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让人生之花更加艳丽
2007-03-06 13:17:31 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
A-
A+
电力18讯: 2006年10月20日,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行技能大赛总裁判长宣布比赛成绩:第一名河北省电力公司张红艳……“虽然我做不到最好,但我一定要尽力做得更好。在人生的舞台上我要用心起舞,追求美丽……”这是沧州供电公司陈屯220千伏站站长张红艳在荣获大赛冠军后的肺腑感言。
工作十余年,张红艳取得了三十多个荣誉证书。在一摞摞荣誉证书面前,很难想象十年和三十多个荣誉证书这两个数字之间的关系。在这十多年间,她在首届全国电力行业变电站值班员技能竞赛获得个人第二名和团体第二名,被授予“全国技术能手”、“全国电力行业技术能手”称号,被河北省总工会授予“河北省五一奖章”, 被评为河北省电力公司2000年度建功立业标兵,被评为2002年度河北省电力“十大女杰”,被华北电力技术院聘为“生产技能专家”,被沧州供电公司评为“学习之星”和“学习型职工”等等……一张张奖状、一沓沓证书无声地证明着这个普通女工为自己所热爱的电力事业奉献的青春和精力,证明着她在电力运行第一线所做出的不平凡业绩。
勤奋学习成为习惯
1993年张红艳从石家庄电力学校毕业分配到沧州供电公司变电运行工区,怀着对工作的憧憬来到了变电站,一干就是十几年。她立足本职,充分发挥了女同志的优势,在变电运行岗位上逐步成长。在变电站值班时一有空闲时间,她就拿出图纸、资料来研究,与现场设备对照学习,有不清楚的问题就向老师傅和专业人员请教。在陈屯站综自改造期间,因为综自改造是个新的科技课题,没有经验可循,她带领大家开动脑筋,一边跟厂家的专业人员学习改造后的运行方法,一边根据自己的实际工作经验,并在咨询其他综自站的基础上提出一些改进意见,力求让厂家把功能发挥到最大。她通过研究资料,发现了现场改造过程中的许多问题,经过与施工人员交流,都得到了妥善的解决,提前排除了设备隐患,保证了工程的顺利进行。她上班时紧张忙碌地工作,下班后也不忘努力学习各方面知识,以便充实自己。她深深知道,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力行业技术也会不断更新,每个值班员必须时时充实、提高自己。经过不懈努力,她先后获得技师资格证书、电力系统及自动化本科学历,2004年被聘为华北电力技术院生产技能专家,2006年8月又被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评为“中央企业知识型先进职工标兵”。
面对这些荣誉,张红艳同志非常冷静,因为她知道,成绩只能代表过去,而自己还有很多不足,学得越多也越感到不懂得的太多。她决心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更加努力学习,树立新观念,迎接新挑战,创建新业绩。
追求创新成为目标
其实,最令值班员折服的并不仅仅是张红艳在大赛中取得的优异成绩,而是她脑海中总能蹦出新点子。陈屯站的管理工作一直在积极开拓创新,用心完善细节。陈屯站的微机保护型号比较多,各种运行方式下压板的投退以及保护面板的操作都比较复杂,她就和大家一起绘制出压板的投退表以及面板的操作方法,粘贴在装置旁边,既方便了维护操作,也大大降低了误操作的可能。
2006年陈屯站率先将看板式管理运用于安全管理,他们根据对倒闸操作的流程分析,制作出倒闸操作流程图并上墙张贴。在倒闸操作前提醒大家规范的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对值班员进行温馨的安全提示,从而确保倒闸操作的安全。根据交接班过程及模式,他们总结出交接班看板并上墙,在交接班时严格按照交接流程进行,每完成一项,用吸扣记录,防止漏交接,使交接班更加规范化、程序化。
知识共享成为时尚
一花独放不是春。她在自己努力学习的同时还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促进团队学习。她常说“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优秀的团队。”在工作中她力推“学习风、严格风、团结风、互助风”,培养值班员们对所在岗位的热爱和创新精神。
她在陈屯变电站建立了行之有效的团队学习机制,加强技术交流,实现知识共享,她根据运行工作性质,充分利用交接班时间探讨学习型组织理论,钻研专业技术知识,进行反思共享和深度汇谈,探讨分析、相互学习,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就是在变电运行工区普遍推广的“48+4团队学习法”。陈屯变电站目前所有的值班员均获得高级工资格,并且有多名值班员获得技师资格。在沧州供电公司举办的运行专业技能大比武中,陈屯站取得了团体和个人双第一的好成绩。
