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英的春节日志
2007-02-28 15:52:23 来源:山东电力报
A-
A+
电力18讯: □庄福礼 曹正伦 于绍迎
李金英,女,枣庄供电公司山亭供电部农电工。自1989年任电工至今,18年间,她克服种种困难一心扑在农电上,尽管丈夫因车祸导致下身瘫痪,直至病逝,但从未动摇过她的信念,山里人称她是大山深处“点灯人”。她先后多次被评为市、区先进农电工。她的事迹,先后被中国电力报、中央电视台等多家新闻媒体进行了报道。去年,中央电视台新闻制作中心制作的大型文献电视片《照亮中国》中,李金英的感人镜头就在其中。就让咱们翻开她的春节日志,看看她的春节是如何过的?
2月17日 除夕 阴有小雨
今天是大年三十。过去有句俗语:忙得就跟没三十似的!不错,这天,咱老百姓不是忙着置办年货,打扫卫生,贴春联,就是忙着准备年夜饭了。我呢,正赶上值班。一大早,冒着小雨赶到了供电所。与我同班的郝德平见我来值班,就说,你回去吧,今天的活我包了。我想,大年三十谁不忙呢,关键时刻咱不能掉链子。一旦客户有了用电难题,一个人咋行呢!我先是向几个村打了电话,一是向父老乡亲拜个早年,二是寻问一下用电情况。
2月18日 初一 阴
按照农村的风俗,初一全家吃了团圆饺子后,就要挨家挨户拜年了。说是拜年,我也想趁此机会问问用电情况,听听乡亲们的意见。这一天,俺从村东头转到村西头,又从村南头转到村北头,一个村百十户人家,几乎没拉门。一是问候,二是看看家里灯泡亮不亮,线路有没有故障?你别说,平时没机会和乡亲们啦呱,这回俺还真听到了不少的好建议,但更多的乡亲安慰俺。俺想:只要大伙理解咱,苦点累点算啥!
2月19日 初二 晴
今天是大年初二,按照农村的习俗要走娘家了。这天10点钟,我骑上摩托车带着16岁的儿子马振兴上了路。一路上,儿子看到原野里整齐的线杆,好奇地问:“妈,这些线杆你参加架了吗,架线时苦不苦?”我说:“这些线路大多数参加了,在野外架线风来雨去还有不苦的。儿子一听来了兴趣,说,毕业后我也干电工行吗?我说:“只要儿子愿意干,妈一百个同意。”说着说着,十多里的山路没觉着便到了,60多岁的父母见到平时难得来一趟的我和儿子都来了,高兴得不知说啥好。这一天,我心里切实感受到家的温馨与温暖。
2月20日 初三 晴
今天是抄表的日子,一吃过早饭,我就骑上摩托车与农电工郝德平会合,来到中水门村。村里的乡亲一见俺们俩,一个扛梯子,一个拿本子,知道又是抄表来了,这个让家里坐一会,那个端来了花生,可俺们俩顾不上跟乡亲多说几句,一户又一户,全村百十户,整整忙活了3个多小时。
中午时分,我们又赶到水城子村,由于当时正值饭时,村里的乡亲这个拉,那个拽,非要让家里尝个饺子再抄表。俺还是谢绝了他们的好意,饿着肚子抄完了百十户人家的表码,因为,一旦到村民家吃饭,不仅违反了“三个十条”,而且还完不成抄表任务。这时已经是下午的6点钟了。
2月21日 初四 晴
今天上午,我约好农电工郝德平先到俺西马庄村抄表。这回我早早准备了饭菜。抄表时,我就告诉郝德平:“中午不再饿肚子了,到我家吃饭去。”郝德平还开玩笑:“那不违反‘三个十条’了。”我笑着说:“我不投诉你不就行了。”边说边抄表,不知不觉就抄完了。等在我家吃完饭还不到下午两点呢?接着,我俩又马不停蹄地赶到前峪村。常言说:肚里有粮,心中不慌。吃饱了肚子再干活,浑身都是劲,这不,不到下午5点,我俩便抄完了前峪村的表“打道回府”了。
2月22日 初五 晴
大过年的,再忙的人也得清闲几天吧!可干我们这行不行,一过年就忙着抄表。今天任务更重,要抄三个村的电表。为了及早完成任务,天一明就赶到了杨子峪村。这回抄表,我多了个心眼,就是边抄表,边检查线路的健康运行情况,边宣传安全用电常识,这算是为今后的供电服务摸个底。
在南水门口村抄表时,正好碰到正在建新房的村民刘春学。刘春学说:“本来想打电话来,大过年的没好意思,正好你来了,建新房需要你帮忙挪挪电表。”本来三个村的抄表任务就够紧的,这么一挪电表,又要耽误一段时间。既然人家有要求,咱当电工的有啥要说的。从挪表到按表,再重新布线,前前后后又忙活了一个多小时。等到抄完最后一个村的电表时,天已经全黑了。这一天,虽然身子累、肚子饿,但却省下来了早、午饭的钱!
