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操作队就不要谈后悔”----记曲靖供电局变电管理所曲靖操作队
2007-01-17 09:28:53 来源:
A-
A+
电力18讯: 作者:周长久
在他们中间,有的人一年之中超过300天往返于管辖的变电站之间;有的人连续四年没有在家里吃过年夜饭;有的人最大的心愿是能好好的休息几天,带上孩子去逛逛公园上上街;有的人专门请保姆来照顾小孩……他们就是云南省曲靖供电局最大的班组,变电管理所曲靖操作队。
“随叫随到,没有白天黑夜之分”
曲靖操作队目前共有39人,虽然“人数众多”,但他们担负着曲靖供电局13座110千伏变电站和1座35千伏变电站的运行维护工作,平均一座变电站还不到3人。最远的富源老厂变电站从曲靖往返一趟需要七个小时左右。“每当有运行操作或是缺陷处理,还是日常巡视,我们都必须随叫随到,没有白天黑夜之分,也没有严寒与酷暑之分”,队员们对此体会颇深。
2006年10月23日晚上10点,操作队接到调度通知,老厂变1#主变差动保护动作,要求迅速处理。队长许昆靖等人立即出发,由于当晚下雨,一路上雾大路滑,到达老厂站时已是凌晨1点多钟。对很多人来说,这时正是进入梦乡的好时候,但许昆靖他们并没有停下来休息,而是立即查看故障录波图,分析故障点,并将35千伏Ⅰ、Ⅱ段母线停下来,钻到开关柜里去找,一直弯着腰在里面找了四个多小时,终于找到了故障点。经过高压试验后,具备投运条件,最终于凌晨五点多顺利投运。
同样在2006年,12月25日是西方人最喜庆的圣诞节,而这时也恰逢110千伏麦田沟变电站技改。凌晨6:30,马树荣、张劭锟等人就从陆良站出发,赶到麦田沟。白天一直配合修试人员,晚上20:00复电,发现1#主变主变中压侧后备保护装置液晶面板无显示,经查找发现直流电源模块插件损坏。由于一时半会找不到更换的插件,三名队员只得轮流在现场监视,直到第二天上午从曲靖调来插件更换完毕。当天的中午饭在下午3:00才解决,而圣诞晚餐则变成了凌晨一点钟烧烤摊上的一碗面条。
110千伏闲云庄变电站担负着曲靖城区好几家重要客户和居民社区的供电任务。2007年元月4日下午三点多,操作队巡视设备时,发现001断路器到1#主变10千伏侧套管铝排连接处发热比较厉害,但白天处理的话会影响客户正常用电。于是操作队派人在现场实时监控,并与调度协商,选择晚上12点以后处理。队员们与检修人员密切配合,直到凌晨5:30恢复供电。
翻开开操作队的工作记录,在夜间工作的情况还有很多,仅2006年一年,操作队执行的操作票就达1314份,平均每天执行3.6份,可是在队员们心目中,这些事情就像每天吃饭睡觉一样正常。出差最多的许昆靖、彭志勤、陈家润、吕跃林等人每年往返于各变电站之间都超过了300天。操作队事情多,任务重,队员们还有这样的体会:不仅上午不知道下午要去哪里,就连前一分钟都不知道后一分钟要去哪里。这一点,笔者本人也有所体会,当时正在采访,与几名队员正聊着,一位队员的手机就响了,说了句“又有操作任务了”就赶紧去工作了。
“上管不了老,下管不了小”
由于操作队采取的是三班轮流值班,加上还要派人到110千伏东山变电站轮流上班,很少有机会遇到周末休息,所以很多队员的心愿就是遇到周末休息,最好是再碰上一个好天气,陪陪家人和孩子。特别是队里的女值班员,很多都是为人女、为人妻、为人母的,承担着家里的重责大任,可是很多人都管不了家,特别是愧对孩子。
陈苹的丈夫是警察,经常顾不上家,遇到陈苹上班时,女儿就没人管了。高琼花的丈夫也是一名运行值班员,一进变电站就是七天。要是遇到她也上班时,不仅照顾不了父母亲,还得把孩子也交给父母亲来照顾。值班员钟爱淳的女儿还小,每当遇到凌晨六七点钟就要去准备操作时,起床时都要小心翼翼的,生怕把女儿吵醒,否则小宝贝又要抱着她不准走了,因为好几次女儿醒来后,没找到妈妈哭得很伤心。杨雄、陈家润两位值班员的孩子都是常年请来保姆照顾。操作队里唯一的女值班长贾玉萍,2002年搬到西苑小区的新家后,已经连续四年没能在家里吃上年夜饭,任务最多时一天跑了三个变电站,目前还不知道今年能不能在家里吃上年夜饭。因此,提到家人和孩子,队员们没有哪一个不觉得内疚。
由于管辖的变电站点多面广,所以遇到监视通道中断时,就必须派人站上值守。由于很多站都按无人值守设计,基本生活条件都不具备,睡觉就用自带的行军床,夏天要忍受蚊虫叮咚,冬天的晚上则冷得发抖,吃饭通常是由驾驶员到集镇上买盒饭,或是用方便面解决。
尤值一提的是到110千伏东山变电站值班,由于操作队里男同志并不多,总会轮到两名女队员去值班的情况。东山变孤独的座落在一个小山头上,周围最近的几户人家也在2公里之外,站上的大门连女同胞都可以很轻松的翻进去。因此,晚上值班时女值班员很害怕,用她们的话说“一轮到东山变值班就心惊胆战,而最高兴的事就是从东山变返回曲靖”。
