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士跃:营造和谐生态企业
2006-06-28 15:50:54 来源:国家电网报
A-
A+
电力18讯: 宋炳茹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位于黄海之滨的江苏盐城,是一块成长中的土地,每年以近3000公顷的成陆速度向黄海延伸。自然的伟力能把沧海变为桑田,人的创造力亦然。近年来,盐城供电公司的万名员工在总经理周士跃的带领下,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营造了良好的企业内外部环境,使企业快速发展。2005年,盐城供电公司获得“全国电力行业卓越绩效先进企业”、“全国用户服务满意单位”等荣誉称号。周士跃本人也获得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有为有位 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盐城水多,河流密布,地势低洼,常常会发生洪涝灾害。涝灾不比旱灾,一场大雨下来,排涝不及时,庄稼就会绝产。“十五”期间,盐城供电公司完成电网及农网改造投资4.6亿元,圆满完成“两改一同价”任务,5年减轻农民负担近5亿元,农村网架结构也得到显著改善。如今盐城每年利用电力及时排泄或者蓄留河流湖泊中的水源,在广袤的田间地头,供电企业也全力以赴,做好农业排涝抗旱的电力服务。盐城农业年年丰产丰收,盐城供电公司在地方经济发展中所作的贡献也为政府和百姓广为称道。
近几年来,盐城工业取得了快速发展,拉动了电力需求的快速上升。2003~2005年,江苏连续三年夏季缺电。周士跃通过调研发现,高峰时段一般缺电10万千瓦,而低谷窝电10万千瓦;高峰缺电约2个小时,低谷窝电约6个小时。只要将错峰有序用电工作落到实处,就可以将缺电导致的损失降到最小。以此为据,周士跃提出了“限电不限发展”的思路,得到了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分管工业的副市长亲自担任“有序用电管理小组”组长,协调安排市内大型工业企业有序用电,错峰用电,实现全社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周士跃的这一管理举措获得了当年市委颁发的“工作创新奖”。
周士跃十分重视与政府、客户的沟通。去年底,110千伏城中变电所要进行为期45天的改造,对部分城市居民的生活用电有一定影响。周士跃到电视台参加专题访谈节目,先后接受市内3家报社专访,让市民了解工程的进展状况,把这个可能引起客户不满的事件转化为引导全市人民关注电网发展、了解电力企业的契机。遇到事故抢修,盐城供电公司在排查故障的同时,还会安排事后处理机制,对客户说明情况,请求谅解。周士跃说,如果故障发生后不与客户及时沟通,客户并不知道故障的原因,只会归咎于电力企业,影响电力企业的形象和声誉。有了及时的沟通,对我们今后工作的开展十分有益。
在加强错峰管理的同时,周士跃抓住机遇,带领员工加快了电网建设步伐。“十五”期间,完成电网建设投资约42.6亿元,新建500千伏变电站1座、220千伏变电所5座、110千伏变电所17座、35千伏变电所30座、35千伏及以上线路1660.3千米。由于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有政府做后盾,盐城供电公司的电力建设工作一路绿灯,没有发生因地方协调不力引起的工程停滞等现象。企业效益水平快速提升,2005年完成供电量73.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91%,比“九五”末的37亿千瓦时将近翻了一番。
管人育人 激活企业发展动力
周士跃认为,企业发展,人才第一,战略第二,细节第三。反过来说,企业对于员工的意义也十分重大,职业给予员工的,不仅有物质的保障,还要有精神的寄托,要让他们从中寻找到存在感与荣誉感。另外,一个干部在一个岗位上工作久了,没有了工作激情,廉政方面也有可能出问题。为了让手下的中层干部“不出事、能干事、干好事”,周士跃创新人才使用机制,为员工打开了顺畅的事业发展通道。
去年,盐城供电公司进行了一次干部调整。调整的原则是坚持以人为本,先进行摸底,调查中层管理者的个人意愿,然后组织考察,根据德才素质、绩效水平和工作需要综合考虑,确定调整聘任方案。最终,公司职能部室管理岗位减少23%,干部交流比例达到43%,73%的干部如愿以偿,获得了填报志愿的岗位。
周士跃是个重视执行的人,不仅对中层干部要求甚严,也很注重率先垂范。在周士跃的词库中,“解码”是个使用频率相当高的词语。他的工作报告,就是一份“解码”文件,大题目里套着小题目,为的是不把工作停留在思路上,而要落实到计划、执行、检查和改进上。
