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的青春――“全国电力行业技术能手”李春耕日记
2007-03-20 10:50:39 来源:河北电力报
A-
A+
电力18讯: 2006年,参加工作的第八个年头,河北省衡水供电公司修试所青年职工李春耕在由中电联组织的全国电力行业电气试验工、配电线路工技能竞赛中,取得了个人第7名的优异成绩,并被授予“全国电力行业技术能手”称号。一路走来,他的快乐、迷惘和默默积蓄力量的青春时光,都被清晰地记入了日记之中。
1998年7月15日 晴
从哈尔滨理工大学高压专业毕业后,怀着对电力事业的美好向往,我成为衡水供电公司修试所高压班的一员。
1998年9月21日 多云转晴
工作上的新鲜感很快就过去了。原来,高压试验工作的工作环境是这么艰苦,工作模式是如此枯燥,这就是我曾经豪情满怀准备为之奉献终生的电力事业吗?我感觉自己陷入了困境,内心有着说不出的迷惘。单位的领导和同事们发现了我的问题,他们对我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高压试验工作是我们供电企业最重要的生产岗位之一,对于工作人员的技能水平要求高、专业知识的层面要求广,直接关系到电网的安全稳定和正常运行,可谓责任重大啊!”一席话,帮我走出了对高压专业缺乏正确认识的误区,让我体会到了作为一名高压试验人员的自豪。
1999年7月30日 多云
时间过得真快啊,转眼上班已经一年了。我基本掌握了各种电气设备的试验内容和试验方法,但与此同时,一种骄傲自满情绪也开始偷偷地滋长了。然而,今天工作过程中发生的一件事教育了我。
现场试验中,一台多油断路器套管介损数据不合格。“不合格就换呗”,我这样简单地想,根本没考虑不合格的原因是什么。但一位老师傅提出了自己的思路,认为这是灭弧室受潮造成的。经过一系列试验,我们最终发现他的猜测是正确的。在更换了合格的灭弧室并回装后,套管介损数据合格了。当时,我站在一旁看得是目瞪口呆,不仅被老师傅清晰的思路所折服,而且对自己在工作上的大意感到羞愧。
看来,要想真正成为一名高素质的电气试验人员,仅仅熟悉电气设备的试验内容和试验方法是远远不够的,对试验数据做出合理分析,找出原因所在,并提出正确的处理意见才是最重要的。
2001年12月31日 小雪
今天是一年的最后一天,我的第六本学习笔记也记满了最后一页。几年来,信奉着“少谈希望,多做准备”的格言,我如饥似渴地学习专业知识,把平常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悟出的道理都记录在笔记本上,然后,利用业余时间,通过查找资料、请教老师傅等多种途径,认真整理和不断完善,终于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工作思路和方法。
2002年11月24日 晴
杨村220千伏变电站2号主变进行大修,在吊芯恢复后,注油前,我和同事对变压器进行了抽真空。在此过程中,用量程为2500伏的电摇表测量铁芯对地绝缘,发现指针由0缓慢升至100MΩ,后迅速降为0,并重复此过程。难道是回装过程中有异物落入罩内而造成铁芯多点接地吗?由于抽真空过程中测试铁芯绝缘电阻在以前的工作中不曾遇到,那么产生这种试验现象的原因是否与抽真空有关呢?我想到了巴申定律,用它解释这种现象非常合适。后来,在注油24小时后进行的高压试验中,铁芯绝缘为10000MΩ,其它测试项目也都合格。数据表明我的判断是正确的,从而避免了重新吊芯,保证了送电时间。
这是我又一次用平日积累的知识解决了现场遇到的难题。
2006年10月20日 晴
在刚刚结束的由中电联组织的2006年全国电力行业电气试验工、配电线路工技能竞赛中,我取得了个人第7名的优异成绩,并被授予“全国电力行业技术能手”称号。这是对我执著追求和不懈努力的青春岁月的最佳肯定与褒奖,不过,我清楚地知道这并不是终点。对电力事业的热爱已经化成一份责任深深融入到我的生命里,它将时刻鞭策我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不断地奋力求索。 (丁红梅)
1998年7月15日 晴
从哈尔滨理工大学高压专业毕业后,怀着对电力事业的美好向往,我成为衡水供电公司修试所高压班的一员。
1998年9月21日 多云转晴
工作上的新鲜感很快就过去了。原来,高压试验工作的工作环境是这么艰苦,工作模式是如此枯燥,这就是我曾经豪情满怀准备为之奉献终生的电力事业吗?我感觉自己陷入了困境,内心有着说不出的迷惘。单位的领导和同事们发现了我的问题,他们对我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高压试验工作是我们供电企业最重要的生产岗位之一,对于工作人员的技能水平要求高、专业知识的层面要求广,直接关系到电网的安全稳定和正常运行,可谓责任重大啊!”一席话,帮我走出了对高压专业缺乏正确认识的误区,让我体会到了作为一名高压试验人员的自豪。
1999年7月30日 多云
时间过得真快啊,转眼上班已经一年了。我基本掌握了各种电气设备的试验内容和试验方法,但与此同时,一种骄傲自满情绪也开始偷偷地滋长了。然而,今天工作过程中发生的一件事教育了我。
现场试验中,一台多油断路器套管介损数据不合格。“不合格就换呗”,我这样简单地想,根本没考虑不合格的原因是什么。但一位老师傅提出了自己的思路,认为这是灭弧室受潮造成的。经过一系列试验,我们最终发现他的猜测是正确的。在更换了合格的灭弧室并回装后,套管介损数据合格了。当时,我站在一旁看得是目瞪口呆,不仅被老师傅清晰的思路所折服,而且对自己在工作上的大意感到羞愧。
看来,要想真正成为一名高素质的电气试验人员,仅仅熟悉电气设备的试验内容和试验方法是远远不够的,对试验数据做出合理分析,找出原因所在,并提出正确的处理意见才是最重要的。
2001年12月31日 小雪
今天是一年的最后一天,我的第六本学习笔记也记满了最后一页。几年来,信奉着“少谈希望,多做准备”的格言,我如饥似渴地学习专业知识,把平常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悟出的道理都记录在笔记本上,然后,利用业余时间,通过查找资料、请教老师傅等多种途径,认真整理和不断完善,终于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工作思路和方法。
2002年11月24日 晴
杨村220千伏变电站2号主变进行大修,在吊芯恢复后,注油前,我和同事对变压器进行了抽真空。在此过程中,用量程为2500伏的电摇表测量铁芯对地绝缘,发现指针由0缓慢升至100MΩ,后迅速降为0,并重复此过程。难道是回装过程中有异物落入罩内而造成铁芯多点接地吗?由于抽真空过程中测试铁芯绝缘电阻在以前的工作中不曾遇到,那么产生这种试验现象的原因是否与抽真空有关呢?我想到了巴申定律,用它解释这种现象非常合适。后来,在注油24小时后进行的高压试验中,铁芯绝缘为10000MΩ,其它测试项目也都合格。数据表明我的判断是正确的,从而避免了重新吊芯,保证了送电时间。
这是我又一次用平日积累的知识解决了现场遇到的难题。
2006年10月20日 晴
在刚刚结束的由中电联组织的2006年全国电力行业电气试验工、配电线路工技能竞赛中,我取得了个人第7名的优异成绩,并被授予“全国电力行业技术能手”称号。这是对我执著追求和不懈努力的青春岁月的最佳肯定与褒奖,不过,我清楚地知道这并不是终点。对电力事业的热爱已经化成一份责任深深融入到我的生命里,它将时刻鞭策我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不断地奋力求索。 (丁红梅)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