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人民 回报社会――记“浙江省最感动你的民工”温州电业局职工陈德明
2006-10-11 13:17:09 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
A-
A+
电力18讯: 温州电业局送电工区外来务工者陈德明是一名长期从事电力检修工作的线路工人,他皮肤黝黑,中等身材,话语不多,给人的第一印象是憨厚、朴实。陈德明1996年进入温州电业局送电工区后,在检修岗位一干就是十余年,他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关心他人,忠于企业,本着“人民电业为人民”的服务宗旨,“十年如一日”不辞辛劳地常年奋战在电力战线上,为温州电网的稳定发展、安全运行尽职尽责,为保障和服务于人民生活默默奉献,用朴实无华的行动谱写了曲曲动人旋律,不仅感动了温州人民,而且感动了整个浙江。
吃苦耐劳 他抢在前面
1996年,三十而立的陈德明离乡背井,从千里之遥的家乡四川岳池只身来到温州闯荡。出于对电力事业的热爱,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电力线路这一艰苦的行当,成为温州电业局送电工区的一名外来务工者。“高山峻岭是我们每天必走的路程,巍巍铁塔是我们的工作场所,虫叮蛇咬是我们的家常便饭”这是电力一线线路工人的真实生活写照。
陈德明来温的第一年,送电工区基建任务十分繁重。线路的综合检修、基建改造、技改大修以及临时性突发事件的抢修工作,早出晚归,没有休息日是线路工人的家常便饭。该年夏季,110kV城双广、城双化线路改造抢建迫在眉捷,为使线路早日送电,陈德明每天起早摸黑,与他的同事们一道穿梭于崇山峻岭间,奋战在巍巍铁塔旁。无论烈日还是暴雨,陈德明始终坚持在线路改造一线,在雨水漫过双膝的水田中,他有时一站就是一整天。那个夏天,他整整在水田中奋战了30天。
1997年冬天,寒风刺骨,冰天冻地,为了抢修瓯北的一条线路,在仅有一天停电时间的情况下,陈德明协同战友,克服雨夹雪的恶劣天气,在高空中争分夺秒抢修。尽管他多次滑倒,手脚都冻得僵硬了,但仍然没有一丝懈怠,坚持工作直到完成任务,使人民群众免受停电之苦。十年中,他参与改造、抢修的送电线路不计其数,他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排除万难为千家万户送去了光明,用自己的行动实践了“人民电业为人民”的服务宗旨。
抗台救灾 他冲在一线
每年的台风登陆,线路工人都面临着巨大的考验。2005年,“海棠”、“麦莎”、“泰利”等台风频繁袭击温州,送电工区管辖的线路遭受到严重破坏。陈德明吃苦在前,主动放弃休息时间,发挥电力工人不怕苦、不怕累和连续作战的精神,奋战在抗台救灾第一线。台风“海棠”引起永嘉乌牛220kV西温2361线26#塔线路跳闸,根据工区统一安排,陈德明带领工段人员第一时间赶赴现场进行故障点特巡,尽管当时风大雨大,因台风引起的洪水还没消退,但为了能尽快找到故障点,把台风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他奋不顾身,冒着山高路滑的危险,徒步涉水到坐落在山顶的西温线26#塔现场巡视、抢修,第一个爬上滚烫的铁塔,在上面组装。在每次台风登陆前,他都积极配合其他工段对特殊地段的杆塔进行拉线的坚固及风偏树木的砍伐工作;台风登陆后,他又第一时间顶风冒雨进行线路特巡,在最短的时间内圆满完成工区交付的工作任务。
2006年8月超强台风“桑美”,是建国以来最大的台风,同时也是温州电网所遭受的最为严重的一次破坏。为了及时恢复送电,他以坚强的毅力加班加点,克服艰苦恶劣的环境,终于比计划提前恢复了线路送电,向人民群众提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爱岗敬业 他一丝不苟
陈德明爱岗敬业,踏实肯干,对艰苦的生产一线工作表现出坚毅的品格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他不畏严寒酷暑,不怕山高路阻,常年奋战在电力一线;他勤奋学习,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充电”,学习专业知识与相关技能,对平常遇到的问题,积极主动地向老前辈、老专家请教;他还勇于创新,针对工作,经常提出各项合理化建议,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他技术水平精湛,专业知识丰富,熟悉塔上、塔下各项操作,并精通线路工程的施工工艺。凭着优秀的品德、精湛的技术水平、丰富的管理经验,2004年,他被任命为检修工段外聘员工队长。
