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樯:默默助学八年
2006-10-10 10:00:37 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
A-
A+
电力18讯: ――记吉林省公司南关配电分公司党委书记毕樯
2006年9月,一封感谢信被转到了吉林省公司长春南关供电局局长办公室,随着信件内容的公开,人们了解到了一个默默助学八年,资助困难群众的好党员。他,就是现任长春市南关配电分公司党委书记的毕樯。
一
时间回到1998年,身为长春二道供电局抄收科科长的毕樯第一次敲开了那扇门。
“您好,有人在家么?”随着毕樯的敲门声,一位老人缓慢的把房门拉开。
“大爷,您好,我是来收缴电费的,您家……”映入毕樯眼帘的情景让他把刚到嘴边的话收了回去。
那是怎样贫困的一个家庭啊:一张简易饭桌上摆着三碗米饭,三口人围坐在一起,中间是一小碟儿咸盐末,一个瘦小的、下身有残疾的女人正在沾着咸盐末吃力的噎饭,还有一个面色灰黄的小女孩正闪着大眼睛看着毕樯……
那个下身有残疾的老人名叫王丹,从前是部队的文艺兵,后来因为摔伤造成股骨头坏死,一直不能行走,下半身已经萎缩。而给毕樯开门的是王丹老人的丈夫,老人因病右手残疾,这一家三口,就全靠他一支左手支撑生活。而那个一直看着毕樯的女孩,是几年前老俩口在长春市胜利公园门前捡来的弃婴,名字叫刘悦。见到毕樯时刘悦才上小学五年级,因为家庭困难,时刻面临着退学的危险。
看到老人家里困难的情况,毕樯拿出自己的钱为老人交上了电费,从那以后,他定期为王丹家送钱、送米、送面、送豆油……老人生病了,他跑前跑后,买药看病,像照顾自己亲生父母一样;小刘悦有个什么大事小情,毕樯更是上心,他在每学年开学前一周就早早的为孩子准备好了学习用品,真正做到了无微不至。
二
2001年,毕樯因工作需要,调到了吉林省公司下属的农安电业局工作。刚到新单位,毕樯的工作十分繁忙,而且从农安到长春往返要三个多小时的车程,但就在这样的情况下,毕樯还是坚持如故,工作脱不开身他就打电话询问,看老人有什么需要;只要一有休假,他就会赶回长春,第一个到的地方,肯定是老人的家,问问老人的身体状况,和小刘悦谈谈学习……
记得那年,毕樯的父亲病危,王丹老人以为毕樯这次再回长春肯定要先回家看自己的老父亲了。哪想到,毕樯回到长春后,竟然还是先来到自己家,把给老人买来的东西放下后,才匆匆赶去医院看自己的父亲。
而且,毕樯在父亲故去后的第二天,就又来到老人家,陪老人聊天,问老人还需要什么。老人知道情况后,感动的说:“你就是我的亲儿子啊,不!你比亲生儿子对我还好!”
三
2003年,机缘巧合之下,组织又安排毕樯回到长春工作,2006年开始担任南关配电工程公司书记兼副经理。这样,毕樯和王丹老人一家距离近了,帮助老人和小刘悦也方便了,他更是把这里当作了自己家一样,常来常往。
就在帮助老人一家期间,毕樯谈了一个女朋友,王丹老人知道后,劝毕樯说:“以前你帮我们,就已经很麻烦了,现在你谈了朋友,负担重了,就不用再来帮我们了。”
毕樯一听这话,立刻正色道:“那不行,我对您老人家要一帮到底。”
毕樯不但说到做到,而且竟然把自己女朋友也领到了老人家,给老人介绍认识,到后来,毕樯和他的爱人都成了老人家里的常客,等到毕樯的孩子出生后,一家三口常相携去看望老人。
四
如果说,在生活上毕樯像老人的儿子,那么在学业上,毕樯就像是小刘悦的师长,不但在物质上资助她,在精神上更是给予她不断的鼓励。
有一段时间,刘悦产生了退学的想法,谁的劝解也听不进去。老人没有办法,知道自己的女儿最信任毕樯叔叔,于是打电话请来了毕樯。
毕樯一见小刘悦就问:“你为什么不愿意上学呢?和我说说好么?”
