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誉村民”周洪太
2007-01-12 11:00:03 来源:山东电力报
A-
A+
电力18讯: □土 木 胡贵珍
2006年的4月18日、11月22日,中纪委书记吴官正、国家副主席曾庆红分别视察费县大田庄乡黄土庄村,两位领导人对该村的快速发展非常满意。黄土庄村是费县供电公司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帮扶点,该公司为黄土庄村的发展提供了无私的援助,供电公司调研究员周洪太被黄土庄村村民誉为“荣誉村民”,他为黄土庄村的发展倾注了数不清的心血和汗水。
周洪太曾任费县广播电视局局长、费县供电公司党委副书记,现任费县供电公司调研员。2006年年初,费县供电公司承担了大田庄乡黄土庄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帮扶任务,帮扶组由谁带领?公司领导想到周洪太工作认真负责,有农村工作经验,是个合适的人选,但担心他已经57岁了,身体能不能吃得消?没想到周洪太却主动请缨,接受了任务。
大年初八,天刚蒙蒙亮,周洪太就和帮扶组成员姚磊一起,背着行囊,带着锅碗瓢盆,悄悄地来到黄土庄村,在一间闲置的村委办公室里安了“家”。
黄土庄村深藏在大山里,有1200口人,人均1.5亩山地,村民主要收入依靠果园。水是生命之源,但山区缺水成了村民们的忧心事。村民们说,再好的果树没有水也挂不了果,更甭说致富了。周洪太先从村民最挂心的这件事情做起,积极争取到了帮扶资金,协助村委带领村民在半山腰建起了蓄水坝,蓄水容量达10万立方米,还配套添置了电灌设施,村民用这样的顺口溜来称赞:“不用电不用油,一根管子到地头。又浇地又吃水,一个大坝解千愁。”
黄土庄村低压线路老化严重,他找到当地供电所,对该村实行了标准用电村改造,解决了长期制约村民生产、生活和经济发展的用电“卡脖子”问题。紧接着,他与村委成员们一道,组织开展了村街道的美化亮化工作,村里三纵三横的大街上全部实现了水泥硬化,沿街安装了30多盏路灯。仅这几个项目,供电公司就先后投入资金达30多万元。周洪太患有高血压病,为了在项目建设中多联系村民,他坚持带着降压药,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村民们见了心疼地说:“您为俺操心、跑项目,都这么大年纪了,别再亲自干了,俺们保证干好,让您放心。”周洪太却回答说:“就愿意和你们在一起,和大家一起蔻,我心里高兴啊!”
周洪太动员村民成立了农水合作社和果品协会;还组织村民外出参观学习,解放思想,开阔思路;请县农业局、果业局的专家来村举办科普技术培训班,让村民学到了多种多样的实用技术。他把困难村民的疾苦当成自己的疾苦,把困难户的冷暖时刻挂在心上,一年来为困难户、五保户捐款、捐物价值1000多元。
着眼于黄土庄村的长远发展,周洪太积极帮助该村建起了果品批发市场。辛勤的努力,换来了丰硕的成果,果品市场红红火火地经营起来了。果品销出去了,村民的钱袋子也鼓起来了。村民王东义自豪地说:“俺有钱了 靠几亩果园一年就挣了三万多元。现在俺山里人的生活一点也不比城里人差,家里太阳能热水器、冰箱、彩电、电脑样样都有。我都这个年龄了,还学会了上网,鼠标一点,便知道各地的水果行情。这多亏了供电部门和人家周书记为俺村着想,要不,俺哪能有今天这样的幸福生活。”
黄土果品成了知名品牌,现在村里的市场已形成了规模,吸引了周边地区的果品商来市场上做交易。市场里面车水马龙,好不热闹,2006年该市场果品成交量达500万公斤,远销北京、东北等地,村民人均收入达了4300元,黄土庄村一下子成了远近闻名的小康村。
2006年的4月18日、11月22日,中纪委书记吴官正、国家副主席曾庆红分别视察费县大田庄乡黄土庄村,两位领导人对该村的快速发展非常满意。黄土庄村是费县供电公司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帮扶点,该公司为黄土庄村的发展提供了无私的援助,供电公司调研究员周洪太被黄土庄村村民誉为“荣誉村民”,他为黄土庄村的发展倾注了数不清的心血和汗水。
周洪太曾任费县广播电视局局长、费县供电公司党委副书记,现任费县供电公司调研员。2006年年初,费县供电公司承担了大田庄乡黄土庄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帮扶任务,帮扶组由谁带领?公司领导想到周洪太工作认真负责,有农村工作经验,是个合适的人选,但担心他已经57岁了,身体能不能吃得消?没想到周洪太却主动请缨,接受了任务。
大年初八,天刚蒙蒙亮,周洪太就和帮扶组成员姚磊一起,背着行囊,带着锅碗瓢盆,悄悄地来到黄土庄村,在一间闲置的村委办公室里安了“家”。
黄土庄村深藏在大山里,有1200口人,人均1.5亩山地,村民主要收入依靠果园。水是生命之源,但山区缺水成了村民们的忧心事。村民们说,再好的果树没有水也挂不了果,更甭说致富了。周洪太先从村民最挂心的这件事情做起,积极争取到了帮扶资金,协助村委带领村民在半山腰建起了蓄水坝,蓄水容量达10万立方米,还配套添置了电灌设施,村民用这样的顺口溜来称赞:“不用电不用油,一根管子到地头。又浇地又吃水,一个大坝解千愁。”
黄土庄村低压线路老化严重,他找到当地供电所,对该村实行了标准用电村改造,解决了长期制约村民生产、生活和经济发展的用电“卡脖子”问题。紧接着,他与村委成员们一道,组织开展了村街道的美化亮化工作,村里三纵三横的大街上全部实现了水泥硬化,沿街安装了30多盏路灯。仅这几个项目,供电公司就先后投入资金达30多万元。周洪太患有高血压病,为了在项目建设中多联系村民,他坚持带着降压药,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村民们见了心疼地说:“您为俺操心、跑项目,都这么大年纪了,别再亲自干了,俺们保证干好,让您放心。”周洪太却回答说:“就愿意和你们在一起,和大家一起蔻,我心里高兴啊!”
周洪太动员村民成立了农水合作社和果品协会;还组织村民外出参观学习,解放思想,开阔思路;请县农业局、果业局的专家来村举办科普技术培训班,让村民学到了多种多样的实用技术。他把困难村民的疾苦当成自己的疾苦,把困难户的冷暖时刻挂在心上,一年来为困难户、五保户捐款、捐物价值1000多元。
着眼于黄土庄村的长远发展,周洪太积极帮助该村建起了果品批发市场。辛勤的努力,换来了丰硕的成果,果品市场红红火火地经营起来了。果品销出去了,村民的钱袋子也鼓起来了。村民王东义自豪地说:“俺有钱了 靠几亩果园一年就挣了三万多元。现在俺山里人的生活一点也不比城里人差,家里太阳能热水器、冰箱、彩电、电脑样样都有。我都这个年龄了,还学会了上网,鼠标一点,便知道各地的水果行情。这多亏了供电部门和人家周书记为俺村着想,要不,俺哪能有今天这样的幸福生活。”
黄土果品成了知名品牌,现在村里的市场已形成了规模,吸引了周边地区的果品商来市场上做交易。市场里面车水马龙,好不热闹,2006年该市场果品成交量达500万公斤,远销北京、东北等地,村民人均收入达了4300元,黄土庄村一下子成了远近闻名的小康村。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