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神探李新博
2006-11-24 11:01:53 来源:电力电力报
A-
A+
电力18讯: □郭雪梅
今年8月13日是第十六届青岛国际啤酒节开幕的第二天,上午10点钟,青岛供电公司接到了啤酒节组委会打来的紧急电话 刚开街的“啤酒一条街”忽然停电了,晚上还有重大活动,真是十万火急,请你们的“电缆神探”李新博来帮帮忙吧。
李新博是青岛供电公司线路一工区电缆班班长,近三十年的电缆工作经验,使他在电缆检修和电缆故障检测工作中研究总结出了一套独特的工作方法 2005年他以“电缆音频信号定点检测”的绝活,获得了青岛市“双学三创”活动专业技术绝活拥有者的荣誉,“电缆神探”的绰号不胫而走,公司内外无人不晓。啤酒节供电一出事,立马有人想到了他。
手到“病”除
领导立即将任务交给了李新博。李新博赶到现场一看,在啤酒街的中心位置,施工人员在施工时误碰了地下电缆,造成了整个啤酒街停电,可现场却没有明显的故障点,啤酒街的负责人急了,啤酒节刚开始,国内外游客蜂涌而至,街内各大酒店都以海鲜为主,都养着活海鲜,而这些活海鲜靠电加氧,一旦停了电,不仅无法营业,这些海鲜也要完蛋了。重要的是晚上还有一系列活动呢,这不仅影响了整条街各大酒店的生意,影响了啤酒节的各项活动的进行,关键的是影响到青岛市的声誉,真是事关重大啊。
李新博观察了一下现场,经过电缆故障探测仪的探测,加上他的分析,他很快做出了判断,他指着一个地方说:“故障点就在这下面,赶紧挖开。”现场的负责人摇摇头说:“不可能,这下面是个管道,那里的电缆罩在管道里,应该是最安全的,你是不是判断有误?再说,那里实在是太难挖了,如果挖出来发现不是,那得浪费多少时间呀?”可李新博却坚定地说:“没错,故障点肯定在这里,要想快解决就赶紧挖吧。”这位负责人看着李新博不容质疑的态度,只好听李新博的,指挥人立即开挖,果然,当管道打开,故障点明明白白地露出来,那位负责人佩服得五体投地。接着,抢修人员立即进行了修复,当天下午,啤酒街恢复了供电,各项活动如期进行。
“中国工人,了不起!”
最令人难忘的是那一年,在新建220千伏市中变电站35千伏电缆GIS出线电缆头安装完毕进行交接试验过程中,当电压加至直流70千伏左右,GIS电缆头内出现放电声,在场的外国专家认为一定是电缆头安装质量存在问题,他们提出将十几条电缆的GIS头全部拆下,重新安装。在场的领导都惊呆了,全部重新安装,那得费多少时间啊?眼看着市中站就要送电了,岂不是要推迟?公司领导焦急地和外国专家讨论着,李新博不声不响的在现场走来走去,仔细观察,侧耳倾听,他一会儿眉头紧锁,一会儿在本子上飞快地记录着什么,经过深思熟虑,反复计算,他自信而又果断地向在场的领导和外国专家说:“电缆头安装质量没有问题,不需要重新安装,放电声是感应信号屏蔽线在电缆试验中没有可靠接地,造成感应电容放电所致。”这是他用自己的“拿手绝活”对故障点进行的判断结果,在场的国外专家表示质疑,他们对这个一身蓝色工装的工人不屑一顾,公司领导为难了,一边是有权威性的国外专家,一边是我们经验丰富的、普通的工作人员,究竟该听谁的?几位领导望着李新博坚定的目光,经过反复讨论,最后决定:采纳李新博的建议,进行感应信号屏蔽线可靠接地试验。
李新博带领几位工作人员试验开始了,在场的每一个人都为李新博捏着一把汗,国外的专家带着质疑的态度冷眼观察着,经过一番试验,结果出来了,果然如李新博所说,电缆试验全部合格,证明了李新博的判断完全正确。在场的外国专家都惊呆了,他们再次打量这位其貌不扬的李新博,对他钦佩不已,连连对他竖起大拇指,他们操着生硬的汉语说:“中国工人,了不起!”
