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牛山里的“电货郎”----记河南镇平县四山供电所胡晓恒
2006-05-19 16:25:25 来源:国家电网报
A-
A+
电力18讯:
他是伏牛山深处村民翘首以盼的“电货郎”,是黑夜里村民们牵挂的“光明使者”,是村民们渴望了解山外世界的“红娘”。13年来,他不知穿坏了多少双黄胶鞋,骑坏了多少辆自行车,修理过多少次摩托车。跋山涉水、风餐露宿的农电生活,使一个年仅30多岁、身高1.78米的汉子,体重仅有65公斤。他叫胡晓恒,是河南镇平县四山供电所的一名普通电工。
四山乡位于800里伏牛山腹地,是一个地广人稀的深山乡,面积600多平方公里,90%以上是大山。近年来,虽然实现了“村村通电”,但由于深山里信息闭塞,村民们只有通过电视了解外面的精彩世界。因此,保障对大山里村民的可靠供电,显得尤为重要。
胡晓恒所在的四山供电所只有11名职工,包片管理着13个行政村,他负责6个山村两个台区的电力维护工作。去一趟最偏远的黑虎庙村,要走40多公里山路。该村山高路险,沿途要翻越七八道山梁,过数十条小河,往返一趟至少要两天时间。去年冬季一个大雪纷飞的日子,胡晓恒接到客户的报修电话后,背上10多公斤重的工具包,顶风冒雪赶到了报修地点。待送上电后,他已是棉衣湿透,成了“冰人”。
胡晓恒所包片管理的台区,途经多个村民组。山里人有时需要到山下买些种子、农药或生活用品,往返几十里十分不便。每遇村民们需要买东西,他都主动帮忙从山外捎回来。一来二去,许多村民常常托他带些东西,他也乐此不疲。该乡李家屿村的赵素芬告诉笔者,在丈夫生病的几年中,家里浇个地什么的,每次需要接电,打个电话胡晓恒就来了。就连家里的农药、化肥、种子等都是胡师傅带过来的。去年夏天,气温高达38℃,为了给马老岭村黄泥窝组的刘老伯送农药,胡晓恒骑上摩托车跑了20多公里山路,又步行10多公里才来到独居深山的刘老伯家。有人问:“晓恒,你给刘老伯捎个信,让他自己来取,何必受那个罪!”晓恒说:“叫他到山下来取,既影响农活儿,又不安全,还是我多跑一趟好。”13年来,胡师傅用自己的真诚和汗水,给乡亲们送去了温暖,也赢得了他们的称赞。(杨太伟)
他是伏牛山深处村民翘首以盼的“电货郎”,是黑夜里村民们牵挂的“光明使者”,是村民们渴望了解山外世界的“红娘”。13年来,他不知穿坏了多少双黄胶鞋,骑坏了多少辆自行车,修理过多少次摩托车。跋山涉水、风餐露宿的农电生活,使一个年仅30多岁、身高1.78米的汉子,体重仅有65公斤。他叫胡晓恒,是河南镇平县四山供电所的一名普通电工。
四山乡位于800里伏牛山腹地,是一个地广人稀的深山乡,面积600多平方公里,90%以上是大山。近年来,虽然实现了“村村通电”,但由于深山里信息闭塞,村民们只有通过电视了解外面的精彩世界。因此,保障对大山里村民的可靠供电,显得尤为重要。
胡晓恒所在的四山供电所只有11名职工,包片管理着13个行政村,他负责6个山村两个台区的电力维护工作。去一趟最偏远的黑虎庙村,要走40多公里山路。该村山高路险,沿途要翻越七八道山梁,过数十条小河,往返一趟至少要两天时间。去年冬季一个大雪纷飞的日子,胡晓恒接到客户的报修电话后,背上10多公斤重的工具包,顶风冒雪赶到了报修地点。待送上电后,他已是棉衣湿透,成了“冰人”。
胡晓恒所包片管理的台区,途经多个村民组。山里人有时需要到山下买些种子、农药或生活用品,往返几十里十分不便。每遇村民们需要买东西,他都主动帮忙从山外捎回来。一来二去,许多村民常常托他带些东西,他也乐此不疲。该乡李家屿村的赵素芬告诉笔者,在丈夫生病的几年中,家里浇个地什么的,每次需要接电,打个电话胡晓恒就来了。就连家里的农药、化肥、种子等都是胡师傅带过来的。去年夏天,气温高达38℃,为了给马老岭村黄泥窝组的刘老伯送农药,胡晓恒骑上摩托车跑了20多公里山路,又步行10多公里才来到独居深山的刘老伯家。有人问:“晓恒,你给刘老伯捎个信,让他自己来取,何必受那个罪!”晓恒说:“叫他到山下来取,既影响农活儿,又不安全,还是我多跑一趟好。”13年来,胡师傅用自己的真诚和汗水,给乡亲们送去了温暖,也赢得了他们的称赞。(杨太伟)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