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丘供电:“五个兵”的故事
2006-11-22 15:19:29 来源:山东电力报
A-
A+
电力18讯: □姜铁军 吕长春
2006年11月13日,是山东省安丘供电公司实现安全生产20周年。在庆祝安全生产20周年大会上,他们表彰了安全生产5个标兵:万次变电操作无差错标兵高焕滨,万次配电检修无事故标兵李宗义,万米蹬杆无差错标兵曹永兵,万次调度下令无差错标兵张振国,万次变电检修无差错标兵李宗强。
这5个标兵是从5个专业的36个标兵中优中选优选拔出来的。为什么要选出这5个标兵呢?公司经理孙业增说:“我们在工作中实行对标管理,在对人的管理中也要对标。怎么对?就是要树立各个专业的标杆,大家都向标兵看齐。如果人人都能达到标兵的水平,安全生产就会达到一个新水平。”
高焕滨――安全生产“三件宝”
高焕滨是变电运行中心的操作队队长,他带领的操作队一直保持着很高的安全生产纪录,了解他的人都说,高队长抓安全生产靠的是“三件宝”。
一是“挂黑板”。在每次检修之前,他都要到现场调查,然后把本次检修的工作时间、任务、停电范围、地线数量和位置、危险点分析等方面的内容清清楚楚地写在他特意做的一块小黑板上,把它挂在现场最显眼的地方,让每个参加检修的职工都能看得见,防止误操作。二是“贴标签”。在检修现场,地线复杂多样,如果理不清楚,极容易发生安全事故。他就在每根地线上贴上标签,在标签上注明哪个变电站、哪条线路、几号地线,对号入座,保证了地线的准确使用。三是“数地线”。检修工作常常因为挂接的地线没有及时拆除而送电造成生产事故,为此,他采用了“数地线”的方法,每次检修结束收回地线时,他都要把拆下来的地线数量数清楚,与检修之初所挂的地线一一核对,只有数量确定一致时,才可送电。避免了生产事故和人身伤害事故的发生。
李宗义――雨中抢险惊心动魄
今年4月24日,天下着大雨。李宗义所在的辉渠供电所忽然接到一家采石场打来的电话,说他们那里停电了,需要派人马上去抢修。
采石料的地方是在一个很高的山崖下面的深坑里,采石料的工人到下面工作都是乘升降。停电的时候,升降机里还有几个工人,现在已被困在了里面。深坑里的水越来越多,如果不及时送电,升降机里的工人就有被淹死的可能!李宗义见状,一边叮咛大家一定要注意雨中工作安全,一边带领大家抓紧查找故障点。在他的带领下,大家找到了事故原因,经过紧张抢修,很快恢复了送电。这时,深坑里的雨水已经淹到升降机了,再晚一会儿,里面的人就有生命危险。采石场的老板抓住李宗义的手,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曹永兵――把安全抓到最细处
在工程公司当送变电工程队队长的曹永兵,生产中狠抓每一个工作细节,使队里一直保持着安全生产的高纪录。有一回,他们要架设一条跨越城区的110千伏的线路。这条线路中间要几次交叉跨越其他几条高压线路,施工难度大,危险系数高。曹永兵在施工前自己亲自到现场进行观察,认真做了记录。为了保证观察的准确,有的地方他来回走了好几趟,对架设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了预测分析,并制定措施。他把这些需要注意的地方都标在《安全风险分析卡》上,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大家带着这样一张卡片去施工,人人做到了心中有数,避免了生产事故的发生。
张振国――要当最称职的调度员
张振国在调度中心当班长,工作任劳任怨,受到大家的好评。去年台风来袭的时候,上级提前通知调度中心,一定要做好防范工作。他为了把调度工作做好,接到通知后,一直坚持在调度现场,几天都不回家。台风来袭后,安丘有40多条线路跳闸,求援电话响个不停。他在接到电话后,5分钟之内,马上把情况报告给有关单位,安排抢修,以便把台风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因为他和调度中心其他职工的出色工作,被台风破坏的线路得到了及时抢修,他们经受住了台风的考验。
李宗强――练就过硬的业务素质
试验油务班班长李宗强非常注意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这为做好安全生产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有一次,他带领职工到景芝变电站对变压器进行检测,发现2号主变几项数值都超标。为了谨慎起见,他们反复多次测量,结果都是一样。
按照以往的经验,出现这种情况就要对变压器进行吊芯大修。这样做既需要资金,又需要时间,因为是大修,势必会影响供电,以至会减少公司的经济收入。李宗强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提出了不同意见。他认为可能是内部焊接有问题,造成了数值超标。公司根据他的意见对变压器进行了检测,发现果然是C相压接不良造成的,幸亏发现及时,如不及时发现和处理就有可能引发火灾。问题找到并及时处理后,不但避免了重大事故的发生,还避免了大修,同时也避免了因大修停电造成的电量损失。
同业对标,标杆的树立与推广是非常重要的。安丘供电公司在安全生产工作中树立5个标兵的做法,使职工有了明确的追赶目标,形成了你追我赶的<