2月23日 初六 阴
一到抄、核、收的时间,农电工就跟上前线打仗一样。这不,连续三天的抄表,今天是电费总决算的时间。农电工们一大早就赶到供电所,相互间打个招呼,便各人忙乎各人的事了。从电量到线损,挨个都要仔仔细细地算个清楚,以便让微机员把表码、线损、电费等情况一并打印出来。我和郝德平从早8点一直算到下午3点多,总算完成了7个村1000多户的电量和线损情况。由于人多且都挤在这一天,微机员忙碌得连中午饭都没吃。等我们拿到电<
李金英,女,枣庄供电公司山亭供电部农电工。自1989年任电工至今,18年间,她克服种种困难一心扑在农电上,尽管丈夫因车祸导致下身瘫痪,直至病逝,但从未动摇过她的信念,山里人称她是大山深处“点灯人”。她先后多次被评为市、区先进农电工。她的事迹,先后被中国电力报、中央电视台等多家新闻媒体进行了报道。去年,中央电视台新闻制作中心制作的大型文献电视片《照亮中国》中,李金英的感人镜头就在其中。就让咱们翻开她的春节日志,看看她的春节是如何过的?
2月17日 除夕 阴有小雨
今天是大年三十。过去有句俗语:忙得就跟没三十似的!不错,这天,咱老百姓不是忙着置办年货,打扫卫生,贴春联,就是忙着准备年夜饭了。我呢,正赶上值班。一大早,冒着小雨赶到了供电所。与我同班的郝德平见我来值班,就说,你回去吧,今天的活我包了。我想,大年三十谁不忙呢,关键时刻咱不能掉链子。一旦客户有了用电难题,一个人咋行呢!我先是向几个村打了电话,一是向父老乡亲拜个早年,二是寻问一下用电情况。
2月18日 初一 阴
按照农村的风俗,初一全家吃了团圆饺子后,就要挨家挨户拜年了。说是拜年,我也想趁此机会问问用电情况,听听乡亲们的意见。这一天,俺从村东头转到村西头,又从村南头转到村北头,一个村百十户人家,几乎没拉门。一是问候,二是看看家里灯泡亮不亮,线路有没有故障?你别说,平时没机会和乡亲们啦呱,这回俺还真听到了不少的好建议,但更多的乡亲安慰俺。俺想:只要大伙理解咱,苦点累点算啥!
2月19日 初二 晴
今天是大年初二,按照农村的习俗要走娘家了。这天10点钟,我骑上摩托车带着16岁的儿子马振兴上了路。一路上,儿子看到原野里整齐的线杆,好奇地问:“妈,这些线杆你参加架了吗,架线时苦不苦?”我说:“这些线路大多数参加了,在野外架线风来雨去还有不苦的。儿子一听来了兴趣,说,毕业后我也干电工行吗?我说:“只要儿子愿意干,妈一百个同意。”说着说着,十多里的山路没觉着便到了,60多岁的父母见到平时难得来一趟的我和儿子都来了,高兴得不知说啥好。这一天,我心里切实感受到家的温馨与温暖。
2月20日 初三 晴
今天是抄表的日子,一吃过早饭,我就骑上摩托车与农电工郝德平会合,来到中水门村。村里的乡亲一见俺们俩,一个扛梯子,一个拿本子,知道又是抄表来了,这个让家里坐一会,那个端来了花生,可俺们俩顾不上跟乡亲多说几句,一户又一户,全村百十户,整整忙活了3个多小时。
中午时分,我们又赶到水城子村,由于当时正值饭时,村里的乡亲这个拉,那个拽,非要让家里尝个饺子再抄表。俺还是谢绝了他们的好意,饿着肚子抄完了百十户人家的表码,因为,一旦到村民家吃饭,不仅违反了“三个十条”,而且还完不成抄表任务。这时已经是下午的6点钟了。
2月21日 初四 晴
今天上午,我约好农电工郝德平先到俺西马庄村抄表。这回我早早准备了饭菜。抄表时,我就告诉郝德平:“中午不再饿肚子了,到我家吃饭去。”郝德平还开玩笑:“那不违反‘三个十条’了。”我笑着说:“我不投诉你不就行了。”边说边抄表,不知不觉就抄完了。等在我家吃完饭还不到下午两点呢?接着,我俩又马不停蹄地赶到前峪村。常言说:肚里有粮,心中不慌。吃饱了肚子再干活,浑身都是劲,这不,不到下午5点,我俩便抄完了前峪村的表“打道回府”了。
2月22日 初五 晴
大过年的,再忙的人也得清闲几天吧!可干我们这行不行,一过年就忙着抄表。今天任务更重,要抄三个村的电表。为了及早完成任务,天一明就赶到了杨子峪村。这回抄表,我多了个心眼,就是边抄表,边检查线路的健康运行情况,边宣传安全用电常识,这算是为今后的供电服务摸个底。
在南水门口村抄表时,正好碰到正在建新房的村民刘春学。刘春学说:“本来想打电话来,大过年的没好意思,正好你来了,建新房需要你帮忙挪挪电表。”本来三个村的抄表任务就够紧的,这么一挪电表,又要耽误一段时间。既然人家有要求,咱当电工的有啥要说的。从挪表到按表,再重新布线,前前后后又忙活了一个多小时。等到抄完最后一个村的电表时,天已经全黑了。这一天,虽然身子累、肚子饿,但却省下来了早、午饭的钱!
2月23日 初六 阴
一到抄、核、收的时间,农电工就跟上前线打仗一样。这不,连续三天的抄表,今天是电费总决算的时间。农电工们一大早就赶到供电所,相互间打个招呼,便各人忙乎各人的事了。从电量到线损,挨个都要仔仔细细地算个清楚,以便让微机员把表码、线损、电费等情况一并打印出来。我和郝德平从早8点一直算到下午3点多,总算完成了7个村1000多户的电量和线损情况。由于人多且都挤在这一天,微机员忙碌得连中午饭都没吃。等我们拿到电<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