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系变电谱新曲 敬业务实铸华章
2006-09-27 09:26:58 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
A-
A+
电力18讯: 1974年,年仅16岁的马贵顺来到天水供电局参加工作,从张川变电站到莲花变电站,再到秦安分局兴国变电站,默默奉献了30个春秋。在这整整30年的工作经历中,他从来没有离开过变电运行这个岗位,30年如一日,勤勤恳恳,任劳任怨。
自1987年开始担任莲花变电站站长以来,他带领全班人员曾十四次获得“变电专业对口赛”110千伏赛区第一、二名,多次获局级“双文明”、“双达标”、“创一流”和“安全标兵”先进班站及工会小组先进站。最值得一提的是2002年获得省公司“安全生产先进班站”,直至他调出莲花变安全运行已达到5000多天的长周期。他本人于1986年至1989年连续三年获得“安全生产”先进个人,1988年获得局级“双文明竞赛”先进个人,1990年获得“双文明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先进个人,1991年被评为全局“双达标”先进个人,1992年在建局二十周年活动中被评为“安全生产标兵”和局级“双达标”先进个人,1993年被评为局级“双文明竞赛”先进个人,1994年又被评为局级“双文明”先进个人荣誉称号,1995年又在春检安全大检查中被评为“安全生产”先进个人,1998年再次被评为“社会主义双文明先进个人”称号,2002年和2003年又连续两年被评为局级先进个人的荣誉称号。这些荣誉不是一朝一夕得来的,而是在这三十年的基层工作中用兢兢业业的辛勤劳动换来的。
在莲花变电站工作的27年中,他工作不怕脏,不怕累,什么脏活累活都抢着干,忙时连续十几二十个小时不睡觉都已经是家常便饭。1988年进行变电标准化改造时,他看到变电站的电缆沟里面非常脏,于是二话不说就钻进了阴暗潮湿的电缆沟,把它扫了一遍又一遍还是不干净,最后又爬出来拉了很长的水管把全站的所有电缆沟进行了彻底的冲洗,等打扫完出来后全身的衣服就像被砌了一层泥一样。在1993年“双达标”时,连续奋战了三十几个小时没有睡觉来粘贴《一次模拟图》及控制屏和保护屏上的编号,顺利完成了所领导交给的任务。他在要求顺利完成工作的同时,还始终把安全生产放在第一位,坚持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执行“两票”、“三制”制度。在历年的春检工作中,首先制定出保证安全的各项预控措施,严把操作关,杜绝了误操作事故的发生。在检修时,始终在现场监督检修人员的一举一动,把好安全关,稍有不规范,他就毫不客气的指出。同时,他还严把质量验收关,做到了“应修必修,修必修好”的原则。
在2003年末调任兴国变电站站长负责兴国变电站的初期筹建及投产工作时,他仍然坚持以前的工作作风,为了能保证变电站的安全运行和完工初期的筹备工作,经常连续好几天不回家,吃在站上,睡在站上,强忍着骨质增生给他带来的剧痛,马不停蹄的工作,始终把工作放在第一位。由于兴国变电站是西北电网的第一座“罗盘”变电站,完全是综合自动化,技术含量高。在他的带领下,全站人员积极学习专业技术知识,及时充电,为能够顺利完成变电站投用初期的安全运行做准备。他们从不懂综合自动化到掌握综合自动化,已经使变电站安全运行400天。在这一年中,他和他的同事们严格按照《变电标准化条例》的要求对变电站进行建设,现在变电站已经完全达到了标准化的要求。同时,他还组织全站人员不分昼夜的编写出了《现场运行规程》、《典型倒闸操作卡》、《继电保护现场运行规程》、《班站管理手册》和《设备手册》,得到了分局领导的一致好评,在近期的变电专业检查工作中也得到了检查人员的好评。