<
在他们中间,有的人一年之中超过300天往返于管辖的变电站之间;有的人连续四年没有在家里吃过年夜饭;有的人最大的心愿是能好好的休息几天,带上孩子去逛逛公园上上街;有的人专门请保姆来照顾小孩……他们就是云南省曲靖供电局最大的班组,变电管理所曲靖操作队。
“随叫随到,没有白天黑夜之分”
曲靖操作队目前共有39人,虽然“人数众多”,但他们担负着曲靖供电局13座110千伏变电站和1座35千伏变电站的运行维护工作,平均一座变电站还不到3人。最远的富源老厂变电站从曲靖往返一趟需要七个小时左右。“每当有运行操作或是缺陷处理,还是日常巡视,我们都必须随叫随到,没有白天黑夜之分,也没有严寒与酷暑之分”,队员们对此体会颇深。
2006年10月23日晚上10点,操作队接到调度通知,老厂变1#主变差动保护动作,要求迅速处理。队长许昆靖等人立即出发,由于当晚下雨,一路上雾大路滑,到达老厂站时已是凌晨1点多钟。对很多人来说,这时正是进入梦乡的好时候,但许昆靖他们并没有停下来休息,而是立即查看故障录波图,分析故障点,并将35千伏Ⅰ、Ⅱ段母线停下来,钻到开关柜里去找,一直弯着腰在里面找了四个多小时,终于找到了故障点。经过高压试验后,具备投运条件,最终于凌晨五点多顺利投运。
同样在2006年,12月25日是西方人最喜庆的圣诞节,而这时也恰逢110千伏麦田沟变电站技改。凌晨6:30,马树荣、张劭锟等人就从陆良站出发,赶到麦田沟。白天一直配合修试人员,晚上20:00复电,发现1#主变主变中压侧后备保护装置液晶面板无显示,经查找发现直流电源模块插件损坏。由于一时半会找不到更换的插件,三名队员只得轮流在现场监视,直到第二天上午从曲靖调来插件更换完毕。当天的中午饭在下午3:00才解决,而圣诞晚餐则变成了凌晨一点钟烧烤摊上的一碗面条。
110千伏闲云庄变电站担负着曲靖城区好几家重要客户和居民社区的供电任务。2007年元月4日下午三点多,操作队巡视设备时,发现001断路器到1#主变10千伏侧套管铝排连接处发热比较厉害,但白天处理的话会影响客户正常用电。于是操作队派人在现场实时监控,并与调度协商,选择晚上12点以后处理。队员们与检修人员密切配合,直到凌晨5:30恢复供电。
翻开开操作队的工作记录,在夜间工作的情况还有很多,仅2006年一年,操作队执行的操作票就达1314份,平均每天执行3.6份,可是在队员们心目中,这些事情就像每天吃饭睡觉一样正常。出差最多的许昆靖、彭志勤、陈家润、吕跃林等人每年往返于各变电站之间都超过了300天。操作队事情多,任务重,队员们还有这样的体会:不仅上午不知道下午要去哪里,就连前一分钟都不知道后一分钟要去哪里。这一点,笔者本人也有所体会,当时正在采访,与几名队员正聊着,一位队员的手机就响了,说了句“又有操作任务了”就赶紧去工作了。
“上管不了老,下管不了小”
由于操作队采取的是三班轮流值班,加上还要派人到110千伏东山变电站轮流上班,很少有机会遇到周末休息,所以很多队员的心愿就是遇到周末休息,最好是再碰上一个好天气,陪陪家人和孩子。特别是队里的女值班员,很多都是为人女、为人妻、为人母的,承担着家里的重责大任,可是很多人都管不了家,特别是愧对孩子。
陈苹的丈夫是警察,经常顾不上家,遇到陈苹上班时,女儿就没人管了。高琼花的丈夫也是一名运行值班员,一进变电站就是七天。要是遇到她也上班时,不仅照顾不了父母亲,还得把孩子也交给父母亲来照顾。值班员钟爱淳的女儿还小,每当遇到凌晨六七点钟就要去准备操作时,起床时都要小心翼翼的,生怕把女儿吵醒,否则小宝贝又要抱着她不准走了,因为好几次女儿醒来后,没找到妈妈哭得很伤心。杨雄、陈家润两位值班员的孩子都是常年请来保姆照顾。操作队里唯一的女值班长贾玉萍,2002年搬到西苑小区的新家后,已经连续四年没能在家里吃上年夜饭,任务最多时一天跑了三个变电站,目前还不知道今年能不能在家里吃上年夜饭。因此,提到家人和孩子,队员们没有哪一个不觉得内疚。
由于管辖的变电站点多面广,所以遇到监视通道中断时,就必须派人站上值守。由于很多站都按无人值守设计,基本生活条件都不具备,睡觉就用自带的行军床,夏天要忍受蚊虫叮咚,冬天的晚上则冷得发抖,吃饭通常是由驾驶员到集镇上买盒饭,或是用方便面解决。
尤值一提的是到110千伏东山变电站值班,由于操作队里男同志并不多,总会轮到两名女队员去值班的情况。东山变孤独的座落在一个小山头上,周围最近的几户人家也在2公里之外,站上的大门连女同胞都可以很轻松的翻进去。因此,晚上值班时女值班员很害怕,用她们的话说“一轮到东山变值班就心惊胆战,而最高兴的事就是从东山变返回曲靖”。
<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