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者之歌:光明使者秦忠
2007-04-10 10:40:43 来源:法制日报
A-
A+
电力18讯: 线路修到哪儿,光明送到哪儿。线路工是个神圣而又危险性极大的工作,劳动强度高,且常年南征北战、荒山野岭作业。秦忠在线路工岗位一干就是16年。急、难、险、脏、苦、累的“领头羊”作风在秦忠身上诠释的淋漓尽致。
秦忠,新疆伊犁电力公司工程公司输电工区线路班班长,新疆电力系统一个响当当的人物:伊犁电力公司双文明先进个人、伊犁州优秀共产党员、新疆电力公司先进工作者、新疆电力系统“十大杰出青年”、新疆自治区“劳动模范”、伊犁电力公司“十佳员工”、伊犁州“五四青年奖章”获胜者、全国劳动模范。
2001年11月29日,冰凌造成特克斯县-昭苏县110千伏输电线路跳闸,昭苏全县停电。秦忠和工友们从200公里以外的伊宁市出发,当晚22时赶到事故现场。海拔2000多米的天山山区,夜间气温降到零下30度左右。事故点离交通公路2公里多,七八十公分深的积雪,车辆无法到达。秦忠第一个扛起检修工具,踏进没膝深的积雪,艰难地爬上山坡,攀上18米高的铁塔,借助抢修应急灯的照明,实施高空作业。这样的条件下,上塔工作一般不超过30分钟。但秦忠为了尽快恢复送电,减少频繁换人耽误时间,在铁塔上坚持工作了2个多小时,下来时已经冻得说不出话来。经过抢修,昭苏县当晚恢复了供电,光明重新照亮了千家万户。
精河-伊犁-霍尔果斯口岸的铁路建设,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加快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点基础建设工程。天山隧道送电工程线路全长32.109kM,杆塔273基,工期要求紧,地形情况复杂,多年冻土、生态脆弱。面对重重困难,秦忠和工区领导一道认真研究,制定了科学周密的施工方案。工程中31基铁塔全部在海拔2000米至3000多米的高山峻岭之间,地质构造复杂,要在山间岩石上掏出一个一个的基础坑,组塔用的沙石、水泥、钢筋、铁件都要用人工背上去。秦忠每天除了带领班组人员完成施工任务,还和民工一起背这些材料,并负责包括民工在内200多人安全施工的协调和技术指导工作。夜晚工友们休息后,他还要写施工日志和第二天“三交底”任务书,等写完已是半夜三更了。工程到了后期,山区天气变化无常,山下大雨弥漫,山上大雪纷飞,风沙、滑坡、泥石流、落石时常发生。秦忠带领工友们靠着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拼搏,一次次战胜困难,一次次创造奇迹,仅用38天就全部完成了施工任务,确保了精-伊-霍铁路天山隧道的施工用电,得到新疆自治区、新疆电力公司和伊犁州党委、政府的高度评价。
由于语言障碍和缺少民文学习资料,少数民族职工到了线路工岗位后,学习和工作都很吃力。秦忠创造性地开展一名汉族职工帮教一名少数民族职工的“一帮一结对子”活动,常年坚持开展现场培训,言传身教,并把自己10多年心血集成的技术技能,甚至看家本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少数民族职工。由于他所带的线路班少数民族职工技术技能不断提高,班里安全生产能力、技能水平和管理整体水平得到迅速提升。工区和公司领导说,秦忠抓住了加强班组建设、提高班组管理水平的“牛鼻子”,并将他的经验在全公司推广。多年来,线路班的优异成绩为工区连续13年被评为新疆电力公司先进集体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本报乌鲁木齐4月9日电
秦忠,新疆伊犁电力公司工程公司输电工区线路班班长,新疆电力系统一个响当当的人物:伊犁电力公司双文明先进个人、伊犁州优秀共产党员、新疆电力公司先进工作者、新疆电力系统“十大杰出青年”、新疆自治区“劳动模范”、伊犁电力公司“十佳员工”、伊犁州“五四青年奖章”获胜者、全国劳动模范。
2001年11月29日,冰凌造成特克斯县-昭苏县110千伏输电线路跳闸,昭苏全县停电。秦忠和工友们从200公里以外的伊宁市出发,当晚22时赶到事故现场。海拔2000多米的天山山区,夜间气温降到零下30度左右。事故点离交通公路2公里多,七八十公分深的积雪,车辆无法到达。秦忠第一个扛起检修工具,踏进没膝深的积雪,艰难地爬上山坡,攀上18米高的铁塔,借助抢修应急灯的照明,实施高空作业。这样的条件下,上塔工作一般不超过30分钟。但秦忠为了尽快恢复送电,减少频繁换人耽误时间,在铁塔上坚持工作了2个多小时,下来时已经冻得说不出话来。经过抢修,昭苏县当晚恢复了供电,光明重新照亮了千家万户。
精河-伊犁-霍尔果斯口岸的铁路建设,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加快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点基础建设工程。天山隧道送电工程线路全长32.109kM,杆塔273基,工期要求紧,地形情况复杂,多年冻土、生态脆弱。面对重重困难,秦忠和工区领导一道认真研究,制定了科学周密的施工方案。工程中31基铁塔全部在海拔2000米至3000多米的高山峻岭之间,地质构造复杂,要在山间岩石上掏出一个一个的基础坑,组塔用的沙石、水泥、钢筋、铁件都要用人工背上去。秦忠每天除了带领班组人员完成施工任务,还和民工一起背这些材料,并负责包括民工在内200多人安全施工的协调和技术指导工作。夜晚工友们休息后,他还要写施工日志和第二天“三交底”任务书,等写完已是半夜三更了。工程到了后期,山区天气变化无常,山下大雨弥漫,山上大雪纷飞,风沙、滑坡、泥石流、落石时常发生。秦忠带领工友们靠着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拼搏,一次次战胜困难,一次次创造奇迹,仅用38天就全部完成了施工任务,确保了精-伊-霍铁路天山隧道的施工用电,得到新疆自治区、新疆电力公司和伊犁州党委、政府的高度评价。
由于语言障碍和缺少民文学习资料,少数民族职工到了线路工岗位后,学习和工作都很吃力。秦忠创造性地开展一名汉族职工帮教一名少数民族职工的“一帮一结对子”活动,常年坚持开展现场培训,言传身教,并把自己10多年心血集成的技术技能,甚至看家本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少数民族职工。由于他所带的线路班少数民族职工技术技能不断提高,班里安全生产能力、技能水平和管理整体水平得到迅速提升。工区和公司领导说,秦忠抓住了加强班组建设、提高班组管理水平的“牛鼻子”,并将他的经验在全公司推广。多年来,线路班的优异成绩为工区连续13年被评为新疆电力公司先进集体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本报乌鲁木齐4月9日电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