工作中她还非常注重加强同其他变电站的交流,学习他们工作的成功经验,拓宽思路,站在高一级的视点看待这个问题,多方面汲取营养,充实自身储备,使思维更加灵活,工作更加得心应手。
特别是在今年参加国网公司运行比赛的赛前培训期间,她时刻牢记自己代表的是河北省电力公司,抛开个人得失,把
工作十余年,张红艳取得了三十多个荣誉证书。在一摞摞荣誉证书面前,很难想象十年和三十多个荣誉证书这两个数字之间的关系。在这十多年间,她在首届全国电力行业变电站值班员技能竞赛获得个人第二名和团体第二名,被授予“全国技术能手”、“全国电力行业技术能手”称号,被河北省总工会授予“河北省五一奖章”, 被评为河北省电力公司2000年度建功立业标兵,被评为2002年度河北省电力“十大女杰”,被华北电力技术院聘为“生产技能专家”,被沧州供电公司评为“学习之星”和“学习型职工”等等……一张张奖状、一沓沓证书无声地证明着这个普通女工为自己所热爱的电力事业奉献的青春和精力,证明着她在电力运行第一线所做出的不平凡业绩。
勤奋学习成为习惯
1993年张红艳从石家庄电力学校毕业分配到沧州供电公司变电运行工区,怀着对工作的憧憬来到了变电站,一干就是十几年。她立足本职,充分发挥了女同志的优势,在变电运行岗位上逐步成长。在变电站值班时一有空闲时间,她就拿出图纸、资料来研究,与现场设备对照学习,有不清楚的问题就向老师傅和专业人员请教。在陈屯站综自改造期间,因为综自改造是个新的科技课题,没有经验可循,她带领大家开动脑筋,一边跟厂家的专业人员学习改造后的运行方法,一边根据自己的实际工作经验,并在咨询其他综自站的基础上提出一些改进意见,力求让厂家把功能发挥到最大。她通过研究资料,发现了现场改造过程中的许多问题,经过与施工人员交流,都得到了妥善的解决,提前排除了设备隐患,保证了工程的顺利进行。她上班时紧张忙碌地工作,下班后也不忘努力学习各方面知识,以便充实自己。她深深知道,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力行业技术也会不断更新,每个值班员必须时时充实、提高自己。经过不懈努力,她先后获得技师资格证书、电力系统及自动化本科学历,2004年被聘为华北电力技术院生产技能专家,2006年8月又被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评为“中央企业知识型先进职工标兵”。
面对这些荣誉,张红艳同志非常冷静,因为她知道,成绩只能代表过去,而自己还有很多不足,学得越多也越感到不懂得的太多。她决心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更加努力学习,树立新观念,迎接新挑战,创建新业绩。
追求创新成为目标
其实,最令值班员折服的并不仅仅是张红艳在大赛中取得的优异成绩,而是她脑海中总能蹦出新点子。陈屯站的管理工作一直在积极开拓创新,用心完善细节。陈屯站的微机保护型号比较多,各种运行方式下压板的投退以及保护面板的操作都比较复杂,她就和大家一起绘制出压板的投退表以及面板的操作方法,粘贴在装置旁边,既方便了维护操作,也大大降低了误操作的可能。
2006年陈屯站率先将看板式管理运用于安全管理,他们根据对倒闸操作的流程分析,制作出倒闸操作流程图并上墙张贴。在倒闸操作前提醒大家规范的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对值班员进行温馨的安全提示,从而确保倒闸操作的安全。根据交接班过程及模式,他们总结出交接班看板并上墙,在交接班时严格按照交接流程进行,每完成一项,用吸扣记录,防止漏交接,使交接班更加规范化、程序化。
知识共享成为时尚
一花独放不是春。她在自己努力学习的同时还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促进团队学习。她常说“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优秀的团队。”在工作中她力推“学习风、严格风、团结风、互助风”,培养值班员们对所在岗位的热爱和创新精神。
她在陈屯变电站建立了行之有效的团队学习机制,加强技术交流,实现知识共享,她根据运行工作性质,充分利用交接班时间探讨学习型组织理论,钻研专业技术知识,进行反思共享和深度汇谈,探讨分析、相互学习,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就是在变电运行工区普遍推广的“48+4团队学习法”。陈屯变电站目前所有的值班员均获得高级工资格,并且有多名值班员获得技师资格。在沧州供电公司举办的运行专业技能大比武中,陈屯站取得了团体和个人双第一的好成绩。
工作中她还非常注重加强同其他变电站的交流,学习他们工作的成功经验,拓宽思路,站在高一级的视点看待这个问题,多方面汲取营养,充实自身储备,使思维更加灵活,工作更加得心应手。
特别是在今年参加国网公司运行比赛的赛前培训期间,她时刻牢记自己代表的是河北省电力公司,抛开个人得失,把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