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责任书写青春――记吉林省电力公司劳动模范虞忠凯
2007-04-10 10:30:56 来源:吉林电力报
A-
A+
电力18讯: ●谭海峰
生命是短暂的,有的人在短暂的生命旅程中或许会留下太多的遗憾,可有的人却能用勤劳与拼搏,同时间赛跑,以获得生命的丰收。33岁的虞忠凯就是这样一个人。
虞忠凯刚参加工作时,就一心扑在工作上。他从基层供电所的外线工,到电管站的管理人员。由一个稚嫩的学生,用细心与实干,在短短的几年中,工作业绩突飞猛进,业务水平不断提高。
蛟河市煤矿是破产企业,这个有着1.2万户居民的用电大户,由于管理混乱,客户窃电成风。许多客户因破产而失去经济来源,根本就不交电费。综合损失率高居47%。这么大一个乱摊子,当时任经营副经理的虞忠凯暗下决心,一定要以最短的时间规范破产煤矿的用电接收和用电环境。一个决心让他风餐露宿了两个月,一个决心让他从冰天雪地走到了温暖的春天。100多个供电台区,一万多户居民用电,他亲自到街道、居民家中做思想工作,一遍遍讲解电是商品的道理。他带领调度计量室人员与客户签定“封保协议”,一个月内将所有动力及照明表计全部封改完毕。改造过程中,有的私营小矿主因为失去了窃电的利益,怂恿社会闲杂人员打电话威胁他,有的指使地痞流氓找虞忠凯闹事,都被他义正严辞地吓退。他说的话很简单:“我在履行我的职责,有什么会让我怕!”矿区的百姓被虞忠凯他们的辛苦和真诚感动了。两个月,没有一户上告,没有一户欠费,并将综合损失率稳固地控制在12%以内,顺利完成改造接收任务。
在他随身的日记里,笔者意外地看到这样一句话,“孟岩的问题一定要解决。”孟岩是从矿区接收的员工,2006年患上了双侧股骨头坏死,上下班需扶双拐。离异的他还要供一个上大学的孩子,本来经济条件差,患病后生活更是雪上加霜,不得已放弃了治疗。虞忠凯得知这一情况后,在公司范围内发动了向困难职工献爱心活动,两天里,共收到11000多元捐款,送到了孟岩手中。孟岩哭了,许多在场的职工也流下了泪水。虞忠凯向大家说:“我们以后有条件了,一定要成立爱心基金,真正解决那些有实际困难职工的后顾之忧。”
“做任何事,都要拿出一个最好的水平和标准!”他常常这样鼓励员工。2005年他主抓的供电所长竞赛获得地区竞赛团体第一名,个人第一和第三名。2006年,在地区供电所技术大练兵竞赛中,一名员工捧回了第一名。同年又被上级选拔出两名电管站农民合同工参加国家电网公司举办的农民工技术大比拼竞赛,并分别获得第二和第六的好成绩……虞忠凯重视人才、发现人才、利用人才,他大胆启用新人,成立了“后备人才库”,为青工创造了成长的空间。
他把一些工作能力强、业务水平高的同志充实到领导岗位,基层的优质服务、软环境建设等都取得了历史新高。去年14个供电所在地方行风测评中,均排在当地前三名内。公司员工有七人被选为蛟河市人大代表,反映出蛟河农电公司优质服务所取得的成就。
要想富,先修路。近两年蛟河境内连续有两条主要公路动工建设,一条是榆江线,一条是江黄高速公路段,都贯穿蛟河全境。这两条主干线的通车,将直接带动蛟河的经济发展。公路的施工给蛟河农电公司带来了麻烦,因为电力线路多处与公路交叉。针对这一情况,虞忠凯果断做出决定,电力线路要给公路让“路”。一年多的时间,他们共移动电杆塔70余处,累计投入资金100多万元。在红叶谷建设和“红叶谷中谷”的新建施工中,他都以高度的热情,组织开展义务奉献。用他的话说,我们虽然损失了部分资金,但是我们换回来的是永久的效益。
过去的蛟河农电公司,年售电量不足8000万千瓦时。2003年农供机构分设后,当年的售电量便飙升到1.1亿千瓦时,转过一年后便创出历史新高1.5亿。这不是偶然发生的现象,因为他带领着一支能干的经营队伍。他确立了每个月班子成员走访大客户一次的规定,虚心听取各方意见与建议,如农村旧房用电安装、偏远山区缴费难等问题,他推出了农村居民旧房换线安装免收施工费和偏远山区上门收费等制度。他以快捷的服务和雷厉风行的作风,深深感染了每一名用电客户,使得供电空间得以扩展。
现在,在吉林供电公司的网站上,能见到虞忠凯共产党员标兵的照片。他的面庞焕发青春的色彩与活力,他似乎正在思索,正在振奋精神,整装待发,随时准备踏上新的征程。
