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农户服务再苦再累也值得!”――记西昌电业局佑君供电所所长牟杨
2006-12-30 11:25:16 来源:
A-
A+
电力18讯: 本站讯 西昌电业局党委工作部
“在母亲的眼里,她不是一个‘尽孝’的女儿;在儿子的心中,她不是一个‘合格’的母亲。”可不管是亲戚、朋友,还是同事、领导,都以她而骄傲。她就是四川省电力公司西昌电业局月城供电局佑君供电所37岁的女所长牟杨。
以英雄为榜样的牟杨
1999年10月,牟杨调任佑君变电站任站长。上任不久,她就来到丁佑君烈士陵园,(丁佑君烈士,女,1931年9月出生,1950年7月,调盐中区任青年干事,参加征粮工作,9月19日在河西为暴乱匪徒杀害。1950年9月25日中共西昌县委追认丁佑君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在松柏簇拥的烈士墓前,牟杨被烈士豪迈的气概所感动。从那时起丁佑君的名字和事迹就深深印在了牟杨的心里。
2003年牟杨担任佑君供电所所长后,先后多次组织全所员工到丁佑君烈士陵园扫墓,用英雄的事迹教育和鼓舞所里的全体员工。
2004年“六一”儿童节,牟杨带着8岁的儿子又一次来到丁佑君烈士陵园,她把丁佑君的故事从头到尾给儿子讲了一遍。那一天是她在烈士陵园呆的时间最长的一天。
牟杨能够取得今天的成绩,用她自己的话说:“是英雄的事迹在不断激励着我。”
据了解,佑君供电所所辖之地在“户户通电”之前,有2238户村民(分布在3个乡的10个村46个组)没有用上电。原因一是村民大多居住在大山深处,且十分分散,经济落后,多数家庭贫困,因生活习惯对用电的需求不强烈;二是按照1998年供电营业区划分情况,西昌市境内部分乡镇未纳入西昌电业局供电营业区,也未纳入地电公司供电营业区,属电网空白地带。为了山民能尽快结束无电的日子,牟杨率领全所员工为填补这一空白夜以继日,艰苦努力着。
危急时刻的牟杨
2003年,牟杨刚到佑君供电所时,所里的员工见她是女的,都认为她吃不了农电工作这份苦。用老电工、副所长郭光新的话说,她不但干下来了,而且一些连男员工都干不下来的活,她都干下来了。在抗洪抢险等危急时刻,冲在最前面的总是她。
2003年7月,牟杨刚任所长不久,天降大雨,供电所一条供电线路被盗。牟杨扛上三十多斤重的横担,一手抱着大绳率先冲出供电所,同农电工一起实施抢修作业,经过奋战,提前4个小时完成抢修任务。
2004年7月16日早上6时,牟杨所在的辖区西昌市安宁河平原上的河西坝子暴发特大洪水,配电设备面临危险。牟杨立即赶到现场,把供电所人员分成三组,第一组由老电工陶继祥带队帮助政府抢险救灾,堵堤坝;第二组分别由牟杨自己和副所长郭光新带队,组织到受灾现场察看输电线路受损情况。在佑君镇金营村一、二组,眼看一座民房和变压器房要被洪水冲倒,尽管水面上飘浮着牛粪,但她和电工们手挽着手排成排一齐踩进齐腰的水里,摸索着一步一步走到了配电房前,迅速将配电房与变压器、线路脱离,避免了其他输电线路被拉倒,把损失降到了最低限度。直到下午4点多,牟杨和她的员工们才吃上了当天的第一餐饭。当晚并把电送到了灾民点。由于水中有污染物,事后牟杨和所有抢险人员脚上都不同程度地长了脓疱。
今年,牟杨所在的辖区西昌市中坝乡的大中村、马厂村、山嘴村以及佑君镇的丁庄村等8个村旱情严重,全部农田需要抽水灌溉。牟杨和所里人员一道,每天早出晚归,奔波在田间地头,既要帮助村民安装移动表箱,保证抽水需要,又要进行安全用电巡视,确保安全用电。一天晚上12时过,牟杨辛劳了一天回到家,刚睡着,电话又响了:中坝乡山嘴村第六组、第七组停电……牟杨又马上开车赶到现场。由于她丈夫远在成都工作,家里无人照顾娃娃,她只有带上孩子,把孩子放在车上睡觉。村民们非常感动:“以前是交了钱第二天才来处理,现在是不交钱半夜三更来抢修。”于是,村民们自发的拿出家里的手电筒来给他们照明。从3月初到7月底,他们一共安装了600多只移动表箱,义务抢修200多次。
2005年,原来由地方小水电站供电的西昌市黄水乡书夫村三组并入了西昌电业局电网,因种种原因,该村欠电费4000多元。牟杨和电工陶继祥等4人根据规定,到黄水乡书夫村三组进行欠费停电。没想到村民们守在变压器下,只能从T接处改线停电。正当最后一个电工准备下杆时,村民们拿着锄头、钉耙朝牟杨他们奔来。由于都是彝族村民,牟杨他们只得赶紧收拾工具,拼命地往汽车里钻,车子刚刚起动,愤怒的村民就赶到了。之后,牟杨主动找乡政府协调,并冒着被打的危险进村给村民们讲道理,宣传国家政策,讲解电力法规。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牟杨的诚心和耐心,打动了村民,说服了村民。第三天,村民们就到供电所交清了电费。随后,牟杨组织所里电工义务帮助村民们清理、整理输电线路,排除安全隐患,使村民们用上了放心电、满意电。
特殊任务中的牟杨
