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送电工的情怀――记通化供电公司“优秀共产党员标兵”温立国
2006-06-29 10:15:57 来源:吉林电力报
A-
A+
电力18讯: ●吕静
“我的工作是为千家万户送去光明,我更为自己是一名送电工人而自豪,再苦再累也要坚持。”这是通化供电公司优秀共产党员标兵温立国常说的一句话。
今年43岁的共产党员、通化供电公司优秀党员标兵温立国,是送电工区送电检修班班长,1983年1月参加工作。24年来,在崎岖的巡线路上洒下了辛勤的汗水。24年时间匆匆而过,曾经年轻力壮的棒小伙,如今已成了40多岁的中年汉子,而这24年间的酸甜苦辣是常人无法够体会到的。
风雨24年
温立国日复一日奋战在铁塔银线间,夏天,酷暑难当,天气炎热,他的脸被晒得火辣辣的,工作服都能挤出水来;冬天,天寒地冻,他顶着寒风,艰难地爬山越岭,不知要摔多少个跟头。除了日晒、雨淋、跋山涉水外,他还要防止野兽侵袭、草耙子叮咬,山里的蚊子叮在身上,一拍一块血。漫漫24年,在炎炎烈日下,在凛冽寒风里,他练就了一身钢筋铁骨,也练就了坚强的意志。
作为班长,他总是将最难、最累的工作留给自己。全长63公里的云水线是一条220千伏线路,135基铁塔有90%屹立深山峻岭之巅,海拔在500米至1200米之间,其中有一条线路接近原始森林,这条巡线路很危险,因为这里没有人烟,有的只是野生动物。这里没有道路,四周都是荆棘、灌木丛,还有陡峭的悬崖,每前行一步都非常艰难。从1993年开始,他每月有6天的时间和同志巡视在这条线路上。2005年10月的一天,他巡线走在这里时,天气骤变,豆粒大的雨点砸得树叶、野草到处乱飞,一会下起了滂沱大雨。已经在路上的温志国不能停留,怀揣着望远镜,一步一滑,不知摔了多少个跟头,雨水浸透了衣服,模糊了双眼。当最后走到常年巡线点农民的家中时,他早已淋成了“落汤鸡”,浑身上下全是泥浆,双腿都不会打弯了……
工作是最大的快乐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作为一名班长,温志国深知自己的责任。由于工作性质,他起早贪黑要走一天,吃不上午饭是常事。长年累月的风餐露宿和不规则的生活,十年前已经将胃切除四分之三的他,身体状况一直不好。当领导要给他调整工作岗位时,他却说:“我不调换工作,没事,这不是什么大病,我已经深深爱上送电这一专业。”
多年来,他总结了“两勤一快”工作法,即:手勤――在巡线工作中,温志国特别注意将影响线路安全的因素记在笔记本上。在高温天气下,他注意交叉跨越线路以及线路附近的环境变化;在严寒天气下,他则特别注意杆塔基础冻鼓及导地线孤垂变化等,为设备的检修提供了准确数据。嘴勤――他不懂就问,以学会技术是目的。在巡线时,他还向沿线村民做护线宣传工作,在送电线路沿线设立了10处护线点,减少了设备外力破坏。眼快――他在每次工程、巡线以及检修现场,他照顾塔上员工的安全,协调地下牵引机械指挥,保证人身和设备安全。
座座铁塔有情,记载着送电工人前行的步伐;条条银线无私,传递着光明使者悠悠的情怀。温立国,一名普普通通的送电工人,正是凭着对送电工作的热爱和痴情,在自己的本职岗位上不断地工作着和奉献着……
“我的工作是为千家万户送去光明,我更为自己是一名送电工人而自豪,再苦再累也要坚持。”这是通化供电公司优秀共产党员标兵温立国常说的一句话。
今年43岁的共产党员、通化供电公司优秀党员标兵温立国,是送电工区送电检修班班长,1983年1月参加工作。24年来,在崎岖的巡线路上洒下了辛勤的汗水。24年时间匆匆而过,曾经年轻力壮的棒小伙,如今已成了40多岁的中年汉子,而这24年间的酸甜苦辣是常人无法够体会到的。
风雨24年
温立国日复一日奋战在铁塔银线间,夏天,酷暑难当,天气炎热,他的脸被晒得火辣辣的,工作服都能挤出水来;冬天,天寒地冻,他顶着寒风,艰难地爬山越岭,不知要摔多少个跟头。除了日晒、雨淋、跋山涉水外,他还要防止野兽侵袭、草耙子叮咬,山里的蚊子叮在身上,一拍一块血。漫漫24年,在炎炎烈日下,在凛冽寒风里,他练就了一身钢筋铁骨,也练就了坚强的意志。
作为班长,他总是将最难、最累的工作留给自己。全长63公里的云水线是一条220千伏线路,135基铁塔有90%屹立深山峻岭之巅,海拔在500米至1200米之间,其中有一条线路接近原始森林,这条巡线路很危险,因为这里没有人烟,有的只是野生动物。这里没有道路,四周都是荆棘、灌木丛,还有陡峭的悬崖,每前行一步都非常艰难。从1993年开始,他每月有6天的时间和同志巡视在这条线路上。2005年10月的一天,他巡线走在这里时,天气骤变,豆粒大的雨点砸得树叶、野草到处乱飞,一会下起了滂沱大雨。已经在路上的温志国不能停留,怀揣着望远镜,一步一滑,不知摔了多少个跟头,雨水浸透了衣服,模糊了双眼。当最后走到常年巡线点农民的家中时,他早已淋成了“落汤鸡”,浑身上下全是泥浆,双腿都不会打弯了……
工作是最大的快乐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作为一名班长,温志国深知自己的责任。由于工作性质,他起早贪黑要走一天,吃不上午饭是常事。长年累月的风餐露宿和不规则的生活,十年前已经将胃切除四分之三的他,身体状况一直不好。当领导要给他调整工作岗位时,他却说:“我不调换工作,没事,这不是什么大病,我已经深深爱上送电这一专业。”
多年来,他总结了“两勤一快”工作法,即:手勤――在巡线工作中,温志国特别注意将影响线路安全的因素记在笔记本上。在高温天气下,他注意交叉跨越线路以及线路附近的环境变化;在严寒天气下,他则特别注意杆塔基础冻鼓及导地线孤垂变化等,为设备的检修提供了准确数据。嘴勤――他不懂就问,以学会技术是目的。在巡线时,他还向沿线村民做护线宣传工作,在送电线路沿线设立了10处护线点,减少了设备外力破坏。眼快――他在每次工程、巡线以及检修现场,他照顾塔上员工的安全,协调地下牵引机械指挥,保证人身和设备安全。
座座铁塔有情,记载着送电工人前行的步伐;条条银线无私,传递着光明使者悠悠的情怀。温立国,一名普普通通的送电工人,正是凭着对送电工作的热爱和痴情,在自己的本职岗位上不断地工作着和奉献着……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