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杆上爬过35年
2006-09-06 09:14:35 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
A-
A+
电力18讯: 杨道衡,男,54岁,重庆城区供电局一名普通专责检修工。从事电力检修抢险工作35年,每年夏季电力迎峰度夏事故抢修总是冲在第一个。今年60年一遇的伏旱,电力供应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为抢修线路,杨道衡曾两天两夜没合眼。人称“活地图”,对渝中区每条路、街道了如指掌,他画出的“杨氏地图”,精确到每个台阶的位置,让同事轻松找到事发地点。新分配来单位的大学生都敬称这个只有初中文化的老头“杨老师”,进入知天命年龄,他还敢爬上电杆,只为把带电作业的技巧手把手传授给年轻人。
老杨顶住第一用电高峰时段
“以前做过的事情都忘了,没得啥子说的!”说话的这位瘦瘦黑黑,个子不高的“老头”,就是杨道衡,他边说边推脱。不过,就是瘦和黑,显得他很精干。不过,同事都晓得老杨的脾气,“埋头干事、不爱张扬”。
这个夏天老杨显得很精神,“有事情做,不然闲在班组还闷得很!”老杨说,“随时待命,有事情就出动。”
在7月上旬,天气突然爆热,气温高达40多度,老杨发现渝中区26中、芭蕉院、南纪门缆车、水上公安分局、滨江摩配等地的变压器超负荷运行,如不及时抢修就会造成停电,给附近居民带来极大的不方便。老杨立即赶赴现场查看是否有可调节负荷,及时向领导汇报要求,提出调节负荷方案,又组织施工人员前往几个片区顺利完成了用电负荷调节任务。由于老杨发现及时,几个片区上万户居民保证了正常用电。“幸亏是老杨值班”,老杨所在配网管理中心吴主任发出这样的感慨
连续两夜没睡觉
值班24小时,随时待命,老杨本来已是“老板凳”,可以坐在家里指挥,但遇到线路有故障或事故需抢修,他总是亲历亲为。为保证居民正常用电,不仅白天40度的高温要外出抢修线路,就连晚上也不能睡觉,7月上旬,老杨就有两夜没睡觉。
7月上旬的一天,老杨拖着疲惫的身躯,在晚上10点钟才回到家里,刚吃完饭准备休息,又接到紧急电话,“潘家沟的电线燃起来了!”,老杨连忙通知班组同事迅速赶赴现场,自己则一口气跑下七楼,以最快的速度到达现场。
现场发现确有一根导线还在冒烟,危及安全,老杨决定要求增派“救援队伍”,在最短的时间内确定了换线方案,并组织施工,完成任务已是凌晨两点多。“华福巷一大厦的电线烧断了!”老杨又接到电话。老杨又马不停蹄地赶去处理。两起事故完成后,天空已发白,新的一天又开始了。
第二天晚上,老杨顾不休息又照样奔波在抢修现场,只是地点不同而已。
平日里,老杨还常常到客户家里,询问用电情况,帮忙解决困难。8月15日下午下班后,老杨没有直接回家,而是走访了临华村、学田湾、巴蜀路的反映“空调开不起”的三家客户。“没有空调哪个能睡觉,我们要换位思考,必须要去看看!”老杨走完三户居民,老杨回到家已是近10点钟,尽管这个星期不该他值班。
“老黄牛”心里只有电
老杨就像一头“老黄牛”,每天心里只有电线、电杆等一切与电有关的东西。城区供电局的领导谈起老杨就树起大拇指称赞。记忆最深刻的是有一次,老杨带着药瓶到事故现场查看情况。
老杨患有肾结石,有一次在家里痛得床上打滚,脸色发白。当时局里不知道,正在处理一个比较复杂的现场,一个电话打去,老婆接的电话。老杨对电话特别敏感,肯定瞒不住,还是跟老杨说了实话。老杨忍着巨痛,吃了几颗止痛片后,抓着药瓶赶到现场。在场全部人都惊呆了,“人最怕‘认真’,老杨可是‘太认真’!”