细微之中创奇迹
在电缆检修工作中,10千伏至35千伏油浸纸电缆中间接头工作是很平常不过的一项工艺技术,在工作中善于发现问题的李新博,发现了一个往往被常人忽略的问题:运用油浸玻璃丝漆布这种传统材料,不但劳动强度高,而且效率不高,绝缘性能也不是很好。此时,他突发奇想,能否用一种新材料来代替玻璃丝漆布呢,不仅能保证绝缘性好而且效率又高呢?带着这个疑问,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反复实验,终于发现了用聚四氟乙烯代替原油浸玻璃丝漆布,不仅可以大大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而且极大地提高了接头的绝缘强度。从此以后,油浸玻璃丝漆布这种传统材料在青岛供电公司的电缆中划上了句号,一种崭新的材料聚四氟乙烯闪亮登场。这次大胆创新让李新博尝到了工艺革新的甜头,也给他带来更大的希望和鼓励。
从那次创新以后,李新博时时处处都注意发现细节问题,对每一个工艺、每一种材料,他都进行反复研究,他开动脑筋,想方设法进行改进提高。针对低压塑料电缆的防水密封问题,他根据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进行了改进,并将改进意见写入电缆检修工艺内,解决了一个多年来的密封问题,使电缆的供电可靠性又提高了一大步。
今年8月13日是第十六届青岛国际啤酒节开幕的第二天,上午10点钟,青岛供电公司接到了啤酒节组委会打来的紧急电话 刚开街的“啤酒一条街”忽然停电了,晚上还有重大活动,真是十万火急,请你们的“电缆神探”李新博来帮帮忙吧。
李新博是青岛供电公司线路一工区电缆班班长,近三十年的电缆工作经验,使他在电缆检修和电缆故障检测工作中研究总结出了一套独特的工作方法 2005年他以“电缆音频信号定点检测”的绝活,获得了青岛市“双学三创”活动专业技术绝活拥有者的荣誉,“电缆神探”的绰号不胫而走,公司内外无人不晓。啤酒节供电一出事,立马有人想到了他。
手到“病”除
领导立即将任务交给了李新博。李新博赶到现场一看,在啤酒街的中心位置,施工人员在施工时误碰了地下电缆,造成了整个啤酒街停电,可现场却没有明显的故障点,啤酒街的负责人急了,啤酒节刚开始,国内外游客蜂涌而至,街内各大酒店都以海鲜为主,都养着活海鲜,而这些活海鲜靠电加氧,一旦停了电,不仅无法营业,这些海鲜也要完蛋了。重要的是晚上还有一系列活动呢,这不仅影响了整条街各大酒店的生意,影响了啤酒节的各项活动的进行,关键的是影响到青岛市的声誉,真是事关重大啊。
李新博观察了一下现场,经过电缆故障探测仪的探测,加上他的分析,他很快做出了判断,他指着一个地方说:“故障点就在这下面,赶紧挖开。”现场的负责人摇摇头说:“不可能,这下面是个管道,那里的电缆罩在管道里,应该是最安全的,你是不是判断有误?再说,那里实在是太难挖了,如果挖出来发现不是,那得浪费多少时间呀?”可李新博却坚定地说:“没错,故障点肯定在这里,要想快解决就赶紧挖吧。”这位负责人看着李新博不容质疑的态度,只好听李新博的,指挥人立即开挖,果然,当管道打开,故障点明明白白地露出来,那位负责人佩服得五体投地。接着,抢修人员立即进行了修复,当天下午,啤酒街恢复了供电,各项活动如期进行。
“中国工人,了不起!”
最令人难忘的是那一年,在新建220千伏市中变电站35千伏电缆GIS出线电缆头安装完毕进行交接试验过程中,当电压加至直流70千伏左右,GIS电缆头内出现放电声,在场的外国专家认为一定是电缆头安装质量存在问题,他们提出将十几条电缆的GIS头全部拆下,重新安装。在场的领导都惊呆了,全部重新安装,那得费多少时间啊?眼看着市中站就要送电了,岂不是要推迟?公司领导焦急地和外国专家讨论着,李新博不声不响的在现场走来走去,仔细观察,侧耳倾听,他一会儿眉头紧锁,一会儿在本子上飞快地记录着什么,经过深思熟虑,反复计算,他自信而又果断地向在场的领导和外国专家说:“电缆头安装质量没有问题,不需要重新安装,放电声是感应信号屏蔽线在电缆试验中没有可靠接地,造成感应电容放电所致。”这是他用自己的“拿手绝活”对故障点进行的判断结果,在场的国外专家表示质疑,他们对这个一身蓝色工装的工人不屑一顾,公司领导为难了,一边是有权威性的国外专家,一边是我们经验丰富的、普通的工作人员,究竟该听谁的?几位领导望着李新博坚定的目光,经过反复讨论,最后决定:采纳李新博的建议,进行感应信号屏蔽线可靠接地试验。
李新博带领几位工作人员试验开始了,在场的每一个人都为李新博捏着一把汗,国外的专家带着质疑的态度冷眼观察着,经过一番试验,结果出来了,果然如李新博所说,电缆试验全部合格,证明了李新博的判断完全正确。在场的外国专家都惊呆了,他们再次打量这位其貌不扬的李新博,对他钦佩不已,连连对他竖起大拇指,他们操着生硬的汉语说:“中国工人,了不起!”
细微之中创奇迹
在电缆检修工作中,10千伏至35千伏油浸纸电缆中间接头工作是很平常不过的一项工艺技术,在工作中善于发现问题的李新博,发现了一个往往被常人忽略的问题:运用油浸玻璃丝漆布这种传统材料,不但劳动强度高,而且效率不高,绝缘性能也不是很好。此时,他突发奇想,能否用一种新材料来代替玻璃丝漆布呢,不仅能保证绝缘性好而且效率又高呢?带着这个疑问,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反复实验,终于发现了用聚四氟乙烯代替原油浸玻璃丝漆布,不仅可以大大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而且极大地提高了接头的绝缘强度。从此以后,油浸玻璃丝漆布这种传统材料在青岛供电公司的电缆中划上了句号,一种崭新的材料聚四氟乙烯闪亮登场。这次大胆创新让李新博尝到了工艺革新的甜头,也给他带来更大的希望和鼓励。
从那次创新以后,李新博时时处处都注意发现细节问题,对每一个工艺、每一种材料,他都进行反复研究,他开动脑筋,想方设法进行改进提高。针对低压塑料电缆的防水密封问题,他根据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进行了改进,并将改进意见写入电缆检修工艺内,解决了一个多年来的密封问题,使电缆的供电可靠性又提高了一大步。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