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常不寻常――记南方电网公司优秀共产党员黎昌德
2006-07-20 15:30:25 来源:贵州电力报
A-
A+
电力18讯: □ 朱国华 李 进 记者 江 伟
2005年10月19日18时,正在进行整套试运的黔西电厂1#机,高、中压缸汽平衡管节流孔板法兰处发生蒸气泄漏,漏点不断扩大,漏汽温度高、压力大……1#机随时都有可能停机、停炉进行堵漏处理。
危急时刻,电建二公司黔西项目部总工室主任的黎昌德亲自带领汽机队技术干部对漏点进行实地观察,迅速采取安全措施试探气流方向,并及时研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带压堵漏方案、绘制出堵漏夹具图,经现场专家论证后通过。在他的协调、指挥下,相关技术人员经过一个多小时的顽强奋战,终于堵住了漏点,一场停机、停炉的危机化险为夷。
这是黎昌德专业基础知识扎实、精通汽机安装技术,以及“敬业、责任、服从、诚实、执行、高效”工作作风的体现。
在安电二期(2×300MW)工程建设中,时任项目部总工助理的黎昌德,凭着娴熟的技术、丰富的经验和强有力的施工组织协调能力,身先士卒,与汽机队员工一起,创造了汽机分项工程合格率100%、单位工程优良率100%、转机分部试运以及汽机冲转一次成功等优异成绩,为工程提前投产发电及4#机组创全国同类机组整套试运时间新纪录作出了突出贡献。他撰写的论文《安电二期(2×300MW)工程汽机台板安装采用高强水泥垫块施工工艺浅析》,荣获《中国现代探索新论文库》一等奖,以及贵州省第六届企业现代化管理创新成果奖,为后续机组安装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
2005年初,由于大件运输道路问题,黔西电厂1#机主变、发电机定子、汽包、K3大板梁等大件设备到场时间滞后三个月,原协作伙伴因工作进展缓慢撤出施工,遗留下大量未如期完成的工作,加上资料、图纸不到位,使1#机组的安装工作量大大增加,导致施工工期空前紧迫。同时,金元集团又提出黔西电厂1#机提前3个月投产移交。在工期严重滞后的情况下再提前3个月发电,困难之大可想而知。这在全国几乎没有先例,被同行认为是不可能按时完成的任务。
困难面前,黎昌德积极响应公司、项目部领导发出的“以百分之一百二十的努力全面推进黔西工程建设”号召,主动承担任务,提出方案,每天早出晚归,指导、协调汽机专业的工作。对于施工中出现的设备缺陷及技术难题,及时召开专题会、组织相关人员给予解决。同时,积极进行技术革新,解决班组施工中遇到的难题:如汽机1#瓦顶轴油管安装后与轴端面间隙小(只有1mm左右),在运行中容易发生碰擦而导致事故发生。在查阅大量技术资料后,他自行设计接头并成功改装,彻底解决了这一技术难题,确保了机组运行的安全。在盘车调整垫片过程中,按厂家设计要求,垫片厚度要等安装完后将数据传给厂家才能进行加工,然后再空运送到现场,结果是费时、费力又费钱。黎昌德与班组人员一道反复分析、论证,成功优化了安装工艺及工序,通知厂家将垫片和主机设备一起发运,既为工程施工赢得了宝贵时间,又节约航空运费用上万元……
黔西电厂1#机汽机专业每一个网络目标,均按调整后的倒排工期提前或准点实现,1#机组从锅炉点火到完成整套试运只用了17天5小时,创造了贵州电建史上单机300MW机组工程首台机组整套试运时间最短记录,同时也是目前国内同类工程首台机组整套试运时间最短记录之一。汽机轴振、盖振优良(75um、30um以内),发电机漏氢量2.33m3/d,补水率为1.2%,机组优良的运行质量受到甲方、同行以及上级领导的一致好评。在1#机组间隔5个月后,黔西2#机组如期投产发电,各项运行指标均在优良范围内,汽机轴振、瓦振、漏氢量等参数达到了同类机组先进水平,得到上级领导及业主的高度评价。
黎昌德在汽机本体、辅机安装中的丰富经验、精湛技术和出众的协调能力不断地得到了印证。
寻常的黎昌德,所干出的业绩是不寻常的。这位为贵州电建事业奋战了30多年、荣获过贵州电力公司“先进生产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电力建设二等功臣”、“贵州省劳动模范”等光荣称号的共产党员,时刻牢记“精与细加上最佳的实施方案才是确保汽机优质安装、良好运行的关键”,不断实现着人生的新跨越。
