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厚银:一个基层好电工
2006-10-13 10:11:23 来源:农电在线
A-
A+
电力18讯: 通过这次学习市、县公司关于执行力建设实施有关文件精神,使我们这些基层农电工更深刻领会到企业的各种规章制度和规定是这个企业赖以生存的基石,它的存在是为了更有效、更安全、更便捷地开展好各项工作,一个好的管理制度和规定,需要一个有力执行者。结合身边人、身边事,不禁想起有这样一位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好同事。
他叫张厚银,中共党员,是安徽省庐江县柯坦柯坦供电所一名普普通通的专职电工,他工作在生产第一线,他的工作范围涉及到抄表、收费、线路维护、安装维修、便民服务等诸多烦琐的工作。近二十年的农电生涯,使他深刻的知道他所属的工作性质,清醒地认识到他的工作与生命、财产、企业的经济效益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容不得他半点的忽视和麻痹。也正是有了这种认识,才使他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安全生产零事故
自从事农电工作以来,他始终把安全生产牢记心中,并付诸实际工作当中,始终坚信一句话就是:“安全无事小,事小责任大”。俗话说:“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但在他眼里根本就不信有这道子说法。他用事实证明,只要工作认真细致、安全警觉性高、保持高度的责任心并严格执行安全生产中的各种规章制度,那么一切不安全因素都可排除在事故之外。2003年8月初的一天,他所属管辖的柿树村进行二期农网改造,当时正值高温季节,又是中午时分,施工人员正准备将最后一根电杆拆下之后,收工吃午饭,就在一切准备就绪,放杆之前,他习惯性的先检查一遍安全事项,突然发现放杆的绳索有严重损伤,不能进行放杆受力,此发现让在场施工负责人及所有施工人员为之一惊,大家心里清楚地知道,如果不是他的细心发现,那么接下来的后果将不堪设想。原来是由于工作人员的疏忽大意,拿错了已经废弃的绳索,而施工负责人及现场监护人由于连续多天的紧张施工及受高温影响,思想上松懈,监护不到位。事后,供电所就这一重大的安全隐患事故对现场工作负责人及当事人作了严厉批评,同时也对张厚银同志给予了高度表扬。正是因为他的认真细致以及高度的责任心,才使有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彻底消灭在萌芽状态。
线损管理排头兵
低压线损管理是基层供电所农电管理的核心工程,要有好的管理模式,更需要有好的管理者。多年来,他先、后担任多个行政村的台区管理工作,但无论到哪个村,他所管的低压线损都控制在9%以下,低的台区线损只有3%,同事们都说他有高招、有绝招,但从他憨厚的表情里大家看出,并非如此,他有的是比别人付出的更多汗水与智慧,他常说:“工作上勤干、苦干,管理上从严、从细、从实,低压线损不可能会超出理论计算的范畴。” 2006年初,柯坦供电所为全面贯彻落实县公司关于动态管理竞争上岗的有关文件精神,在全所专职电工范围内实行竞争上岗管理机制,以行政村为管理单位,由各专职电工竞争,以最低点的线损指标竞标,但其中有两个村一直无人竞争,原因是这两个村的线损一直是居高不下,有些电工宁愿自己只竞争一个村,少拿工资,也不愿接手这两村,他们说:“接了这两个村,等于就接了两张空头支票,按现在的考核制度,不但领不到一分钱回家,反而会倒贴钱出来!”面对这种局面,所长方红斌首先想到的是张厚银,只有让他来管理,这两个村的线损超标才有望好转。所长找到他谈话,让他放弃已经竞争上的村,着手去管理这两个难点村时,他没有任何异议,但他心里清楚地知道,接手容易,难在以后该如何去管理,况且这两个村离家较远,有20多里的路程,管理上存在着一定的困难与不便,他不去想这些。下定目标,决心用3个月时间将线损管理到合理的范畴之内。首先他利用供电所的校表仪,将这两个村的所有客户表计进行校验,发现表计有问题及时给予校正及更换;二是对线路进行清障,确保线路畅通无阻,最大可能降低损耗;三是调整三相负荷不平衡;四是对这两个村的用电情况做到心中有数,特别是对以前遗留下来的人情电、关系电及职工自用电一律予以杜绝;五是严防偷漏电现象的发生。短短的3个月,线损考核表上就反映出骄人的成绩,这两个村的低压线损由原来的15%―17%下降到了11%以下,这样的差距、这样的成绩,让同事们都叹为观止、称赞不已,但他并不满足,他说9%以下的低压线损才是他的管理目标。
优质服务是天职
