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肩担重任――记宝鸡供电局计算机技术专家李晓娥
2006-05-30 15:51:13 来源:宝鸡供电局
A-
A+
电力18讯: 在我们的日常工作生活中,有一种人,外表气宇轩昂,内心却懦弱猥琐;有一种人,外表柔弱讷言,可内心坚毅豁达。宝鸡供电信通中心女工、局计算机技术专家、劳模和优秀共产党员李晓娥就是一位看似柔弱,可实际非常坚毅的知识女性。几年来,她勤奋学习,用柔弱的双肩,与同伴们一道勇敢地挑起了发展“数字宝鸡供电”的重任,赢得了大家的赞誉与敬重!
1994年7月,李晓娥从南京河海大学计算机系毕业,分配到我局计算机室工作。从参加工作到现在,她把理想、追求牢牢锁定在掌握现代科技技术上,勤奋学习,刻苦钻研,不断进取。
十多年的职业生涯,她服务基层,一丝不苟,服务机关,随叫随到。十多年来,她参与了宝鸡供电局信息化建设从起步到“数字宝鸡供电”的全过程。她参加了多项省级和局级的信息系统开发和网络建设,编制的相关制度多达十几项。其中参与的科技项目有七项获得省公司科技成果奖,七项获得局级科技成果奖,有五篇论文获得局级优秀论文奖。
在这期间,我局的信息化建设也由最初的几个子系统,发展到现在集数据技术、网络技术、视频技术为一体的大型综合管理系统,网络规模也由最初的几个子网,发展到以思科高性能交换机为中心,千兆光缆为主干,百兆交换到桌面的高速以太网,工作站超过700个,网络技术已广泛应用到我局生产、经营、企业管理以及职工生活的方方面面。伴随着企业和职工对网络依赖性的增强,李晓娥也由最初的一般工作人员成长为如今的局级计算机技术专家和高级工程师。
专家的称号对于李晓娥来说,不是耀眼的光环,更多的是责任与重担。为了我局信息化建设,她心甘情愿地付出常人难以想象的心血与汗水。在我局MIS系统升级的关键时期,她几乎没有按时回过一次家。在《办公自动化系统》服务器升级切换过程中,连续十几天,她又放弃节假日,毫无怨言地天天工作到晚上十一、二点。在我局IP地址统一调整的关头,她更是不分昼夜地工作,调整市区分局IP地址、消缺应用程序期间,经常连续工作到凌晨三点多钟。在实施数据库小机双机热备期间,为了不影响整个MIS系统的正常运行,保证数据库的安全可靠,她特意把此项工作放在夜间进行。在数据库小机双机热备系统成功投入运行的前夕,她与同伴们曾连续工作到第二天早晨八点。
在凤县MIS软件开发期间,她身为软件开发项目负责人,撇下不到四岁的孩子,在凤县一干就是三个多月。在系统调试最紧张的时候,每天夜里2点之前,她从未休息过,直到凤县MIS系统通过省公司实用化验收。然而,就在此期间,年迈的老母亲和丈夫同时生病,双双躺在医院的病床上,身边却没有一位亲人照顾他们,入托的儿子更是无人接送。作为母亲的女儿,丈夫的妻子,儿子的妈妈,李晓娥心里矛盾极了,她所能做的,就是把对儿子、对亲人的关爱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用工作的成果冲淡对亲人的歉疚。
有一年国庆节,因服务器运行出现问题,家人又不在身边,她只好带着孩子和一位师傅在机房调试,服务器运行正常了,而孩子却饿得哭了。这时她才发现自己已经在机房呆了整整七个小时,因为工作而让孩子受饿,看到孩子那双委屈饥饿的泪眼,她情不自禁地流下了一位母亲愧疚的泪水。这年国庆节放假七天,她带着儿子和干粮在机房渡过了整整四天。
李晓娥出身农家,从内心深爱勤劳善良的父母,她永远忘不了父母亲曾经在雨雪天,还踏着三轮车卖菜供她上大学的情景,但她却很少能抽出时间,回家看看年迈的双亲,不是她不愿意,而是因为她有太多的事情要做,更多的知识要学。时间对她来说太少、太珍贵了!对于一般女性,节假日、双休天,是逛商场、溜公园、买时装、做美容、陪孩子的美好时光,但对李晓娥来说,却是她钻研业务、努力学习新技术新知识的最佳时机。
近年来,她参加西安交大工程硕士学习即将毕业。她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特长,在全局范围内举办《企业信息化现状与发展趋势》讲座。为调度所、市场营销部、修试工区等众多单位举办计算机技术辅导,并取得多项省级、局级科技成果奖,省级企业管理创新成果奖。先后在《计算机世界》、《电力信息化》杂志、《中国电力报》等国家级专业技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共6篇,其中一篇被国家级组织的电力信息领域学术会议采纳。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李晓娥在工作中付出了艰辛,也得到了领导和职工们的认可。2003年6月,她被聘为我局计算机技术专家。98年被评为陕西省电力系统跨世纪巾帼立功竞赛标兵;2001年被评为陕西省电力公司先进生产工作者;2001年和2005年分别被评为宝鸡供电局劳动模范;2004年又一次被评为陕西省电力公司巾帼建功立业标兵。面对荣誉,李晓娥始终认为,成绩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荣誉只能说明过去,要
