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守护电网――记陕西电力公司技术能手胡建利
2006-05-30 15:49:34 来源:宝鸡供电局
A-
A+
电力18讯: 继电保护是电网的安全屏障,是一项细致、繁琐、严谨、容不得半点差错的工作,因而被誉为电力系统“默默无闻的哨兵”。宝鸡供电局胡建利同志在继电保护岗位上认真负责、勤奋钻研、严谨细致,十多年,就象他所从事的专业一样,默默无闻地不断努力,用心守护电网,赢得了上下一致好评。
刚参加工作时,胡建利和大多数新人一样,感觉继电保护简直深不可测,无从下手,书本知识与实践工作的差距让他寝食难安。为了尽快替大家分担工作,不当班里的“闲人”,白天他积极参加现场工作,一点一滴积累经验,晚上不顾劳累继续学习钻研。平时的培训他的笔记最厚,问题最多。凭着不懈的努力,他很快掌握了继电保护工作的要领,并成为工作负责人。2001年在全局城农网改造中,他负责110KV双石铺变综合自动化改造二次部分安装施工,这是他接受的第一个施工项目,由于是在旧站基础上分期改造,任务紧、难度大,他把这次工作当作锻炼自己工作能力的不可多得的机会,提前1月就埋头熟悉图纸,从保护配置到回路设计原理入手,翻阅设计规范、技术规程和反措要点等相关规程,结合图纸摸清了每一根电缆、每一个元件的用途,核对旧图纸制定改造技术方案和过渡措施。在现场工作中,他在晚上大家都睡觉的时候,还在思考第二天工作如何去干,特别是在后期改造完成即将投运时,他连续两天两夜未合眼,从传动、YH二次核相、带负荷测试,他都逐项检查。他有一个随身携带的笔记本,记录着全站LH极性、接地点的位置、每天工作小结等。严谨、勤奋的工作态度,使这次综自改造顺利完工。在以后的工作中,他不断总结提高,在工作实践中锻炼自己,使自己的技术水平走在了专业的前面,2002年12月,他光荣地成为省公司继电保护技术攻关组成员。
不怕吃苦,以身作则,注重团结带领同事一道严格履行岗位职责,保证电网安全运行是胡建利的一贯作风。2003年的3341开关失灵保护误动事故调查,他连续工作30多个小时,对保护及二次回路接线重新进行检查,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在排除了回路接线错误的可能后,协同厂家技术人员检查装置,最后终于确定了误动的原因。2005年6月的一天,晚上8点多刚从变电站回到办公室的他接到一个电话,八里桥变一个开关怎么都合不上。他二话不说,叫上刚回来的原班人马以最快的速度赶到了八里桥。由于八里桥站使用的是Sepam2000进口装置,说明书都是英文,大家都束手无策。只见胡建利掏出自己的笔记本开始翻阅。经过他不断地查定值、对图纸、量结点,最终找到了问题所在。处理了这个问题已经是凌晨4点多了,第二天早上7点,他带着一双熬红的双眼又出现在去马营变电站的车上。2005年9月,地处秦岭深处的凤县地区有7个变电站要连续停电检修,时任班长的他既要指导工作负责人全面布置安全措施,安排好工作进度,又要考虑人员的生活保障。由于是长时间连续工作,加上人手不足,特别是到了工作后期,连续长时间工作使很多人情绪有了波动,在这关键时刻,他除了给大家打气鼓劲,还带头挑最重的担子,逐项检查小组工作,当这项工作保质按期地完成了任务时,精神帅气的他累的又黑又瘦。
在全局开展的规范化持卡作业中,他负责编写《线路保护检验作业手册》、《保护改定值作业手册》、《保护消缺作业手册》、《保护验收作业手册》等6项作业手册及相关作业卡。为了保证其操作性、规范性强,他加班加点,根据现场工作实际和规程规定要求,从工作前期准备、现场作业到后续记录和资料归档,不放过任何细小问题,严格控制步骤和项目。在完成编写后又对专业所有作业手册进行了校正直至出版,期间他放弃多个休息日,最终使规范化作业这项工作在本专业既得到了工人的拥护,又受到了专家的好评。
胡建利常说:“人只有不断学习才会进步,不断总结才会突破”。2000年全省继电保护技术比武中,他只获得理论成绩第五名。通过这次比赛,他清醒的认识到了自己的差距,从而加强平日的理论学习,结合实际工作不断充实自己,在2002年省公司继电保护技术比武前期,他给自己排出了学习计划,每天都熬到深夜,通过3个月的系统学习,他的业务水平又有了质的飞跃,比武中获得个人第一名、供电组一等奖的殊荣,并经层层选拔作为陕西供电企业唯一一名代表省公司参加了全国继电保护技术比武,并获得94分的好成绩。正是由于他有一股不怕难的钻劲,有一股不怕苦的拼劲,2003年通过了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本科答辩,获得了本科文凭,2004年获得陕西省优秀青年岗位能手称号,2005年被评为局优秀共产党员的同时,还被聘为省公司A级技术能手。
