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损能人魏炳荣
2006-08-30 10:07:28 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
A-
A+
电力18讯: 他,一名普通的农村共产党员,从事电工15年来,共计减轻农民电费负担约30万元;他,历年来管辖的台区保持全镇线损最低的纪录;他,就是靖江市供电公司农电职工队伍中的降损“能人”――魏炳荣。
大年三十查窃电
魏炳荣上任是1991年春季,他所在的红光镇涨公村有570多户,由于原村电工管理混乱,窃电成风,线损高达40%。当时,他才30岁,担任生产队队长,因工作踏实勤奋被村领导推荐到电工岗位。当上电工的那一天起,他发誓要让村民用上满意电、放心电。在供电所人员的协助下,他首先对村里用户的电表进行严格校核,不合格的电表一律更换,并将所有电表装入表箱,按顺序编号,用铅封封好。几个月过去了,村里的用电秩序明显好转,可是还有一个拾东埭线损老是偏高,查了几次还是查不出来。家家户户的电表都没有窃电的痕迹,问题出在哪里呢?春节是用电高峰,一定要在春节前查出原因来。转眼到了除夕的中午时分,外面下起绵绵细雨,他打着雨伞,又一户一户查起电表来。 忽然,他发现埭门前主线电杆旁冒出一股水蒸气,上前一看,原来有人用电水壶在烧开水,还有正做饭的电饭锅,仔细一数,共有6户之多。哦,原来他们是用场头箱里的插座在窃电。安装这些插座的初衷是让村民大忙脱粒时照明用的,没想到让窃电者钻了空子。他轻轻拔下插头,若有所思地走了。窃电户们大为震惊:在这繁忙的除夕,居然会有电工出来查窃电,几十年都未遇到过,可是,新上任的电工魏炳荣做到了,还没有让我们难堪,说什么也不能再干这丢人现眼的事了。春节过后,他将场头箱全部用铅封封好,在大忙脱粒时让村民自行开封使用,脱粒结束他再封起来。此举收到很好的效果,该埭的线损一下降低到8%。供电所领导对此做法十分赞赏,立即在全镇推广,并一直沿袭至今。
撬开粉墙查窃电
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家用电器的普及也呈逐年上升趋势,二次农网改造更是为农村居民的用电提供了有利条件。电器齐全了,电费也上升了,个别用户又打起窃电的主意来。在侯西埭,一户居民在建房时就为今后的用电动起脑筋,把铁皮表箱砌到砖墙里,将墙头旦至电表箱的接户线也顺势用石灰粉起来,好像是为了美观,你找不到任何破绽。可令人怀疑的是,房间多了,电器多了,电量却下降了,一定有问题。魏炳荣请来供电所的一名稽查人员一起去查个究竟。到了晚上9点左右,他们带着手电到了现场,拉开他家的电源闸刀,楼下灯灭了,楼上的灯却还亮着。户主听到动静,走下楼来。魏炳荣严肃地告知他窃电的事实。户主气势汹汹地嚷起来非要他指出窃电的证据不可。典型的表前接线,问题一定在那段墙壁里,你要证据,我一定会拿给你看,他心里想道,全部撬开费时又费力,有没有其他办法?他用手电仔细查看那段墙壁,墙壁是刚粉刷不久,还有点潮湿。户主还在叫嚷,他静下心来,注意到有巴掌大的一块干得比别处要快,定是接头发热引起的,接头就埋在这,用手摸摸还有点温热的感觉,拿出螺丝刀轻轻撬开,线头赫然在目。户主一下就傻了,一扫刚才的嚣张气焰,忙掏烟打招呼,心里还直嘀咕:这个电工真是神了,自己苦心经营的东西竟如此经不起检验,等着挨罚吧。
及时换表防“漏”电
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魏炳荣成了降损“能人”,邻村的高线损台区供电所也划归他管理,算起来有近千户之多。他始终坚持一条原则,不管是谁用电都要交费,对任何人不开绿灯。村里人都知道他是个“六亲不认”的人,他的父母、他的兄弟、村长、支部书记还有他自己用电都没有特权。现在,他管辖的范围内窃电现象是没有了,整个台区农忙时平均线损保持在8%左右,农闲时保持在7%左右,但是抄一次表总能发现几块电表自然损坏,因此,他是随时发现随时更换,不让问题过夜。今年在红西埭的一次抄表中,他发现有一户电量是直线下降,就及时到供电所办理手续,更换了电表。那次,该埭的线损是8.5%,2个月后,线损降至7%,光那一户电量就抄到630度。缴电费时,那位用户告诉他,自己知道自家的电表损坏,就来了个“电气化”,没想到你及时更换了电表,我自己不知道,一直在用,所以整个埭上这次电量我家最高,你如此负责,真是佩服!
