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农电所长的奉献之歌
2006-08-31 15:25:50 来源:四川电力在线
A-
A+
电力18讯: 本站讯 伏顺德 周天俊 邱礼承
有人说,农电所长是一顶桂冠,一种权利。四川巴中电业局平昌供电有限责任公司得胜供电所所长罗荣邦却认为它真正的含义是一种使命,一种职责。罗荣邦――这个饱经风霜的巴山汉子,爱所如家,24年如一日,以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怀,默默耕耘着他深爱的这片供区,用款款深情谱写着――
在村民的眼里,他是一个好所长
“我和罗所长打交道20多年了,他是所有结识的人中我最尊敬的一位。他人很实在,从不摆谱,我每次找他解决街道居民用电的问题,他都是想方设法把事情办得巴巴实实的。”得胜镇街道居委会主任陈太富如是说。“得胜所的职工随叫随到,态度和蔼,服务热情,从不乱收费,我们用电十分放心。这多亏了罗所长,是他为员工作出了表率。”这是高升乡一位村长发自内心的赞叹。
笔者走到得胜所片区任何一个地方,客户对罗所长都是好评如潮。
罗所长是个大忙人,采访他可是件不易的事,约了几次,罗所长都在他的责任片区处理具体问题,只好提前约定在周末。笔者见到罗所长的第一印象是精神饱满、身板硬朗,握手时的力度很大。“大热的天,什么风把你们吹进这山里来了?欢迎,欢迎!”嗓门洪亮。当让他谈谈自己时,却显得笨嘴笨舌:“没啥子说的,我只有小学文化,祖祖辈辈都是农民,今天能有这份工作,来之不易,不干好,咋对得起父老乡亲。”当笔者要一睹他所得的各种荣誉证书时,罗所长很谦虚地拒绝:“那都是老皇历了,不值一提的。”在我们的一再要求下,还是他妻子“慷慨”,从抽屉里抱了一大摞出来。
“罗所长是个工作狂,是个大好人!”这在得胜镇是出了名的,虽然50岁出头的人了,可干起工作来不比年轻壮汉差。他带领职工为客户安装、维修线路,客户有求必应,有难必帮,有险必排。为做好安全用电宣传工作,他每年都要组织员工到村社主持召开村社干部和用电客户代表参加的安全和协调会议,进行安全用电知识、电价政策宣传等,还联系片区实际,现场解决存在的问题。他每年有三分之二的时间在下乡,并且每次下乡都是自带生活所需物品,尽量不给村民添麻烦,这在所内已形成了一项制度,一直坚持了下来。
“罗所长是个乐于助人的人。”得胜镇三村一社村民王华远外出务工受伤致残,下肢瘫痪,妻子抛家弃子不辞而别,杳无音信。王华远生活不能自理,靠年过六旬的父母照料,膝下两个子女,一个读小学,一个上幼儿班,日子过得艰辛难熬,孩子面临辍学。罗荣邦在下乡检查供电设备时了解到他家的情况后,心里十分酸楚,回到所里立即召开党小组会议,倡议党员扶贫助残献“爱心”。于是每个党员自觉从每月工资中捐出10元钱资助小孩上学。
在员工的眼里,他是一位好兄长
“他对员工既是一个忠厚的长辈,又是一个关心呵护我们的兄长。”供电所的员工对罗所长充满着无限的崇敬。
罗所长之所以受员工爱戴,是因为他有“三大法宝”。一是“干在先”。“看我的,向我看齐!”这是罗所长在工作中常挂在嘴边的话。20多年来,他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得胜供电所有9个责任片区,罗所长把最难管的一个片区留给自己,再搭上3个砖厂。由此员工信服。二是“冲在前”。得胜供电所供区网络一直脆弱,一遇刮风下雨,就故障不断,抢险救灾就成了家常便饭。每遇险情,罗所长总是出现在抢险现场,而他的技术最好,点子最多。所以员工诚服。三是“利在后”。“财务管理透明度越高,凝聚力越强。”这是罗所长的经验之谈。在员工利益的分配上既按绩效考核,又兼顾员工个体差异,对生活困难的员工给予照顾和帮助,但他本人从不多拿一分钱。2005年发年终奖时,罗所长给两名工作出色的员工适当地奖励,这两名员工认为罗所长是最辛苦的,却拿了最低的奖金,心里过意不去,决意退给罗所长,被他坚决拒绝。就在他们你推我让之时,恰被一位政府干部看到了,他感慨地说:“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遇到这样的事,难怪罗所长把这个所搞得这么好。”因而员工佩服。
罗所长十分关心和爱护员工,所里每个员工都接受过他的帮助,他是员工的贴心人。员工王延继,家属害病四年,经济十分困难,曾一度感到生活无望,罗荣邦常常与他促膝谈心,帮他安排家事,尽量减轻他的工作压力,使他走出了困境,后来王延继工作干得十分出色。
在亲人的眼里,他是一个好家长
“在任务的分配上,对其他员工照顾有加,而对待我两口却很苛刻。”在得胜所工作的儿子罗定红和儿媳曾抱怨过。
罗所长的儿子、儿媳都在这个所工作,但他对他们要求特别严,在所里从不享受任何特殊待遇。他把儿子、儿媳安排在平昌与巴中、通江接壤的最边远、条件最艰苦的片区工作,一干就是10年。儿子体弱、儿媳多病,曾几次向他提出调到离家近一点的片区工作。“我哪年不当所长了,你可以向新<
