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背电工”葛春
2006-11-02 09:04:34 来源:国家电网报
A-
A+
电力18讯: 作者:傅长儒 赵忠实
晨曦初放,新的一天开始了。葛春备足了水和食物,为他的马也备足了“午餐”。他骑上马,带上绝缘拉杆、腰绳、脚扣子和收电费的皮兜向工作辖区走去……
辽宁省彰武县的阿尔乡地处内蒙古科尔沁大沙漠边缘,1972年彰武县农电局把电送到了这里。通电后,彰武县农电局在阿尔乡设立了供电所,负责全乡3个村13个自然屯1752户的供电服务。供电所9名职工中有农村电工5人,葛春就是5名农村电工之一。他负责阿尔乡镇北甸子屯等7个台区共594户的用电服务。当年23岁的葛春,负责这个村的抄表、收费和线路维护。这份工作他一干就是30多年。
自费买马助工作
每当阿尔乡马家屯的村民听到远处传来的马铃声,就会高兴地放下手中的活儿,迎接“马背电工”葛春,有的村民准备好电费,有的赶紧作好家电修理准备,有的煮好了奶茶。葛春在这里走家串户,一忙就是一整天,直到傍晚时分才骑上马离开。
人们说阿尔乡地区一年刮两次风,一次6个月。大风刮起来飞沙满天,人难行,车难走。在这里的两个台区,现代化交通工具很难派到用场,葛春就和老伴儿商量买匹马。骑着马进村抄表、收费和进行线路维护解决了交通困难。从1983年至今,葛春已经先后换了三匹马,每匹马的价钱都在2000元以上,他从来没向所里提过自费买马的事儿。葛春认为,为了工作,值得。
客户需要就是出发令
葛春说,只要客户有需要,就是我的出发令,不管路途有多远,时间早晚,随叫随到。每次接到客户的电话他总是以最快的速度赶到故障地点进行抢修。葛春的妻子李国萍非常支持丈夫的工作。葛春整天在外面忙,妻子就成了他的专职值班员,哪个屯的供电线路出了故障,哪家的灯不亮了,她保证在接到电话问清情况后,马上打电话给葛春,告诉他故障地点,使他尽快到达故障现场,及时排除故障。
30年来,不论是春种秋收,还是亲戚朋友有事,葛春从不因自己的家事而延误为用户服务。2002年夏天,儿子正在办结婚酒席,葛春突然接到马家屯用户打来的报修电话,说该屯前街有十几户人家没有电。葛春二话没说,不顾亲戚朋友的阻拦,放下酒杯,跳下炕,骑马就奔向故障现场,等他处理完故障回到家中已过了4个多小时,亲戚朋友早已散去。
一次,葛春骑着马去拆避雷器。刚出村马突然受惊,他从马背上摔下来。有人发现时,他已不省人事,大家把他抬回家。他苏醒后对老伴说:不行啊!我工作任务还没有完成,我还得去呀!大伙儿把他送到甘旗卡医院,结果他勉强住了3天后,又带着伤痛到辖区收费,也没有和所里的同事提起他摔伤的事。到现在他胸部还留有条条伤痕。
多来几次算个啥
抄表每月一次。葛春负责的辖区共594户,其中48户的马家屯和28家的好保起屯条件最艰苦,也是葛春去得最多的地方。虽然屯小户少但居住分散,一天时间逐家走不完。他说,抄表容易,收费难,他背着兜子牵着马在村子里收费。碰上困难的农户得来收四五趟。葛春说,多跑几次算个啥。
这里沙漠化严重,春、秋风大沙打脸,使人睁不开眼,走一步得退半步。夏天炎热,人走在沙地上,脚板都会烫得起泡,就是骑马代步,人骑在马背上热得也很难受,而且走多远也没有一棵树。每天在这样的路上跑上四五趟,工作难度可想而知。但是,葛春从没有叫过苦、说过累,年年的电费回收率都是100%。他还严格执行电价政策,对贫困户特别照顾。阿尔乡镇西屯村民苑军说,“马背电工”葛春对老百姓是个热心肠,电价、电量公开,从来不多收一分钱。有的用电户特别困难暂时没有钱,他就用自己的工资给垫上。
镇长李颜文深有感触地说,农村电工来源于群众,心里装着群众,直接服务于群众,葛春是他们的好代表。阿尔乡砂矿矿主曾想聘他当专职电工,薪水比现在高一倍,葛春婉言谢绝了。他说,我是在农村电工的岗位上成长起来的,我希望能给乡亲们办更多的实事。
