弧光闪烁铸人生――记重庆市电力公司迎峰度夏先进个人熊明
2006-11-08 09:31:15 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
A-
A+
电力18讯: 当我们品尝金秋的果实,享受着微风捎来丝丝凉爽的时候,却怎么也不会忘记今年夏天的滚滚热浪带给我们的深深记忆――七月流火,烈日炎炎。“火炉”重庆遭遇百年一遇的特大干旱。持续三个月的酷暑高温,烤得大地“流油”,最高气温达44.5℃。田地干裂,草木枯黄,小溪断流,森林失火……。
在这个夏天,用电负荷猛增,重庆市武隆县电网负荷已达到4.7万千瓦,由于全网发电出力仅有2.5万千瓦,电力缺口达2.2万千瓦,电力供应十分紧张。为确保电网顺利迎峰度夏,公司党委精心组织、科学部署,积极应对,全体干部职工不讲条件、不惧困难,战高温、斗酷暑,全力奋战在迎峰度夏第一线,谱写了一曲当代电力职工的奉献之歌。作为检修调试所所长,熊明同志多年来在电力检修岗位上默默耕耘着,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共产党员的宗旨,展现了新时期共产党员的风采。在他的带领下,检修调试所近年来,先后获得重庆市电力公司先进集体等称号。其个人也多次被重庆市电力公司和当地党和政府评为先进工作者。在今年百年难遇的特大高温干旱保电工作中,熊明同志更是无私无畏,奋发进取,公而忘私,舍小家顾大家,成绩突出,获得重庆市电力公司迎峰度夏先进工作者称号。这一块块奖牌,一个个殊荣,凝结着他的辛劳、汗水、追求和奉献,写就了一曲曲动人的篇章。
紧急抢修“96小时”
9月20日,因渝湘高速公路武隆段施工,导致武隆供电公司110千伏木城线75#跨江铁塔基础出现大面积跨塌,铁塔基础发生沉降偏移,随时有出现倒塔断线引发大面积停电的可能。更为严重的是,该档线路下跨渝怀铁路、乌江航道和319国道,一旦倒塔断线,将中断铁路、公路和航道运行。严重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同时,还将带来难以估量的后果和政治影响,安全隐患十分严重。灾情就是命令,当晚,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游建川立即组织相关部门召开紧急会议,制定整改方案,要求检修所本着为人民生命财产负责的态度,在最短的时间内彻底消除隐患。
9月21日凌晨5:30分,天还没亮,在熊明同志的带领下,抢修队员们已早早作好抢修各项准备工作迅即赶赴事故现场,抢修工作正式展开。此次抢修工作工作量大,施工现场环境复杂。 75#―76#铁塔的跨江施工是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因导线架设跨度达1940米,同时在施工中既不能中断渝怀铁路的电力供应,又不能中断航道和公路的畅通,施工难度极大。为此,需临时搭建长达300米的线路跨越架,采取带张力更换导线和避雷线的施工方法。在此情况下,熊所长临危不乱,采取合理安排、积极应对,增强抢修力量等措施,始终战斗在抢险第一线,确保了抢修工作的顺利进行。
9月22日,因施工难度大,抢修人员少,熊明身先士卒立即爬上铁塔,参与抢修工作。抢修中,抢修人员要在滚烫的铁塔上爬上爬下、钻进钻出,不一会,汗水便将他们的工作服全部浸透,然而所有抢修人员此时却已全然不顾,一如既往的忙碌着。期间,抢修人员们只是简单地吃了一顿午饭,几乎未任何休息。此时,广大抢修人员脚下是泥土,脸上是汗水,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和忘我的工作精神,熊明同志的工作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 “盐渍”形成了地图,太阳的曝晒和铁塔的滚烫将他的脸映得通红。同事们让他休息,他头一摆:不,我没事。在随后的3个昼夜的抢险过程中,由武隆供电人用心血和汗水架设起的“绿色线路”,如同一盏闪亮的明灯高矗在抢修现场。
夜幕下“攻坚战”
7月26日凌晨,武隆110千伏城关变电站1号主变按照计划安排进行调整分接头和消缺工作。5时30分,运行值班员按照调度指令拉开1号主变110千伏中性点刀闸,在操作中中性点刀闸支柱绝缘子突然发生断裂,情况危急。5时40分,公司立即启动应急抢险预案,熊明同志迅即赶到事故现场组织抢险,一条条抢险指令由事故现场发出。抢修中,他们克服了工作难度大,持续高温酷暑的烘烤,经过连续5个多小时苦战,终于排除了故障,恢复了送电。
在这次故障面前,熊明所带领的应急抢修经历了严峻的考验,在极为紧张的形势面前,没有被困难吓倒,他们上下一心,团结一致,舍生忘死,用最短的时间恢复了送电后,立即又投入到更艰巨的故障排查抢险工作中。
保电前沿“排头兵”
2006年6月9日21时 13分,武隆天生三 景区张艺谋影视拍摄地配电安装工程圆满竣工了!该工程的立项源于我国著名导演张艺谋执导的大片《满城尽带黄金甲》在三 景区的拍摄,受到武隆政府及公司领导的高度重视。因该工程大部分施工集中在景区的悬崖峭壁上,施工难度大,时间紧,工程任务重。为确保拍摄工作如期进行,熊明同志带领职工抗高温,战酷暑,在短短的12天时间里,安了装SF6开关1台、隔离刀闸2组,高压计量箱1台,<
