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山下光明路――记抚松供电公司抄表班长张晓平
2007-01-08 14:36:59 来源:吉林电力报
A-
A+
电力18讯: ●秦伟东
在长白山脚下的松江河旅游经济开发区,当地的老百姓大都熟悉一个人:抚松供电分公司抄表班长张晓平。大都知道一件事:他所在的班组,叫“张晓平抄表班”。张晓平,这个具有电力明星效应的名字,如今,已经成为抚松县内电力优质服务代表性的称谓。多少年过去了,抚松供电分公司已经将“张晓平精神”提升为企业精神。
抄表班虽然只是一个三级班组,却是营销专业的核心班组,每个台区承包人有如整体电网的个体分支,牵一发而动全身。如何能够打造一支高素质团队,开创营销工作新局面?张晓平认为:首先要在薄弱环节――营销基础资料上下功夫,提高基础管理。
张晓平根据营销基础资料管理办法要求,带领班组成员日夜奋战,艰苦攻关,历经了两个月的时间,终于完成了基础资料的标准化归档、台区分布图的网络化建设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在工作实践中得以提高,营销网络中建立了基础资料的输入平台,现场台区、表箱负荷分布图等基础信息的查询简捷方便,资源共享。
科学的台区承包体制实行后,对电力市场的管理则成了工作重点。为此,张晓平总结出一套实用的抄表注意事项――“八有八无”。
2006年9月,抄表员李子荣接收了一个刚刚从松江河林业局改造为直供客户的台区,线损率较高。他按照“八有八无”进行对照检查,发现有一家进户线异常,经仔细查找,原来该户从这条电源线上私自接线,绕越了计量装置用电,由于伪装得特别好,不细心的人,还真的难于发现。
在分析高损台区工作中,张晓平的“四步排查法”又是一套有效的线损分析法:排查实抄率的问题;排查台区抄表员与台区承包人的抄表不同步问题;排查有针对性怀疑客户的用电是否有问题;排查表计故障问题。按照这些进行对照,既有效解决了线损不稳定问题,也解决了台区防改后遗漏的表计问题。
张晓平以精湛的业务,带领大家出色地完成了一个个工作任务。2006年末,他们所管辖的264个台区100%通过标准化验收。
张晓平常说:我们的一言一行,就是供电企业的窗口,规范化服务是树立企业形象,赢得客户信任的必要措施。
每月催费工作结束后,分公司会对抄表员定期进行现场业务问答、模拟场景接待等方面的培训,不断提高员工们的业务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工作中,员工们树立了为客户服务的观念,日常抄表时,也像张晓平那样,随身携带一些工具和材料,随时为客户做好事。
2005年7月的一个傍晚,抄表员马成发在抄表途中,发现所辖台区的一位客户由于数日来连降暴雨,房屋地基被水浸泡,房子即将倒塌,男主人不在家,只有女主人带着一个8岁的孩子,正急得团团转。“面对客户的困难,只要有我们张晓平抄表班在,我们就要不遗余力地来帮助”。此时,张晓平日常叮嘱大家的话语响彻在他的耳边。他立即打电话把情况反映给张晓平。十几分钟后,张晓平抄表班全体成员赶来了。送水泥的,送沙子的,运石头的……十几位男子汉忙碌的身影在雨中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几个小时后,房子终于安全了。此时已经是深夜,大家连口水都没喝,便各自回家了。第二天,这位女主人眼含热泪,将一封感谢信送到了分公司,连说电业人好!
客户的盛誉,只是对他们行动的鞭策。张晓平深深地懂得,用心、用情去感染客户、感召社会,无疑是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供电员工,身体力行构建和谐社会应尽的职责。
2006年3月的一天,张晓平在带领大家进行线损实地踏查时,发现红旗街道有位叫赵培锋的老人,无依无靠,身患残疾。由于电线常年老化,无法正常用电。大家当即为他买来了电线、插座、开关,为他重新接线。当电灯亮了的那一时刻,老人百感交集,老泪纵横。临行,大家又纷纷解囊相助,共捐款310元交到了老人手中。以后,这个台区的承包人顾春青的工作内容中又多了一项,就是为老人代交电费。
多年来,在“张晓平精神”的感召下,抚松供电分公司处处充满一个“情”字:对客户讲真情,对同事讲亲情。正是电业人这种无私高尚的情怀,取得了客户的理解和支持,为电费收缴工作铺平了道路。
分公司领导平日里注重与客户的沟通,了解其生产经营情况,帮助解决用电难题。员工们工作中宁可加班加点,也要将电费金额尽早通知客户,以给客户留出更多筹措电费的时间;对因故不能前来缴费的客户,抄表员就把发票送到客户手中;对地处偏远或行动不便的缴费难客户,散发印有业务咨询、电力抢修及抄表员联系电话的爱心卡,长年义务为其代缴电费。对大量拆迁居民,分公司及时进行现场电费结算。多年来,分公司干部员工在电费回收中付出了辛勤的汗水,取得了客户的理解和支持。2006年末,分公司连续6年实现了无欠费,电费收缴工作走在了全省各供电分公司的前列。