随着电力企业优质服务不断深化,在认真学习国网公司“三个十条”及省公司“五项禁令”的同时,我们要将“三个十条”、“五项禁令”全面贯彻落实到实际工作当中去,并将之视为自己的行为准则。这一切在张厚银身上得到了具体体现,今年3月,连续几天的阴雨天气,让许多客户家中的漏电保护器频繁跳闸,在他管辖用电客户就有1200多户,白天他马不停蹄的这家跑完到那家,有时夜里一个电话,他还要出去为客户维修。那<
他叫张厚银,中共党员,是安徽省庐江县柯坦柯坦供电所一名普普通通的专职电工,他工作在生产第一线,他的工作范围涉及到抄表、收费、线路维护、安装维修、便民服务等诸多烦琐的工作。近二十年的农电生涯,使他深刻的知道他所属的工作性质,清醒地认识到他的工作与生命、财产、企业的经济效益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容不得他半点的忽视和麻痹。也正是有了这种认识,才使他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安全生产零事故
自从事农电工作以来,他始终把安全生产牢记心中,并付诸实际工作当中,始终坚信一句话就是:“安全无事小,事小责任大”。俗话说:“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但在他眼里根本就不信有这道子说法。他用事实证明,只要工作认真细致、安全警觉性高、保持高度的责任心并严格执行安全生产中的各种规章制度,那么一切不安全因素都可排除在事故之外。2003年8月初的一天,他所属管辖的柿树村进行二期农网改造,当时正值高温季节,又是中午时分,施工人员正准备将最后一根电杆拆下之后,收工吃午饭,就在一切准备就绪,放杆之前,他习惯性的先检查一遍安全事项,突然发现放杆的绳索有严重损伤,不能进行放杆受力,此发现让在场施工负责人及所有施工人员为之一惊,大家心里清楚地知道,如果不是他的细心发现,那么接下来的后果将不堪设想。原来是由于工作人员的疏忽大意,拿错了已经废弃的绳索,而施工负责人及现场监护人由于连续多天的紧张施工及受高温影响,思想上松懈,监护不到位。事后,供电所就这一重大的安全隐患事故对现场工作负责人及当事人作了严厉批评,同时也对张厚银同志给予了高度表扬。正是因为他的认真细致以及高度的责任心,才使有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彻底消灭在萌芽状态。
线损管理排头兵
低压线损管理是基层供电所农电管理的核心工程,要有好的管理模式,更需要有好的管理者。多年来,他先、后担任多个行政村的台区管理工作,但无论到哪个村,他所管的低压线损都控制在9%以下,低的台区线损只有3%,同事们都说他有高招、有绝招,但从他憨厚的表情里大家看出,并非如此,他有的是比别人付出的更多汗水与智慧,他常说:“工作上勤干、苦干,管理上从严、从细、从实,低压线损不可能会超出理论计算的范畴。” 2006年初,柯坦供电所为全面贯彻落实县公司关于动态管理竞争上岗的有关文件精神,在全所专职电工范围内实行竞争上岗管理机制,以行政村为管理单位,由各专职电工竞争,以最低点的线损指标竞标,但其中有两个村一直无人竞争,原因是这两个村的线损一直是居高不下,有些电工宁愿自己只竞争一个村,少拿工资,也不愿接手这两村,他们说:“接了这两个村,等于就接了两张空头支票,按现在的考核制度,不但领不到一分钱回家,反而会倒贴钱出来!”面对这种局面,所长方红斌首先想到的是张厚银,只有让他来管理,这两个村的线损超标才有望好转。所长找到他谈话,让他放弃已经竞争上的村,着手去管理这两个难点村时,他没有任何异议,但他心里清楚地知道,接手容易,难在以后该如何去管理,况且这两个村离家较远,有20多里的路程,管理上存在着一定的困难与不便,他不去想这些。下定目标,决心用3个月时间将线损管理到合理的范畴之内。首先他利用供电所的校表仪,将这两个村的所有客户表计进行校验,发现表计有问题及时给予校正及更换;二是对线路进行清障,确保线路畅通无阻,最大可能降低损耗;三是调整三相负荷不平衡;四是对这两个村的用电情况做到心中有数,特别是对以前遗留下来的人情电、关系电及职工自用电一律予以杜绝;五是严防偷漏电现象的发生。短短的3个月,线损考核表上就反映出骄人的成绩,这两个村的低压线损由原来的15%―17%下降到了11%以下,这样的差距、这样的成绩,让同事们都叹为观止、称赞不已,但他并不满足,他说9%以下的低压线损才是他的管理目标。
优质服务是天职
随着电力企业优质服务不断深化,在认真学习国网公司“三个十条”及省公司“五项禁令”的同时,我们要将“三个十条”、“五项禁令”全面贯彻落实到实际工作当中去,并将之视为自己的行为准则。这一切在张厚银身上得到了具体体现,今年3月,连续几天的阴雨天气,让许多客户家中的漏电保护器频繁跳闸,在他管辖用电客户就有1200多户,白天他马不停蹄的这家跑完到那家,有时夜里一个电话,他还要出去为客户维修。那<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