在这个夏天,用电负荷猛增,重庆市武隆县电网负荷已达到4.7万千瓦,由于全网发电出力仅有2.5万千瓦,电力缺口达2.2万千瓦,电力供应十分紧张。为确保电网顺利迎峰度夏,公司党委精心组织、科学部署,积极应对,全体干部职工不讲条件、不惧困难,战高温、斗酷暑,全力奋战在迎峰度夏第一线,谱写了一曲当代电力职工的奉献之歌。作为检修调试所所长,熊明同志多年来在电力检修岗位上默默耕耘着,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共产党员的宗旨,展现了新时期共产党员的风采。在他的带领下,检修调试所近年来,先后获得重庆市电力公司先进集体等称号。其个人也多次被重庆市电力公司和当地党和政府评为先进工作者。在今年百年难遇的特大高温干旱保电工作中,熊明同志更是无私无畏,奋发进取,公而忘私,舍小家顾大家,成绩突出,获得重庆市电力公司迎峰度夏先进工作者称号。这一块块奖牌,一个个殊荣,凝结着他的辛劳、汗水、追求和奉献,写就了一曲曲动人的篇章。
紧急抢修“96小时”
9月20日,因渝湘高速公路武隆段施工,导致武隆供电公司110千伏木城线75#跨江铁塔基础出现大面积跨塌,铁塔基础发生沉降偏移,随时有出现倒塔断线引发大面积停电的可能。更为严重的是,该档线路下跨渝怀铁路、乌江航道和319国道,一旦倒塔断线,将中断铁路、公路和航道运行。严重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同时,还将带来难以估量的后果和政治影响,安全隐患十分严重。灾情就是命令,当晚,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游建川立即组织相关部门召开紧急会议,制定整改方案,要求检修所本着为人民生命财产负责的态度,在最短的时间内彻底消除隐患。
9月21日凌晨5:30分,天还没亮,在熊明同志的带领下,抢修队员们已早早作好抢修各项准备工作迅即赶赴事故现场,抢修工作正式展开。此次抢修工作工作量大,施工现场环境复杂。 75#―76#铁塔的跨江施工是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因导线架设跨度达1940米,同时在施工中既不能中断渝怀铁路的电力供应,又不能中断航道和公路的畅通,施工难度极大。为此,需临时搭建长达300米的线路跨越架,采取带张力更换导线和避雷线的施工方法。在此情况下,熊所长临危不乱,采取合理安排、积极应对,增强抢修力量等措施,始终战斗在抢险第一线,确保了抢修工作的顺利进行。
9月22日,因施工难度大,抢修人员少,熊明身先士卒立即爬上铁塔,参与抢修工作。抢修中,抢修人员要在滚烫的铁塔上爬上爬下、钻进钻出,不一会,汗水便将他们的工作服全部浸透,然而所有抢修人员此时却已全然不顾,一如既往的忙碌着。期间,抢修人员们只是简单地吃了一顿午饭,几乎未任何休息。此时,广大抢修人员脚下是泥土,脸上是汗水,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和忘我的工作精神,熊明同志的工作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 “盐渍”形成了地图,太阳的曝晒和铁塔的滚烫将他的脸映得通红。同事们让他休息,他头一摆:不,我没事。在随后的3个昼夜的抢险过程中,由武隆供电人用心血和汗水架设起的“绿色线路”,如同一盏闪亮的明灯高矗在抢修现场。
夜幕下“攻坚战”
7月26日凌晨,武隆110千伏城关变电站1号主变按照计划安排进行调整分接头和消缺工作。5时30分,运行值班员按照调度指令拉开1号主变110千伏中性点刀闸,在操作中中性点刀闸支柱绝缘子突然发生断裂,情况危急。5时40分,公司立即启动应急抢险预案,熊明同志迅即赶到事故现场组织抢险,一条条抢险指令由事故现场发出。抢修中,他们克服了工作难度大,持续高温酷暑的烘烤,经过连续5个多小时苦战,终于排除了故障,恢复了送电。
在这次故障面前,熊明所带领的应急抢修经历了严峻的考验,在极为紧张的形势面前,没有被困难吓倒,他们上下一心,团结一致,舍生忘死,用最短的时间恢复了送电后,立即又投入到更艰巨的故障排查抢险工作中。
保电前沿“排头兵”
2006年6月9日21时 13分,武隆天生三 景区张艺谋影视拍摄地配电安装工程圆满竣工了!该工程的立项源于我国著名导演张艺谋执导的大片《满城尽带黄金甲》在三 景区的拍摄,受到武隆政府及公司领导的高度重视。因该工程大部分施工集中在景区的悬崖峭壁上,施工难度大,时间紧,工程任务重。为确保拍摄工作如期进行,熊明同志带领职工抗高温,战酷暑,在短短的12天时间里,安了装SF6开关1台、隔离刀闸2组,高压计量箱1台,<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