老杨是个工作狂,“这辈子工作干得好,幸亏娶了个好老婆!”老杨得意地说,他和老婆感情很好,每天早上醒来老婆送上一杯蜂蜜水,老杨要工作,老婆很支持。有一次老婆动手术住院,老杨在医院只照顾了一天就跑来上班,气得老婆在医院生闷气。“有啥子照顾的嘛,医院有医生护士关照,我还有恁多工作要做!”老杨坚持自己的理。给老婆做起思想工作,老婆最终还是原谅了老杨。
就是凭着这股踏实肯干劲,老杨已连续几年被评为电力公司优秀党员、城区供电局先进个人。而在城区供电局,老杨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一个共产党员的精神,感染着自己的同事和年轻人。
手把手传技术给年轻人
分到供电局的大学生,都敬畏地称他“杨老师”,既想跟到他出去学本事,又害怕被杨老师“训”。老杨最喜欢勤奋好学的学生,老杨喜欢把这种学生带在身边,手把手教他们学真本领。前不久一次事故现场,小组准备停电作业,老杨听说后认为完全可以带电作业。随即表示愿意带领一个年轻人爬上电杆,手把手教。看着老杨敏捷地爬上杆顶,下面的年轻人都自愧不
老杨顶住第一用电高峰时段
“以前做过的事情都忘了,没得啥子说的!”说话的这位瘦瘦黑黑,个子不高的“老头”,就是杨道衡,他边说边推脱。不过,就是瘦和黑,显得他很精干。不过,同事都晓得老杨的脾气,“埋头干事、不爱张扬”。
这个夏天老杨显得很精神,“有事情做,不然闲在班组还闷得很!”老杨说,“随时待命,有事情就出动。”
在7月上旬,天气突然爆热,气温高达40多度,老杨发现渝中区26中、芭蕉院、南纪门缆车、水上公安分局、滨江摩配等地的变压器超负荷运行,如不及时抢修就会造成停电,给附近居民带来极大的不方便。老杨立即赶赴现场查看是否有可调节负荷,及时向领导汇报要求,提出调节负荷方案,又组织施工人员前往几个片区顺利完成了用电负荷调节任务。由于老杨发现及时,几个片区上万户居民保证了正常用电。“幸亏是老杨值班”,老杨所在配网管理中心吴主任发出这样的感慨
连续两夜没睡觉
值班24小时,随时待命,老杨本来已是“老板凳”,可以坐在家里指挥,但遇到线路有故障或事故需抢修,他总是亲历亲为。为保证居民正常用电,不仅白天40度的高温要外出抢修线路,就连晚上也不能睡觉,7月上旬,老杨就有两夜没睡觉。
7月上旬的一天,老杨拖着疲惫的身躯,在晚上10点钟才回到家里,刚吃完饭准备休息,又接到紧急电话,“潘家沟的电线燃起来了!”,老杨连忙通知班组同事迅速赶赴现场,自己则一口气跑下七楼,以最快的速度到达现场。
现场发现确有一根导线还在冒烟,危及安全,老杨决定要求增派“救援队伍”,在最短的时间内确定了换线方案,并组织施工,完成任务已是凌晨两点多。“华福巷一大厦的电线烧断了!”老杨又接到电话。老杨又马不停蹄地赶去处理。两起事故完成后,天空已发白,新的一天又开始了。
第二天晚上,老杨顾不休息又照样奔波在抢修现场,只是地点不同而已。
平日里,老杨还常常到客户家里,询问用电情况,帮忙解决困难。8月15日下午下班后,老杨没有直接回家,而是走访了临华村、学田湾、巴蜀路的反映“空调开不起”的三家客户。“没有空调哪个能睡觉,我们要换位思考,必须要去看看!”老杨走完三户居民,老杨回到家已是近10点钟,尽管这个星期不该他值班。
“老黄牛”心里只有电
老杨就像一头“老黄牛”,每天心里只有电线、电杆等一切与电有关的东西。城区供电局的领导谈起老杨就树起大拇指称赞。记忆最深刻的是有一次,老杨带着药瓶到事故现场查看情况。
老杨患有肾结石,有一次在家里痛得床上打滚,脸色发白。当时局里不知道,正在处理一个比较复杂的现场,一个电话打去,老婆接的电话。老杨对电话特别敏感,肯定瞒不住,还是跟老杨说了实话。老杨忍着巨痛,吃了几颗止痛片后,抓着药瓶赶到现场。在场全部人都惊呆了,“人最怕‘认真’,老杨可是‘太认真’!”
老杨是个工作狂,“这辈子工作干得好,幸亏娶了个好老婆!”老杨得意地说,他和老婆感情很好,每天早上醒来老婆送上一杯蜂蜜水,老杨要工作,老婆很支持。有一次老婆动手术住院,老杨在医院只照顾了一天就跑来上班,气得老婆在医院生闷气。“有啥子照顾的嘛,医院有医生护士关照,我还有恁多工作要做!”老杨坚持自己的理。给老婆做起思想工作,老婆最终还是原谅了老杨。
就是凭着这股踏实肯干劲,老杨已连续几年被评为电力公司优秀党员、城区供电局先进个人。而在城区供电局,老杨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一个共产党员的精神,感染着自己的同事和年轻人。
手把手传技术给年轻人
分到供电局的大学生,都敬畏地称他“杨老师”,既想跟到他出去学本事,又害怕被杨老师“训”。老杨最喜欢勤奋好学的学生,老杨喜欢把这种学生带在身边,手把手教他们学真本领。前不久一次事故现场,小组准备停电作业,老杨听说后认为完全可以带电作业。随即表示愿意带领一个年轻人爬上电杆,手把手教。看着老杨敏捷地爬上杆顶,下面的年轻人都自愧不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