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山区的农电工----记弥勒供电有限公司2003、2004年度优秀农村电工杨万清
2006-02-14 10:33:41 来源:云电新闻网
A-
A+
电力18讯: 杨万清,一个很普通的名字,也是一个很普通的人,他不追求万古长青,万世流芳,却追求一生正气,两袖清风。他,1996年毕业于开远交通技校,1996年至1999年在开远公共汽车公司工作。他精通修理,在开远公共汽车公司有丰厚的待遇,然而关注家乡发展,又对农电事业充满无限热爱的他在2000年农网改造的春风吹遍山区每一个村寨时,他毅然辞去令人羡慕的工作,回到家乡――弥勒县西二镇额依村委会关上村当了一名农村电工,从而走上了播种光明的道路。
甘愿做一名农电工。杨万清负责弥勒县西二镇额依村委会10个村800余户的抄收管理及运行维护工作,他负责管理的10个村线损都在6%以下,未拖欠过一分电费,老百姓也从来没有发生过对用电不满的反映。由于他工作优秀,2003年被弥勒供电有限公司西一供电所聘为常用农电工。虽然他身挑两副重担,一要处理供电所的日常维护工作,二要负责辖区老百姓的用电,但他决不推卸自己的责任。为了更好地为辖区老百姓服务,他省吃俭用,把媳妇在家卖得的烤烟钱拿来买一辆摩托车和一部手机,以便及时解决老百姓的用电问题,处理用电故障,深受辖区老百姓的好评。由于他是党员,工作吃苦耐劳,能为老百姓办事,所以西二镇额依村委会几次聘请他当村委会党支部书记,他怕担子过重影响农电管理工作,有损于光明使者的光辉形象,都婉言谢绝。
上为供电所负责,下为老百姓分忧。2003年8月,原管辖弥勒县西一镇红万村的农电工因工作麻痹大意,把非普用户电能表的电度数抄错,个位抄成分位,导致该村线损居高不下,供电所不管从理论上还是从技术上分析都找不出原因,是细心的他发现了这一抄表位数上的错误。两三年下来,红万村有的用户追补电费达两三仟元,这对于经济很不发达的山区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如果不追补电费,企业利益受损失,追补电费,老百姓意见很大,为了平息民愤,供电所只好把原管辖红万村的农电工辞掉。在这出力不讨好的危难关头,许多农电工望而却步都不愿去管红万村,而杨万清却挺身而出,主动承担起红万村的用电抄收管理工作。他以一个共产党员的高风亮节和宽阔胸怀耐心细致地做好人民群众的思想工作,挨家挨户向老百姓解释清楚如何追补电费和追补电量的计算方法。虽然这对于文化水平几乎是文盲的山区老百姓来说听起来犹如天方夜谈,但杨万清却百问不厌,用心解释,使老百姓心里坦然,不交一分不明白电费,做到使群众心服口服,确保了电费回收,真正做到让供电所放心,人民群众满意,政府支持,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支持!
“老百姓的贴心人”。做一个光明使者,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很难,但杨万清,一个普普通通的农电工却在身体力行地实践着,他常说:“灯是亮的,电费是难收的,但我选择做一名光明使者无怨无悔”。他对上为供电所分忧,对下设身处地地为老百姓办事,由于西一供电所地处高寒山区,供电范围广,加上交通不便,老百姓来供电所办一躺事情不容易,业扩报装等事情许多农电工都叫客户来供电所办理,而杨万清管辖区却只要客户一个电话,他就带着《客户办理用电业务申请表》去踏勘,然后带回供电所批复后又去安装,客户在家一个电话就可以解决所有用电问题,所以辖区老百姓亲切地把他称为“老百姓的贴心人”。
由于他工作优秀,成绩突出,2003年、2004年连续两年被评为弥勒供电有限公司优秀农村电工,但他却不满足,他常说服务无止境,我要用我的青春、热血和智慧更好地为山区人民服务,情系万家灯火,奉献南网人的一片爱心,为山区的发展和繁荣作出自己的应有的贡献。
他这样说,也是这样做,让我们记住他的名字,一个常年奔波于偏僻山村和崎岖山路上的光明使者――杨万清。
作者: 弥勒供电有限公司西一供电所 石光学
甘愿做一名农电工。杨万清负责弥勒县西二镇额依村委会10个村800余户的抄收管理及运行维护工作,他负责管理的10个村线损都在6%以下,未拖欠过一分电费,老百姓也从来没有发生过对用电不满的反映。由于他工作优秀,2003年被弥勒供电有限公司西一供电所聘为常用农电工。虽然他身挑两副重担,一要处理供电所的日常维护工作,二要负责辖区老百姓的用电,但他决不推卸自己的责任。为了更好地为辖区老百姓服务,他省吃俭用,把媳妇在家卖得的烤烟钱拿来买一辆摩托车和一部手机,以便及时解决老百姓的用电问题,处理用电故障,深受辖区老百姓的好评。由于他是党员,工作吃苦耐劳,能为老百姓办事,所以西二镇额依村委会几次聘请他当村委会党支部书记,他怕担子过重影响农电管理工作,有损于光明使者的光辉形象,都婉言谢绝。
上为供电所负责,下为老百姓分忧。2003年8月,原管辖弥勒县西一镇红万村的农电工因工作麻痹大意,把非普用户电能表的电度数抄错,个位抄成分位,导致该村线损居高不下,供电所不管从理论上还是从技术上分析都找不出原因,是细心的他发现了这一抄表位数上的错误。两三年下来,红万村有的用户追补电费达两三仟元,这对于经济很不发达的山区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如果不追补电费,企业利益受损失,追补电费,老百姓意见很大,为了平息民愤,供电所只好把原管辖红万村的农电工辞掉。在这出力不讨好的危难关头,许多农电工望而却步都不愿去管红万村,而杨万清却挺身而出,主动承担起红万村的用电抄收管理工作。他以一个共产党员的高风亮节和宽阔胸怀耐心细致地做好人民群众的思想工作,挨家挨户向老百姓解释清楚如何追补电费和追补电量的计算方法。虽然这对于文化水平几乎是文盲的山区老百姓来说听起来犹如天方夜谈,但杨万清却百问不厌,用心解释,使老百姓心里坦然,不交一分不明白电费,做到使群众心服口服,确保了电费回收,真正做到让供电所放心,人民群众满意,政府支持,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支持!
“老百姓的贴心人”。做一个光明使者,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很难,但杨万清,一个普普通通的农电工却在身体力行地实践着,他常说:“灯是亮的,电费是难收的,但我选择做一名光明使者无怨无悔”。他对上为供电所分忧,对下设身处地地为老百姓办事,由于西一供电所地处高寒山区,供电范围广,加上交通不便,老百姓来供电所办一躺事情不容易,业扩报装等事情许多农电工都叫客户来供电所办理,而杨万清管辖区却只要客户一个电话,他就带着《客户办理用电业务申请表》去踏勘,然后带回供电所批复后又去安装,客户在家一个电话就可以解决所有用电问题,所以辖区老百姓亲切地把他称为“老百姓的贴心人”。
由于他工作优秀,成绩突出,2003年、2004年连续两年被评为弥勒供电有限公司优秀农村电工,但他却不满足,他常说服务无止境,我要用我的青春、热血和智慧更好地为山区人民服务,情系万家灯火,奉献南网人的一片爱心,为山区的发展和繁荣作出自己的应有的贡献。
他这样说,也是这样做,让我们记住他的名字,一个常年奔波于偏僻山村和崎岖山路上的光明使者――杨万清。
作者: 弥勒供电有限公司西一供电所 石光学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