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收获沉甸甸
2007-03-16 09:26:53 来源:国家电网报
A-
A+
电力18讯: 义务宣传员
我叫章奕,是安徽省贵池供电公司梅街供电所的临时炊事员,丈夫江海是梅街供电所一名电工,从事农电工作有几个年头了。这些年里,我们经历过供电台区承包经营和供电所的规范化管理。随着电力事业的发展、壮大,供电所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能源保障。丈夫也在供电所取得的“规范化管理先进单位”、“示范供电所”等一项项荣誉中锻炼和成长,我们的家庭也享受着丈夫用辛勤的劳动换来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
如今,丈夫在举止言谈、待人接物等细微之处,有着越来越明显的变化。和客户说话时的语气变了,床头的业务书籍多了,口袋里“五项禁令”、“三个十条”的小卡片多了,但是按时回家的时间却少了。随身携带的小记事本上密密麻麻地记满了特困户张大妈、李大爷需要的小螺丝钉、胶布、保险丝,看到这些,我感受到身为电工妻子的骄傲和光荣。
接触多了,我对供电知识也有了一点点了解,潜移默化中,不知不觉地也把自己视为供电所的一名义务宣传员。有些村民忙,来不及去看贴在墙上的停电通知,我会利用买货的机会,告诉张家小店,明天要停电,冰柜少进些货,还会跑去告知左邻的李大爷,赶紧去碾米,让右舍的王大哥趁早去灌溉。路过家门口的小学生,安全用电宣传单派上了用场。农忙时节,我还会经常提醒大家注意移动用电设备可能存在的危险,时不时地和在一起洗衣服的姐妹们聊聊哪里又因违章用电发生触电伤亡事故,提醒大家注意安全用电,大家都对我这个义务宣传员竖大拇指呢!
义务监督员
过去,丈夫在村里当电工,技术过硬,小有名气,东家请,西家让,是很平常的事情。自从供电所实行规范化管理以后,安全生产、服务规范、办事公开,并且要求兑现承诺,接受监督,已经形成长效机制。服务于千家万户的农电工,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代表着供电企业的形象。
作为家属,为让丈夫高高兴兴上班,平平安安回家,我现在成了“婆婆嘴”,经常吹“枕边风”,把关爱、提醒和监督当成我的义务。上班时,为他准备好工作服、安全帽,提醒他经常检查安全工器具。因为电工需要24小时开机,随时接听报修电话,我还要经常提醒他,及时为手机充电。叮咛最多的是要他工作吃苦卖力,为单位争荣誉,遵守上班、值班不喝酒等各种制度。监督最多的是要求他对客户不要“吃拿卡要”,为客户服务要有求必应,服务周到,绝不干违规、违纪、违法给家庭丢脸给单位抹黑的事。
荣誉保管员
电工的工作需要早出晚归,风雨无阻,非常辛苦,但也享受着沉甸甸的荣誉和收获。供电所获得先进集体称号,他跑着回来报喜;技术比武得第一,他笑容满面地把证书交到我手里;服务和行风建设知识竞赛、安全征文获奖,奖品也能拿到家;考核名列前茅,拿到奖金,他更是乐滋滋的,还没进门就能听到他的声音:老婆,又得奖金了。
由于工作肯卖力,能吃苦,本职工作完成出色,工资收入可观,我们得到了很多荣誉和实惠,家庭更加和谐了,我也成了家里名副其实的荣誉保管员。
我们收获着荣誉,更感受着单位的关怀。几年前,公司就为职工办理了养老、医疗和意外保险,为职工解除了后顾之忧;每逢一线抢修抢险,单位又是慰问又是发防暑降温用品,劳动保护用品发放更是及时,比我们自己想得还周到。一次丈夫生病,供电所所长和职工纷纷来看望,这种大家庭的亲情、关爱和温暖让人难忘。现在,供电所组织的帮扶贫困学生活动、“户户通电”工程捐款名单中,经常出现丈夫的名字,我们的家庭也和供电所共同享受着和谐与发展。
