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灯照万家----合肥市供电局邓玲服务队
2006-04-18 09:33:20 来源:安徽日报
A-
A+
电力18讯: 万家灯火齐放的时候,总是有双清澈的眼眸分外明亮。
“我是邓玲。用电上有什么困难,需要我做点什么,您尽管说――”
“没什么没什么。就是想听听你的声音,看看是不是真像别人说的那样……”
老人笑了,信了。邓玲也笑了。“这不仅是一种荣耀,更是一种责任和压力。”
10年前,第一次走上合肥市供电局窗口服务岗位,邓玲还是觉得有些吃力。“脚上不起三层泡,就走不出弯弯道。”从小在山里长大,她深知这个道理。“绝不能让客户轮候时间超过3分钟!”她开始自我加压,利用休息时间苦练微机操作,熟背电价表和邮政编码,业务办理速度迅速提高。
“光熟悉业务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处处留心多多用心。”几个聋哑人来到窗口,将来意写成纸条递给她。出人意料的是,邓玲毫不迟疑地和他们“交谈”起来。原来,她早已悄悄学会了哑语。一名高血压客户突然晕倒,曾经从医14年的邓玲凭着经验做出了准确判断。降压片找来了,白开水倒上了,客户转危为安。
1999年冬,困难企业电表改造申请雪片般飞来。邓玲每天保持着同样的耐心,以同样认真的态度,同样快捷的速度,连续工作10多个小时。那些日子,她没有午休,没有周日,没有白天,没有黑夜。偶尔跑一趟菜场,也总是大包小包拎回来全家要吃半个月的菜。
“把光明和舒畅送给别人,把困难和委屈留给自己,我无怨无悔!”这些年,邓玲先后多次被评为全省电力系统优秀共产党员;她所在的班组先后荣获国家级“青年文明号”、“全国服务明星班组”称号。
一个人再努力,力量也是有限的。2003年,人人谈“非”色变时,邓玲扛起了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的大旗。3年来,这个服务队发放各种资料10000余份,接受用电咨询15600多人次,上门提供服务532人次,捐助失学儿童16名,结对帮扶特困家庭50多户,捐款捐物5万多元。今年2月24日,邓玲服务队荣获“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志愿服务集体”。
【点评】
用心本职倾情奉献
合肥春芽残障人士服务站时艳侠邓玲立足平凡岗位,十年如一日以优质服务赢得社会广泛赞誉。她高度爱岗敬业、全心为民服务的崇高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做好本职工作,必须学会用心、精益求精。邓玲对工作的要求很高,也非常尽心。正是因为用心,所以她的工作能够越做越好;正是因为用心,所以客户总是能够感受到亲情般的温暖。
“本职”工作是有限的,而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敬业奉献,必须学会自我“加压”。真正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主动找事干,不怕自找“麻烦”,才能将本职工作做到位,才能充分实现个人价值。
“我是邓玲。用电上有什么困难,需要我做点什么,您尽管说――”
“没什么没什么。就是想听听你的声音,看看是不是真像别人说的那样……”
老人笑了,信了。邓玲也笑了。“这不仅是一种荣耀,更是一种责任和压力。”
10年前,第一次走上合肥市供电局窗口服务岗位,邓玲还是觉得有些吃力。“脚上不起三层泡,就走不出弯弯道。”从小在山里长大,她深知这个道理。“绝不能让客户轮候时间超过3分钟!”她开始自我加压,利用休息时间苦练微机操作,熟背电价表和邮政编码,业务办理速度迅速提高。
“光熟悉业务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处处留心多多用心。”几个聋哑人来到窗口,将来意写成纸条递给她。出人意料的是,邓玲毫不迟疑地和他们“交谈”起来。原来,她早已悄悄学会了哑语。一名高血压客户突然晕倒,曾经从医14年的邓玲凭着经验做出了准确判断。降压片找来了,白开水倒上了,客户转危为安。
1999年冬,困难企业电表改造申请雪片般飞来。邓玲每天保持着同样的耐心,以同样认真的态度,同样快捷的速度,连续工作10多个小时。那些日子,她没有午休,没有周日,没有白天,没有黑夜。偶尔跑一趟菜场,也总是大包小包拎回来全家要吃半个月的菜。
“把光明和舒畅送给别人,把困难和委屈留给自己,我无怨无悔!”这些年,邓玲先后多次被评为全省电力系统优秀共产党员;她所在的班组先后荣获国家级“青年文明号”、“全国服务明星班组”称号。
一个人再努力,力量也是有限的。2003年,人人谈“非”色变时,邓玲扛起了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的大旗。3年来,这个服务队发放各种资料10000余份,接受用电咨询15600多人次,上门提供服务532人次,捐助失学儿童16名,结对帮扶特困家庭50多户,捐款捐物5万多元。今年2月24日,邓玲服务队荣获“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志愿服务集体”。
【点评】
用心本职倾情奉献
合肥春芽残障人士服务站时艳侠邓玲立足平凡岗位,十年如一日以优质服务赢得社会广泛赞誉。她高度爱岗敬业、全心为民服务的崇高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做好本职工作,必须学会用心、精益求精。邓玲对工作的要求很高,也非常尽心。正是因为用心,所以她的工作能够越做越好;正是因为用心,所以客户总是能够感受到亲情般的温暖。
“本职”工作是有限的,而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敬业奉献,必须学会自我“加压”。真正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主动找事干,不怕自找“麻烦”,才能将本职工作做到位,才能充分实现个人价值。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