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红河供电局带电班 走近线路“特种兵”
2006-06-26 10:55:20 来源:
A-
A+
电力18讯: 编者按:他们有一份对带电作业的执着,更有一份永永远远的责任感。他们“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他们与天斗与地斗,艰辛地维护着电网的安全;他们侠骨柔肠,热爱工作,关心同事………这支专业的带电作业队伍究竟有着怎样的工作和生活状态?带着这个问题,请与我一道走近红河供电局带电班,去发掘这群电力一线“特种兵”工作与生活的故事。
本网讯 云南红河州地处滇南低纬高原,地形地貌错综复杂,按年平均气温分布,相当于我国从海南岛到东北大兴安岭的不同气候带类型。“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是这里气候的真实写照。难怪人们会用“与天斗与地斗”来形容这里的线路工人维护电网安全的艰辛。是的,这里的线路工人们,在技术较量的同时,还须具备挑战大自然的铮铮硬骨。线路工作已经成了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颗凡心尽显“侠情”
“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这是红河供电局输电管理所所有线路工人的座右铭。“吃苦耐劳,雷厉风行”,是他们维护电网安全必备的条件。
清晨7点,我有幸随一行线路工人披荆斩棘攀上山顶,呼呼的冷风令塔脚下的我禁不住发抖,朝山下望去,更是令我不寒而栗。悬挂于杆塔的软梯虽加以固定,但仍在风中不住地摇摆,只见三位作业师傅熟练地沿梯而上。我在承受了半个多小时的担忧和恐惧之后,眼看新屏支线T接点A、B、C三相的线夹一一更换完毕。高班长与另一工作点的人员取得联系,确认人员准备撤出工作点下山后,方才通知可以恢复送电。看起来花不了多少时间的工作任务,却要花更多的时间去征服高山草莽。对此,高班长却笑称:“换几个线夹看着简单,可咱们不能因为几个小线夹而在越南友人面前丢了面子不是?绿河线是对越送电的主要输电通道,如果线路出现问题,那开的可就是‘国际玩笑’喽。”
紧急时分感悟“特殊”
5月中旬的一天,开山炸石一声炮响,致使220千伏弥开线107至108号导线两处遭受重创,一处28股铝丝的导线炸断25股,钢芯被擦伤,相隔3米处铝丝断股。重创很有可能因线路负荷增大使导线烧断,并最终导致两端220千伏变电站故障动作甚至失压。
险情随时可能发生。220千伏弥开线是红河电网主网的重要干线,停电处理必须通过省中调。然而,随时可能发生的险情却容不得时间有半点拖延。立即采取带电作业消除这一重大缺陷,是防止事故发生的必须和迫切的解决办法,重担理所当然落在带电班10余名班员的肩头上。接到任务,带电班立即组织人员对作业中导线允许应力、最大使用应力、瞬时破坏应力等进行计算,以求证该缺陷能否承受上人进行带电操作。缺陷分析、研究应急措施……经多方论证,工人们决定用等电位作业法直接进入电场操作,消除这一重大缺陷。当日晚8时许,带电班赶达故障点。工作人员用架空地线作为支撑点悬挂软梯,为加大安全系数,采取先缠绕补强再用马蹄螺栓加固一条相同型号的导线代替原损伤导线,加强导线的导电面积和机械强度……
缺陷终于被消除,4个小时已匆匆逝去。深夜零点的钟声,敲响了他们盼归的心。
安全生产挂嘴边
“干这行,工具就像我们的眼睛,要好好爱护;安全学习就像我们的口粮,必不可少。”作为带电作业班的成员,他们心里都很清楚,带电作业属“双危”作业项目,一旦发生事故,必将导致人身伤亡或电网设备重大事故,容不得半点马虎和差错。这也就难怪他们宁可自己淋着雨也要用衣服保护好自己的作业工具,他们会时时不忘将安全挂在嘴边,放在心里。每次出发前,输电管理所安全员郑师傅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为了任务的圆满完成,为了你们自己,为了你们的家人,请注意安全!”