在长白山脚下的松江河旅游经济开发区,当地的老百姓大都熟悉一个人:抚松供电分公司抄表班长张晓平。大都知道一件事:他所在的班组,叫“张晓平抄表班”。张晓平,这个具有电力明星效应的名字,如今,已经成为抚松县内电力优质服务代表性的称谓。多少年过去了,抚松供电分公司已经将“张晓平精神”提升为企业精神。
抄表班虽然只是一个三级班组,却是营销专业的核心班组,每个台区承包人有如整体电网的个体分支,牵一发而动全身。如何能够打造一支高素质团队,开创营销工作新局面?张晓平认为:首先要在薄弱环节――营销基础资料上下功夫,提高基础管理。
张晓平根据营销基础资料管理办法要求,带领班组成员日夜奋战,艰苦攻关,历经了两个月的时间,终于完成了基础资料的标准化归档、台区分布图的网络化建设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在工作实践中得以提高,营销网络中建立了基础资料的输入平台,现场台区、表箱负荷分布图等基础信息的查询简捷方便,资源共享。
科学的台区承包体制实行后,对电力市场的管理则成了工作重点。为此,张晓平总结出一套实用的抄表注意事项――“八有八无”。
2006年9月,抄表员李子荣接收了一个刚刚从松江河林业局改造为直供客户的台区,线损率较高。他按照“八有八无”进行对照检查,发现有一家进户线异常,经仔细查找,原来该户从这条电源线上私自接线,绕越了计量装置用电,由于伪装得特别好,不细心的人,还真的难于发现。
在分析高损台区工作中,张晓平的“四步排查法”又是一套有效的线损分析法:排查实抄率的问题;排查台区抄表员与台区承包人的抄表不同步问题;排查有针对性怀疑客户的用电是否有问题;排查表计故障问题。按照这些进行对照,既有效解决了线损不稳定问题,也解决了台区防改后遗漏的表计问题。
张晓平以精湛的业务,带领大家出色地完成了一个个工作任务。2006年末,他们所管辖的264个台区100%通过标准化验收。
张晓平常说:我们的一言一行,就是供电企业的窗口,规范化服务是树立企业形象,赢得客户信任的必要措施。
每月催费工作结束后,分公司会对抄表员定期进行现场业务问答、模拟场景接待等方面的培训,不断提高员工们的业务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工作中,员工们树立了为客户服务的观念,日常抄表时,也像张晓平那样,随身携带一些工具和材料,随时为客户做好事。
2005年7月的一个傍晚,抄表员马成发在抄表途中,发现所辖台区的一位客户由于数日来连降暴雨,房屋地基被水浸泡,房子即将倒塌,男主人不在家,只有女主人带着一个8岁的孩子,正急得团团转。“面对客户的困难,只要有我们张晓平抄表班在,我们就要不遗余力地来帮助”。此时,张晓平日常叮嘱大家的话语响彻在他的耳边。他立即打电话把情况反映给张晓平。十几分钟后,张晓平抄表班全体成员赶来了。送水泥的,送沙子的,运石头的……十几位男子汉忙碌的身影在雨中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几个小时后,房子终于安全了。此时已经是深夜,大家连口水都没喝,便各自回家了。第二天,这位女主人眼含热泪,将一封感谢信送到了分公司,连说电业人好!
客户的盛誉,只是对他们行动的鞭策。张晓平深深地懂得,用心、用情去感染客户、感召社会,无疑是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供电员工,身体力行构建和谐社会应尽的职责。
2006年3月的一天,张晓平在带领大家进行线损实地踏查时,发现红旗街道有位叫赵培锋的老人,无依无靠,身患残疾。由于电线常年老化,无法正常用电。大家当即为他买来了电线、插座、开关,为他重新接线。当电灯亮了的那一时刻,老人百感交集,老泪纵横。临行,大家又纷纷解囊相助,共捐款310元交到了老人手中。以后,这个台区的承包人顾春青的工作内容中又多了一项,就是为老人代交电费。
多年来,在“张晓平精神”的感召下,抚松供电分公司处处充满一个“情”字:对客户讲真情,对同事讲亲情。正是电业人这种无私高尚的情怀,取得了客户的理解和支持,为电费收缴工作铺平了道路。
分公司领导平日里注重与客户的沟通,了解其生产经营情况,帮助解决用电难题。员工们工作中宁可加班加点,也要将电费金额尽早通知客户,以给客户留出更多筹措电费的时间;对因故不能前来缴费的客户,抄表员就把发票送到客户手中;对地处偏远或行动不便的缴费难客户,散发印有业务咨询、电力抢修及抄表员联系电话的爱心卡,长年义务为其代缴电费。对大量拆迁居民,分公司及时进行现场电费结算。多年来,分公司干部员工在电费回收中付出了辛勤的汗水,取得了客户的理解和支持。2006年末,分公司连续6年实现了无欠费,电费收缴工作走在了全省各供电分公司的前列。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