在成绩面前,胡建利想的最多的是怎样提高整个专业人员的技能水平。为此,他根据自己的学习和工作经验,结合实际情况,细心编制授艺计划和培训目标。他把工作现场当作培训课堂,每次外出工作都尽量要年轻同志多动手操作,同时将保护理论穿插其中
刚参加工作时,胡建利和大多数新人一样,感觉继电保护简直深不可测,无从下手,书本知识与实践工作的差距让他寝食难安。为了尽快替大家分担工作,不当班里的“闲人”,白天他积极参加现场工作,一点一滴积累经验,晚上不顾劳累继续学习钻研。平时的培训他的笔记最厚,问题最多。凭着不懈的努力,他很快掌握了继电保护工作的要领,并成为工作负责人。2001年在全局城农网改造中,他负责110KV双石铺变综合自动化改造二次部分安装施工,这是他接受的第一个施工项目,由于是在旧站基础上分期改造,任务紧、难度大,他把这次工作当作锻炼自己工作能力的不可多得的机会,提前1月就埋头熟悉图纸,从保护配置到回路设计原理入手,翻阅设计规范、技术规程和反措要点等相关规程,结合图纸摸清了每一根电缆、每一个元件的用途,核对旧图纸制定改造技术方案和过渡措施。在现场工作中,他在晚上大家都睡觉的时候,还在思考第二天工作如何去干,特别是在后期改造完成即将投运时,他连续两天两夜未合眼,从传动、YH二次核相、带负荷测试,他都逐项检查。他有一个随身携带的笔记本,记录着全站LH极性、接地点的位置、每天工作小结等。严谨、勤奋的工作态度,使这次综自改造顺利完工。在以后的工作中,他不断总结提高,在工作实践中锻炼自己,使自己的技术水平走在了专业的前面,2002年12月,他光荣地成为省公司继电保护技术攻关组成员。
不怕吃苦,以身作则,注重团结带领同事一道严格履行岗位职责,保证电网安全运行是胡建利的一贯作风。2003年的3341开关失灵保护误动事故调查,他连续工作30多个小时,对保护及二次回路接线重新进行检查,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在排除了回路接线错误的可能后,协同厂家技术人员检查装置,最后终于确定了误动的原因。2005年6月的一天,晚上8点多刚从变电站回到办公室的他接到一个电话,八里桥变一个开关怎么都合不上。他二话不说,叫上刚回来的原班人马以最快的速度赶到了八里桥。由于八里桥站使用的是Sepam2000进口装置,说明书都是英文,大家都束手无策。只见胡建利掏出自己的笔记本开始翻阅。经过他不断地查定值、对图纸、量结点,最终找到了问题所在。处理了这个问题已经是凌晨4点多了,第二天早上7点,他带着一双熬红的双眼又出现在去马营变电站的车上。2005年9月,地处秦岭深处的凤县地区有7个变电站要连续停电检修,时任班长的他既要指导工作负责人全面布置安全措施,安排好工作进度,又要考虑人员的生活保障。由于是长时间连续工作,加上人手不足,特别是到了工作后期,连续长时间工作使很多人情绪有了波动,在这关键时刻,他除了给大家打气鼓劲,还带头挑最重的担子,逐项检查小组工作,当这项工作保质按期地完成了任务时,精神帅气的他累的又黑又瘦。
在全局开展的规范化持卡作业中,他负责编写《线路保护检验作业手册》、《保护改定值作业手册》、《保护消缺作业手册》、《保护验收作业手册》等6项作业手册及相关作业卡。为了保证其操作性、规范性强,他加班加点,根据现场工作实际和规程规定要求,从工作前期准备、现场作业到后续记录和资料归档,不放过任何细小问题,严格控制步骤和项目。在完成编写后又对专业所有作业手册进行了校正直至出版,期间他放弃多个休息日,最终使规范化作业这项工作在本专业既得到了工人的拥护,又受到了专家的好评。
胡建利常说:“人只有不断学习才会进步,不断总结才会突破”。2000年全省继电保护技术比武中,他只获得理论成绩第五名。通过这次比赛,他清醒的认识到了自己的差距,从而加强平日的理论学习,结合实际工作不断充实自己,在2002年省公司继电保护技术比武前期,他给自己排出了学习计划,每天都熬到深夜,通过3个月的系统学习,他的业务水平又有了质的飞跃,比武中获得个人第一名、供电组一等奖的殊荣,并经层层选拔作为陕西供电企业唯一一名代表省公司参加了全国继电保护技术比武,并获得94分的好成绩。正是由于他有一股不怕难的钻劲,有一股不怕苦的拼劲,2003年通过了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本科答辩,获得了本科文凭,2004年获得陕西省优秀青年岗位能手称号,2005年被评为局优秀共产党员的同时,还被聘为省公司A级技术能手。
在成绩面前,胡建利想的最多的是怎样提高整个专业人员的技能水平。为此,他根据自己的学习和工作经验,结合实际情况,细心编制授艺计划和培训目标。他把工作现场当作培训课堂,每次外出工作都尽量要年轻同志多动手操作,同时将保护理论穿插其中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