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里的好“电嫂”
2006-10-18 09:18:14 来源:荆楚电力在线
A-
A+
电力18讯: 作者:杨化山
本网讯 在鄂西北大山深处的栗溪镇折旗村出了一个被乡亲亲切地称为“编外‘红马甲’的好‘电嫂’”――李元梅。
李元梅,四十开外,看上去微黑的脸上总是挂着善良而亲切的笑意,结实的身子显露出真挚能干的样子,她就是东宝供电公司栗溪供电营业所 “十佳农电工”崔明宝的妻子。
为了乡亲能用上“安稳电”,她硬是将丈夫“逼”到了电工的岗位上
2000年3月12日,第七任电工丢下亏损电费9000余元,电量回收率只有百分之三十,电价高达2.5元的乱摊子甩手不干了。该村的用电陷入瘫痪状态,供电所和村领导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李元梅也是同样的心情,想让老崔辞去村干部干电工,家人一听,“那么多人都搞不好,就他行,不成!”婆婆首先提出了反对意见,随后儿子说道:“爸爸当干部多好,亏你想得出叫他去当吃亏不讨好的电工!”“还是算了吧,元梅。你看那么多人搞过电工,有几个没受别人的骂,别人的打?我现在当个组长,既不得罪人,每月有几百元,再说,我们有轮渡船、拖拉机、养鱼、种香菇,一年下来少说也有两万元的收入吧!” “你想想,这么多乡亲用不上安稳电,都打自己的小算盘,你不干也得试试!都不干电工谁来干!”老崔知道妻子的犟性子,没吱声。“你干电工,还有我这个后盾呢!”她随后说道。这一夜,老崔想了很多,从妻子的言行中悟出许多道理。第二天天一亮,老崔主动请缨当起了折旗村第八任电工。
为了支持丈夫的工作,她成了“编外农电工”
老崔当电工时正赶上农网改造,李元梅白天当起了网改施工队的后勤保障员,挑起了送茶做饭的任务,晚上就陪同丈夫搞夜查。为了整治那些不讲规矩,趁晚上天黑窃电者,摸黑走几十里山路,有时就整夜蹲守在大山里。2004年底一场大雪袭击了折旗村,致使全村高低压全部停电,她干脆与丈夫一起奔波在线路上正杆、除障,恢复受损线路。丈夫见她累成这样,劝她回家休息,可她却说:“我们累点不要紧,乡亲们还等着用电呢!”就这样一干就是一星期。去年上半年,为了保证群众抗旱用电,当时线路因故障跳闸停电,丈夫忙不过来巡线,她租了辆摩托车去巡线查找故障,结果因山路难行,连车带人掉下了五米深的山沟里,摔伤了腿。今年6月,“户户通电”工程全面启动,工程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她得知后,不声不响地为施工队送水、送饭。在场的无电户户主和施工人员深受感动,亲切称她为“编外农电工”。2005年4月的一天,正在线路上搞维修的老崔被一场大雨淋湿,回家后高烧不退。第二天,正遇供电所召开例会和上介电费,她请来了医生,安顿好后,就冒雨步行往返六十余里山路将电费送到所里,衣服全被湿透,回家后,累得几乎昏过去,高烧的老崔见到后,拉住她的手含着泪说:“你跟我受苦了,元梅!”“苦什么,休息一会就好了!”她洋装若无其事的样子。几年下来,丈夫所分管的供电区域、台区、线路都留下了她的脚印,扫林除障、线路维修、户表改造,为乡亲们服务等样样都干过。
为大山里的乡亲,她弃了小家顾了大家
折旗村因条件特殊,经济发展相应滞后,有一部分农户缴不起电费,她经常做丈夫的工作,不要因此停了他们的电,谁家没有困难。遇到缴不起电费的,她总是想办法为他们垫着,时间长了,就用自己拖拉机帮助困难户把柴禾转到轮渡上运到集镇变卖,就算抵缴了电费。2005年12月28日,是电费上介的日子,老崔正为少数经济困难用户缴不起电费发愁呢。“吃饭吧,我知道你的心事。”说着,连忙从口袋里拿出了700元钱递到了他的手里。原来,她想到今年天旱,又逢春节,大部分乡亲经济比较困难,无法缴清电费,就将自家喂养的年猪卖了,为有困难乡亲准备了电费。几年下来,为了帮助乡亲们,她不但卖过年猪,还几次卖过家里的口粮。
在家里,她不仅是一位好妻子、好母亲,更是一位好儿媳
当初一直反对儿子干电工的婆婆,通过她一次一次开导说服,不但想通了,还帮助儿子当起了家庭用电“联络员”,哪户家里有了用电故障或困难,儿子一回家马上嘱咐儿子去解决。去年3月,年近八旬的婆婆病倒了,她就像亲闺女一样照顾着,为了照顾婆婆,她将河里的轮渡船卖了,回家当起了“专职护理员”,直到今年2月婆婆去世,婆婆临终时,拉着她的手含着泪说:“元梅,你就是我的亲闺女,没有你我可活不到今天啊,苦了你哪!”是的,不知内情的人,还以为是她的亲闺女呢。如今,渐渐懂事的儿子,报名参了军,临走时私下告诉妈妈。“我当兵回来后,也想干电工。”
