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永钦:潜心科研 点亮山村――记国家电网公司特等劳动模范胡永钦
2007-03-23 09:23:05 来源:国家电网报
A-
A+
电力18讯:
胡永钦出生在湖南省双峰县一个偏僻贫困的山村。18岁高中毕业时,为减轻家庭负担,他放弃了继续升学的机会,去一家水泥厂应考当了一名电工。但在平凡的工作中,他立足岗位,刻苦钻研电子技术,在事业的道路上扬帆起航。
创新路上不停歇
工作后,胡永钦先后自学了无线电管理、电子技术应用等知识。1985年,他就组装了黑白电视机。同年,他参加蛇形山镇电站公开招聘农电工的考试,取得了文化和实践操作第二名的成绩。他深深地爱上了这一行。
农电事业刚起步时,人手少,资料、设施不齐,管理手段落后。胡永钦工作之余坚持自学,1988年又自费到长沙大学学习电子技术。他决心着手开发软件,用计算机管理代替农电工作中许多繁琐的手工操作。1992年,胡永钦成功开发了电量电费管理系统、工资核算管理系统,大大减少了电费开票、财务核算的工作量。尝到科技甜头,他热情更高了。农电财务核算软件、银电联网收费系统、供电所综合管理软件、农网改造预(决)算软件……都凝聚了他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扎实的理论功底。
“漏电保护远程解除记忆闭锁试送器”以及在此基础上完善的“配电运行远程监控装置及其系统”更是胡永钦的得意作品。农电体制改革后,供电所人员相对少,服务区域却更大,农村配电台区漏电保护器跳闸、闭锁状态使供电所员工往返于配电区送电,大量时间花在路上,用电可靠性不够稳定,售电量也得不到保障。研制开发一套能对农村配电台区进行全面监控的管理系统,成了胡永钦日思夜想的目标。连续半年,他废寝忘食,每天工作到凌晨一两点,才琢磨着问题睡去。工夫不负有心人,“配电运行远程监控装置及其系统”于2002年11月安装调试完毕,正式在双峰县800多个农村综合台区投入运行使用。以娄底电业局为例,利用远程试送器解除漏电保护器闭锁状态,及时恢复供电,每年可以挽回约300万千瓦时电量损失,供电可靠率提高0.7个百分点。2003年,这套系统获得国家专利。
倾心服务无止境
永丰供电所是双峰县最大的供电所,承担着48村11247农户和近百家企事业单位的供电任务。作为一所之长,胡永钦时刻把群众的需求摆在第一位,积极探索新的管理模式,率先在湖南省农电系统走出两着棋。
第一着棋是提出“五心”、“六好”的服务理念,通过开展竞赛,促使员工以实际行动赢得用电客户的信赖。1998年农村电网改造开始时,很多农民兄弟不理解、不配合。有一次,土乔村一名客户十分生气地来供电所“理论”,胡永钦笑脸相迎,带他查询了在营业厅公示的相关规定,耐心讲解国家政策,用实例打比方,细心解释收取农网改造费的有关规定,消除了客户的疑虑。这位客户竖起大拇指说:“不知道你们是为我们办实事的。我们能得到这些实惠,回去后我一定多向大家宣传,支持农网改造工程!”
第二着棋是向社会推出公开服务承诺。十一项条款一一明确了电量抄收如何进行、电费发生差错时如何处理、不同情况的故障在多长时间内修好并恢复供电等细节,员工处理起来心中有数。为了更好地方便群众,杜绝不正之风,胡永钦将客户投诉电话、电价电费公布栏等张贴在所里非常醒目的位置。
在胡永钦的带领下,永丰供电所员工保持着奋发的团队精神,工作成果突出。2005年,永丰供电所被湖南省青工委评为“青年文明号”,当年年底又成为娄底市电业局唯一的五星级供电所。
抗击病魔不低头
2005年12月28日,胡永钦全身心投入研制成功的“农村电网监控系统”,通过了娄底电业局组织的初步验收。当晚,他在汇报工作时,突然感觉有些犯迷糊。当时他以为自己加班太累,没放在心上,晚上照常去值班。有人找他时,才发现他晕倒在地。胡永钦被确诊患了恶性肿瘤。2006年初,他在北京做了肿瘤切除手术。做化疗时,他还担心“农村电网运行监控系统”能不能按时完成,病情稍有好转,他就努力说服主治医生和妻子,坚持要求出院。
他微笑着安慰忧心忡忡的妻子:“我命大,不会有事的。趁现在还能动就要多工作一天,如果有一天想做却做不了,那真没辙了……”主治医生无奈地说:“我还没有见过病情这么严重却一心扑在工作上的人!”回家不到半月,不等伤口恢复,胡永钦就回到办公室,继续科研工作。妻子怎么劝他也无济于事,只好让步:工作可以做,但他必须尽可能呆在家里。他们家里有了一条不成文的规定:胡永钦工作不能超过晚上11点。妻子知道,只有这样,她才能好好照顾执意工作的丈夫。
个人档案:胡永钦,男,汉族,1964年出生,共产党员,现任湖南省双峰县永丰供电所所长。曾获得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市场整顿和优质服务活动年”先进个人、国家电网公司特等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作者:袁小锋 汤笛声
