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雁高飞头雁领――记南方电网公司优秀共产党员耿新华
2006-09-08 10:29:16 来源:
A-
A+
电力18讯: 邱菊 游涌涧
“没有英雄的个人,只有英雄的团队。”十六年,在人生最美好的黄金岁月里,耿新华一路走来,践行着这样的人生信念,带出了一个又一个优秀团队――
初露锋芒
1990年,风华正茂的耿新华从贵州电力学校毕业了。谁也没有料到,品学兼优的他竟然被“发配”到六盘水供电局盘江分局的沙坡变电站。当时,沙坡变电站是全局最偏远的一个110千伏变电站,各方面条件差不说,由于文化生活十分枯燥,加之管理不太规范,在职工中间赌博之风盛行。看到这一切,年轻气盛的耿新华仿佛被命运抛到了一个十字路口,又是委屈又是茫然。在很长的日子里,耿新华是在矛盾中渡过的。眼前虽是冰冷的设备和沉默的大山,身边却少不了老师傅们殷殷的关怀和开导,耳边还不时响起来的时候单位领导的一番真诚的话语:“沙坡变电站确实很偏远,但确实需要像你这样有文化的年轻人。”
耿新华是一个踏实的人,也是一个对自己和工作都很负责的人。如今,尽管眼前的现实与自己的理想尚有很大的距离,但既然干了这份工作,就一定要想办法干好。
日子一天天流走,不安的耿新华终于慢慢地稳定下来了――值班时间,除了主动增加设备的巡视次数,他还是问题最多,提问也最多的一个;业余时间,当别人在喝酒打牌打麻将的时候,他却埋首在一摞摞的专业书籍中。有时还要想方设法找出设备图纸来,认真对照着捉摸其构成原理等。渐渐地,耿新华的业务有了很大的提高,以至于老师傅们最后不约而同地发出了这样的感叹:“现在我们教不了你了。”
“你在理论和实际方面都很有基础,完全可以在这艰苦的地方干出个样子来!”当时的盘关工区区长何俊华与耿新华促膝相谈,让他的心里豁然一亮,第一次明确了自己要在沙坡变干出一番事业的人生目标。
1992年底,命运将年轻的耿新华推上了一个新的人生舞台――担任110千伏沙坡变电站站长。
重塑沙坡
工作仅两年时间的耿新华成为一个有20多年历史的变电站的领头人,他面对的,是一个内外环境都极具挑战、在很多人眼里已积重难返的沙坡变。耿新华暗暗憋足了一股劲。
他担任沙坡变电站站长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刹赌”,把涣散的人心重新收拢。借助自己对变电站人员的了解,耿新华将原有人员打散重新调整,随后通过召开全体人员会议,修改制定了新的轮班及班组管理制度。1993年,六盘水供电局轰轰烈烈的变电“双达标”工作正式启动。沙坡变尽管未被列入首批“双达标”变电站,耿新华却敏锐地捕捉到这一工作对于改变站内环境脏乱差状况、激发广大职工爱岗敬业意识的重要意义。从整治设备开始,耿新华再一次身先士卒,除白天主动承担了变电站所有室内外设备的喷漆工作外,晚上还要查找资料、征求职工的意见、完善相关的制度、完成图表及制度的绘制整理和上墙工作等等。为此,他将近有2个月时间没离开过变电站一步。
在变电站的所有设备及电缆沟都清理整治完毕后,他又盯上了变压器油坑中那些脏兮兮油腻腻的鹅卵石。“我们还是彻底整一下吧!”耿新华的提议得到了全站职工的一致认同。两个变压器油坑中的鹅卵石,用川路车足足要装七八车啊!当时正是寒冷的冬季,耿新华带头先将油坑内的鹅卵石全部掏出,然后用大盆一盆盆清洗干净,又一盆盆倒回去。有的值班员洗得掉下了眼泪……这一洗,整整花了一个多星期的时间。
当年12月,曾经因脏乱差而出名的沙坡变再一次出名了――上级有关领导来视察,对其规范的管理和整洁有序的环境大加赞赏。在次年初六盘水供电局组织的“双达标”对口检查中,沙坡变获得全局第一名,成为首批“双达标”单位。1994年,背负了多年“落后”包袱的沙坡人第一次感受到了集体的力量和荣誉的可贵,被评为全局优秀班组,并连续4年在各项评比活动中名列前茅。耿新华本人也连续多年获得省市级电力系统“优秀团员”、“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1995年,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书写辉煌
由于在沙坡变展示出来的过人的工作能力,耿新华成为盘江分局小有名气的“排雷”工兵――他先后在35千伏红果变、盘电变电站、110千伏平川变电站担任站长。无论哪里需要,他总是无怨无悔,从不计较个人得失。而每到一处,他都和同志们积极配合,深入实际抓管理,毫无保留地做好传帮带工作。在他的努力下,一个个变电站的管理上水平、上档次,一个个业务尖子在各自的岗位上成为独当一面的变电管理中坚力量。如今,这些同志正活跃在盘江分局现有变电站的班组长岗位上,为整个分局的变电工
