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毅:荣誉永远只是瞬间的辉煌
2007-01-05 11:29:09 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
A-
A+
电力18讯: 从重庆市“十大杰出技术能手”到重庆市“劳动模范”,从全国电力系统“青年岗位能手”到“全国技术能手”,十四年一路走来,他的青春与汗水挥洒在青山绿水间。
他所在的南岸供电局线路所带电作业班曾书写了蝉联重庆市电力公司首届和第二届带电作业比赛团体第一名的骄傲,记录了国家电网公司全国首届带电作业比赛团体第八名、总分居西南地区各参赛团队首位的成就。如今这个神奇团队的领军人,就是张毅。
“要干,就要干出名堂来!”
和带电班的所有同事一样,张毅以前是一名检修工。由于技术扎实, 1992年他被抽调到带电作业班。带电作业是一个高危高风险的新型工种,用句玩笑话说是“泡在血盆里吃饭的”。在重庆地区开展时间短、从业人员少,技术水平落后。平日沉默寡言的张毅暗暗下了决心:“要干,就要干出名堂来!一定要成为最优秀的!”年轻的他全身心投入其中,在生产现场虚心向班长、向师傅请教,工作之余就找来专业书籍自学。仅仅五年就担负起了重要的带电作业,而普通人至少要用七到十年的时间才能熟悉带电作业的所有项目。为了更有力地拥抱自己的梦,1997年他来到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攻读电气设备及运行专业大专文凭。2000年毕业时,正逢电力体制深化改革,他做出了影响自己一生的选择――继续留在带电作业班。
21世纪初,供电企业的职工逐渐意识到,注重社会效益表现在保证供电可靠性,注重经济效益表现在增供扩销,这时带电作业的重要性被列在了首位。张毅作为带电作业班的“主力军”忙碌了起来。
2000年12月初,城区供电局110千伏牛角沱变电站要拆除一条出线,该线路下跨两条交叉且带电距离较近的110千伏进线,情况复杂,需全站停电施工。可牛角沱变电站肩负着上清寺、两路口等商业繁华地段的供用电工作,一旦停电,不但会给市民、企业造成损失和不便,还会给电力公司带来十几万元的电费缺失。
城区供电局在制定多种带电作业方案均无法执行的情况下找到了张毅。难题摊在面前。一次又一次,他来到现场仔细勘查,反复推敲;许多个夜晚,整座城市都睡了,张毅窗前的灯还亮着。在堆满参考资料的书桌上,张毅编写出完备的安全措施、组织措施、技术措施,详尽人员安排方案和的工作步骤,以及所需工机具及材料配置的作业指导书。他亲自率领班组人员上杆带电作业,出色地完成了此项工作。而这一作业指导书和其它10千伏~220千伏各类带电作业指导书成为了重庆市电力公司带电作业的范本。他编写的10千伏配电带电作业全绝缘作业法、绝缘斗臂车作业法也成为了同行学习和借鉴的典范。
2005年,重庆电网改造工程中遇到了全新的项目: 10千伏配网由直路改耐张,也就是在线路上增设断开点,其他供电局从来没有做过,都不敢接这个“烫手的山芋”。怎么办?公司领导想到了已经在参与制定重庆公司带电作业标准化作业、新项目的QC改革、新项目的开展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的张毅。
张毅深知科学、严格的工作规范对于带电作业这个讲究安全第一工作的重要性。如何让人员的安排最合理?怎样加装零部件才能保障安全?他亲自动笔,编写了《标准化作业指导书》,在做了近百次试验后,他制定出详尽的施工流程,为带电作业的每个阶段、每个环节、每个步骤,都给出了严格的规范性要求。
凭着在“夏练三伏、冬练三九”中练就的过硬功夫,张毅和他的全部由技师组成的团队出色地完成了这次任务,这为以后配网带电作业的完善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特别承担,换来特别成功
2000年在西南五省市电力系统110千伏带电作业比赛中,重庆市电力公司荣获第一名,张毅取得了理论和时间实践的满分,被评为优秀选手,并被破格提拔为技师。2002年9月,重庆公司举办首届带电作业比赛,张毅与班组成员一起赢得了团体第一名。这位同行业中最年轻的技师,意气风发,已然成为南岸供电局的骄傲,重庆市带电作业的一面旗帜。
2002年11月,国家电网公司举办全国首届带电作业比赛。得到比赛通知时,距开赛时间不足一个月!比赛中“T接支路三相引线,然后更换中相绝缘子串” 项目又是重庆公司从未开展过的,华东地区广袤的平原与重庆绵延起伏的丘陵地带导致作业方法存在差异,平时两个人要2、3个小时才能完成的项目,比赛要求一个人只能用40分钟。工机具也相对落后。没有熟悉的经验,没有准备好的资料 ,一切全凭自己。第一次带队参加全国大型比赛就面对着这样近乎苛刻的任务,张毅没有退缩。他和参赛的其余三人团结一心,在及其困难的情况下开始了近乎“残酷”的自我训练。
10月的重庆,阴雨绵绵,室外无法练习带电作业。张毅将厚实宽大的遮
他所在的南岸供电局线路所带电作业班曾书写了蝉联重庆市电力公司首届和第二届带电作业比赛团体第一名的骄傲,记录了国家电网公司全国首届带电作业比赛团体第八名、总分居西南地区各参赛团队首位的成就。如今这个神奇团队的领军人,就是张毅。
“要干,就要干出名堂来!”