2006年11月13日,是山东省安丘供电公司实现安全生产20周年。在庆祝安全生产20周年大会上,他们表彰了安全生产5个标兵:万次变电操作无差错标兵高焕滨,万次配电检修无事故标兵李宗义,万米蹬杆无差错标兵曹永兵,万次调度下令无差错标兵张振国,万次变电检修无差错标兵李宗强。
这5个标兵是从5个专业的36个标兵中优中选优选拔出来的。为什么要选出这5个标兵呢?公司经理孙业增说:“我们在工作中实行对标管理,在对人的管理中也要对标。怎么对?就是要树立各个专业的标杆,大家都向标兵看齐。如果人人都能达到标兵的水平,安全生产就会达到一个新水平。”
高焕滨――安全生产“三件宝”
高焕滨是变电运行中心的操作队队长,他带领的操作队一直保持着很高的安全生产纪录,了解他的人都说,高队长抓安全生产靠的是“三件宝”。
一是“挂黑板”。在每次检修之前,他都要到现场调查,然后把本次检修的工作时间、任务、停电范围、地线数量和位置、危险点分析等方面的内容清清楚楚地写在他特意做的一块小黑板上,把它挂在现场最显眼的地方,让每个参加检修的职工都能看得见,防止误操作。二是“贴标签”。在检修现场,地线复杂多样,如果理不清楚,极容易发生安全事故。他就在每根地线上贴上标签,在标签上注明哪个变电站、哪条线路、几号地线,对号入座,保证了地线的准确使用。三是“数地线”。检修工作常常因为挂接的地线没有及时拆除而送电造成生产事故,为此,他采用了“数地线”的方法,每次检修结束收回地线时,他都要把拆下来的地线数量数清楚,与检修之初所挂的地线一一核对,只有数量确定一致时,才可送电。避免了生产事故和人身伤害事故的发生。
李宗义――雨中抢险惊心动魄
今年4月24日,天下着大雨。李宗义所在的辉渠供电所忽然接到一家采石场打来的电话,说他们那里停电了,需要派人马上去抢修。
采石料的地方是在一个很高的山崖下面的深坑里,采石料的工人到下面工作都是乘升降。停电的时候,升降机里还有几个工人,现在已被困在了里面。深坑里的水越来越多,如果不及时送电,升降机里的工人就有被淹死的可能!李宗义见状,一边叮咛大家一定要注意雨中工作安全,一边带领大家抓紧查找故障点。在他的带领下,大家找到了事故原因,经过紧张抢修,很快恢复了送电。这时,深坑里的雨水已经淹到升降机了,再晚一会儿,里面的人就有生命危险。采石场的老板抓住李宗义的手,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曹永兵――把安全抓到最细处
在工程公司当送变电工程队队长的曹永兵,生产中狠抓每一个工作细节,使队里一直保持着安全生产的高纪录。有一回,他们要架设一条跨越城区的110千伏的线路。这条线路中间要几次交叉跨越其他几条高压线路,施工难度大,危险系数高。曹永兵在施工前自己亲自到现场进行观察,认真做了记录。为了保证观察的准确,有的地方他来回走了好几趟,对架设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了预测分析,并制定措施。他把这些需要注意的地方都标在《安全风险分析卡》上,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大家带着这样一张卡片去施工,人人做到了心中有数,避免了生产事故的发生。
张振国――要当最称职的调度员
张振国在调度中心当班长,工作任劳任怨,受到大家的好评。去年台风来袭的时候,上级提前通知调度中心,一定要做好防范工作。他为了把调度工作做好,接到通知后,一直坚持在调度现场,几天都不回家。台风来袭后,安丘有40多条线路跳闸,求援电话响个不停。他在接到电话后,5分钟之内,马上把情况报告给有关单位,安排抢修,以便把台风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因为他和调度中心其他职工的出色工作,被台风破坏的线路得到了及时抢修,他们经受住了台风的考验。
李宗强――练就过硬的业务素质
试验油务班班长李宗强非常注意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这为做好安全生产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有一次,他带领职工到景芝变电站对变压器进行检测,发现2号主变几项数值都超标。为了谨慎起见,他们反复多次测量,结果都是一样。
按照以往的经验,出现这种情况就要对变压器进行吊芯大修。这样做既需要资金,又需要时间,因为是大修,势必会影响供电,以至会减少公司的经济收入。李宗强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提出了不同意见。他认为可能是内部焊接有问题,造成了数值超标。公司根据他的意见对变压器进行了检测,发现果然是C相压接不良造成的,幸亏发现及时,如不及时发现和处理就有可能引发火灾。问题找到并及时处理后,不但避免了重大事故的发生,还避免了大修,同时也避免了因大修停电造成的电量损失。
同业对标,标杆的树立与推广是非常重要的。安丘供电公司在安全生产工作中树立5个标兵的做法,使职工有了明确的追赶目标,形成了你追我赶的<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