本网讯 在鄂西北大山深处的栗溪镇折旗村出了一个被乡亲亲切地称为“编外‘红马甲’的好‘电嫂’”――李元梅。
李元梅,四十开外,看上去微黑的脸上总是挂着善良而亲切的笑意,结实的身子显露出真挚能干的样子,她就是东宝供电公司栗溪供电营业所 “十佳农电工”崔明宝的妻子。
为了乡亲能用上“安稳电”,她硬是将丈夫“逼”到了电工的岗位上
2000年3月12日,第七任电工丢下亏损电费9000余元,电量回收率只有百分之三十,电价高达2.5元的乱摊子甩手不干了。该村的用电陷入瘫痪状态,供电所和村领导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李元梅也是同样的心情,想让老崔辞去村干部干电工,家人一听,“那么多人都搞不好,就他行,不成!”婆婆首先提出了反对意见,随后儿子说道:“爸爸当干部多好,亏你想得出叫他去当吃亏不讨好的电工!”“还是算了吧,元梅。你看那么多人搞过电工,有几个没受别人的骂,别人的打?我现在当个组长,既不得罪人,每月有几百元,再说,我们有轮渡船、拖拉机、养鱼、种香菇,一年下来少说也有两万元的收入吧!” “你想想,这么多乡亲用不上安稳电,都打自己的小算盘,你不干也得试试!都不干电工谁来干!”老崔知道妻子的犟性子,没吱声。“你干电工,还有我这个后盾呢!”她随后说道。这一夜,老崔想了很多,从妻子的言行中悟出许多道理。第二天天一亮,老崔主动请缨当起了折旗村第八任电工。
为了支持丈夫的工作,她成了“编外农电工”
老崔当电工时正赶上农网改造,李元梅白天当起了网改施工队的后勤保障员,挑起了送茶做饭的任务,晚上就陪同丈夫搞夜查。为了整治那些不讲规矩,趁晚上天黑窃电者,摸黑走几十里山路,有时就整夜蹲守在大山里。2004年底一场大雪袭击了折旗村,致使全村高低压全部停电,她干脆与丈夫一起奔波在线路上正杆、除障,恢复受损线路。丈夫见她累成这样,劝她回家休息,可她却说:“我们累点不要紧,乡亲们还等着用电呢!”就这样一干就是一星期。去年上半年,为了保证群众抗旱用电,当时线路因故障跳闸停电,丈夫忙不过来巡线,她租了辆摩托车去巡线查找故障,结果因山路难行,连车带人掉下了五米深的山沟里,摔伤了腿。今年6月,“户户通电”工程全面启动,工程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她得知后,不声不响地为施工队送水、送饭。在场的无电户户主和施工人员深受感动,亲切称她为“编外农电工”。2005年4月的一天,正在线路上搞维修的老崔被一场大雨淋湿,回家后高烧不退。第二天,正遇供电所召开例会和上介电费,她请来了医生,安顿好后,就冒雨步行往返六十余里山路将电费送到所里,衣服全被湿透,回家后,累得几乎昏过去,高烧的老崔见到后,拉住她的手含着泪说:“你跟我受苦了,元梅!”“苦什么,休息一会就好了!”她洋装若无其事的样子。几年下来,丈夫所分管的供电区域、台区、线路都留下了她的脚印,扫林除障、线路维修、户表改造,为乡亲们服务等样样都干过。
为大山里的乡亲,她弃了小家顾了大家
折旗村因条件特殊,经济发展相应滞后,有一部分农户缴不起电费,她经常做丈夫的工作,不要因此停了他们的电,谁家没有困难。遇到缴不起电费的,她总是想办法为他们垫着,时间长了,就用自己拖拉机帮助困难户把柴禾转到轮渡上运到集镇变卖,就算抵缴了电费。2005年12月28日,是电费上介的日子,老崔正为少数经济困难用户缴不起电费发愁呢。“吃饭吧,我知道你的心事。”说着,连忙从口袋里拿出了700元钱递到了他的手里。原来,她想到今年天旱,又逢春节,大部分乡亲经济比较困难,无法缴清电费,就将自家喂养的年猪卖了,为有困难乡亲准备了电费。几年下来,为了帮助乡亲们,她不但卖过年猪,还几次卖过家里的口粮。
在家里,她不仅是一位好妻子、好母亲,更是一位好儿媳
当初一直反对儿子干电工的婆婆,通过她一次一次开导说服,不但想通了,还帮助儿子当起了家庭用电“联络员”,哪户家里有了用电故障或困难,儿子一回家马上嘱咐儿子去解决。去年3月,年近八旬的婆婆病倒了,她就像亲闺女一样照顾着,为了照顾婆婆,她将河里的轮渡船卖了,回家当起了“专职护理员”,直到今年2月婆婆去世,婆婆临终时,拉着她的手含着泪说:“元梅,你就是我的亲闺女,没有你我可活不到今天啊,苦了你哪!”是的,不知内情的人,还以为是她的亲闺女呢。如今,渐渐懂事的儿子,报名参了军,临走时私下告诉妈妈。“我当兵回来后,也想干电工。”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