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国松,一棵挺拔的松
2006-08-14 10:01:25 来源:河南电力新闻中心
A-
A+
电力18讯: “哐当!”睡梦中的康国松突然被一种异常声音惊醒。临睡前明明锁好的供电所大门怎么敞开着?锁也没了?情况不妙!康国松急忙取出矿灯搜查,两个黑影突然一晃而过,夺门而逃。有贼!他来不及多想立即追了上去,并大声喊道:“有小偷,抓贼啊!”此时,两个黑影已跑到大门外,身强力壮的他几步追上去,举起矿灯正准备砸向一个黑影,不料想自己的头部突遭袭击,又一个黑影从他身后窜了过来。鲜血顿时从头上喷涌而出,康国松奋力把矿灯扔向黑影,在被刺几刀的情况下,又踉踉跄跄地追了几步……
这是7月27日夜发生在上蔡县韩寨供电所的惊险一幕。当所里其他职工闻讯赶来时,满头满脸鲜血的康国松已倒在地上,而那台被窃贼拆卸开还没来得及运走的变压器静静地躺在备品配件库里……
康国松勇斗歹徒、保护公共财产的事迹很快传开了。
8月7日,记者在上蔡县公疗医院见到康国松时,他的伤势已基本稳定。
刚送到医院时,康国松处于昏迷状态,右后脑颅骨有7厘米长的伤口。他的事迹感动了医护人员。医院专门为他腾出一间带空调的病房,并对他特殊照顾。
躺在病床上的康国松没有过多地想自己的伤情,却总感到有些“窝囊”,自己受点儿伤不算啥,但没有逮住窃贼反而被窃贼暗算了,太不划算。假如再遇到这类事情的话,自己肯定还会勇敢地冲上去,但得聪明点儿,不能低估了坏人。
今年43岁的康国松,1996年从部队复员被分配到上蔡县电业局,2002年3月调到离家较近的韩寨供电所任安全员。原想着家里种10多亩田地能帮上一把,可哪次农忙他也没有安安稳稳地在家呆过,一有情况就撂下农活儿赶到所里。今年麦收时,线路突然接地停电,正在田里忙着的康国松二话没说,顺着线路步行五六公里边查线路边往所里赶。望着一地的麦子,妻子急得直哭……
康国松长期帮助一对老夫妻。家住义公村的李路老两口,本与康国松素昧平生。李路因为经常在供电所附近割草、放羊,有一次无意中和康国松说起话来,说家庭困难还一直未用上电。几天后,康国松自己出钱为老两口装上了电。从此,他还经常到老人家里嘘寒问暖,成了他们的贴心人。遇到老人手头缺钱缴不上电费时,康国松又自己掏钱为老两口垫出来。
康国松为人实在、善良、人缘好。但凡是牵涉到让他徇私的事儿,他肯定不干。
和康国松关系很好的同事李拥军向记者讲述了这样一件事:今年5月,连着几天下大雨。李拥军负责的线路接地跳闸,试送几次均不成功。一时无法查明原因,他就决定把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悄悄退下来,先把电送上,待雨停后再处理,可还未来得及对自己的“高招儿”高兴,就被康国松查了个正着。当时,他对康国松说:“松哥,也没出事儿,睁只眼闭只眼算了。再说,就咱俩在现场,你不说谁也不知道。”“不行!我是安全员,要是工作在你这儿卡了壳,我咋去管别人?”结果,李拥军不但在安全会上受到了批评,还被罚了50元钱。
身为安全员的康国松,多年来养成了一个习惯:不朝大路走,偏随线路行,穿田过埂每月都要徒步巡视几次线路。今年4月底,他在巡视线路时,发现同杆架设的韩供线路有一处打火,就马上组织人员处理。抢修人员怕麻烦,只在这条线路挂上了接地线,而康国松脸一沉,坚持要对同杆的两条线路都挂接地线。事后,大家对他竖起了大拇指。原来,另一条本不该带电的线路,因防范不法分子盗割也通了电。想想后果,抢修人员不禁出了一身冷汗。
在康国松担任安全员的这几年,韩寨供电所没发生一起安全责任事故,他本人也连年被上蔡县电业局评为安全工作先进个人。
曾经与康国松是战友、现又在一起工作的郭安生,对康国松有着更深的了解。
康国松工作十分认真,生活也十分俭朴。他不嗜烟酒,不讲吃穿,一顶安全帽、一双绝缘鞋、一身工作装便是他的长年打扮。妻子长年有病,康国松每月800多元的工资大部分为妻子买了药。这次受伤后,他反复叮嘱郭安生千万不要告诉妻子和儿子,他怕妻子身体不好被吓着,怕儿子在工厂操作机器时分了心……
去年临近春节时,徐楼变压器发生故障。大雪纷飞,天寒地冻,康国松和同事一直忙到21时许,又冷又饿。大家提议到集镇上吃碗烩面、喝点儿酒。康国松却说,我在所里值班,你们去吧。大家走后,他只吃了一碗方便面。工作这么多年了,经常在乡村跑,康国松至今也没买辆摩托车。他自己说是为了多走路,锻炼身体,可郭安生清楚,他是手头不宽裕……
