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代的弄潮儿――记宜春供电公司优秀技能人才冯卫
2006-06-28 15:04:48 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
A-
A+
电力18讯: 宜春供电公司1999年成立,当时世界已进入飞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该公司为跟上时代步伐,以高起点、高标准紧锣密鼓地投入到信息化建设中。信息中心员工冯卫为了适应新的形势,积极响应公司“争做知识型员工”号召,发扬锲而不舍的自学精神,通过不懈努力,短短几年从高中完成大学本科学习,从一个计算机爱好者成长为全省职工计算机应用技术能手,并荣获CCNP(资深网络工程师)国际认证,成为该公司信息中心的一名技术骨干。该公司信息化建设短短两年迅速发展起来,并走在全省电力行业的前列,冯卫发挥了重要作用,无愧为一名在当今信息化时代探索遨游的弄潮儿。
冯卫于1996年退伍,1997年8月参加工作,分在赣西供电局保卫科。1999年调到宜春供电局自动化班。2001年调到信息中心,这时的他如同小鱼从小溪回到了大海。不知哪位名人说过,将兴趣爱好变成工作,将是人生的一大幸福,冯卫就是这样一个幸运儿,他也因此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
遨游信息海洋
七年前,信息化建设在公司还是一项空白。要在这个全新的领域,三年内建成一个遍布全公司的现代化办公网络,在当时人员少(仅4人)、资金不足、设备技术有限的条件下,其难度是常人无法想象的。没有借鉴,没有现成的模式,一切只有靠自己和同事摸索。为了攻克一项项技术难关,他有时需要查找大量资料;有时需要反复修改如万千个蚂蚁般的源代码;有时需要经过十次、百次甚至上千次的反复调试。不知在何时,家就成了他第二个工作室。双休日,节假日,别人忙“修长城”、闲聊聚会、逛街购物、旅游观光,他却窝在办公室或躲在自己的小房间里编辑电脑程序或开发课题。时间就是效益,时间就是生命。大量繁重的工作,使他一天最多只能休息五六个小时,通常熬夜到凌晨两三点,甚至通宵达旦,第二天照常上班,可他还是觉得时间不够用,恨不得把一分钟掰成两分钟。电脑藤椅,三年时间,换了八张,平均四五个月坐烂一张。母亲看着日渐消瘦的儿子,心疼不已;妻子看着下班回家经常坐在椅子上就睡着的丈夫,心酸不已。春去秋来,寒来暑往,每天两点一线的生活,非但不觉得清苦,反而如痴如醉、乐此不疲。当一项项技术难关被攻克时;当一个个科技项目在公司被广泛应用时;当开发的新课题获得省公司的一次次奖项时,也是他深感欣慰和最开心的时候。
短短不到两年,冯卫主持完成了公司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组织规划了公司网络方案,MIS系统的软件开发,使得公司局域网、宽带网、办公系统自动化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实现了从传统办公到无纸化、自动化、现代化办公;公司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家庭上网、家庭办公。公司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为企业的发展壮大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为员工的文化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为大力加快公司现代化网络办公步伐,冯卫2002年创建了公司信息网站,根据公司发展及员工的应用需求,进行了数次升级修改,不断充实网站内容,成为了公司新闻报道的前沿阵地和员工业余文化生活的主战场,经典的影视大片和火爆的论坛极大地丰富了员工的业余文化生活。网站日均访问量达1682人次,这对一个500余人的企业是不容易的,充分表明该网站已广泛深入到公司广大员工、家属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该网站的建立,为公司如今内部新闻信息发布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的运作模式。
2003年他完成《网络视频系统》科技课题,充分挖掘公司的网络宽带资源,采用当前先进的网络技术和一流媒体压缩技术,第一个在全省电力系统通过网络实现网上会议、教学、答疑、播放等。经过省公司专家的现场测试和审查,认为该系统运行稳定可靠,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一致通过省公司验收。
2004年4月儿子出世,当时他正忙于《网上教学QC课题》的开发,计划7月份完成,时间紧、任务重,他没有过多的时间来陪儿子,哪怕是每天下了班抱一抱,都成了襁褓中儿子的奢望。为了解除他的后顾之忧,同在一个单位工作的妻子和年迈的父母主动将带孩子的重任全部承担下来,这给予了他莫大的支持,使他在短短不到三个月主开发完成了《网上教学QC课题》、为公司建立了内部教育网站和专业的学习资料库。
