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当光明使者排头兵----记德阳电业局共产党员服务队
2005-12-07 09:38:43 来源:德阳日报
A-
A+
电力18讯: 一走进市电业局共产党员服务队的办公大厅,“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永当光明使者排头兵”大幅横幅立即映入眼帘。该共产党员服务队正是坚持这样的服务理念,以“有求必应,有难必帮”为工作宗旨,以良好的企业形象赢得了人民群众的认可,并于2005年11月获得市委宣传部、市总工会授予的德阳市第四届“职业道德建设十佳标兵单位”荣誉称号。
2003年10月,在全省开展“党员先锋工程”活动、全国电力系统广泛开展向李庆长学习和全省电力系统巩固“光明工程”成果的背景下,德阳电业局在城区供电局原社区服务队的基础上组建了“共产党员服务队”。这支年轻的队伍由10名共产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和专业技术骨干组成,平均年龄36岁,有大专生4人。服务队成立两年来,始终坚持以“有求必应、有难必帮”为宗旨,认真做好市区380伏以下用电户及用户专用变压器所有低压线路的维护和检修工作,把电力行业的光和热送到千家万户,实实在在的体现着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服务队承担着繁重的任务,只要是客户需要的,不管是严寒酷暑还是白天黑夜,队员们都必须及时赶到现场。为此,队员们经常放弃节假日休息。据不完全统计,服务队成立两年来,先后接到用户求助电话40412次,上门抢修2127次,“共产党员服务队”这个名字在旌城市民中传颂,被群众称之为“电力110”。
原服务队队长周涛说:“我家住在6楼,好几次晚上12点刚掏出钥匙准备开门,电话就响了,有了任务就要立即赶往现场,这是服务队不成文的规定。”2003年11月的一天,上河苑小区居民的配电箱坏了,电话打到了服务队,队员们接报后立即赶往现场。队员们首先了解了情况,由于房产公司在开发小区时只申请了施工用电,以致造成居民入住后还在用施工电源供电,导致配电箱超负荷运行,造成了配电箱烧坏,这是房产开发商理应为居民解决的事情。服务队员们一方面为居民搭起临时供电设备,一方面向用户讲清这是属于用户产权内的用电,应该向房产开发商提出解决。这并没有得到用户的理解,居民认为用不上电就是应该找供电局,服务队员遭到住户的围攻。他们既不能对群众不礼貌,又不能违反产权用电的有关规定,当时的委屈只能往肚子里咽。2004年6月,原德阳新型材料包装厂的6户下岗职工反映,该厂1999年破产后,电力设备老化,电损巨大,用电价格有时高达每度4元钱,这对于几户贫困户是难以承受的。服务队知道情况后,立即为居民冒雨施工,从准备材料到架设200米长的线路只用了不到两天时间。群众一连串的感谢让服务队员们更加坚定了为群众服好务的决心。
据不完全统计,服务队自成立以来,共开展特殊服务26次,主动上门服务45次,捐助困难户16次,媒体报道7次,收到感谢信5封,感谢电话156次,锦旗5面,受到广大用电户和全社会的广泛赞誉。
本报记者 杜晓鹏 实习生 张文强
2003年10月,在全省开展“党员先锋工程”活动、全国电力系统广泛开展向李庆长学习和全省电力系统巩固“光明工程”成果的背景下,德阳电业局在城区供电局原社区服务队的基础上组建了“共产党员服务队”。这支年轻的队伍由10名共产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和专业技术骨干组成,平均年龄36岁,有大专生4人。服务队成立两年来,始终坚持以“有求必应、有难必帮”为宗旨,认真做好市区380伏以下用电户及用户专用变压器所有低压线路的维护和检修工作,把电力行业的光和热送到千家万户,实实在在的体现着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服务队承担着繁重的任务,只要是客户需要的,不管是严寒酷暑还是白天黑夜,队员们都必须及时赶到现场。为此,队员们经常放弃节假日休息。据不完全统计,服务队成立两年来,先后接到用户求助电话40412次,上门抢修2127次,“共产党员服务队”这个名字在旌城市民中传颂,被群众称之为“电力110”。
原服务队队长周涛说:“我家住在6楼,好几次晚上12点刚掏出钥匙准备开门,电话就响了,有了任务就要立即赶往现场,这是服务队不成文的规定。”2003年11月的一天,上河苑小区居民的配电箱坏了,电话打到了服务队,队员们接报后立即赶往现场。队员们首先了解了情况,由于房产公司在开发小区时只申请了施工用电,以致造成居民入住后还在用施工电源供电,导致配电箱超负荷运行,造成了配电箱烧坏,这是房产开发商理应为居民解决的事情。服务队员们一方面为居民搭起临时供电设备,一方面向用户讲清这是属于用户产权内的用电,应该向房产开发商提出解决。这并没有得到用户的理解,居民认为用不上电就是应该找供电局,服务队员遭到住户的围攻。他们既不能对群众不礼貌,又不能违反产权用电的有关规定,当时的委屈只能往肚子里咽。2004年6月,原德阳新型材料包装厂的6户下岗职工反映,该厂1999年破产后,电力设备老化,电损巨大,用电价格有时高达每度4元钱,这对于几户贫困户是难以承受的。服务队知道情况后,立即为居民冒雨施工,从准备材料到架设200米长的线路只用了不到两天时间。群众一连串的感谢让服务队员们更加坚定了为群众服好务的决心。
据不完全统计,服务队自成立以来,共开展特殊服务26次,主动上门服务45次,捐助困难户16次,媒体报道7次,收到感谢信5封,感谢电话156次,锦旗5面,受到广大用电户和全社会的广泛赞誉。
本报记者 杜晓鹏 实习生 张文强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