胡永钦出生在湖南省双峰县一个偏僻贫困的山村。18岁高中毕业时,为减轻家庭负担,他放弃了继续升学的机会,去一家水泥厂应考当了一名电工。但在平凡的工作中,他立足岗位,刻苦钻研电子技术,在事业的道路上扬帆起航。
创新路上不停歇
工作后,胡永钦先后自学了无线电管理、电子技术应用等知识。1985年,他就组装了黑白电视机。同年,他参加蛇形山镇电站公开招聘农电工的考试,取得了文化和实践操作第二名的成绩。他深深地爱上了这一行。
农电事业刚起步时,人手少,资料、设施不齐,管理手段落后。胡永钦工作之余坚持自学,1988年又自费到长沙大学学习电子技术。他决心着手开发软件,用计算机管理代替农电工作中许多繁琐的手工操作。1992年,胡永钦成功开发了电量电费管理系统、工资核算管理系统,大大减少了电费开票、财务核算的工作量。尝到科技甜头,他热情更高了。农电财务核算软件、银电联网收费系统、供电所综合管理软件、农网改造预(决)算软件……都凝聚了他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扎实的理论功底。
“漏电保护远程解除记忆闭锁试送器”以及在此基础上完善的“配电运行远程监控装置及其系统”更是胡永钦的得意作品。农电体制改革后,供电所人员相对少,服务区域却更大,农村配电台区漏电保护器跳闸、闭锁状态使供电所员工往返于配电区送电,大量时间花在路上,用电可靠性不够稳定,售电量也得不到保障。研制开发一套能对农村配电台区进行全面监控的管理系统,成了胡永钦日思夜想的目标。连续半年,他废寝忘食,每天工作到凌晨一两点,才琢磨着问题睡去。工夫不负有心人,“配电运行远程监控装置及其系统”于2002年11月安装调试完毕,正式在双峰县800多个农村综合台区投入运行使用。以娄底电业局为例,利用远程试送器解除漏电保护器闭锁状态,及时恢复供电,每年可以挽回约300万千瓦时电量损失,供电可靠率提高0.7个百分点。2003年,这套系统获得国家专利。
倾心服务无止境
永丰供电所是双峰县最大的供电所,承担着48村11247农户和近百家企事业单位的供电任务。作为一所之长,胡永钦时刻把群众的需求摆在第一位,积极探索新的管理模式,率先在湖南省农电系统走出两着棋。
第一着棋是提出“五心”、“六好”的服务理念,通过开展竞赛,促使员工以实际行动赢得用电客户的信赖。1998年农村电网改造开始时,很多农民兄弟不理解、不配合。有一次,土乔村一名客户十分生气地来供电所“理论”,胡永钦笑脸相迎,带他查询了在营业厅公示的相关规定,耐心讲解国家政策,用实例打比方,细心解释收取农网改造费的有关规定,消除了客户的疑虑。这位客户竖起大拇指说:“不知道你们是为我们办实事的。我们能得到这些实惠,回去后我一定多向大家宣传,支持农网改造工程!”
第二着棋是向社会推出公开服务承诺。十一项条款一一明确了电量抄收如何进行、电费发生差错时如何处理、不同情况的故障在多长时间内修好并恢复供电等细节,员工处理起来心中有数。为了更好地方便群众,杜绝不正之风,胡永钦将客户投诉电话、电价电费公布栏等张贴在所里非常醒目的位置。
在胡永钦的带领下,永丰供电所员工保持着奋发的团队精神,工作成果突出。2005年,永丰供电所被湖南省青工委评为“青年文明号”,当年年底又成为娄底市电业局唯一的五星级供电所。
抗击病魔不低头
2005年12月28日,胡永钦全身心投入研制成功的“农村电网监控系统”,通过了娄底电业局组织的初步验收。当晚,他在汇报工作时,突然感觉有些犯迷糊。当时他以为自己加班太累,没放在心上,晚上照常去值班。有人找他时,才发现他晕倒在地。胡永钦被确诊患了恶性肿瘤。2006年初,他在北京做了肿瘤切除手术。做化疗时,他还担心“农村电网运行监控系统”能不能按时完成,病情稍有好转,他就努力说服主治医生和妻子,坚持要求出院。
他微笑着安慰忧心忡忡的妻子:“我命大,不会有事的。趁现在还能动就要多工作一天,如果有一天想做却做不了,那真没辙了……”主治医生无奈地说:“我还没有见过病情这么严重却一心扑在工作上的人!”回家不到半月,不等伤口恢复,胡永钦就回到办公室,继续科研工作。妻子怎么劝他也无济于事,只好让步:工作可以做,但他必须尽可能呆在家里。他们家里有了一条不成文的规定:胡永钦工作不能超过晚上11点。妻子知道,只有这样,她才能好好照顾执意工作的丈夫。
个人档案:胡永钦,男,汉族,1964年出生,共产党员,现任湖南省双峰县永丰供电所所长。曾获得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市场整顿和优质服务活动年”先进个人、国家电网公司特等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作者:袁小锋 汤笛声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