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撑起一片晴空
2007-01-05 09:42:35 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
A-
A+
电力18讯: ――记临沂供电公司输变电工程处魏桂森和好媳妇马秀芝
每当夏天的傍晚,当你走进临沂供电公司小埠东家属院,总能看到一位衣着朴素,干净利落的中年妇女用小车推着个表情呆滞、满头白发的老人在院子里乘凉,有时这对看似“母女”的身边还会有一个身材魁伟、皮肤黝黑的中年男子陪在身边。停下来的时候,男的总是用那双有力的手为老人按摩着双腿,女的则轻轻的摇着扇子为老人扇凉。
他们就是在输变电工程处工作的魏桂森一家,那对“母女”其实是老魏的母亲和媳妇。这些年来,魏桂森夫妻把对母亲的爱绘成了家属院内一道温馨和谐的风景。媳妇马秀芝10年如一日精心照顾病婆婆的感人事迹,更是成为了小埠东家属院内广为人知的佳话。
魏桂森有一个不幸却又不乏爱和温暖的家庭,年迈的母亲自从97年查出得了老年“痴呆症”,就渐渐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到了2000年,父亲又不幸摔断了胳膊,从那时起,孝顺的魏桂森就和媳妇马秀芝默默担起了照顾两个老人的责任。
孝顺归孝顺,然而魏桂森由于常年在外施工,经常吃住在工地上,却很少有时间在父母身边尽孝,照顾两位老人的责任自然而然地就落在了妻子马秀芝一个人身上。贤惠的马秀芝不但毫无怨言,她对公婆无微不至的关怀,就是亲生女儿的也未必能做的那么体贴了。魏桂森自己也常常说:“我能有这样一个温暖的家呀,那都是我媳妇给的,这辈子能摊上个这样的好媳妇是我的福分,更是老人的福分。”
说起魏桂森的媳妇马秀芝,公司知道的人都会说:“真是难为她了,就是这个好媳妇用瘦弱的双肩帮着老魏撑起了一个多灾多难的家。”
魏桂森的父亲去世之前,父母一直住在电厂家属院自己的家里,那时候,魏桂森夫妇每隔三五天就会领着儿子,带着大包小包吃的用的去看望老人,帮着老人把家整理的井井有条,高兴的两位老人逢人就夸自己有福气。
可是好景不长,自母亲生病之后这个家就渐渐蒙上了不幸的阴影,魏桂森的妻子马秀芝也开始家里电厂两边跑。早上天还不亮就起床给孩子做饭,送孩子上学后再跑到电厂给公婆作早餐,直到晚上伺候公婆吃完晚饭才回家。孩子中午放学后,就按妈妈嘱咐的到姨家去吃饭。看到媳妇太辛苦,孩子小又需要人照顾,魏桂森为了减轻妻子的负担,就给父母请了个保姆,总算让忙碌的妻子喘了口气。然而保姆请了不足一年,由于大意又让婆婆摔破了头,妻子心疼之下辞退了保姆,老魏要重新请一个,马秀芝却怎么也不肯了,说是不放心,自己累点不要紧,别难为着两位老人。从那时起,从日出到日落,在10多里路的距离间,马秀芝无怨无悔地履行着自己对公婆爱的责任。
古语有句话叫祸不单行,这句话用在魏桂森家里真是再贴切不过了。2003年,在马秀芝的精心照顾下婆婆的病刚有点起色,公公又得了肺心病住进了医院。
那一段时间是这个家最艰难的日子,当时蒙阴220千伏输电线路正处于攻坚阶段,老魏因为在工地上回不了家,马秀芝只能一个人家里医院两边跑。一边要照顾没有生活自理能力痴呆的婆婆,一边要到医院看护病床上的公公。这时候的马秀芝多希望能有个人在自己身边帮自己一把呀!可是知道丈夫正在施工的工程工期紧张,工地上实在离不开,坚强的马秀芝就一直自己咬牙撑着。直到公公在自己出去买饭时摔坏了股骨头,再也动不了时,马秀芝才忍不住哭着打通了老魏的电话。听着妻子哽咽的声音,老魏满心都是愧疚,他何尝不知道让妻子瘦弱的双肩担起照顾两个病人的重担有多么不容易,他又何尝不明白让儿媳妇照顾不能动的公公有多为难?可是有什么办法呢,工地上大家都在为赶工期拼命工作,自己怎能撂下工作回家呢?在那段艰难的日子里,魏桂森只能偶尔在晚上从蒙阴驱车赶到医院,第二天天不亮再赶回工地。就是这样,因劳累过度而日益憔悴的马秀芝依然什么都没有说,每次送老魏走的时候还不断地安慰老魏说:“别担心,家里有我呢,我还撑的住,你安心回工地吧!”