20年来,牟杨一直在电力生产最基层的一线岗位上工作,自2003年以来,她和<
“在母亲的眼里,她不是一个‘尽孝’的女儿;在儿子的心中,她不是一个‘合格’的母亲。”可不管是亲戚、朋友,还是同事、领导,都以她而骄傲。她就是四川省电力公司西昌电业局月城供电局佑君供电所37岁的女所长牟杨。
以英雄为榜样的牟杨
1999年10月,牟杨调任佑君变电站任站长。上任不久,她就来到丁佑君烈士陵园,(丁佑君烈士,女,1931年9月出生,1950年7月,调盐中区任青年干事,参加征粮工作,9月19日在河西为暴乱匪徒杀害。1950年9月25日中共西昌县委追认丁佑君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在松柏簇拥的烈士墓前,牟杨被烈士豪迈的气概所感动。从那时起丁佑君的名字和事迹就深深印在了牟杨的心里。
2003年牟杨担任佑君供电所所长后,先后多次组织全所员工到丁佑君烈士陵园扫墓,用英雄的事迹教育和鼓舞所里的全体员工。
2004年“六一”儿童节,牟杨带着8岁的儿子又一次来到丁佑君烈士陵园,她把丁佑君的故事从头到尾给儿子讲了一遍。那一天是她在烈士陵园呆的时间最长的一天。
牟杨能够取得今天的成绩,用她自己的话说:“是英雄的事迹在不断激励着我。”
据了解,佑君供电所所辖之地在“户户通电”之前,有2238户村民(分布在3个乡的10个村46个组)没有用上电。原因一是村民大多居住在大山深处,且十分分散,经济落后,多数家庭贫困,因生活习惯对用电的需求不强烈;二是按照1998年供电营业区划分情况,西昌市境内部分乡镇未纳入西昌电业局供电营业区,也未纳入地电公司供电营业区,属电网空白地带。为了山民能尽快结束无电的日子,牟杨率领全所员工为填补这一空白夜以继日,艰苦努力着。
危急时刻的牟杨
2003年,牟杨刚到佑君供电所时,所里的员工见她是女的,都认为她吃不了农电工作这份苦。用老电工、副所长郭光新的话说,她不但干下来了,而且一些连男员工都干不下来的活,她都干下来了。在抗洪抢险等危急时刻,冲在最前面的总是她。
2003年7月,牟杨刚任所长不久,天降大雨,供电所一条供电线路被盗。牟杨扛上三十多斤重的横担,一手抱着大绳率先冲出供电所,同农电工一起实施抢修作业,经过奋战,提前4个小时完成抢修任务。
2004年7月16日早上6时,牟杨所在的辖区西昌市安宁河平原上的河西坝子暴发特大洪水,配电设备面临危险。牟杨立即赶到现场,把供电所人员分成三组,第一组由老电工陶继祥带队帮助政府抢险救灾,堵堤坝;第二组分别由牟杨自己和副所长郭光新带队,组织到受灾现场察看输电线路受损情况。在佑君镇金营村一、二组,眼看一座民房和变压器房要被洪水冲倒,尽管水面上飘浮着牛粪,但她和电工们手挽着手排成排一齐踩进齐腰的水里,摸索着一步一步走到了配电房前,迅速将配电房与变压器、线路脱离,避免了其他输电线路被拉倒,把损失降到了最低限度。直到下午4点多,牟杨和她的员工们才吃上了当天的第一餐饭。当晚并把电送到了灾民点。由于水中有污染物,事后牟杨和所有抢险人员脚上都不同程度地长了脓疱。
今年,牟杨所在的辖区西昌市中坝乡的大中村、马厂村、山嘴村以及佑君镇的丁庄村等8个村旱情严重,全部农田需要抽水灌溉。牟杨和所里人员一道,每天早出晚归,奔波在田间地头,既要帮助村民安装移动表箱,保证抽水需要,又要进行安全用电巡视,确保安全用电。一天晚上12时过,牟杨辛劳了一天回到家,刚睡着,电话又响了:中坝乡山嘴村第六组、第七组停电……牟杨又马上开车赶到现场。由于她丈夫远在成都工作,家里无人照顾娃娃,她只有带上孩子,把孩子放在车上睡觉。村民们非常感动:“以前是交了钱第二天才来处理,现在是不交钱半夜三更来抢修。”于是,村民们自发的拿出家里的手电筒来给他们照明。从3月初到7月底,他们一共安装了600多只移动表箱,义务抢修200多次。
2005年,原来由地方小水电站供电的西昌市黄水乡书夫村三组并入了西昌电业局电网,因种种原因,该村欠电费4000多元。牟杨和电工陶继祥等4人根据规定,到黄水乡书夫村三组进行欠费停电。没想到村民们守在变压器下,只能从T接处改线停电。正当最后一个电工准备下杆时,村民们拿着锄头、钉耙朝牟杨他们奔来。由于都是彝族村民,牟杨他们只得赶紧收拾工具,拼命地往汽车里钻,车子刚刚起动,愤怒的村民就赶到了。之后,牟杨主动找乡政府协调,并冒着被打的危险进村给村民们讲道理,宣传国家政策,讲解电力法规。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牟杨的诚心和耐心,打动了村民,说服了村民。第三天,村民们就到供电所交清了电费。随后,牟杨组织所里电工义务帮助村民们清理、整理输电线路,排除安全隐患,使村民们用上了放心电、满意电。
特殊任务中的牟杨
20年来,牟杨一直在电力生产最基层的一线岗位上工作,自2003年以来,她和<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