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吴桥县电业局周桂兴其人其事
2006-05-16 14:37:33 来源:国家电网报
A-
A+
电力18讯: 张玉华
“常年身穿绿军衣,左挎钥匙右挎机。脚踏飞鸽腋夹包,远看像书记,近瞅是我们的周桂兴。”周桂兴是谁?他是河北省吴桥县电业局一名普通的农电工。
说起周桂兴,人们都竖大拇指:“他工作认真,热心肠,好人!”老周为人正直,和蔼可亲,对工作尽职尽责,一丝不苟,对乡亲们的事儿更是上心,有求必应。
实话实说
一次,吴桥县电力局局长下乡调研,开座谈会了解农村低压线损率高的原因。
会上,农电工们畅所欲言,实话实说。有的电工说:“我们村低压线路长,线损率就高。”有的说:“我们村居民居住太分散,供电半径大。”轮到周桂兴发言了,他不紧不慢地说:“没有赔面的厨子。”这句话引起了调研人员的注意,希望他能说得更清楚点儿。老周接着说:“客户用电是权利,缴费是义务。干电工这行全凭良心,中饱私囊的事咱不干,必须腿跑勤点,眼盯紧点,保证电量不流失,不被盗,哪儿会赔呢?”老周的一席话道出了农村线损率高的症结所在。
真心真意
吴桥电力局实施“一户一表”工程中,要给宋门乡更换新型电子表。刚开始时,村民们对安装电子表的事情不太了解,因此都犹豫不决。
面对这种情况,周桂兴挨家挨户进行走访,了解了农民们心中的顾虑所在。掌握情况后,他利用村里的大喇叭对安装电子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进行了详细的解释,让村民们认识到安装电子表的好处,并号召村民们配合搞好电子表的安装工作。与此同时,周桂兴动员村里的干部和自家亲戚、朋友首先换上了电子表,打消了村民的顾虑,使得“一户一表”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安装电子表后,宋门乡电网的可靠性有所提高,农民们用电也从合表计量的方式中解脱出来,不再为邻里收取和分摊电费而烦恼,避免了因总表与分表存在电量差额引起的邻里矛盾。大伙儿都说:“老周真心真意为我们着想,真不知道咋感谢他好!”
古道热肠
周桂兴参加工作三十余载,为乡亲们办了不少实事儿。
去年夏天的一个中午,老周正在家吃饭,电话突然响了。接起电话,村民周宪立气呼呼地质问老周,为什么周围邻居家都有电,自己家却没电。老周说:“在家等着,我这就去。”他放下饭碗,抓起工具包,蹬上破“飞鸽”就来到了周宪立家。
经过仔细查找,周桂兴初步判断事故的原因是顶棚上的主线出现短路。烈日当头,热浪袭人,顶棚里又脏又热,周桂兴汗流浃背、气喘吁吁。周宪立见了,心里过意不去,在下面一个劲儿地招呼:“老周,下来吧,喝点儿水歇歇,凉快了再干吧!”老周笑笑说:“没事儿,我今天非得看看是哪儿的毛病!”问题很快找到,不一会儿他就完成了检修工作。屋里的电风扇又“呼呼”地转了起来。望着一身土、一身汗、满脸泥道子的周桂兴,周宪立夫妇感激得不知说什么才好,一再挽留老周在家吃饭。老周憨厚地说:“咱乡里乡亲的,客气个啥?”说着,跨上车子就回家了。
这样的事,老周不知遇到多少回了,他的朴实、厚道和认真,赢得了村民的交口称赞。为了方便村民,老周的电表钥匙和工具包常年带在身上,随叫随到。对于孤寡老人,他坚持上门服务。村里有个五保户,七十多岁了,腿脚不方便,出门困难,老周总是定期到老人家里帮助检查电线、电灯,及时排除隐患,保证老人的用电安全。
“常年身穿绿军衣,左挎钥匙右挎机。脚踏飞鸽腋夹包,远看像书记,近瞅是我们的周桂兴。”周桂兴是谁?他是河北省吴桥县电业局一名普通的农电工。
说起周桂兴,人们都竖大拇指:“他工作认真,热心肠,好人!”老周为人正直,和蔼可亲,对工作尽职尽责,一丝不苟,对乡亲们的事儿更是上心,有求必应。
实话实说
一次,吴桥县电力局局长下乡调研,开座谈会了解农村低压线损率高的原因。
会上,农电工们畅所欲言,实话实说。有的电工说:“我们村低压线路长,线损率就高。”有的说:“我们村居民居住太分散,供电半径大。”轮到周桂兴发言了,他不紧不慢地说:“没有赔面的厨子。”这句话引起了调研人员的注意,希望他能说得更清楚点儿。老周接着说:“客户用电是权利,缴费是义务。干电工这行全凭良心,中饱私囊的事咱不干,必须腿跑勤点,眼盯紧点,保证电量不流失,不被盗,哪儿会赔呢?”老周的一席话道出了农村线损率高的症结所在。
真心真意
吴桥电力局实施“一户一表”工程中,要给宋门乡更换新型电子表。刚开始时,村民们对安装电子表的事情不太了解,因此都犹豫不决。
面对这种情况,周桂兴挨家挨户进行走访,了解了农民们心中的顾虑所在。掌握情况后,他利用村里的大喇叭对安装电子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进行了详细的解释,让村民们认识到安装电子表的好处,并号召村民们配合搞好电子表的安装工作。与此同时,周桂兴动员村里的干部和自家亲戚、朋友首先换上了电子表,打消了村民的顾虑,使得“一户一表”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安装电子表后,宋门乡电网的可靠性有所提高,农民们用电也从合表计量的方式中解脱出来,不再为邻里收取和分摊电费而烦恼,避免了因总表与分表存在电量差额引起的邻里矛盾。大伙儿都说:“老周真心真意为我们着想,真不知道咋感谢他好!”
古道热肠
周桂兴参加工作三十余载,为乡亲们办了不少实事儿。
去年夏天的一个中午,老周正在家吃饭,电话突然响了。接起电话,村民周宪立气呼呼地质问老周,为什么周围邻居家都有电,自己家却没电。老周说:“在家等着,我这就去。”他放下饭碗,抓起工具包,蹬上破“飞鸽”就来到了周宪立家。
经过仔细查找,周桂兴初步判断事故的原因是顶棚上的主线出现短路。烈日当头,热浪袭人,顶棚里又脏又热,周桂兴汗流浃背、气喘吁吁。周宪立见了,心里过意不去,在下面一个劲儿地招呼:“老周,下来吧,喝点儿水歇歇,凉快了再干吧!”老周笑笑说:“没事儿,我今天非得看看是哪儿的毛病!”问题很快找到,不一会儿他就完成了检修工作。屋里的电风扇又“呼呼”地转了起来。望着一身土、一身汗、满脸泥道子的周桂兴,周宪立夫妇感激得不知说什么才好,一再挽留老周在家吃饭。老周憨厚地说:“咱乡里乡亲的,客气个啥?”说着,跨上车子就回家了。
这样的事,老周不知遇到多少回了,他的朴实、厚道和认真,赢得了村民的交口称赞。为了方便村民,老周的电表钥匙和工具包常年带在身上,随叫随到。对于孤寡老人,他坚持上门服务。村里有个五保户,七十多岁了,腿脚不方便,出门困难,老周总是定期到老人家里帮助检查电线、电灯,及时排除隐患,保证老人的用电安全。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