同年,该公司考虑到网络路由器、出口防火墙的研究在江西电力系统还是一项空白,而路由器和防火墙是全省信息系统安全管理的核心。可当时网络安全设备的核心技术都是由国内外厂商控制并严格保密,当网络出现新的技术问题或病毒攻击就只有依赖厂商解决。为不受这种制约,便于更好地管理公司网络系统的安全,信息中心决定要啃下这块硬骨头,决心研制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网络路由器和防火墙。冯卫和他的科研小组从那时起着手潜心研究其核心技术,他利用近几年所掌握的网络知识,对LUNIX系统进行深入研究。防火墙是软件与硬件相互嵌入的系统,研制起来困难重重,它<
冯卫于1996年退伍,1997年8月参加工作,分在赣西供电局保卫科。1999年调到宜春供电局自动化班。2001年调到信息中心,这时的他如同小鱼从小溪回到了大海。不知哪位名人说过,将兴趣爱好变成工作,将是人生的一大幸福,冯卫就是这样一个幸运儿,他也因此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
遨游信息海洋
七年前,信息化建设在公司还是一项空白。要在这个全新的领域,三年内建成一个遍布全公司的现代化办公网络,在当时人员少(仅4人)、资金不足、设备技术有限的条件下,其难度是常人无法想象的。没有借鉴,没有现成的模式,一切只有靠自己和同事摸索。为了攻克一项项技术难关,他有时需要查找大量资料;有时需要反复修改如万千个蚂蚁般的源代码;有时需要经过十次、百次甚至上千次的反复调试。不知在何时,家就成了他第二个工作室。双休日,节假日,别人忙“修长城”、闲聊聚会、逛街购物、旅游观光,他却窝在办公室或躲在自己的小房间里编辑电脑程序或开发课题。时间就是效益,时间就是生命。大量繁重的工作,使他一天最多只能休息五六个小时,通常熬夜到凌晨两三点,甚至通宵达旦,第二天照常上班,可他还是觉得时间不够用,恨不得把一分钟掰成两分钟。电脑藤椅,三年时间,换了八张,平均四五个月坐烂一张。母亲看着日渐消瘦的儿子,心疼不已;妻子看着下班回家经常坐在椅子上就睡着的丈夫,心酸不已。春去秋来,寒来暑往,每天两点一线的生活,非但不觉得清苦,反而如痴如醉、乐此不疲。当一项项技术难关被攻克时;当一个个科技项目在公司被广泛应用时;当开发的新课题获得省公司的一次次奖项时,也是他深感欣慰和最开心的时候。
短短不到两年,冯卫主持完成了公司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组织规划了公司网络方案,MIS系统的软件开发,使得公司局域网、宽带网、办公系统自动化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实现了从传统办公到无纸化、自动化、现代化办公;公司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家庭上网、家庭办公。公司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为企业的发展壮大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为员工的文化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为大力加快公司现代化网络办公步伐,冯卫2002年创建了公司信息网站,根据公司发展及员工的应用需求,进行了数次升级修改,不断充实网站内容,成为了公司新闻报道的前沿阵地和员工业余文化生活的主战场,经典的影视大片和火爆的论坛极大地丰富了员工的业余文化生活。网站日均访问量达1682人次,这对一个500余人的企业是不容易的,充分表明该网站已广泛深入到公司广大员工、家属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该网站的建立,为公司如今内部新闻信息发布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的运作模式。
2003年他完成《网络视频系统》科技课题,充分挖掘公司的网络宽带资源,采用当前先进的网络技术和一流媒体压缩技术,第一个在全省电力系统通过网络实现网上会议、教学、答疑、播放等。经过省公司专家的现场测试和审查,认为该系统运行稳定可靠,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一致通过省公司验收。
2004年4月儿子出世,当时他正忙于《网上教学QC课题》的开发,计划7月份完成,时间紧、任务重,他没有过多的时间来陪儿子,哪怕是每天下了班抱一抱,都成了襁褓中儿子的奢望。为了解除他的后顾之忧,同在一个单位工作的妻子和年迈的父母主动将带孩子的重任全部承担下来,这给予了他莫大的支持,使他在短短不到三个月主开发完成了《网上教学QC课题》、为公司建立了内部教育网站和专业的学习资料库。
同年,该公司考虑到网络路由器、出口防火墙的研究在江西电力系统还是一项空白,而路由器和防火墙是全省信息系统安全管理的核心。可当时网络安全设备的核心技术都是由国内外厂商控制并严格保密,当网络出现新的技术问题或病毒攻击就只有依赖厂商解决。为不受这种制约,便于更好地管理公司网络系统的安全,信息中心决定要啃下这块硬骨头,决心研制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网络路由器和防火墙。冯卫和他的科研小组从那时起着手潜心研究其核心技术,他利用近几年所掌握的网络知识,对LUNIX系统进行深入研究。防火墙是软件与硬件相互嵌入的系统,研制起来困难重重,它<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