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工作 我快乐――讲述咱变电检修员工自己的故事
2007-03-16 11:22:12 来源:
A-
A+
电力18讯: 作者:江苏省新沂市供电公司 谢东升 尹嘉民
“跟我走吧,天亮就出发,有一个地方,那是快乐老家……”迎着灿烂的朝霞,伴随着悦耳的歌声,江苏省新沂公司输变电检修公司员工又踏上新的旅程,开始新一天的工作。这是一群年轻、快乐、热诚、积极向上的群体,每个人的身上都有一个小小的故事。
“拼命三娘”林琳
在变电工地上,通常都是男人的天下,然而在这个男人的领地里,还有一些与男人们一起承担施工改造的女人,林琳就是其中一位,她是继电保护班副班长,一个精明能干的人。
今年1月,110千伏纪集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改造工程开工,林琳作为工作总负责人,每天都是第一个走进控制室,又是最后一个走出控制室。面对复杂的工作,她运筹帷幄,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干活总是抢在前,专拣难的、工作量大的,处处为班员作表率和示范。
“尹嘉民,杨威,负责放电缆,室外工作相互监护,注意安全”;“周军,负责带人更换站用屏,屏重,注意不要伤到“;“张燕,将昨天没有接好的保护屏完成,要细心,不要出错……”
工前会上简短明了的几句话,将当天各人的工作任务交待得清清楚楚,随后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去。作为工作的负责人,林琳一直将安全放在首位。在施工现场,只要你稍稍留心一下,你就会随处发现她的忙碌身影。控制室、电缆沟、开关下、主变旁……而且会时不时的出现在你的身边,提醒你一下“注意安全”。
有一次,我们在室外敷设35KV区的电缆,在电缆沟和路面的交接处,由于以前的电缆太多,导致正在放的一根没法通过。小尹想把头伸进去看看,可是安全帽挡住了他的视线,于是将安全帽脱掉放在一边。“将帽子戴好,小心电缆沟碰破你的头。” 不知道什么时候林琳出现在身后,她说:“电缆沟里面光线暗,又有好多铁支架,很容易受到伤害。”听她这么一提醒,小尹才蓦然发现,在前面就有一根钢筋头从水泥板里伸了出来。要是再往里进一点,头肯定会被碰到的,这时一股冷汗从皮肤中渗出。
有一天的中午,接近12点半了,我们都上了车准备出去吃午饭。可是在开车的时候,突然有人发现林琳没在车上,下车去找,却发现,她仍在新上的控制盘前进行检查接线情况。这时候,小周说“三娘啊(林琳在家排行老三),也该吃饭了吧?”。“不对”,我们大家异口同声地说:“是拼命三娘!”“哈哈哈”大家都有笑了。
于是,“拼命三娘”这一称呼很快就在我们公司传开了。
“周扒皮”周军
也许大家看到这一名字会吓一跳,“周扒皮”这不是《半夜鸡叫》里的那个地主吗?那你可真错了,他叫周军,是我们这个团队中年龄最大的一位。虽然年龄最大,但是他的工作热情却不比我们任何一位差。
周军勤奋好学,对技术精益求精,他深知继电保护安全责任重、风险压力大,从事这个岗位的人员,必须具备精湛的技术水平和熟练的业务能力,把所有精力投入到了学习专业知识中,从技术资料和设备图纸上下功夫。老师傅评价他说:“小周只要是有空就会看书,在纸上画图,看不懂就问,只要设备检修,他肯定会在那里看二次部分的接线……”。正是凭着这股子钻劲和韧劲,他全面掌握二次设备的原理、结构、接线发及事故处理等知识,成为我们公司的一名技术骨干。
在这次的综合自动化改造中,他积极发挥带头作用,工作任劳任怨。有一天,大家中午吃完饭稍作休息,小尹没事做,就去剥电缆皮。正在剥,突然有人在他后面拍了一下,转身一看原来是周军。他笑着说:“兄弟,怎么样,我们来比一下,看谁剥的快。”当时他想:现在正剥的顺手,比就比,谁怕谁呀。于是就一口答应下来。听说要比赛了,大家都拍手围了上来。
小杨说:“我来做裁判。”
“小尹是弟弟,他先来”。周军笑着答道。
“好,那我就不客气了。”小尹拿起一把新刀,随手提起一根大约有二米多长的电缆快速地剥了起了,外皮剥掉了,钢铠剥掉了,三下五除二便剥完了,一看时间一分钟不到。
该周军上场了,只见他拿起了一根电缆,随手拿起一把刀剥了起来,就在小尹还在得意的时候,就听见裁判说:“剥完了,三十秒。”
“什么?三十秒?”小尹有些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但是事实证明他输了。
裁判说:“你看,人家的剥的那根比你的还要长哦,看到没,生姜还是老的辣,不服不行呀?”看到这架势,小尹不由地对周军竖起了大拇指:“剥皮,真乃周扒皮是也!”