2005年10月19日18时,正在进行整套试运的黔西电厂1#机,高、中压缸汽平衡管节流孔板法兰处发生蒸气泄漏,漏点不断扩大,漏汽温度高、压力大……1#机随时都有可能停机、停炉进行堵漏处理。
危急时刻,电建二公司黔西项目部总工室主任的黎昌德亲自带领汽机队技术干部对漏点进行实地观察,迅速采取安全措施试探气流方向,并及时研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带压堵漏方案、绘制出堵漏夹具图,经现场专家论证后通过。在他的协调、指挥下,相关技术人员经过一个多小时的顽强奋战,终于堵住了漏点,一场停机、停炉的危机化险为夷。
这是黎昌德专业基础知识扎实、精通汽机安装技术,以及“敬业、责任、服从、诚实、执行、高效”工作作风的体现。
在安电二期(2×300MW)工程建设中,时任项目部总工助理的黎昌德,凭着娴熟的技术、丰富的经验和强有力的施工组织协调能力,身先士卒,与汽机队员工一起,创造了汽机分项工程合格率100%、单位工程优良率100%、转机分部试运以及汽机冲转一次成功等优异成绩,为工程提前投产发电及4#机组创全国同类机组整套试运时间新纪录作出了突出贡献。他撰写的论文《安电二期(2×300MW)工程汽机台板安装采用高强水泥垫块施工工艺浅析》,荣获《中国现代探索新论文库》一等奖,以及贵州省第六届企业现代化管理创新成果奖,为后续机组安装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
2005年初,由于大件运输道路问题,黔西电厂1#机主变、发电机定子、汽包、K3大板梁等大件设备到场时间滞后三个月,原协作伙伴因工作进展缓慢撤出施工,遗留下大量未如期完成的工作,加上资料、图纸不到位,使1#机组的安装工作量大大增加,导致施工工期空前紧迫。同时,金元集团又提出黔西电厂1#机提前3个月投产移交。在工期严重滞后的情况下再提前3个月发电,困难之大可想而知。这在全国几乎没有先例,被同行认为是不可能按时完成的任务。
困难面前,黎昌德积极响应公司、项目部领导发出的“以百分之一百二十的努力全面推进黔西工程建设”号召,主动承担任务,提出方案,每天早出晚归,指导、协调汽机专业的工作。对于施工中出现的设备缺陷及技术难题,及时召开专题会、组织相关人员给予解决。同时,积极进行技术革新,解决班组施工中遇到的难题:如汽机1#瓦顶轴油管安装后与轴端面间隙小(只有1mm左右),在运行中容易发生碰擦而导致事故发生。在查阅大量技术资料后,他自行设计接头并成功改装,彻底解决了这一技术难题,确保了机组运行的安全。在盘车调整垫片过程中,按厂家设计要求,垫片厚度要等安装完后将数据传给厂家才能进行加工,然后再空运送到现场,结果是费时、费力又费钱。黎昌德与班组人员一道反复分析、论证,成功优化了安装工艺及工序,通知厂家将垫片和主机设备一起发运,既为工程施工赢得了宝贵时间,又节约航空运费用上万元……
黔西电厂1#机汽机专业每一个网络目标,均按调整后的倒排工期提前或准点实现,1#机组从锅炉点火到完成整套试运只用了17天5小时,创造了贵州电建史上单机300MW机组工程首台机组整套试运时间最短记录,同时也是目前国内同类工程首台机组整套试运时间最短记录之一。汽机轴振、盖振优良(75um、30um以内),发电机漏氢量2.33m3/d,补水率为1.2%,机组优良的运行质量受到甲方、同行以及上级领导的一致好评。在1#机组间隔5个月后,黔西2#机组如期投产发电,各项运行指标均在优良范围内,汽机轴振、瓦振、漏氢量等参数达到了同类机组先进水平,得到上级领导及业主的高度评价。
黎昌德在汽机本体、辅机安装中的丰富经验、精湛技术和出众的协调能力不断地得到了印证。
寻常的黎昌德,所干出的业绩是不寻常的。这位为贵州电建事业奋战了30多年、荣获过贵州电力公司“先进生产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电力建设二等功臣”、“贵州省劳动模范”等光荣称号的共产党员,时刻牢记“精与细加上最佳的实施方案才是确保汽机优质安装、良好运行的关键”,不断实现着人生的新跨越。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