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沙腹地藏怪柳――记国家电网公司“优质服务标兵”李成双
2006-06-06 09:27:17 来源:国家电网报
A-
A+
电力18讯: 记者 张 真 通讯员 王冠军
位于内蒙古科尔沁草原沙带腹地的奈曼旗,是沙尘暴的源头。这里气候干旱,沙化严重。在大面积的沙漠地带,小草都难以见到,却顽强地生长着一种奇特的植物,当地人称它为怪柳。怪柳之所以怪,是因为它们的出身不详,只知道是随着一场洪水过后,沙漠里便露出了点点绒绒的绿色,这些新生命在干渴中顽强地生存了下来。
在这些怪柳旁,有一个让人赏心悦目的小院落,院里松柏苍翠,花草繁茂,生机盎然。近两年,有关部门多次在这里召开现场会,并不断有各旗县的兄弟单位前来考察学习。这里,就是被东北电网有限公司授予“精品示范窗口”称号的奈曼旗农电局东明供电所。
该所所长叫李成双。这位年轻人是国家电网公司“优质服务标兵”,东北电网有限公司“行风建设先进个人”、“优质服务明星”,通辽市劳动模范,坦诚朴实得就像这片没有杂质的沙土地,而他的工作干劲正如这里的怪柳一样,顽强而坚毅。
上岗就是个“拼命三郎”
2000年3月,李成双被分配到明仁供电所。由于缺少人手,他要负责4个村屯和一个粮种场的用电管理工作。在这地广人稀的沙漠地区,得颠簸60多千米的沙土路才能走完这4个村屯。同事们都以为这个刚刚参加工作的城里娃会打退堂鼓,却没想到,李成双连续跑了一个月后,不仅详细绘制了4个村屯的高低压线路图,而且每户村民的住址都记得一清二楚。他的这种拼命干劲在工作中随处可见:因为宋海青老人的一个报修电话,他在风雨交加的夜晚骑着摩托车跑了7.5千米的路程去抢修;为了让农民不误农时及时灌溉,他在寒风中趟进半冰半水的河渠里处理故障……3年里,他一直用自己微薄的工资为孤寡老人彭云交电费。2003年,当他调离明仁供电所时,几十名乡亲含泪相送。
骨子里的“精品”意识
2003年5月,李成双被任命为东明供电所副所长,一年后升任所长。也许李成双骨子里就有一种“精品”意识,天生爱较真的他什么都想干得最好。
供电所的工作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18名职工,担负着变电运行、线路维护、电费管理等多项工作,用电客户多达8100户。李成双上任所长后,上级对供电所规范化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并确定东明供电所为示范点,这对李成双来说无疑是个压力,但也正符合了他骨子里的“精品”意识。
其身正,不令则行。为了让职工们自觉形成良好的工作习惯,一向不善言辞的李成双以自己的行为来影响职工。一些职工填写账卡和各项记录不认真、不规范,李成双就自己填写了一本抄表卡,并做了几页巡线记录,当职工们看到所长那工工整整、一丝不苟的字迹时,无不心服口服。
既像所长,又像民工
军人出身的李成双办事沉稳,不苟言笑。但在工作中,他能和普通民工打成一片,和他们干一样的活儿。在恶劣天气事故多发期间,他经常带上工具和值班员一道顶风冒雪前去抢修。
2006年4月18日至19日,一场暴风雪突袭奈曼大地,给电力线路造成了严重破坏,全局10千伏线路杆塔折断了173基,而东明供电区就折断了71基。灾情发生后,李成双连夜制定巡线和抢险方案,并几次走进风雪中与运行员们一起清除变电设备上的覆冰和黏雪。
为了尽早恢复供电,李成双和职工们一起拖电杆、扛导线、挖杆坑、上杆架线,绳索在他的身上留下了道道血痕。饿了,他们就在工地上吃几口馒头咸菜;渴了,他们就喝几口凉水。村民们感动了,自发送来了茶水和食品,村委会也组织了十余名村民义务帮助施工。正是靠着这种齐心协力的干劲,他们仅用7天的时间就修复了大面积受损的供电线路。