是的,只要与他们在一起,每个人都能够深深体会到他们付予作业工具、付予同事那种特殊的感情。我无从准确考证,这样一种特殊的感情与这群“特种兵”团结协作,平均每年带电作业近千次,2005年完成带电作业750次,减少停电时间825小时,多供电量1564万千瓦时,并自1973年10月以来连续实现安全生产不间断有着怎样密切的联系。对于他们来说,这是一份对带电作业的执着,是一份永永远远的责任感。(程海燕)
本网讯 云南红河州地处滇南低纬高原,地形地貌错综复杂,按年平均气温分布,相当于我国从海南岛到东北大兴安岭的不同气候带类型。“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是这里气候的真实写照。难怪人们会用“与天斗与地斗”来形容这里的线路工人维护电网安全的艰辛。是的,这里的线路工人们,在技术较量的同时,还须具备挑战大自然的铮铮硬骨。线路工作已经成了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颗凡心尽显“侠情”
“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这是红河供电局输电管理所所有线路工人的座右铭。“吃苦耐劳,雷厉风行”,是他们维护电网安全必备的条件。
清晨7点,我有幸随一行线路工人披荆斩棘攀上山顶,呼呼的冷风令塔脚下的我禁不住发抖,朝山下望去,更是令我不寒而栗。悬挂于杆塔的软梯虽加以固定,但仍在风中不住地摇摆,只见三位作业师傅熟练地沿梯而上。我在承受了半个多小时的担忧和恐惧之后,眼看新屏支线T接点A、B、C三相的线夹一一更换完毕。高班长与另一工作点的人员取得联系,确认人员准备撤出工作点下山后,方才通知可以恢复送电。看起来花不了多少时间的工作任务,却要花更多的时间去征服高山草莽。对此,高班长却笑称:“换几个线夹看着简单,可咱们不能因为几个小线夹而在越南友人面前丢了面子不是?绿河线是对越送电的主要输电通道,如果线路出现问题,那开的可就是‘国际玩笑’喽。”
紧急时分感悟“特殊”
5月中旬的一天,开山炸石一声炮响,致使220千伏弥开线107至108号导线两处遭受重创,一处28股铝丝的导线炸断25股,钢芯被擦伤,相隔3米处铝丝断股。重创很有可能因线路负荷增大使导线烧断,并最终导致两端220千伏变电站故障动作甚至失压。
险情随时可能发生。220千伏弥开线是红河电网主网的重要干线,停电处理必须通过省中调。然而,随时可能发生的险情却容不得时间有半点拖延。立即采取带电作业消除这一重大缺陷,是防止事故发生的必须和迫切的解决办法,重担理所当然落在带电班10余名班员的肩头上。接到任务,带电班立即组织人员对作业中导线允许应力、最大使用应力、瞬时破坏应力等进行计算,以求证该缺陷能否承受上人进行带电操作。缺陷分析、研究应急措施……经多方论证,工人们决定用等电位作业法直接进入电场操作,消除这一重大缺陷。当日晚8时许,带电班赶达故障点。工作人员用架空地线作为支撑点悬挂软梯,为加大安全系数,采取先缠绕补强再用马蹄螺栓加固一条相同型号的导线代替原损伤导线,加强导线的导电面积和机械强度……
缺陷终于被消除,4个小时已匆匆逝去。深夜零点的钟声,敲响了他们盼归的心。
安全生产挂嘴边
“干这行,工具就像我们的眼睛,要好好爱护;安全学习就像我们的口粮,必不可少。”作为带电作业班的成员,他们心里都很清楚,带电作业属“双危”作业项目,一旦发生事故,必将导致人身伤亡或电网设备重大事故,容不得半点马虎和差错。这也就难怪他们宁可自己淋着雨也要用衣服保护好自己的作业工具,他们会时时不忘将安全挂在嘴边,放在心里。每次出发前,输电管理所安全员郑师傅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为了任务的圆满完成,为了你们自己,为了你们的家人,请注意安全!”
是的,只要与他们在一起,每个人都能够深深体会到他们付予作业工具、付予同事那种特殊的感情。我无从准确考证,这样一种特殊的感情与这群“特种兵”团结协作,平均每年带电作业近千次,2005年完成带电作业750次,减少停电时间825小时,多供电量1564万千瓦时,并自1973年10月以来连续实现安全生产不间断有着怎样密切的联系。对于他们来说,这是一份对带电作业的执着,是一份永永远远的责任感。(程海燕)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