“哦
“跟我走吧,天亮就出发,有一个地方,那是快乐老家……”迎着灿烂的朝霞,伴随着悦耳的歌声,江苏省新沂公司输变电检修公司员工又踏上新的旅程,开始新一天的工作。这是一群年轻、快乐、热诚、积极向上的群体,每个人的身上都有一个小小的故事。
“拼命三娘”林琳
在变电工地上,通常都是男人的天下,然而在这个男人的领地里,还有一些与男人们一起承担施工改造的女人,林琳就是其中一位,她是继电保护班副班长,一个精明能干的人。
今年1月,110千伏纪集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改造工程开工,林琳作为工作总负责人,每天都是第一个走进控制室,又是最后一个走出控制室。面对复杂的工作,她运筹帷幄,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干活总是抢在前,专拣难的、工作量大的,处处为班员作表率和示范。
“尹嘉民,杨威,负责放电缆,室外工作相互监护,注意安全”;“周军,负责带人更换站用屏,屏重,注意不要伤到“;“张燕,将昨天没有接好的保护屏完成,要细心,不要出错……”
工前会上简短明了的几句话,将当天各人的工作任务交待得清清楚楚,随后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去。作为工作的负责人,林琳一直将安全放在首位。在施工现场,只要你稍稍留心一下,你就会随处发现她的忙碌身影。控制室、电缆沟、开关下、主变旁……而且会时不时的出现在你的身边,提醒你一下“注意安全”。
有一次,我们在室外敷设35KV区的电缆,在电缆沟和路面的交接处,由于以前的电缆太多,导致正在放的一根没法通过。小尹想把头伸进去看看,可是安全帽挡住了他的视线,于是将安全帽脱掉放在一边。“将帽子戴好,小心电缆沟碰破你的头。” 不知道什么时候林琳出现在身后,她说:“电缆沟里面光线暗,又有好多铁支架,很容易受到伤害。”听她这么一提醒,小尹才蓦然发现,在前面就有一根钢筋头从水泥板里伸了出来。要是再往里进一点,头肯定会被碰到的,这时一股冷汗从皮肤中渗出。
有一天的中午,接近12点半了,我们都上了车准备出去吃午饭。可是在开车的时候,突然有人发现林琳没在车上,下车去找,却发现,她仍在新上的控制盘前进行检查接线情况。这时候,小周说“三娘啊(林琳在家排行老三),也该吃饭了吧?”。“不对”,我们大家异口同声地说:“是拼命三娘!”“哈哈哈”大家都有笑了。
于是,“拼命三娘”这一称呼很快就在我们公司传开了。
“周扒皮”周军
也许大家看到这一名字会吓一跳,“周扒皮”这不是《半夜鸡叫》里的那个地主吗?那你可真错了,他叫周军,是我们这个团队中年龄最大的一位。虽然年龄最大,但是他的工作热情却不比我们任何一位差。
周军勤奋好学,对技术精益求精,他深知继电保护安全责任重、风险压力大,从事这个岗位的人员,必须具备精湛的技术水平和熟练的业务能力,把所有精力投入到了学习专业知识中,从技术资料和设备图纸上下功夫。老师傅评价他说:“小周只要是有空就会看书,在纸上画图,看不懂就问,只要设备检修,他肯定会在那里看二次部分的接线……”。正是凭着这股子钻劲和韧劲,他全面掌握二次设备的原理、结构、接线发及事故处理等知识,成为我们公司的一名技术骨干。
在这次的综合自动化改造中,他积极发挥带头作用,工作任劳任怨。有一天,大家中午吃完饭稍作休息,小尹没事做,就去剥电缆皮。正在剥,突然有人在他后面拍了一下,转身一看原来是周军。他笑着说:“兄弟,怎么样,我们来比一下,看谁剥的快。”当时他想:现在正剥的顺手,比就比,谁怕谁呀。于是就一口答应下来。听说要比赛了,大家都拍手围了上来。
小杨说:“我来做裁判。”
“小尹是弟弟,他先来”。周军笑着答道。
“好,那我就不客气了。”小尹拿起一把新刀,随手提起一根大约有二米多长的电缆快速地剥了起了,外皮剥掉了,钢铠剥掉了,三下五除二便剥完了,一看时间一分钟不到。
该周军上场了,只见他拿起了一根电缆,随手拿起一把刀剥了起来,就在小尹还在得意的时候,就听见裁判说:“剥完了,三十秒。”
“什么?三十秒?”小尹有些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但是事实证明他输了。
裁判说:“你看,人家的剥的那根比你的还要长哦,看到没,生姜还是老的辣,不服不行呀?”看到这架势,小尹不由地对周军竖起了大拇指:“剥皮,真乃周扒皮是也!”
“哦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