“没有英雄的个人,只有英雄的团队。”十六年,在人生最美好的黄金岁月里,耿新华一路走来,践行着这样的人生信念,带出了一个又一个优秀团队――
初露锋芒
1990年,风华正茂的耿新华从贵州电力学校毕业了。谁也没有料到,品学兼优的他竟然被“发配”到六盘水供电局盘江分局的沙坡变电站。当时,沙坡变电站是全局最偏远的一个110千伏变电站,各方面条件差不说,由于文化生活十分枯燥,加之管理不太规范,在职工中间赌博之风盛行。看到这一切,年轻气盛的耿新华仿佛被命运抛到了一个十字路口,又是委屈又是茫然。在很长的日子里,耿新华是在矛盾中渡过的。眼前虽是冰冷的设备和沉默的大山,身边却少不了老师傅们殷殷的关怀和开导,耳边还不时响起来的时候单位领导的一番真诚的话语:“沙坡变电站确实很偏远,但确实需要像你这样有文化的年轻人。”
耿新华是一个踏实的人,也是一个对自己和工作都很负责的人。如今,尽管眼前的现实与自己的理想尚有很大的距离,但既然干了这份工作,就一定要想办法干好。
日子一天天流走,不安的耿新华终于慢慢地稳定下来了――值班时间,除了主动增加设备的巡视次数,他还是问题最多,提问也最多的一个;业余时间,当别人在喝酒打牌打麻将的时候,他却埋首在一摞摞的专业书籍中。有时还要想方设法找出设备图纸来,认真对照着捉摸其构成原理等。渐渐地,耿新华的业务有了很大的提高,以至于老师傅们最后不约而同地发出了这样的感叹:“现在我们教不了你了。”
“你在理论和实际方面都很有基础,完全可以在这艰苦的地方干出个样子来!”当时的盘关工区区长何俊华与耿新华促膝相谈,让他的心里豁然一亮,第一次明确了自己要在沙坡变干出一番事业的人生目标。
1992年底,命运将年轻的耿新华推上了一个新的人生舞台――担任110千伏沙坡变电站站长。
重塑沙坡
工作仅两年时间的耿新华成为一个有20多年历史的变电站的领头人,他面对的,是一个内外环境都极具挑战、在很多人眼里已积重难返的沙坡变。耿新华暗暗憋足了一股劲。
他担任沙坡变电站站长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刹赌”,把涣散的人心重新收拢。借助自己对变电站人员的了解,耿新华将原有人员打散重新调整,随后通过召开全体人员会议,修改制定了新的轮班及班组管理制度。1993年,六盘水供电局轰轰烈烈的变电“双达标”工作正式启动。沙坡变尽管未被列入首批“双达标”变电站,耿新华却敏锐地捕捉到这一工作对于改变站内环境脏乱差状况、激发广大职工爱岗敬业意识的重要意义。从整治设备开始,耿新华再一次身先士卒,除白天主动承担了变电站所有室内外设备的喷漆工作外,晚上还要查找资料、征求职工的意见、完善相关的制度、完成图表及制度的绘制整理和上墙工作等等。为此,他将近有2个月时间没离开过变电站一步。
在变电站的所有设备及电缆沟都清理整治完毕后,他又盯上了变压器油坑中那些脏兮兮油腻腻的鹅卵石。“我们还是彻底整一下吧!”耿新华的提议得到了全站职工的一致认同。两个变压器油坑中的鹅卵石,用川路车足足要装七八车啊!当时正是寒冷的冬季,耿新华带头先将油坑内的鹅卵石全部掏出,然后用大盆一盆盆清洗干净,又一盆盆倒回去。有的值班员洗得掉下了眼泪……这一洗,整整花了一个多星期的时间。
当年12月,曾经因脏乱差而出名的沙坡变再一次出名了――上级有关领导来视察,对其规范的管理和整洁有序的环境大加赞赏。在次年初六盘水供电局组织的“双达标”对口检查中,沙坡变获得全局第一名,成为首批“双达标”单位。1994年,背负了多年“落后”包袱的沙坡人第一次感受到了集体的力量和荣誉的可贵,被评为全局优秀班组,并连续4年在各项评比活动中名列前茅。耿新华本人也连续多年获得省市级电力系统“优秀团员”、“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1995年,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书写辉煌
由于在沙坡变展示出来的过人的工作能力,耿新华成为盘江分局小有名气的“排雷”工兵――他先后在35千伏红果变、盘电变电站、110千伏平川变电站担任站长。无论哪里需要,他总是无怨无悔,从不计较个人得失。而每到一处,他都和同志们积极配合,深入实际抓管理,毫无保留地做好传帮带工作。在他的努力下,一个个变电站的管理上水平、上档次,一个个业务尖子在各自的岗位上成为独当一面的变电管理中坚力量。如今,这些同志正活跃在盘江分局现有变电站的班组长岗位上,为整个分局的变电工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