安全是电力生产的基础,没有安全的电力生产就谈不上经济效益。陈德明十分注重安全问题,担任外聘员工队长一职后,他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严格执行“三要、六禁、九步”等各项安全生产规程制度,同时,他还加强对工段队其他工作人员的安全教育,积极组织各项安全活动,坚持每周一次的安全学习,并加大监督力度,及时布置安全学习内容、规范站班会制度等,以保证安全措施、技术措施的落实。由于对安全工作能做到严格细致、一丝不苟,在他工作的十年间,他所在的工段从未发生任何责任性事故,管辖队伍也未发生过考核事故,一直保持着安全生产的良好记录。
&n
吃苦耐劳 他抢在前面
1996年,三十而立的陈德明离乡背井,从千里之遥的家乡四川岳池只身来到温州闯荡。出于对电力事业的热爱,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电力线路这一艰苦的行当,成为温州电业局送电工区的一名外来务工者。“高山峻岭是我们每天必走的路程,巍巍铁塔是我们的工作场所,虫叮蛇咬是我们的家常便饭”这是电力一线线路工人的真实生活写照。
陈德明来温的第一年,送电工区基建任务十分繁重。线路的综合检修、基建改造、技改大修以及临时性突发事件的抢修工作,早出晚归,没有休息日是线路工人的家常便饭。该年夏季,110kV城双广、城双化线路改造抢建迫在眉捷,为使线路早日送电,陈德明每天起早摸黑,与他的同事们一道穿梭于崇山峻岭间,奋战在巍巍铁塔旁。无论烈日还是暴雨,陈德明始终坚持在线路改造一线,在雨水漫过双膝的水田中,他有时一站就是一整天。那个夏天,他整整在水田中奋战了30天。
1997年冬天,寒风刺骨,冰天冻地,为了抢修瓯北的一条线路,在仅有一天停电时间的情况下,陈德明协同战友,克服雨夹雪的恶劣天气,在高空中争分夺秒抢修。尽管他多次滑倒,手脚都冻得僵硬了,但仍然没有一丝懈怠,坚持工作直到完成任务,使人民群众免受停电之苦。十年中,他参与改造、抢修的送电线路不计其数,他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排除万难为千家万户送去了光明,用自己的行动实践了“人民电业为人民”的服务宗旨。
抗台救灾 他冲在一线
每年的台风登陆,线路工人都面临着巨大的考验。2005年,“海棠”、“麦莎”、“泰利”等台风频繁袭击温州,送电工区管辖的线路遭受到严重破坏。陈德明吃苦在前,主动放弃休息时间,发挥电力工人不怕苦、不怕累和连续作战的精神,奋战在抗台救灾第一线。台风“海棠”引起永嘉乌牛220kV西温2361线26#塔线路跳闸,根据工区统一安排,陈德明带领工段人员第一时间赶赴现场进行故障点特巡,尽管当时风大雨大,因台风引起的洪水还没消退,但为了能尽快找到故障点,把台风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他奋不顾身,冒着山高路滑的危险,徒步涉水到坐落在山顶的西温线26#塔现场巡视、抢修,第一个爬上滚烫的铁塔,在上面组装。在每次台风登陆前,他都积极配合其他工段对特殊地段的杆塔进行拉线的坚固及风偏树木的砍伐工作;台风登陆后,他又第一时间顶风冒雨进行线路特巡,在最短的时间内圆满完成工区交付的工作任务。
2006年8月超强台风“桑美”,是建国以来最大的台风,同时也是温州电网所遭受的最为严重的一次破坏。为了及时恢复送电,他以坚强的毅力加班加点,克服艰苦恶劣的环境,终于比计划提前恢复了线路送电,向人民群众提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爱岗敬业 他一丝不苟
陈德明爱岗敬业,踏实肯干,对艰苦的生产一线工作表现出坚毅的品格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他不畏严寒酷暑,不怕山高路阻,常年奋战在电力一线;他勤奋学习,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充电”,学习专业知识与相关技能,对平常遇到的问题,积极主动地向老前辈、老专家请教;他还勇于创新,针对工作,经常提出各项合理化建议,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他技术水平精湛,专业知识丰富,熟悉塔上、塔下各项操作,并精通线路工程的施工工艺。凭着优秀的品德、精湛的技术水平、丰富的管理经验,2004年,他被任命为检修工段外聘员工队长。
安全是电力生产的基础,没有安全的电力生产就谈不上经济效益。陈德明十分注重安全问题,担任外聘员工队长一职后,他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严格执行“三要、六禁、九步”等各项安全生产规程制度,同时,他还加强对工段队其他工作人员的安全教育,积极组织各项安全活动,坚持每周一次的安全学习,并加大监督力度,及时布置安全学习内容、规范站班会制度等,以保证安全措施、技术措施的落实。由于对安全工作能做到严格细致、一丝不苟,在他工作的十年间,他所在的工段从未发生任何责任性事故,管辖队伍也未发生过考核事故,一直保持着安全生产的良好记录。
&n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