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本职 无悔奉献――记西安局优秀党员刘良友同志二三事
2006-06-30 14:21:47 来源:西安供电局
A-
A+
电力18讯: 作者:薛秀芳
刘良友同志是军人出身,虽现在已过不惑之年,但他还是那样的干练、稳健、刚强。在部队时荣获的“优秀战士”、“优秀班长”、“神枪手”的光荣和现在的“优秀共产党员”、“先进生产者”的荣誉都是他努力实现人生信念的见证。刘良友同志参加工作二十多年了,无论干什么工作,都是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期间因组织安排工作需要,他由西安供电局工程处调到送电工区,由班组成员到工作负责人、班站长,处处都留下了他闪光的足迹和骄人的业绩。
认真的态度,扎实细心、胆大的工作作风和吃大苦耐大劳的精神造就了他的性格。刘良友同志到供电局参加工作时,他的电力基础知识和专业理论几乎为零,利用业余时间他找资料、自学,向老师傅们请教。在专业技能方面,他除了白天多练、多看、多想、多问,晚上以笔记的方式总结不足找差距,并记录每天的工作内容、工作程序、工作重点、难点。在进局不到半年时间就成为班组工作中心主力,当年就被评为“先进工作者”。
当时南雁线全线架设工程是在八月份进行的,大家顶烈日、战酷暑。塔材被晒得滚烫,导线象一根根刚出炉的钢条。在烈日下完成组装杆塔、架设、紧固导线难度可想而知,皮肉被塔材烫得发紫,眼睛被汗水淌得睁不开,衣服被汗水浸泡得象从水中捞出一般。当干到最后一基时,刘良友同志手脚肿得都不能拳在一起,脚麻木得走不成路。隆冬的山区寒冷异常,周洋线71#-72#处于山里、导线发现断股,需及时带电修补。山高坡陡,白雪皑皑,从山脚步行到山村就用了4个小时,大家的眉毛和发稍挂满了霜,环境的恶劣还算罢了,然而作业的难度比想象的还大,导线上结有一层薄冰,导线弧垂大,软梯挂上去一个劲地向下滑,呼啸的山风夹杂着电流的“ ”声,脚边是悬崖深达二三百米的山沟。使人不寒而栗。在这种情况下,刘良友同志主动请示,当他爬上软梯慢慢滑向事故点时,大家都为之捏了一把汗。等处理完故障下来刘良友同志的手脚都冻僵了。
刘良友同志还常说;“作为一名线路运行工作者就是睡觉也要睁一只眼,不论任何时间、任何环境下,发生任何事故我们都要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样做的。2002年1月23日,按照蓝田山里人的讲究,只有这一天才能砍伐树木,可是不巧的是前一天山里刚刚下了一场大雪,汽车在山里是寸步难行,雇用的三轮车也被冻泥封住了车轮,面对十几里地的山路。山村还有十几位村民在等候,真是两难,共产党员刘良友同志发出了坚定有力的声音,“无论如何今天都要把缺陷消除,不然就只能等到明年的今天,事故的发生可是不等人的。”话语平凡,但落地有声,只见他已背起了几十斤重的机动代木锯快步走在前面。刘良友同志就是这样一个人,在平时他说的少干的多。
无论他在检修一班还是在南郊保线站,经过他辛苦的努力,这两个工区挂号的后进班站都转变成了先进集体,分别都荣获过局、工区的多次表彰。刘良友同志在管理中昼夜式管理,注重激发大家的积极性、主动性、能动性。
刘良友同志去年2月调入北郊保,他严抓安全管理,首先从思想上安全教育,抓设备管理,使北郊保的设备故障比前年下降3次,对每项工作都根据工作性质、任务认真开展危险点分析,采取预防措施,工作现场严抓违章作业。
一个人在个别的时候,也许能取得所有人的信任与尊重,但是在所有的时候要取得所有人的信任和尊重并非易事,而送电工区北郊保线站站长,共产党员刘良友同志矢志不渝,在工作、学习、生活中为大家树立了榜样,赢得了大家的信任和尊重。