“毕叔叔,我不是不想上学,我是觉得自己家境实在不好,想早点进入社会,赚钱养活父母。”看着毕樯关切的目光,小刘悦说出了心事。
“刘悦,这不能成为你退学的理由,你知道大家帮助你是为了什么么?还不是希望你好好学习,将来有所作为么。所以,你要好好学习,将来好回报社会。只要你努力,毕叔叔一定会帮你完成学业!”毕樯看着懂事的孩子,深情的说。
在毕樯的劝说下,刘悦打消了退学的念头,后来刘悦还升入了长春市的某重点高中,在毕樯的热心联系下,学校还给刘悦减免了学费。孩子知道自己的学习机会来之不易,非常珍惜,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在去年的高考中,刘悦以优异的成绩被清华大学录取,现在正准备考研。刘悦每当提起毕樯都会热泪盈眶:“没有毕叔叔就没有我的今天”。
八年来,毕樯为这个家做了很多,却没有告诉任何人,如果不是王丹老人的感谢信,也许他会永远<
2006年9月,一封感谢信被转到了吉林省公司长春南关供电局局长办公室,随着信件内容的公开,人们了解到了一个默默助学八年,资助困难群众的好党员。他,就是现任长春市南关配电分公司党委书记的毕樯。
一
时间回到1998年,身为长春二道供电局抄收科科长的毕樯第一次敲开了那扇门。
“您好,有人在家么?”随着毕樯的敲门声,一位老人缓慢的把房门拉开。
“大爷,您好,我是来收缴电费的,您家……”映入毕樯眼帘的情景让他把刚到嘴边的话收了回去。
那是怎样贫困的一个家庭啊:一张简易饭桌上摆着三碗米饭,三口人围坐在一起,中间是一小碟儿咸盐末,一个瘦小的、下身有残疾的女人正在沾着咸盐末吃力的噎饭,还有一个面色灰黄的小女孩正闪着大眼睛看着毕樯……
那个下身有残疾的老人名叫王丹,从前是部队的文艺兵,后来因为摔伤造成股骨头坏死,一直不能行走,下半身已经萎缩。而给毕樯开门的是王丹老人的丈夫,老人因病右手残疾,这一家三口,就全靠他一支左手支撑生活。而那个一直看着毕樯的女孩,是几年前老俩口在长春市胜利公园门前捡来的弃婴,名字叫刘悦。见到毕樯时刘悦才上小学五年级,因为家庭困难,时刻面临着退学的危险。
看到老人家里困难的情况,毕樯拿出自己的钱为老人交上了电费,从那以后,他定期为王丹家送钱、送米、送面、送豆油……老人生病了,他跑前跑后,买药看病,像照顾自己亲生父母一样;小刘悦有个什么大事小情,毕樯更是上心,他在每学年开学前一周就早早的为孩子准备好了学习用品,真正做到了无微不至。
二
2001年,毕樯因工作需要,调到了吉林省公司下属的农安电业局工作。刚到新单位,毕樯的工作十分繁忙,而且从农安到长春往返要三个多小时的车程,但就在这样的情况下,毕樯还是坚持如故,工作脱不开身他就打电话询问,看老人有什么需要;只要一有休假,他就会赶回长春,第一个到的地方,肯定是老人的家,问问老人的身体状况,和小刘悦谈谈学习……
记得那年,毕樯的父亲病危,王丹老人以为毕樯这次再回长春肯定要先回家看自己的老父亲了。哪想到,毕樯回到长春后,竟然还是先来到自己家,把给老人买来的东西放下后,才匆匆赶去医院看自己的父亲。
而且,毕樯在父亲故去后的第二天,就又来到老人家,陪老人聊天,问老人还需要什么。老人知道情况后,感动的说:“你就是我的亲儿子啊,不!你比亲生儿子对我还好!”
三
2003年,机缘巧合之下,组织又安排毕樯回到长春工作,2006年开始担任南关配电工程公司书记兼副经理。这样,毕樯和王丹老人一家距离近了,帮助老人和小刘悦也方便了,他更是把这里当作了自己家一样,常来常往。
就在帮助老人一家期间,毕樯谈了一个女朋友,王丹老人知道后,劝毕樯说:“以前你帮我们,就已经很麻烦了,现在你谈了朋友,负担重了,就不用再来帮我们了。”
毕樯一听这话,立刻正色道:“那不行,我对您老人家要一帮到底。”
毕樯不但说到做到,而且竟然把自己女朋友也领到了老人家,给老人介绍认识,到后来,毕樯和他的爱人都成了老人家里的常客,等到毕樯的孩子出生后,一家三口常相携去看望老人。
四
如果说,在生活上毕樯像老人的儿子,那么在学业上,毕樯就像是小刘悦的师长,不但在物质上资助她,在精神上更是给予她不断的鼓励。
有一段时间,刘悦产生了退学的想法,谁的劝解也听不进去。老人没有办法,知道自己的女儿最信任毕樯叔叔,于是打电话请来了毕樯。
毕樯一见小刘悦就问:“你为什么不愿意上学呢?和我说说好么?”
“毕叔叔,我不是不想上学,我是觉得自己家境实在不好,想早点进入社会,赚钱养活父母。”看着毕樯关切的目光,小刘悦说出了心事。
“刘悦,这不能成为你退学的理由,你知道大家帮助你是为了什么么?还不是希望你好好学习,将来有所作为么。所以,你要好好学习,将来好回报社会。只要你努力,毕叔叔一定会帮你完成学业!”毕樯看着懂事的孩子,深情的说。
在毕樯的劝说下,刘悦打消了退学的念头,后来刘悦还升入了长春市的某重点高中,在毕樯的热心联系下,学校还给刘悦减免了学费。孩子知道自己的学习机会来之不易,非常珍惜,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在去年的高考中,刘悦以优异的成绩被清华大学录取,现在正准备考研。刘悦每当提起毕樯都会热泪盈眶:“没有毕叔叔就没有我的今天”。
八年来,毕樯为这个家做了很多,却没有告诉任何人,如果不是王丹老人的感谢信,也许他会永远<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