在涨公村采访,一些村民告诉记者,魏炳荣不管刮风下雨、白天黑夜,谁家有故障是随喊随到,做事认真负责,涨公村历年来交纳的农业电费在红光镇是最低的,他是我们的“金牌电工”。是啊,15年来,魏炳荣在农村电工这个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尽责尽力,踏实工作,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一个普通共产党员的诺言,赢得了群众的口碑,多次被靖江市供电公司、红光镇政府评为先进工作者。面对荣誉,他感到更多的是责任,总是加倍努力,以此来回报组织的关爱和群众的信任,因为他坚信,自己的工作虽然平凡,但平凡的岗位也能干出不平凡的业绩。(汪红清)
大年三十查窃电
魏炳荣上任是1991年春季,他所在的红光镇涨公村有570多户,由于原村电工管理混乱,窃电成风,线损高达40%。当时,他才30岁,担任生产队队长,因工作踏实勤奋被村领导推荐到电工岗位。当上电工的那一天起,他发誓要让村民用上满意电、放心电。在供电所人员的协助下,他首先对村里用户的电表进行严格校核,不合格的电表一律更换,并将所有电表装入表箱,按顺序编号,用铅封封好。几个月过去了,村里的用电秩序明显好转,可是还有一个拾东埭线损老是偏高,查了几次还是查不出来。家家户户的电表都没有窃电的痕迹,问题出在哪里呢?春节是用电高峰,一定要在春节前查出原因来。转眼到了除夕的中午时分,外面下起绵绵细雨,他打着雨伞,又一户一户查起电表来。 忽然,他发现埭门前主线电杆旁冒出一股水蒸气,上前一看,原来有人用电水壶在烧开水,还有正做饭的电饭锅,仔细一数,共有6户之多。哦,原来他们是用场头箱里的插座在窃电。安装这些插座的初衷是让村民大忙脱粒时照明用的,没想到让窃电者钻了空子。他轻轻拔下插头,若有所思地走了。窃电户们大为震惊:在这繁忙的除夕,居然会有电工出来查窃电,几十年都未遇到过,可是,新上任的电工魏炳荣做到了,还没有让我们难堪,说什么也不能再干这丢人现眼的事了。春节过后,他将场头箱全部用铅封封好,在大忙脱粒时让村民自行开封使用,脱粒结束他再封起来。此举收到很好的效果,该埭的线损一下降低到8%。供电所领导对此做法十分赞赏,立即在全镇推广,并一直沿袭至今。
撬开粉墙查窃电
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家用电器的普及也呈逐年上升趋势,二次农网改造更是为农村居民的用电提供了有利条件。电器齐全了,电费也上升了,个别用户又打起窃电的主意来。在侯西埭,一户居民在建房时就为今后的用电动起脑筋,把铁皮表箱砌到砖墙里,将墙头旦至电表箱的接户线也顺势用石灰粉起来,好像是为了美观,你找不到任何破绽。可令人怀疑的是,房间多了,电器多了,电量却下降了,一定有问题。魏炳荣请来供电所的一名稽查人员一起去查个究竟。到了晚上9点左右,他们带着手电到了现场,拉开他家的电源闸刀,楼下灯灭了,楼上的灯却还亮着。户主听到动静,走下楼来。魏炳荣严肃地告知他窃电的事实。户主气势汹汹地嚷起来非要他指出窃电的证据不可。典型的表前接线,问题一定在那段墙壁里,你要证据,我一定会拿给你看,他心里想道,全部撬开费时又费力,有没有其他办法?他用手电仔细查看那段墙壁,墙壁是刚粉刷不久,还有点潮湿。户主还在叫嚷,他静下心来,注意到有巴掌大的一块干得比别处要快,定是接头发热引起的,接头就埋在这,用手摸摸还有点温热的感觉,拿出螺丝刀轻轻撬开,线头赫然在目。户主一下就傻了,一扫刚才的嚣张气焰,忙掏烟打招呼,心里还直嘀咕:这个电工真是神了,自己苦心经营的东西竟如此经不起检验,等着挨罚吧。
及时换表防“漏”电
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魏炳荣成了降损“能人”,邻村的高线损台区供电所也划归他管理,算起来有近千户之多。他始终坚持一条原则,不管是谁用电都要交费,对任何人不开绿灯。村里人都知道他是个“六亲不认”的人,他的父母、他的兄弟、村长、支部书记还有他自己用电都没有特权。现在,他管辖的范围内窃电现象是没有了,整个台区农忙时平均线损保持在8%左右,农闲时保持在7%左右,但是抄一次表总能发现几块电表自然损坏,因此,他是随时发现随时更换,不让问题过夜。今年在红西埭的一次抄表中,他发现有一户电量是直线下降,就及时到供电所办理手续,更换了电表。那次,该埭的线损是8.5%,2个月后,线损降至7%,光那一户电量就抄到630度。缴电费时,那位用户告诉他,自己知道自家的电表损坏,就来了个“电气化”,没想到你及时更换了电表,我自己不知道,一直在用,所以整个埭上这次电量我家最高,你如此负责,真是佩服!
在涨公村采访,一些村民告诉记者,魏炳荣不管刮风下雨、白天黑夜,谁家有故障是随喊随到,做事认真负责,涨公村历年来交纳的农业电费在红光镇是最低的,他是我们的“金牌电工”。是啊,15年来,魏炳荣在农村电工这个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尽责尽力,踏实工作,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一个普通共产党员的诺言,赢得了群众的口碑,多次被靖江市供电公司、红光镇政府评为先进工作者。面对荣誉,他感到更多的是责任,总是加倍努力,以此来回报组织的关爱和群众的信任,因为他坚信,自己的工作虽然平凡,但平凡的岗位也能干出不平凡的业绩。(汪红清)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