刘良友同志是军人出身,虽现在已过不惑之年,但他还是那样的干练、稳健、刚强。在部队时荣获的“优秀战士”、“优秀班长”、“神枪手”的光荣和现在的“优秀共产党员”、“先进生产者”的荣誉都是他努力实现人生信念的见证。刘良友同志参加工作二十多年了,无论干什么工作,都是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期间因组织安排工作需要,他由西安供电局工程处调到送电工区,由班组成员到工作负责人、班站长,处处都留下了他闪光的足迹和骄人的业绩。
认真的态度,扎实细心、胆大的工作作风和吃大苦耐大劳的精神造就了他的性格。刘良友同志到供电局参加工作时,他的电力基础知识和专业理论几乎为零,利用业余时间他找资料、自学,向老师傅们请教。在专业技能方面,他除了白天多练、多看、多想、多问,晚上以笔记的方式总结不足找差距,并记录每天的工作内容、工作程序、工作重点、难点。在进局不到半年时间就成为班组工作中心主力,当年就被评为“先进工作者”。
当时南雁线全线架设工程是在八月份进行的,大家顶烈日、战酷暑。塔材被晒得滚烫,导线象一根根刚出炉的钢条。在烈日下完成组装杆塔、架设、紧固导线难度可想而知,皮肉被塔材烫得发紫,眼睛被汗水淌得睁不开,衣服被汗水浸泡得象从水中捞出一般。当干到最后一基时,刘良友同志手脚肿得都不能拳在一起,脚麻木得走不成路。隆冬的山区寒冷异常,周洋线71#-72#处于山里、导线发现断股,需及时带电修补。山高坡陡,白雪皑皑,从山脚步行到山村就用了4个小时,大家的眉毛和发稍挂满了霜,环境的恶劣还算罢了,然而作业的难度比想象的还大,导线上结有一层薄冰,导线弧垂大,软梯挂上去一个劲地向下滑,呼啸的山风夹杂着电流的“ ”声,脚边是悬崖深达二三百米的山沟。使人不寒而栗。在这种情况下,刘良友同志主动请示,当他爬上软梯慢慢滑向事故点时,大家都为之捏了一把汗。等处理完故障下来刘良友同志的手脚都冻僵了。
刘良友同志还常说;“作为一名线路运行工作者就是睡觉也要睁一只眼,不论任何时间、任何环境下,发生任何事故我们都要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样做的。2002年1月23日,按照蓝田山里人的讲究,只有这一天才能砍伐树木,可是不巧的是前一天山里刚刚下了一场大雪,汽车在山里是寸步难行,雇用的三轮车也被冻泥封住了车轮,面对十几里地的山路。山村还有十几位村民在等候,真是两难,共产党员刘良友同志发出了坚定有力的声音,“无论如何今天都要把缺陷消除,不然就只能等到明年的今天,事故的发生可是不等人的。”话语平凡,但落地有声,只见他已背起了几十斤重的机动代木锯快步走在前面。刘良友同志就是这样一个人,在平时他说的少干的多。
无论他在检修一班还是在南郊保线站,经过他辛苦的努力,这两个工区挂号的后进班站都转变成了先进集体,分别都荣获过局、工区的多次表彰。刘良友同志在管理中昼夜式管理,注重激发大家的积极性、主动性、能动性。
刘良友同志去年2月调入北郊保,他严抓安全管理,首先从思想上安全教育,抓设备管理,使北郊保的设备故障比前年下降3次,对每项工作都根据工作性质、任务认真开展危险点分析,采取预防措施,工作现场严抓违章作业。
一个人在个别的时候,也许能取得所有人的信任与尊重,但是在所有的时候要取得所有人的信任和尊重并非易事,而送电工区北郊保线站站长,共产党员刘良友同志矢志不渝,在工作、学习、生活中为大家树立了榜样,赢得了大家的信任和尊重。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