距离城区近40公里,风刮得车子左右直晃动,雨大路滑,巡检抢修车载着两位青年突击队女队员赶往变电站。在这个急风骤雨的夜里,一朵朵美丽的“变电之花”傲然绽放在闽西红土地上。
“如果哪天,您家的灯断电后没能及时亮起,这是我们的失职;如果哪天,工厂机器突然断电停止运转,这是我们的责任;如果哪天夜晚,您在黑暗的街头徘徊,这是我们的不该。不让这许许多多的如果成为现实,就是我们的追求!”一年365天,女变电值班员们用行动诠释着龙电人的誓言!(黄如飞戴艳婷黄莺刘长彬文/图 )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