晨曦初放,新的一天开始了。葛春备足了水和食物,为他的马也备足了“午餐”。他骑上马,带上绝缘拉杆、腰绳、脚扣子和收电费的皮兜向工作辖区走去……
辽宁省彰武县的阿尔乡地处内蒙古科尔沁大沙漠边缘,1972年彰武县农电局把电送到了这里。通电后,彰武县农电局在阿尔乡设立了供电所,负责全乡3个村13个自然屯1752户的供电服务。供电所9名职工中有农村电工5人,葛春就是5名农村电工之一。他负责阿尔乡镇北甸子屯等7个台区共594户的用电服务。当年23岁的葛春,负责这个村的抄表、收费和线路维护。这份工作他一干就是30多年。
自费买马助工作
每当阿尔乡马家屯的村民听到远处传来的马铃声,就会高兴地放下手中的活儿,迎接“马背电工”葛春,有的村民准备好电费,有的赶紧作好家电修理准备,有的煮好了奶茶。葛春在这里走家串户,一忙就是一整天,直到傍晚时分才骑上马离开。
人们说阿尔乡地区一年刮两次风,一次6个月。大风刮起来飞沙满天,人难行,车难走。在这里的两个台区,现代化交通工具很难派到用场,葛春就和老伴儿商量买匹马。骑着马进村抄表、收费和进行线路维护解决了交通困难。从1983年至今,葛春已经先后换了三匹马,每匹马的价钱都在2000元以上,他从来没向所里提过自费买马的事儿。葛春认为,为了工作,值得。
客户需要就是出发令
葛春说,只要客户有需要,就是我的出发令,不管路途有多远,时间早晚,随叫随到。每次接到客户的电话他总是以最快的速度赶到故障地点进行抢修。葛春的妻子李国萍非常支持丈夫的工作。葛春整天在外面忙,妻子就成了他的专职值班员,哪个屯的供电线路出了故障,哪家的灯不亮了,她保证在接到电话问清情况后,马上打电话给葛春,告诉他故障地点,使他尽快到达故障现场,及时排除故障。
30年来,不论是春种秋收,还是亲戚朋友有事,葛春从不因自己的家事而延误为用户服务。2002年夏天,儿子正在办结婚酒席,葛春突然接到马家屯用户打来的报修电话,说该屯前街有十几户人家没有电。葛春二话没说,不顾亲戚朋友的阻拦,放下酒杯,跳下炕,骑马就奔向故障现场,等他处理完故障回到家中已过了4个多小时,亲戚朋友早已散去。
一次,葛春骑着马去拆避雷器。刚出村马突然受惊,他从马背上摔下来。有人发现时,他已不省人事,大家把他抬回家。他苏醒后对老伴说:不行啊!我工作任务还没有完成,我还得去呀!大伙儿把他送到甘旗卡医院,结果他勉强住了3天后,又带着伤痛到辖区收费,也没有和所里的同事提起他摔伤的事。到现在他胸部还留有条条伤痕。
多来几次算个啥
抄表每月一次。葛春负责的辖区共594户,其中48户的马家屯和28家的好保起屯条件最艰苦,也是葛春去得最多的地方。虽然屯小户少但居住分散,一天时间逐家走不完。他说,抄表容易,收费难,他背着兜子牵着马在村子里收费。碰上困难的农户得来收四五趟。葛春说,多跑几次算个啥。
这里沙漠化严重,春、秋风大沙打脸,使人睁不开眼,走一步得退半步。夏天炎热,人走在沙地上,脚板都会烫得起泡,就是骑马代步,人骑在马背上热得也很难受,而且走多远也没有一棵树。每天在这样的路上跑上四五趟,工作难度可想而知。但是,葛春从没有叫过苦、说过累,年年的电费回收率都是100%。他还严格执行电价政策,对贫困户特别照顾。阿尔乡镇西屯村民苑军说,“马背电工”葛春对老百姓是个热心肠,电价、电量公开,从来不多收一分钱。有的用电户特别困难暂时没有钱,他就用自己的工资给垫上。
镇长李颜文深有感触地说,农村电工来源于群众,心里装着群众,直接服务于群众,葛春是他们的好代表。阿尔乡砂矿矿主曾想聘他当专职电工,薪水比现在高一倍,葛春婉言谢绝了。他说,我是在农村电工的岗位上成长起来的,我希望能给乡亲们办更多的实事。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