2004年,父亲病重去世,母亲受到了严重打击,从此失去了所有意识,近乎成为了一个植物人,马秀芝便把婆婆接到了家中。为了让丈夫安心工作,她把所有精力都用在了照顾老人的身上。
马秀芝每天早上都会起的很早,第一件事就是服侍老人起床梳洗,然后把老人抱到客厅的轮椅上。等把婆婆弄脏的被褥、衣物全部换洗了,把房间整理干净、开窗通风后,再忙着给老人做早餐。这时候的老人已经连饭都不知道咽了,一日三餐都是马秀芝用手指头压着老人的舌头把特别准备的饭菜一点一点喂下去,但是又怕婆婆呛着,每顿饭下来都需要一个多小时。平时还要不停地为婆婆换洗尿布,擦洗身子、翻身、按摩,再加上那些无休无止的家务活,每天下来马秀芝都是筋疲力尽。但是面对目光呆滞、苍老的婆婆,马秀芝便把所有的苦和累都抛到了脑后,永
每当夏天的傍晚,当你走进临沂供电公司小埠东家属院,总能看到一位衣着朴素,干净利落的中年妇女用小车推着个表情呆滞、满头白发的老人在院子里乘凉,有时这对看似“母女”的身边还会有一个身材魁伟、皮肤黝黑的中年男子陪在身边。停下来的时候,男的总是用那双有力的手为老人按摩着双腿,女的则轻轻的摇着扇子为老人扇凉。
他们就是在输变电工程处工作的魏桂森一家,那对“母女”其实是老魏的母亲和媳妇。这些年来,魏桂森夫妻把对母亲的爱绘成了家属院内一道温馨和谐的风景。媳妇马秀芝10年如一日精心照顾病婆婆的感人事迹,更是成为了小埠东家属院内广为人知的佳话。
魏桂森有一个不幸却又不乏爱和温暖的家庭,年迈的母亲自从97年查出得了老年“痴呆症”,就渐渐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到了2000年,父亲又不幸摔断了胳膊,从那时起,孝顺的魏桂森就和媳妇马秀芝默默担起了照顾两个老人的责任。
孝顺归孝顺,然而魏桂森由于常年在外施工,经常吃住在工地上,却很少有时间在父母身边尽孝,照顾两位老人的责任自然而然地就落在了妻子马秀芝一个人身上。贤惠的马秀芝不但毫无怨言,她对公婆无微不至的关怀,就是亲生女儿的也未必能做的那么体贴了。魏桂森自己也常常说:“我能有这样一个温暖的家呀,那都是我媳妇给的,这辈子能摊上个这样的好媳妇是我的福分,更是老人的福分。”
说起魏桂森的媳妇马秀芝,公司知道的人都会说:“真是难为她了,就是这个好媳妇用瘦弱的双肩帮着老魏撑起了一个多灾多难的家。”
魏桂森的父亲去世之前,父母一直住在电厂家属院自己的家里,那时候,魏桂森夫妇每隔三五天就会领着儿子,带着大包小包吃的用的去看望老人,帮着老人把家整理的井井有条,高兴的两位老人逢人就夸自己有福气。
可是好景不长,自母亲生病之后这个家就渐渐蒙上了不幸的阴影,魏桂森的妻子马秀芝也开始家里电厂两边跑。早上天还不亮就起床给孩子做饭,送孩子上学后再跑到电厂给公婆作早餐,直到晚上伺候公婆吃完晚饭才回家。孩子中午放学后,就按妈妈嘱咐的到姨家去吃饭。看到媳妇太辛苦,孩子小又需要人照顾,魏桂森为了减轻妻子的负担,就给父母请了个保姆,总算让忙碌的妻子喘了口气。然而保姆请了不足一年,由于大意又让婆婆摔破了头,妻子心疼之下辞退了保姆,老魏要重新请一个,马秀芝却怎么也不肯了,说是不放心,自己累点不要紧,别难为着两位老人。从那时起,从日出到日落,在10多里路的距离间,马秀芝无怨无悔地履行着自己对公婆爱的责任。
古语有句话叫祸不单行,这句话用在魏桂森家里真是再贴切不过了。2003年,在马秀芝的精心照顾下婆婆的病刚有点起色,公公又得了肺心病住进了医院。
那一段时间是这个家最艰难的日子,当时蒙阴220千伏输电线路正处于攻坚阶段,老魏因为在工地上回不了家,马秀芝只能一个人家里医院两边跑。一边要照顾没有生活自理能力痴呆的婆婆,一边要到医院看护病床上的公公。这时候的马秀芝多希望能有个人在自己身边帮自己一把呀!可是知道丈夫正在施工的工程工期紧张,工地上实在离不开,坚强的马秀芝就一直自己咬牙撑着。直到公公在自己出去买饭时摔坏了股骨头,再也动不了时,马秀芝才忍不住哭着打通了老魏的电话。听着妻子哽咽的声音,老魏满心都是愧疚,他何尝不知道让妻子瘦弱的双肩担起照顾两个病人的重担有多么不容易,他又何尝不明白让儿媳妇照顾不能动的公公有多为难?可是有什么办法呢,工地上大家都在为赶工期拼命工作,自己怎能撂下工作回家呢?在那段艰难的日子里,魏桂森只能偶尔在晚上从蒙阴驱车赶到医院,第二天天不亮再赶回工地。就是这样,因劳累过度而日益憔悴的马秀芝依然什么都没有说,每次送老魏走的时候还不断地安慰老魏说:“别担心,家里有我呢,我还撑的住,你安心回工地吧!”
2004年,父亲病重去世,母亲受到了严重打击,从此失去了所有意识,近乎成为了一个植物人,马秀芝便把婆婆接到了家中。为了让丈夫安心工作,她把所有精力都用在了照顾老人的身上。
马秀芝每天早上都会起的很早,第一件事就是服侍老人起床梳洗,然后把老人抱到客厅的轮椅上。等把婆婆弄脏的被褥、衣物全部换洗了,把房间整理干净、开窗通风后,再忙着给老人做早餐。这时候的老人已经连饭都不知道咽了,一日三餐都是马秀芝用手指头压着老人的舌头把特别准备的饭菜一点一点喂下去,但是又怕婆婆呛着,每顿饭下来都需要一个多小时。平时还要不停地为婆婆换洗尿布,擦洗身子、翻身、按摩,再加上那些无休无止的家务活,每天下来马秀芝都是筋疲力尽。但是面对目光呆滞、苍老的婆婆,马秀芝便把所有的苦和累都抛到了脑后,永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