有人说,农电所长是一顶桂冠,一种权利。四川巴中电业局平昌供电有限责任公司得胜供电所所长罗荣邦却认为它真正的含义是一种使命,一种职责。罗荣邦――这个饱经风霜的巴山汉子,爱所如家,24年如一日,以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怀,默默耕耘着他深爱的这片供区,用款款深情谱写着――
在村民的眼里,他是一个好所长
“我和罗所长打交道20多年了,他是所有结识的人中我最尊敬的一位。他人很实在,从不摆谱,我每次找他解决街道居民用电的问题,他都是想方设法把事情办得巴巴实实的。”得胜镇街道居委会主任陈太富如是说。“得胜所的职工随叫随到,态度和蔼,服务热情,从不乱收费,我们用电十分放心。这多亏了罗所长,是他为员工作出了表率。”这是高升乡一位村长发自内心的赞叹。
笔者走到得胜所片区任何一个地方,客户对罗所长都是好评如潮。
罗所长是个大忙人,采访他可是件不易的事,约了几次,罗所长都在他的责任片区处理具体问题,只好提前约定在周末。笔者见到罗所长的第一印象是精神饱满、身板硬朗,握手时的力度很大。“大热的天,什么风把你们吹进这山里来了?欢迎,欢迎!”嗓门洪亮。当让他谈谈自己时,却显得笨嘴笨舌:“没啥子说的,我只有小学文化,祖祖辈辈都是农民,今天能有这份工作,来之不易,不干好,咋对得起父老乡亲。”当笔者要一睹他所得的各种荣誉证书时,罗所长很谦虚地拒绝:“那都是老皇历了,不值一提的。”在我们的一再要求下,还是他妻子“慷慨”,从抽屉里抱了一大摞出来。
“罗所长是个工作狂,是个大好人!”这在得胜镇是出了名的,虽然50岁出头的人了,可干起工作来不比年轻壮汉差。他带领职工为客户安装、维修线路,客户有求必应,有难必帮,有险必排。为做好安全用电宣传工作,他每年都要组织员工到村社主持召开村社干部和用电客户代表参加的安全和协调会议,进行安全用电知识、电价政策宣传等,还联系片区实际,现场解决存在的问题。他每年有三分之二的时间在下乡,并且每次下乡都是自带生活所需物品,尽量不给村民添麻烦,这在所内已形成了一项制度,一直坚持了下来。
“罗所长是个乐于助人的人。”得胜镇三村一社村民王华远外出务工受伤致残,下肢瘫痪,妻子抛家弃子不辞而别,杳无音信。王华远生活不能自理,靠年过六旬的父母照料,膝下两个子女,一个读小学,一个上幼儿班,日子过得艰辛难熬,孩子面临辍学。罗荣邦在下乡检查供电设备时了解到他家的情况后,心里十分酸楚,回到所里立即召开党小组会议,倡议党员扶贫助残献“爱心”。于是每个党员自觉从每月工资中捐出10元钱资助小孩上学。
在员工的眼里,他是一位好兄长
“他对员工既是一个忠厚的长辈,又是一个关心呵护我们的兄长。”供电所的员工对罗所长充满着无限的崇敬。
罗所长之所以受员工爱戴,是因为他有“三大法宝”。一是“干在先”。“看我的,向我看齐!”这是罗所长在工作中常挂在嘴边的话。20多年来,他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得胜供电所有9个责任片区,罗所长把最难管的一个片区留给自己,再搭上3个砖厂。由此员工信服。二是“冲在前”。得胜供电所供区网络一直脆弱,一遇刮风下雨,就故障不断,抢险救灾就成了家常便饭。每遇险情,罗所长总是出现在抢险现场,而他的技术最好,点子最多。所以员工诚服。三是“利在后”。“财务管理透明度越高,凝聚力越强。”这是罗所长的经验之谈。在员工利益的分配上既按绩效考核,又兼顾员工个体差异,对生活困难的员工给予照顾和帮助,但他本人从不多拿一分钱。2005年发年终奖时,罗所长给两名工作出色的员工适当地奖励,这两名员工认为罗所长是最辛苦的,却拿了最低的奖金,心里过意不去,决意退给罗所长,被他坚决拒绝。就在他们你推我让之时,恰被一位政府干部看到了,他感慨地说:“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遇到这样的事,难怪罗所长把这个所搞得这么好。”因而员工佩服。
罗所长十分关心和爱护员工,所里每个员工都接受过他的帮助,他是员工的贴心人。员工王延继,家属害病四年,经济十分困难,曾一度感到生活无望,罗荣邦常常与他促膝谈心,帮他安排家事,尽量减轻他的工作压力,使他走出了困境,后来王延继工作干得十分出色。
在亲人的眼里,他是一个好家长
“在任务的分配上,对其他员工照顾有加,而对待我两口却很苛刻。”在得胜所工作的儿子罗定红和儿媳曾抱怨过。
罗所长的儿子、儿媳都在这个所工作,但他对他们要求特别严,在所里从不享受任何特殊待遇。他把儿子、儿媳安排在平昌与巴中、通江接壤的最边远、条件最艰苦的片区工作,一干就是10年。儿子体弱、儿媳多病,曾几次向他提出调到离家近一点的片区工作。“我哪年不当所长了,你可以向新<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