生命是短暂的,有的人在短暂的生命旅程中或许会留下太多的遗憾,可有的人却能用勤劳与拼搏,同时间赛跑,以获得生命的丰收。33岁的虞忠凯就是这样一个人。
虞忠凯刚参加工作时,就一心扑在工作上。他从基层供电所的外线工,到电管站的管理人员。由一个稚嫩的学生,用细心与实干,在短短的几年中,工作业绩突飞猛进,业务水平不断提高。
蛟河市煤矿是破产企业,这个有着1.2万户居民的用电大户,由于管理混乱,客户窃电成风。许多客户因破产而失去经济来源,根本就不交电费。综合损失率高居47%。这么大一个乱摊子,当时任经营副经理的虞忠凯暗下决心,一定要以最短的时间规范破产煤矿的用电接收和用电环境。一个决心让他风餐露宿了两个月,一个决心让他从冰天雪地走到了温暖的春天。100多个供电台区,一万多户居民用电,他亲自到街道、居民家中做思想工作,一遍遍讲解电是商品的道理。他带领调度计量室人员与客户签定“封保协议”,一个月内将所有动力及照明表计全部封改完毕。改造过程中,有的私营小矿主因为失去了窃电的利益,怂恿社会闲杂人员打电话威胁他,有的指使地痞流氓找虞忠凯闹事,都被他义正严辞地吓退。他说的话很简单:“我在履行我的职责,有什么会让我怕!”矿区的百姓被虞忠凯他们的辛苦和真诚感动了。两个月,没有一户上告,没有一户欠费,并将综合损失率稳固地控制在12%以内,顺利完成改造接收任务。
在他随身的日记里,笔者意外地看到这样一句话,“孟岩的问题一定要解决。”孟岩是从矿区接收的员工,2006年患上了双侧股骨头坏死,上下班需扶双拐。离异的他还要供一个上大学的孩子,本来经济条件差,患病后生活更是雪上加霜,不得已放弃了治疗。虞忠凯得知这一情况后,在公司范围内发动了向困难职工献爱心活动,两天里,共收到11000多元捐款,送到了孟岩手中。孟岩哭了,许多在场的职工也流下了泪水。虞忠凯向大家说:“我们以后有条件了,一定要成立爱心基金,真正解决那些有实际困难职工的后顾之忧。”
“做任何事,都要拿出一个最好的水平和标准!”他常常这样鼓励员工。2005年他主抓的供电所长竞赛获得地区竞赛团体第一名,个人第一和第三名。2006年,在地区供电所技术大练兵竞赛中,一名员工捧回了第一名。同年又被上级选拔出两名电管站农民合同工参加国家电网公司举办的农民工技术大比拼竞赛,并分别获得第二和第六的好成绩……虞忠凯重视人才、发现人才、利用人才,他大胆启用新人,成立了“后备人才库”,为青工创造了成长的空间。
他把一些工作能力强、业务水平高的同志充实到领导岗位,基层的优质服务、软环境建设等都取得了历史新高。去年14个供电所在地方行风测评中,均排在当地前三名内。公司员工有七人被选为蛟河市人大代表,反映出蛟河农电公司优质服务所取得的成就。
要想富,先修路。近两年蛟河境内连续有两条主要公路动工建设,一条是榆江线,一条是江黄高速公路段,都贯穿蛟河全境。这两条主干线的通车,将直接带动蛟河的经济发展。公路的施工给蛟河农电公司带来了麻烦,因为电力线路多处与公路交叉。针对这一情况,虞忠凯果断做出决定,电力线路要给公路让“路”。一年多的时间,他们共移动电杆塔70余处,累计投入资金100多万元。在红叶谷建设和“红叶谷中谷”的新建施工中,他都以高度的热情,组织开展义务奉献。用他的话说,我们虽然损失了部分资金,但是我们换回来的是永久的效益。
过去的蛟河农电公司,年售电量不足8000万千瓦时。2003年农供机构分设后,当年的售电量便飙升到1.1亿千瓦时,转过一年后便创出历史新高1.5亿。这不是偶然发生的现象,因为他带领着一支能干的经营队伍。他确立了每个月班子成员走访大客户一次的规定,虚心听取各方意见与建议,如农村旧房用电安装、偏远山区缴费难等问题,他推出了农村居民旧房换线安装免收施工费和偏远山区上门收费等制度。他以快捷的服务和雷厉风行的作风,深深感染了每一名用电客户,使得供电空间得以扩展。
现在,在吉林供电公司的网站上,能见到虞忠凯共产党员标兵的照片。他的面庞焕发青春的色彩与活力,他似乎正在思索,正在振奋精神,整装待发,随时准备踏上新的征程。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