和带电班的所有同事一样,张毅以前是一名检修工。由于技术扎实, 1992年他被抽调到带电作业班。带电作业是一个高危高风险的新型工种,用句玩笑话说是“泡在血盆里吃饭的”。在重庆地区开展时间短、从业人员少,技术水平落后。平日沉默寡言的张毅暗暗下了决心:“要干,就要干出名堂来!一定要成为最优秀的!”年轻的他全身心投入其中,在生产现场虚心向班长、向师傅请教,工作之余就找来专业书籍自学。仅仅五年就担负起了重要的带电作业,而普通人至少要用七到十年的时间才能熟悉带电作业的所有项目。为了更有力地拥抱自己的梦,1997年他来到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攻读电气设备及运行专业大专文凭。2000年毕业时,正逢电力体制深化改革,他做出了影响自己一生的选择――继续留在带电作业班。
21世纪初,供电企业的职工逐渐意识到,注重社会效益表现在保证供电可靠性,注重经济效益表现在增供扩销,这时带电作业的重要性被列在了首位。张毅作为带电作业班的“主力军”忙碌了起来。
2000年12月初,城区供电局110千伏牛角沱变电站要拆除一条出线,该线路下跨两条交叉且带电距离较近的110千伏进线,情况复杂,需全站停电施工。可牛角沱变电站肩负着上清寺、两路口等商业繁华地段的供用电工作,一旦停电,不但会给市民、企业造成损失和不便,还会给电力公司带来十几万元的电费缺失。
城区供电局在制定多种带电作业方案均无法执行的情况下找到了张毅。难题摊在面前。一次又一次,他来到现场仔细勘查,反复推敲;许多个夜晚,整座城市都睡了,张毅窗前的灯还亮着。在堆满参考资料的书桌上,张毅编写出完备的安全措施、组织措施、技术措施,详尽人员安排方案和的工作步骤,以及所需工机具及材料配置的作业指导书。他亲自率领班组人员上杆带电作业,出色地完成了此项工作。而这一作业指导书和其它10千伏~220千伏各类带电作业指导书成为了重庆市电力公司带电作业的范本。他编写的10千伏配电带电作业全绝缘作业法、绝缘斗臂车作业法也成为了同行学习和借鉴的典范。
2005年,重庆电网改造工程中遇到了全新的项目: 10千伏配网由直路改耐张,也就是在线路上增设断开点,其他供电局从来没有做过,都不敢接这个“烫手的山芋”。怎么办?公司领导想到了已经在参与制定重庆公司带电作业标准化作业、新项目的QC改革、新项目的开展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的张毅。
张毅深知科学、严格的工作规范对于带电作业这个讲究安全第一工作的重要性。如何让人员的安排最合理?怎样加装零部件才能保障安全?他亲自动笔,编写了《标准化作业指导书》,在做了近百次试验后,他制定出详尽的施工流程,为带电作业的每个阶段、每个环节、每个步骤,都给出了严格的规范性要求。
凭着在“夏练三伏、冬练三九”中练就的过硬功夫,张毅和他的全部由技师组成的团队出色地完成了这次任务,这为以后配网带电作业的完善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特别承担,换来特别成功
2000年在西南五省市电力系统110千伏带电作业比赛中,重庆市电力公司荣获第一名,张毅取得了理论和时间实践的满分,被评为优秀选手,并被破格提拔为技师。2002年9月,重庆公司举办首届带电作业比赛,张毅与班组成员一起赢得了团体第一名。这位同行业中最年轻的技师,意气风发,已然成为南岸供电局的骄傲,重庆市带电作业的一面旗帜。
2002年11月,国家电网公司举办全国首届带电作业比赛。得到比赛通知时,距开赛时间不足一个月!比赛中“T接支路三相引线,然后更换中相绝缘子串” 项目又是重庆公司从未开展过的,华东地区广袤的平原与重庆绵延起伏的丘陵地带导致作业方法存在差异,平时两个人要2、3个小时才能完成的项目,比赛要求一个人只能用40分钟。工机具也相对落后。没有熟悉的经验,没有准备好的资料 ,一切全凭自己。第一次带队参加全国大型比赛就面对着这样近乎苛刻的任务,张毅没有退缩。他和参赛的其余三人团结一心,在及其困难的情况下开始了近乎“残酷”的自我训练。
10月的重庆,阴雨绵绵,室外无法练习带电作业。张毅将厚实宽大的遮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