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使者――记陕西省电力公司宝鸡供电局“二保紧修服务队”赵二宝
2006-06-29 07:58:13 来源:人民日报
A-
A+
电力18讯: 本报记者 王乐文
人物小传
赵二宝,1957年生。1977年招工进宝鸡供电局,成为一名线路工;1996年任宝鸡市区电力局紧急修理班班长;2003年7月担任以他的名字命名的“二保紧修服务队”队长,2005年7月任名誉队长。先后被评为陕西省电力公司优秀共产党员、宝鸡市劳动模范、陕西省电力公司劳动模范、“全国用户满意服务明星”,2005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要修电,找二宝”
宝鸡市民中有句广为流传的“口头禅”:“要修电,找二宝,二宝来了没嘛嗒(当地口语,意为没问题)。”这位“二宝”,就是宝鸡供电局“二保紧急修理服务队”名誉队长赵二宝。
1977年,赵二宝进入供电局,这一干就是29年。他虽然只有初中文化,但因为刻苦钻研善于总结,不仅业务熟练,而且对服务区内的行车路径、供电方式、具体接线、用电设备状况等了如指掌。在多年的紧修生涯中,每遇难度大的事儿,赵二宝第一个上杆;雨天抢修危险,他冲锋在前;队里谁生病了,他主动顶上……
2001年除夕,辖区10千伏水泥支线被货场吊车碰断,赵二宝带领全队同志前去抢修,经过一夜奋战,终于在初一早晨5点恢复供电。2002年冬天,一场大雪使10里之外的蟠龙塬村变压器损坏,全村断电。赵二宝和队员一起背着抢修工具,徒步一个多小时赶到村里处理故障……在他的带领下,服务队每年实施紧修服务5000余次,修复率100%。
6月的关中地区,已是热浪翻腾。6月14日下午6点,赵二宝和队员雷宏庆、李义接班后,连续接到3个报修电话,他们立即驱车赶到神农、峡石,晚上10点钟才处理完打麦场故障。回到市区又饥又渴,刚在新民巷一家面馆坐下,又接到报修电话:“胜利路1号楼内断电。”赵二宝擦了一把汗,又开着黄色皮卡车向现场赶去。
“户户亮是我的追求”
赵二宝告诉记者:“我的父辈是从河南逃荒来到宝鸡的,家里很穷,小时候根本用不起电,长大后,就希望家家都能用上电。如今,户户亮就是我的追求。”
在宝鸡市的特困户、孤寡老人眼中,赵二宝是名副其实的“光明使者”。十里铺苗圃新村特困户张文成老人因交不起电费,晚上不敢开灯。赵二宝知道后,上门为老人装上日光灯,并替老人缴了电费,还给老人买了过冬的电暖器。张文成说:“有二宝,我还想多活几年。”狄家坡李雨琴大娘与8岁的孙女相依为命,每月仅靠130元补助费生活。2004年1月初,李大娘家的电灯开关坏了,赵二宝掏钱买来开关换上,临走还留下20元钱,说:“我的电话写在墙上了,以后有啥事您就叫我。”
2005年2月,陕西省电力公司领导到宝鸡供电局检查工作时提出:“彰显服务特色,树立行业形象,需要出现更多的赵二宝,出现更多的‘二保服务队’。”当年3月,第二支“二保紧修服务队”在宝鸡市东分局成立;5月,第三支服务队在偏远的凤县供电分局成立。至此,3支“二保紧修服务队”覆盖了宝鸡供电局整个辖区。
(图片由本报记者王乐文摄)
劳动者感言
把客户当作亲人,以行动赢得理解,用爱心、真情保客户满意、让政府放心。
人物小传
赵二宝,1957年生。1977年招工进宝鸡供电局,成为一名线路工;1996年任宝鸡市区电力局紧急修理班班长;2003年7月担任以他的名字命名的“二保紧修服务队”队长,2005年7月任名誉队长。先后被评为陕西省电力公司优秀共产党员、宝鸡市劳动模范、陕西省电力公司劳动模范、“全国用户满意服务明星”,2005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要修电,找二宝”
宝鸡市民中有句广为流传的“口头禅”:“要修电,找二宝,二宝来了没嘛嗒(当地口语,意为没问题)。”这位“二宝”,就是宝鸡供电局“二保紧急修理服务队”名誉队长赵二宝。
1977年,赵二宝进入供电局,这一干就是29年。他虽然只有初中文化,但因为刻苦钻研善于总结,不仅业务熟练,而且对服务区内的行车路径、供电方式、具体接线、用电设备状况等了如指掌。在多年的紧修生涯中,每遇难度大的事儿,赵二宝第一个上杆;雨天抢修危险,他冲锋在前;队里谁生病了,他主动顶上……
2001年除夕,辖区10千伏水泥支线被货场吊车碰断,赵二宝带领全队同志前去抢修,经过一夜奋战,终于在初一早晨5点恢复供电。2002年冬天,一场大雪使10里之外的蟠龙塬村变压器损坏,全村断电。赵二宝和队员一起背着抢修工具,徒步一个多小时赶到村里处理故障……在他的带领下,服务队每年实施紧修服务5000余次,修复率100%。
6月的关中地区,已是热浪翻腾。6月14日下午6点,赵二宝和队员雷宏庆、李义接班后,连续接到3个报修电话,他们立即驱车赶到神农、峡石,晚上10点钟才处理完打麦场故障。回到市区又饥又渴,刚在新民巷一家面馆坐下,又接到报修电话:“胜利路1号楼内断电。”赵二宝擦了一把汗,又开着黄色皮卡车向现场赶去。
“户户亮是我的追求”
赵二宝告诉记者:“我的父辈是从河南逃荒来到宝鸡的,家里很穷,小时候根本用不起电,长大后,就希望家家都能用上电。如今,户户亮就是我的追求。”
在宝鸡市的特困户、孤寡老人眼中,赵二宝是名副其实的“光明使者”。十里铺苗圃新村特困户张文成老人因交不起电费,晚上不敢开灯。赵二宝知道后,上门为老人装上日光灯,并替老人缴了电费,还给老人买了过冬的电暖器。张文成说:“有二宝,我还想多活几年。”狄家坡李雨琴大娘与8岁的孙女相依为命,每月仅靠130元补助费生活。2004年1月初,李大娘家的电灯开关坏了,赵二宝掏钱买来开关换上,临走还留下20元钱,说:“我的电话写在墙上了,以后有啥事您就叫我。”
2005年2月,陕西省电力公司领导到宝鸡供电局检查工作时提出:“彰显服务特色,树立行业形象,需要出现更多的赵二宝,出现更多的‘二保服务队’。”当年3月,第二支“二保紧修服务队”在宝鸡市东分局成立;5月,第三支服务队在偏远的凤县供电分局成立。至此,3支“二保紧修服务队”覆盖了宝鸡供电局整个辖区。
(图片由本报记者王乐文摄)
劳动者感言
把客户当作亲人,以行动赢得理解,用爱心、真情保客户满意、让政府放心。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