位于内蒙古科尔沁草原沙带腹地的奈曼旗,是沙尘暴的源头。这里气候干旱,沙化严重。在大面积的沙漠地带,小草都难以见到,却顽强地生长着一种奇特的植物,当地人称它为怪柳。怪柳之所以怪,是因为它们的出身不详,只知道是随着一场洪水过后,沙漠里便露出了点点绒绒的绿色,这些新生命在干渴中顽强地生存了下来。
在这些怪柳旁,有一个让人赏心悦目的小院落,院里松柏苍翠,花草繁茂,生机盎然。近两年,有关部门多次在这里召开现场会,并不断有各旗县的兄弟单位前来考察学习。这里,就是被东北电网有限公司授予“精品示范窗口”称号的奈曼旗农电局东明供电所。
该所所长叫李成双。这位年轻人是国家电网公司“优质服务标兵”,东北电网有限公司“行风建设先进个人”、“优质服务明星”,通辽市劳动模范,坦诚朴实得就像这片没有杂质的沙土地,而他的工作干劲正如这里的怪柳一样,顽强而坚毅。
上岗就是个“拼命三郎”
2000年3月,李成双被分配到明仁供电所。由于缺少人手,他要负责4个村屯和一个粮种场的用电管理工作。在这地广人稀的沙漠地区,得颠簸60多千米的沙土路才能走完这4个村屯。同事们都以为这个刚刚参加工作的城里娃会打退堂鼓,却没想到,李成双连续跑了一个月后,不仅详细绘制了4个村屯的高低压线路图,而且每户村民的住址都记得一清二楚。他的这种拼命干劲在工作中随处可见:因为宋海青老人的一个报修电话,他在风雨交加的夜晚骑着摩托车跑了7.5千米的路程去抢修;为了让农民不误农时及时灌溉,他在寒风中趟进半冰半水的河渠里处理故障……3年里,他一直用自己微薄的工资为孤寡老人彭云交电费。2003年,当他调离明仁供电所时,几十名乡亲含泪相送。
骨子里的“精品”意识
2003年5月,李成双被任命为东明供电所副所长,一年后升任所长。也许李成双骨子里就有一种“精品”意识,天生爱较真的他什么都想干得最好。
供电所的工作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18名职工,担负着变电运行、线路维护、电费管理等多项工作,用电客户多达8100户。李成双上任所长后,上级对供电所规范化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并确定东明供电所为示范点,这对李成双来说无疑是个压力,但也正符合了他骨子里的“精品”意识。
其身正,不令则行。为了让职工们自觉形成良好的工作习惯,一向不善言辞的李成双以自己的行为来影响职工。一些职工填写账卡和各项记录不认真、不规范,李成双就自己填写了一本抄表卡,并做了几页巡线记录,当职工们看到所长那工工整整、一丝不苟的字迹时,无不心服口服。
既像所长,又像民工
军人出身的李成双办事沉稳,不苟言笑。但在工作中,他能和普通民工打成一片,和他们干一样的活儿。在恶劣天气事故多发期间,他经常带上工具和值班员一道顶风冒雪前去抢修。
2006年4月18日至19日,一场暴风雪突袭奈曼大地,给电力线路造成了严重破坏,全局10千伏线路杆塔折断了173基,而东明供电区就折断了71基。灾情发生后,李成双连夜制定巡线和抢险方案,并几次走进风雪中与运行员们一起清除变电设备上的覆冰和黏雪。
为了尽早恢复供电,李成双和职工们一起拖电杆、扛导线、挖杆坑、上杆架线,绳索在他的身上留下了道道血痕。饿了,他们就在工地上吃几口馒头咸菜;渴了,他们就喝几口凉水。村民们感动了,自发送来了茶水和食品,村委会也组织了十余名村民义务帮助施工。正是靠着这种齐心协力的干劲,他们仅用7天的时间就修复了大面积受损的供电线路。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