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把光明带给最需要的人――记濮阳“送光明”志愿服务队
2007-03-13 09:36:26 来源:新华网
A-
A+
电力18讯: 今年3月5日是毛泽东“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发表44周年。在河南省濮阳市,有一支家喻户晓的“送光明”服务队,被当地人誉为“新时代活雷锋”。多年来,这支原本承担市区供电维修任务的志愿者服务队的300多名队员,利用业余时间,自发帮扶300多个老弱病残特困家庭,为这些家庭送去光明,送去社会的关爱。
“他们不是‘雷锋’吗?”
80多岁的老红军范再亮多年偏瘫,他记不得自己的年龄,甚至记不起是否吃了午饭,但是,当记者指着几名“送光明”服务队员问“您认识他们吗”时,老人眼里闪过一道光:“他们不是‘雷锋’吗?俺一有难处,他们就来啦。”
2004年7月,范再亮的妻子去交电费时晕倒在大厅门口。从此,“送光明”服务队就和这对老人挂上了钩。服务队帮老人免费换电表、修线路,垫付电费,还帮老人料理许多生活琐事。
范大娘告诉记者:“俺俩都一身病,无儿无女,还有啥活头儿!就在这时候,雷队长领着服务队来了。他说,‘大娘,别担心,有我们在,一定能让你们过上好日子’。米、面、油、鸡蛋,都是服务队送来的。生病了,他们来轮流照顾,是雷队长这帮孩子给了俺生活的勇气!”
38岁的杜周杰,幼年患“马儿法斯综合征”,导致严重脊椎裂,四肢及面部神经麻痹,大小便不能自理。30多年来,每天都靠家人屎一把尿一把地服侍。“我活着是个累赘,生不如死,多少次想过死,是雷队长把我从死亡线上找了回来。”杜周杰说。
范大娘和杜周杰所说的雷队长叫雷军伟,是濮阳供电公司团委书记、“送光明”志愿者服务队队长。
再次登门,雷军伟和队员们带来的,不是吃的喝的,而是文学、艺术、励志书籍。从此,雷军伟和队员们与小杜数十次交流谈心,鼓励他勇敢面对生活。发现周杰喜欢画画,雷军伟就买来绘画材料,服务队员们还把市书画院院长及当地有影响的漫画家请来,收杜周杰为徒。
万念俱灰的杜周杰重新点燃了生活的激情。他用心学画,硬是用牙叼着画笔绘出了色彩鲜艳的牡丹,偎依的小鸟……
杜周杰的父亲拉着记者的手泪流满面地说:“雷队长与我家素昧平生,我真正体会到了啥叫人间真情呀!”
把光明和希望送给最需要的群体
范再亮、杜周杰这样被“送光明”服务队帮扶的困难家庭有300多个。“送光明”服务队的事迹在濮阳广为传颂,被誉为“雷锋精神的传承者,和谐社会的构建者”。
这支濮阳供电公司下属的“送光明”服务队成立于1997年,当时主要承担市区供电维修抢险。然而,服务队在工作中发现,不少孤寡老人、残疾人生活困难,需要帮助。他们就自发捐款,利用业务时间上门帮扶。
好事越做越多,一传十,十传百,“送光明”服务队的知名度也越来越高。2003年,在濮阳供电公司支持推动下,这支原来只有23人的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由城区的一支发展为遍布全市城乡的10支,队员由当初的23人发展到312人。他们在完成供电抢险、维修任务的同时,广泛开展社会帮扶济困活动。
据不完全统计,10年间,“送光明”服务队结对帮扶特困家庭312户,帮助解决各类社会难题上万件,队员个人捐款累计6.85万元。2004年“送光明”服务队被团中央、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联合表彰为“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志愿服务集体”之一,成为河南省及全国电网公司系统唯一获此殊荣的集体。上级奖励的16万元奖金也被他们悉数用于帮扶。
“国企,不能两眼只盯着利润和金钱”
面对荣誉,33岁的雷军伟说:“我们都是青年党员和共青团员,我们做的都是些小事,不为名利,我们是真心实意地用真情构建和谐。但是没有社会和组织的支持,送光明事业做不大。”
据了解,多年来,在濮阳供电公司的支持下,“送光明”服务队已累计为帮扶对象提供经济支持达51.35万元。雷军伟告诉记者,公司各项开支把关很严,然而,经理郭 生对“送光明”服务队的服务活动经费却特别“大方”。近几年很多扶助困难家庭的开销,公司都承担了。
“国企,不能两眼只盯着利润和金钱。”濮阳供电公司党委书记肖玉杰说,构建和谐社会,国企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而且,“送光明”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的做法在供电系统推广以后,大大促进了行业优质服务和行风建设。如今濮阳供电公司从多年前民主评议行风的落后位次,跃升为名列前茅。“送光明”服务队为企业积蓄了一笔宝贵的无形资产。)
“他们不是‘雷锋’吗?”