做人,就要做一个大写的人;做松,就要做一棵劲直的松。康国松,这位普通的农电职工,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人生的价值。日前,驻马店电视台、《天中晚报》、《驻马店日报》等当地多家新闻媒体相继报道了他的事迹。康国松的名字,正在驻马店这块土地上叫响……
这是7月27日夜发生在上蔡县韩寨供电所的惊险一幕。当所里其他职工闻讯赶来时,满头满脸鲜血的康国松已倒在地上,而那台被窃贼拆卸开还没来得及运走的变压器静静地躺在备品配件库里……
康国松勇斗歹徒、保护公共财产的事迹很快传开了。
8月7日,记者在上蔡县公疗医院见到康国松时,他的伤势已基本稳定。
刚送到医院时,康国松处于昏迷状态,右后脑颅骨有7厘米长的伤口。他的事迹感动了医护人员。医院专门为他腾出一间带空调的病房,并对他特殊照顾。
躺在病床上的康国松没有过多地想自己的伤情,却总感到有些“窝囊”,自己受点儿伤不算啥,但没有逮住窃贼反而被窃贼暗算了,太不划算。假如再遇到这类事情的话,自己肯定还会勇敢地冲上去,但得聪明点儿,不能低估了坏人。
今年43岁的康国松,1996年从部队复员被分配到上蔡县电业局,2002年3月调到离家较近的韩寨供电所任安全员。原想着家里种10多亩田地能帮上一把,可哪次农忙他也没有安安稳稳地在家呆过,一有情况就撂下农活儿赶到所里。今年麦收时,线路突然接地停电,正在田里忙着的康国松二话没说,顺着线路步行五六公里边查线路边往所里赶。望着一地的麦子,妻子急得直哭……
康国松长期帮助一对老夫妻。家住义公村的李路老两口,本与康国松素昧平生。李路因为经常在供电所附近割草、放羊,有一次无意中和康国松说起话来,说家庭困难还一直未用上电。几天后,康国松自己出钱为老两口装上了电。从此,他还经常到老人家里嘘寒问暖,成了他们的贴心人。遇到老人手头缺钱缴不上电费时,康国松又自己掏钱为老两口垫出来。
康国松为人实在、善良、人缘好。但凡是牵涉到让他徇私的事儿,他肯定不干。
和康国松关系很好的同事李拥军向记者讲述了这样一件事:今年5月,连着几天下大雨。李拥军负责的线路接地跳闸,试送几次均不成功。一时无法查明原因,他就决定把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悄悄退下来,先把电送上,待雨停后再处理,可还未来得及对自己的“高招儿”高兴,就被康国松查了个正着。当时,他对康国松说:“松哥,也没出事儿,睁只眼闭只眼算了。再说,就咱俩在现场,你不说谁也不知道。”“不行!我是安全员,要是工作在你这儿卡了壳,我咋去管别人?”结果,李拥军不但在安全会上受到了批评,还被罚了50元钱。
身为安全员的康国松,多年来养成了一个习惯:不朝大路走,偏随线路行,穿田过埂每月都要徒步巡视几次线路。今年4月底,他在巡视线路时,发现同杆架设的韩供线路有一处打火,就马上组织人员处理。抢修人员怕麻烦,只在这条线路挂上了接地线,而康国松脸一沉,坚持要对同杆的两条线路都挂接地线。事后,大家对他竖起了大拇指。原来,另一条本不该带电的线路,因防范不法分子盗割也通了电。想想后果,抢修人员不禁出了一身冷汗。
在康国松担任安全员的这几年,韩寨供电所没发生一起安全责任事故,他本人也连年被上蔡县电业局评为安全工作先进个人。
曾经与康国松是战友、现又在一起工作的郭安生,对康国松有着更深的了解。
康国松工作十分认真,生活也十分俭朴。他不嗜烟酒,不讲吃穿,一顶安全帽、一双绝缘鞋、一身工作装便是他的长年打扮。妻子长年有病,康国松每月800多元的工资大部分为妻子买了药。这次受伤后,他反复叮嘱郭安生千万不要告诉妻子和儿子,他怕妻子身体不好被吓着,怕儿子在工厂操作机器时分了心……
去年临近春节时,徐楼变压器发生故障。大雪纷飞,天寒地冻,康国松和同事一直忙到21时许,又冷又饿。大家提议到集镇上吃碗烩面、喝点儿酒。康国松却说,我在所里值班,你们去吧。大家走后,他只吃了一碗方便面。工作这么多年了,经常在乡村跑,康国松至今也没买辆摩托车。他自己说是为了多走路,锻炼身体,可郭安生清楚,他是手头不宽裕……
做人,就要做一个大写的人;做松,就要做一棵劲直的松。康国松,这位普通的农电职工,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人生的价值。日前,驻马店电视台、《天中晚报》、《驻马店日报》等当地多家新闻媒体相继报道了他的事迹。康国松的名字,正在驻马店这块土地上叫响……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