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担社会责任 推动经济发展――“十一五”开局年访中山供电局党委书记、局长黄汉棠
2006-02-28 09:12:29 来源:中山日报
A-
A+
电力18讯: 中山供电局2006年总体工作思路是: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南方电网公司、广东电网公司2006年工作会议精神,用南方电网公司大政方针统揽全局,全面落实“强本、创新、领先”的发展战略思路,继续坚持“完善、规范、巩固、提高”的总体要求,全面开展“管理年”活动,在“提高”上下功夫,确保安全供电,加快电网建设,规范经营管理,提升服务水平,推动科技进步,重视人才培养,加强党的建设,建设企业文化,使安全、生产、营销、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的工作进一步提高。
【奋斗目标】
安全生产:不发生重伤及以上人身事故,不发生重大电网事故,不发生特大设备事故和有责任的重大设备事故,不发生恶性误操作事故,不发生因违反调度纪律而造成的性质恶劣的事故,不发生负同等及以上责任的生产性交通事故。城网供电可靠率99.86%,农网供电可靠率99.56%,综合电压合格率98.40%。
电力营销:总供电量129.5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8%。
电网建设:电网建设总投资10.99亿元,投产110千伏及以上变电容量218万千伏安、输电线路164.65千米。确保锦隆、元中等6项输变电工程在今年夏季用电高峰来临前投产。
党风廉政: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目标。不发生影响社会稳定和企业形象的重大违法案件。
无论从过程还是从结局看,一个人一辈子总该做点事。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更应该是这样的。中山供电局在刚刚过去的2005年,在南方电网公司、广东电网公司的正确领导下,在中山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坚持“政府放心、客户满意、员工快乐”的经营理念,上下同欲,圆满完成了2005年各项生产工作任务,年总供电量达到118.0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87%,为“十五”期间目标的实现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总供电量比2001年(56.68亿千瓦时)增加1倍多;日最高负荷220.9万千瓦,比2001年(112万千瓦)提高近1倍;近四年来,电网投资超35亿元,2005年主变压器容量970万千伏安,比2001年主变压器容量315万千伏安,增加2倍多;增加500kV变电站1座,增加220kV变电站4座,增加110kV变电站18座,10千伏及以上线路长度达1453公里,比2001年的长度(720公里)增加1倍。“十一五”时期,中山供电局又有什么新举措?在该局职代会召开前夕,记者专访了中山供电局党委书记、局长黄汉棠。
“中山是我家,发展靠大家。”
记者:今年开工日(2月5日),陈根楷市长到中山供电局慰问时说,中山经济和社会事业的上台阶,供电系统功不可没,中山的历史上会浓墨重彩地记住这一笔。你们是通过什么样的努力才获得市长这么高的评价?
黄汉棠:中山的发展是历史的选择,是社会的必然。因为中山有开明、创新的领导,有开拓、和谐的人民。作为中山社会进步发展的一个行业,而且是一个关系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行业,做到守土有责是我们的责任。近些年来,特别是去年,我们严格按照中国南方电网“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坚持“建立员工终身学习的学习型企业”的管理理念、“政府放心、客户满意、员工快乐”的经营理念和“以人为本、以客为先”的服务理念,作为“电力先行”的供电部门,我们尽了我们应尽的责任,我们做了我们应做的事情。其实,中山的发展,是社会各行各业、与市委、市政府、各部委办局及各镇区的关心支持努力的结果。市委、市政府对我们的表扬,既鼓励,更是鞭策。
“经济要发展,电力必先行。”
记者:中山经济的发展,工业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电能的需求越来越大,供电部门在新的一年里有什么新的举措?