作者:章奕
我叫章奕,是安徽省贵池供电公司梅街供电所的临时炊事员,丈夫江海是梅街供电所一名电工,从事农电工作有几个年头了。这些年里,我们经历过供电台区承包经营和供电所的规范化管理。随着电力事业的发展、壮大,供电所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能源保障。丈夫也在供电所取得的“规范化管理先进单位”、“示范供电所”等一项项荣誉中锻炼和成长,我们的家庭也享受着丈夫用辛勤的劳动换来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
如今,丈夫在举止言谈、待人接物等细微之处,有着越来越明显的变化。和客户说话时的语气变了,床头的业务书籍多了,口袋里“五项禁令”、“三个十条”的小卡片多了,但是按时回家的时间却少了。随身携带的小记事本上密密麻麻地记满了特困户张大妈、李大爷需要的小螺丝钉、胶布、保险丝,看到这些,我感受到身为电工妻子的骄傲和光荣。
接触多了,我对供电知识也有了一点点了解,潜移默化中,不知不觉地也把自己视为供电所的一名义务宣传员。有些村民忙,来不及去看贴在墙上的停电通知,我会利用买货的机会,告诉张家小店,明天要停电,冰柜少进些货,还会跑去告知左邻的李大爷,赶紧去碾米,让右舍的王大哥趁早去灌溉。路过家门口的小学生,安全用电宣传单派上了用场。农忙时节,我还会经常提醒大家注意移动用电设备可能存在的危险,时不时地和在一起洗衣服的姐妹们聊聊哪里又因违章用电发生触电伤亡事故,提醒大家注意安全用电,大家都对我这个义务宣传员竖大拇指呢!
义务监督员
过去,丈夫在村里当电工,技术过硬,小有名气,东家请,西家让,是很平常的事情。自从供电所实行规范化管理以后,安全生产、服务规范、办事公开,并且要求兑现承诺,接受监督,已经形成长效机制。服务于千家万户的农电工,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代表着供电企业的形象。
作为家属,为让丈夫高高兴兴上班,平平安安回家,我现在成了“婆婆嘴”,经常吹“枕边风”,把关爱、提醒和监督当成我的义务。上班时,为他准备好工作服、安全帽,提醒他经常检查安全工器具。因为电工需要24小时开机,随时接听报修电话,我还要经常提醒他,及时为手机充电。叮咛最多的是要他工作吃苦卖力,为单位争荣誉,遵守上班、值班不喝酒等各种制度。监督最多的是要求他对客户不要“吃拿卡要”,为客户服务要有求必应,服务周到,绝不干违规、违纪、违法给家庭丢脸给单位抹黑的事。
荣誉保管员
电工的工作需要早出晚归,风雨无阻,非常辛苦,但也享受着沉甸甸的荣誉和收获。供电所获得先进集体称号,他跑着回来报喜;技术比武得第一,他笑容满面地把证书交到我手里;服务和行风建设知识竞赛、安全征文获奖,奖品也能拿到家;考核名列前茅,拿到奖金,他更是乐滋滋的,还没进门就能听到他的声音:老婆,又得奖金了。
由于工作肯卖力,能吃苦,本职工作完成出色,工资收入可观,我们得到了很多荣誉和实惠,家庭更加和谐了,我也成了家里名副其实的荣誉保管员。
我们收获着荣誉,更感受着单位的关怀。几年前,公司就为职工办理了养老、医疗和意外保险,为职工解除了后顾之忧;每逢一线抢修抢险,单位又是慰问又是发防暑降温用品,劳动保护用品发放更是及时,比我们自己想得还周到。一次丈夫生病,供电所所长和职工纷纷来看望,这种大家庭的亲情、关爱和温暖让人难忘。现在,供电所组织的帮扶贫困学生活动、“户户通电”工程捐款名单中,经常出现丈夫的名字,我们的家庭也和供电所共同享受着和谐与发展。
作者:章奕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