三十个春夏秋冬,他已经从一个十六岁的年轻小伙子变成了一个年近五十的人。这三十年里,吃了多少苦,留了多少汗,只有他自己知道,但当问及这么多年的感受时,他只是淡淡一笑,说:“只要自己心里踏实就行”。他把自己的整个青春献给了电力事业,在这三十年的变电运行工作中他以一个普通工人阶级的质朴谱写了一曲不平凡的人生,他在自己平凡的专业领域内实现着他的人生价值。(郭继雄)
自1987年开始担任莲花变电站站长以来,他带领全班人员曾十四次获得“变电专业对口赛”110千伏赛区第一、二名,多次获局级“双文明”、“双达标”、“创一流”和“安全标兵”先进班站及工会小组先进站。最值得一提的是2002年获得省公司“安全生产先进班站”,直至他调出莲花变安全运行已达到5000多天的长周期。他本人于1986年至1989年连续三年获得“安全生产”先进个人,1988年获得局级“双文明竞赛”先进个人,1990年获得“双文明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先进个人,1991年被评为全局“双达标”先进个人,1992年在建局二十周年活动中被评为“安全生产标兵”和局级“双达标”先进个人,1993年被评为局级“双文明竞赛”先进个人,1994年又被评为局级“双文明”先进个人荣誉称号,1995年又在春检安全大检查中被评为“安全生产”先进个人,1998年再次被评为“社会主义双文明先进个人”称号,2002年和2003年又连续两年被评为局级先进个人的荣誉称号。这些荣誉不是一朝一夕得来的,而是在这三十年的基层工作中用兢兢业业的辛勤劳动换来的。
在莲花变电站工作的27年中,他工作不怕脏,不怕累,什么脏活累活都抢着干,忙时连续十几二十个小时不睡觉都已经是家常便饭。1988年进行变电标准化改造时,他看到变电站的电缆沟里面非常脏,于是二话不说就钻进了阴暗潮湿的电缆沟,把它扫了一遍又一遍还是不干净,最后又爬出来拉了很长的水管把全站的所有电缆沟进行了彻底的冲洗,等打扫完出来后全身的衣服就像被砌了一层泥一样。在1993年“双达标”时,连续奋战了三十几个小时没有睡觉来粘贴《一次模拟图》及控制屏和保护屏上的编号,顺利完成了所领导交给的任务。他在要求顺利完成工作的同时,还始终把安全生产放在第一位,坚持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执行“两票”、“三制”制度。在历年的春检工作中,首先制定出保证安全的各项预控措施,严把操作关,杜绝了误操作事故的发生。在检修时,始终在现场监督检修人员的一举一动,把好安全关,稍有不规范,他就毫不客气的指出。同时,他还严把质量验收关,做到了“应修必修,修必修好”的原则。
在2003年末调任兴国变电站站长负责兴国变电站的初期筹建及投产工作时,他仍然坚持以前的工作作风,为了能保证变电站的安全运行和完工初期的筹备工作,经常连续好几天不回家,吃在站上,睡在站上,强忍着骨质增生给他带来的剧痛,马不停蹄的工作,始终把工作放在第一位。由于兴国变电站是西北电网的第一座“罗盘”变电站,完全是综合自动化,技术含量高。在他的带领下,全站人员积极学习专业技术知识,及时充电,为能够顺利完成变电站投用初期的安全运行做准备。他们从不懂综合自动化到掌握综合自动化,已经使变电站安全运行400天。在这一年中,他和他的同事们严格按照《变电标准化条例》的要求对变电站进行建设,现在变电站已经完全达到了标准化的要求。同时,他还组织全站人员不分昼夜的编写出了《现场运行规程》、《典型倒闸操作卡》、《继电保护现场运行规程》、《班站管理手册》和《设备手册》,得到了分局领导的一致好评,在近期的变电专业检查工作中也得到了检查人员的好评。
三十个春夏秋冬,他已经从一个十六岁的年轻小伙子变成了一个年近五十的人。这三十年里,吃了多少苦,留了多少汗,只有他自己知道,但当问及这么多年的感受时,他只是淡淡一笑,说:“只要自己心里踏实就行”。他把自己的整个青春献给了电力事业,在这三十年的变电运行工作中他以一个普通工人阶级的质朴谱写了一曲不平凡的人生,他在自己平凡的专业领域内实现着他的人生价值。(郭继雄)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