黄汉棠:2005年,我们站在中山经济发展的制高点超前规划电网,完成了《中山“十一五”电网规划》的定编工作,确定了中山电网的整体发展方向;对下属各供电公司《“十五”配网规划》2005年滚动修编稿进行了审查、修编,并编制了可行的解决方案。并克服种种困难,基本上保证了中山用电需要。
今年,在电网建设方面,计划总投资10.99亿元,投产110千伏及以上变电容量218万千伏安、输电线路164.65千米。确保锦隆、元中等6项输变电工程在今年夏季用电高峰来临前投产,缓解中山供电局面。在电网规划方面,完成省公司下达的《中山“十一五”电网通信规划》和《中山“十一五”电网自动化规划》的审查,完成《中山市“十一五”配网规划》的编制工作;完成500千伏三乡变电站的可行性报告的编制和审查工作;完成220千伏下沙站、嘉明电厂至旗乐站C段线路工程选址选线报告和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和审查;完成沙口站(小榄镇)、西山站(三乡镇)、沙仔站(民众镇)、穗安站(西区)、东镇站(火炬区)、顺成站(古镇镇)、横东站(横栏镇)、河西站(板芙镇)建设以及东凤站扩建
【奋斗目标】
安全生产:不发生重伤及以上人身事故,不发生重大电网事故,不发生特大设备事故和有责任的重大设备事故,不发生恶性误操作事故,不发生因违反调度纪律而造成的性质恶劣的事故,不发生负同等及以上责任的生产性交通事故。城网供电可靠率99.86%,农网供电可靠率99.56%,综合电压合格率98.40%。
电力营销:总供电量129.5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8%。
电网建设:电网建设总投资10.99亿元,投产110千伏及以上变电容量218万千伏安、输电线路164.65千米。确保锦隆、元中等6项输变电工程在今年夏季用电高峰来临前投产。
党风廉政: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目标。不发生影响社会稳定和企业形象的重大违法案件。
无论从过程还是从结局看,一个人一辈子总该做点事。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更应该是这样的。中山供电局在刚刚过去的2005年,在南方电网公司、广东电网公司的正确领导下,在中山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坚持“政府放心、客户满意、员工快乐”的经营理念,上下同欲,圆满完成了2005年各项生产工作任务,年总供电量达到118.0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87%,为“十五”期间目标的实现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总供电量比2001年(56.68亿千瓦时)增加1倍多;日最高负荷220.9万千瓦,比2001年(112万千瓦)提高近1倍;近四年来,电网投资超35亿元,2005年主变压器容量970万千伏安,比2001年主变压器容量315万千伏安,增加2倍多;增加500kV变电站1座,增加220kV变电站4座,增加110kV变电站18座,10千伏及以上线路长度达1453公里,比2001年的长度(720公里)增加1倍。“十一五”时期,中山供电局又有什么新举措?在该局职代会召开前夕,记者专访了中山供电局党委书记、局长黄汉棠。
记者:今年开工日(2月5日),陈根楷市长到中山供电局慰问时说,中山经济和社会事业的上台阶,供电系统功不可没,中山的历史上会浓墨重彩地记住这一笔。你们是通过什么样的努力才获得市长这么高的评价?
黄汉棠:中山的发展是历史的选择,是社会的必然。因为中山有开明、创新的领导,有开拓、和谐的人民。作为中山社会进步发展的一个行业,而且是一个关系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行业,做到守土有责是我们的责任。近些年来,特别是去年,我们严格按照中国南方电网“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坚持“建立员工终身学习的学习型企业”的管理理念、“政府放心、客户满意、员工快乐”的经营理念和“以人为本、以客为先”的服务理念,作为“电力先行”的供电部门,我们尽了我们应尽的责任,我们做了我们应做的事情。其实,中山的发展,是社会各行各业、与市委、市政府、各部委办局及各镇区的关心支持努力的结果。市委、市政府对我们的表扬,既鼓励,更是鞭策。
记者:中山经济的发展,工业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电能的需求越来越大,供电部门在新的一年里有什么新的举措?
黄汉棠:2005年,我们站在中山经济发展的制高点超前规划电网,完成了《中山“十一五”电网规划》的定编工作,确定了中山电网的整体发展方向;对下属各供电公司《“十五”配网规划》2005年滚动修编稿进行了审查、修编,并编制了可行的解决方案。并克服种种困难,基本上保证了中山用电需要。
今年,在电网建设方面,计划总投资10.99亿元,投产110千伏及以上变电容量218万千伏安、输电线路164.65千米。确保锦隆、元中等6项输变电工程在今年夏季用电高峰来临前投产,缓解中山供电局面。在电网规划方面,完成省公司下达的《中山“十一五”电网通信规划》和《中山“十一五”电网自动化规划》的审查,完成《中山市“十一五”配网规划》的编制工作;完成500千伏三乡变电站的可行性报告的编制和审查工作;完成220千伏下沙站、嘉明电厂至旗乐站C段线路工程选址选线报告和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和审查;完成沙口站(小榄镇)、西山站(三乡镇)、沙仔站(民众镇)、穗安站(西区)、东镇站(火炬区)、顺成站(古镇镇)、横东站(横栏镇)、河西站(板芙镇)建设以及东凤站扩建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