为抓好安全生产工作,促使各级管理人员到场、到位,周士跃建立了一套安全督察机制。规定各个县级公司和本部生产单位,必须提前一周将有一定规模的安装、检修等施工任务报公司安全督查队,督查队带着摄影摄像设备随时可能到达作业点上,发现问题先摄影摄像,然后由当事人签字,半个月发一次通报,把违章的镜头放到网上,并将结果与管理者的业绩考核挂钩。这一举措,使各单<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位于黄海之滨的江苏盐城,是一块成长中的土地,每年以近3000公顷的成陆速度向黄海延伸。自然的伟力能把沧海变为桑田,人的创造力亦然。近年来,盐城供电公司的万名员工在总经理周士跃的带领下,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营造了良好的企业内外部环境,使企业快速发展。2005年,盐城供电公司获得“全国电力行业卓越绩效先进企业”、“全国用户服务满意单位”等荣誉称号。周士跃本人也获得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有为有位 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盐城水多,河流密布,地势低洼,常常会发生洪涝灾害。涝灾不比旱灾,一场大雨下来,排涝不及时,庄稼就会绝产。“十五”期间,盐城供电公司完成电网及农网改造投资4.6亿元,圆满完成“两改一同价”任务,5年减轻农民负担近5亿元,农村网架结构也得到显著改善。如今盐城每年利用电力及时排泄或者蓄留河流湖泊中的水源,在广袤的田间地头,供电企业也全力以赴,做好农业排涝抗旱的电力服务。盐城农业年年丰产丰收,盐城供电公司在地方经济发展中所作的贡献也为政府和百姓广为称道。
近几年来,盐城工业取得了快速发展,拉动了电力需求的快速上升。2003~2005年,江苏连续三年夏季缺电。周士跃通过调研发现,高峰时段一般缺电10万千瓦,而低谷窝电10万千瓦;高峰缺电约2个小时,低谷窝电约6个小时。只要将错峰有序用电工作落到实处,就可以将缺电导致的损失降到最小。以此为据,周士跃提出了“限电不限发展”的思路,得到了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分管工业的副市长亲自担任“有序用电管理小组”组长,协调安排市内大型工业企业有序用电,错峰用电,实现全社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周士跃的这一管理举措获得了当年市委颁发的“工作创新奖”。
周士跃十分重视与政府、客户的沟通。去年底,110千伏城中变电所要进行为期45天的改造,对部分城市居民的生活用电有一定影响。周士跃到电视台参加专题访谈节目,先后接受市内3家报社专访,让市民了解工程的进展状况,把这个可能引起客户不满的事件转化为引导全市人民关注电网发展、了解电力企业的契机。遇到事故抢修,盐城供电公司在排查故障的同时,还会安排事后处理机制,对客户说明情况,请求谅解。周士跃说,如果故障发生后不与客户及时沟通,客户并不知道故障的原因,只会归咎于电力企业,影响电力企业的形象和声誉。有了及时的沟通,对我们今后工作的开展十分有益。
在加强错峰管理的同时,周士跃抓住机遇,带领员工加快了电网建设步伐。“十五”期间,完成电网建设投资约42.6亿元,新建500千伏变电站1座、220千伏变电所5座、110千伏变电所17座、35千伏变电所30座、35千伏及以上线路1660.3千米。由于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有政府做后盾,盐城供电公司的电力建设工作一路绿灯,没有发生因地方协调不力引起的工程停滞等现象。企业效益水平快速提升,2005年完成供电量73.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91%,比“九五”末的37亿千瓦时将近翻了一番。
管人育人 激活企业发展动力
周士跃认为,企业发展,人才第一,战略第二,细节第三。反过来说,企业对于员工的意义也十分重大,职业给予员工的,不仅有物质的保障,还要有精神的寄托,要让他们从中寻找到存在感与荣誉感。另外,一个干部在一个岗位上工作久了,没有了工作激情,廉政方面也有可能出问题。为了让手下的中层干部“不出事、能干事、干好事”,周士跃创新人才使用机制,为员工打开了顺畅的事业发展通道。
去年,盐城供电公司进行了一次干部调整。调整的原则是坚持以人为本,先进行摸底,调查中层管理者的个人意愿,然后组织考察,根据德才素质、绩效水平和工作需要综合考虑,确定调整聘任方案。最终,公司职能部室管理岗位减少23%,干部交流比例达到43%,73%的干部如愿以偿,获得了填报志愿的岗位。
周士跃是个重视执行的人,不仅对中层干部要求甚严,也很注重率先垂范。在周士跃的词库中,“解码”是个使用频率相当高的词语。他的工作报告,就是一份“解码”文件,大题目里套着小题目,为的是不把工作停留在思路上,而要落实到计划、执行、检查和改进上。
为抓好安全生产工作,促使各级管理人员到场、到位,周士跃建立了一套安全督察机制。规定各个县级公司和本部生产单位,必须提前一周将有一定规模的安装、检修等施工任务报公司安全督查队,督查队带着摄影摄像设备随时可能到达作业点上,发现问题先摄影摄像,然后由当事人签字,半个月发一次通报,把违章的镜头放到网上,并将结果与管理者的业绩考核挂钩。这一举措,使各单<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