1994年7月,李晓娥从南京河海大学计算机系毕业,分配到我局计算机室工作。从参加工作到现在,她把理想、追求牢牢锁定在掌握现代科技技术上,勤奋学习,刻苦钻研,不断进取。
十多年的职业生涯,她服务基层,一丝不苟,服务机关,随叫随到。十多年来,她参与了宝鸡供电局信息化建设从起步到“数字宝鸡供电”的全过程。她参加了多项省级和局级的信息系统开发和网络建设,编制的相关制度多达十几项。其中参与的科技项目有七项获得省公司科技成果奖,七项获得局级科技成果奖,有五篇论文获得局级优秀论文奖。
在这期间,我局的信息化建设也由最初的几个子系统,发展到现在集数据技术、网络技术、视频技术为一体的大型综合管理系统,网络规模也由最初的几个子网,发展到以思科高性能交换机为中心,千兆光缆为主干,百兆交换到桌面的高速以太网,工作站超过700个,网络技术已广泛应用到我局生产、经营、企业管理以及职工生活的方方面面。伴随着企业和职工对网络依赖性的增强,李晓娥也由最初的一般工作人员成长为如今的局级计算机技术专家和高级工程师。
专家的称号对于李晓娥来说,不是耀眼的光环,更多的是责任与重担。为了我局信息化建设,她心甘情愿地付出常人难以想象的心血与汗水。在我局MIS系统升级的关键时期,她几乎没有按时回过一次家。在《办公自动化系统》服务器升级切换过程中,连续十几天,她又放弃节假日,毫无怨言地天天工作到晚上十一、二点。在我局IP地址统一调整的关头,她更是不分昼夜地工作,调整市区分局IP地址、消缺应用程序期间,经常连续工作到凌晨三点多钟。在实施数据库小机双机热备期间,为了不影响整个MIS系统的正常运行,保证数据库的安全可靠,她特意把此项工作放在夜间进行。在数据库小机双机热备系统成功投入运行的前夕,她与同伴们曾连续工作到第二天早晨八点。
在凤县MIS软件开发期间,她身为软件开发项目负责人,撇下不到四岁的孩子,在凤县一干就是三个多月。在系统调试最紧张的时候,每天夜里2点之前,她从未休息过,直到凤县MIS系统通过省公司实用化验收。然而,就在此期间,年迈的老母亲和丈夫同时生病,双双躺在医院的病床上,身边却没有一位亲人照顾他们,入托的儿子更是无人接送。作为母亲的女儿,丈夫的妻子,儿子的妈妈,李晓娥心里矛盾极了,她所能做的,就是把对儿子、对亲人的关爱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用工作的成果冲淡对亲人的歉疚。
有一年国庆节,因服务器运行出现问题,家人又不在身边,她只好带着孩子和一位师傅在机房调试,服务器运行正常了,而孩子却饿得哭了。这时她才发现自己已经在机房呆了整整七个小时,因为工作而让孩子受饿,看到孩子那双委屈饥饿的泪眼,她情不自禁地流下了一位母亲愧疚的泪水。这年国庆节放假七天,她带着儿子和干粮在机房渡过了整整四天。
李晓娥出身农家,从内心深爱勤劳善良的父母,她永远忘不了父母亲曾经在雨雪天,还踏着三轮车卖菜供她上大学的情景,但她却很少能抽出时间,回家看看年迈的双亲,不是她不愿意,而是因为她有太多的事情要做,更多的知识要学。时间对她来说太少、太珍贵了!对于一般女性,节假日、双休天,是逛商场、溜公园、买时装、做美容、陪孩子的美好时光,但对李晓娥来说,却是她钻研业务、努力学习新技术新知识的最佳时机。
近年来,她参加西安交大工程硕士学习即将毕业。她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特长,在全局范围内举办《企业信息化现状与发展趋势》讲座。为调度所、市场营销部、修试工区等众多单位举办计算机技术辅导,并取得多项省级、局级科技成果奖,省级企业管理创新成果奖。先后在《计算机世界》、《电力信息化》杂志、《中国电力报》等国家级专业技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共6篇,其中一篇被国家级组织的电力信息领域学术会议采纳。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李晓娥在工作中付出了艰辛,也得到了领导和职工们的认可。2003年6月,她被聘为我局计算机技术专家。98年被评为陕西省电力系统跨世纪巾帼立功竞赛标兵;2001年被评为陕西省电力公司先进生产工作者;2001年和2005年分别被评为宝鸡供电局劳动模范;2004年又一次被评为陕西省电力公司巾帼建功立业标兵。面对荣誉,李晓娥始终认为,成绩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荣誉只能说明过去,要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