80多岁的老红军范再亮多年偏瘫,他记不得自己的年龄,甚至记不起是否吃了午饭,但是,当记者指着几名“送光明”服务队员问“您认识他们吗”时,老人眼里闪过一道光:“他们不是‘雷锋’吗?俺一有难处,他们就来啦。”
2004年7月,范再亮的妻子去交电费时晕倒在大厅门口。从此,“送光明”服务队就和这对老人挂上了钩。服务队帮老人免费换电表、修线路,垫付电费,还帮老人料理许多生活琐事。
范大娘告诉记者:“俺俩都一身病,无儿无女,还有啥活头儿!就在这时候,雷队长领着服务队来了。他说,‘大娘,别担心,有我们在,一定能让你们过上好日子’。米、面、油、鸡蛋,都是服务队送来的。生病了,他们来轮流照顾,是雷队长这帮孩子给了俺生活的勇气!”
38岁的杜周杰,幼年患“马儿法斯综合征”,导致严重脊椎裂,四肢及面部神经麻痹,大小便不能自理。30多年来,每天都靠家人屎一把尿一把地服侍。“我活着是个累赘,生不如死,多少次想过死,是雷队长把我从死亡线上找了回来。”杜周杰说。
范大娘和杜周杰所说的雷队长叫雷军伟,是濮阳供电公司团委书记、“送光明”志愿者服务队队长。
再次登门,雷军伟和队员们带来的,不是吃的喝的,而是文学、艺术、励志书籍。从此,雷军伟和队员们与小杜数十次交流谈心,鼓励他勇敢面对生活。发现周杰喜欢画画,雷军伟就买来绘画材料,服务队员们还把市书画院院长及当地有影响的漫画家请来,收杜周杰为徒。
万念俱灰的杜周杰重新点燃了生活的激情。他用心学画,硬是用牙叼着画笔绘出了色彩鲜艳的牡丹,偎依的小鸟……
杜周杰的父亲拉着记者的手泪流满面地说:“雷队长与我家素昧平生,我真正体会到了啥叫人间真情呀!”
把光明和希望送给最需要的群体
范再亮、杜周杰这样被“送光明”服务队帮扶的困难家庭有300多个。“送光明”服务队的事迹在濮阳广为传颂,被誉为“雷锋精神的传承者,和谐社会的构建者”。
这支濮阳供电公司下属的“送光明”服务队成立于1997年,当时主要承担市区供电维修抢险。然而,服务队在工作中发现,不少孤寡老人、残疾人生活困难,需要帮助。他们就自发捐款,利用业务时间上门帮扶。
好事越做越多,一传十,十传百,“送光明”服务队的知名度也越来越高。2003年,在濮阳供电公司支持推动下,这支原来只有23人的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由城区的一支发展为遍布全市城乡的10支,队员由当初的23人发展到312人。他们在完成供电抢险、维修任务的同时,广泛开展社会帮扶济困活动。
据不完全统计,10年间,“送光明”服务队结对帮扶特困家庭312户,帮助解决各类社会难题上万件,队员个人捐款累计6.85万元。2004年“送光明”服务队被团中央、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联合表彰为“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志愿服务集体”之一,成为河南省及全国电网公司系统唯一获此殊荣的集体。上级奖励的16万元奖金也被他们悉数用于帮扶。
“国企,不能两眼只盯着利润和金钱”
面对荣誉,33岁的雷军伟说:“我们都是青年党员和共青团员,我们做的都是些小事,不为名利,我们是真心实意地用真情构建和谐。但是没有社会和组织的支持,送光明事业做不大。”
据了解,多年来,在濮阳供电公司的支持下,“送光明”服务队已累计为帮扶对象提供经济支持达51.35万元。雷军伟告诉记者,公司各项开支把关很严,然而,经理郭 生对“送光明”服务队的服务活动经费却特别“大方”。近几年很多扶助困难家庭的开销,公司都承担了。
“国企,不能两眼只盯着利润和金钱。”濮阳供电公司党委书记肖玉杰说,构建和谐社会,国企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而且,“送光明”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的做法在供电系统推广以后,大大促进了行业优质服务和行风建设。如今濮阳供电公司从多年前民主评议行风的落后位次,跃升为名列前茅。“送光明”服务队为企业积蓄了一笔宝贵的无形资产。)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