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的足迹――记鸡泽县电力局线路抢修班
2006-04-15 10:26:00 来源:河北电力报
A-
A+
电力18讯: 青春的足迹
鸡泽县电力局线路抢修班是由24名成员组成,其中30岁以下职工21名,队员是清一色的青年人,他们热情、向上、有朝气,到处充满着勃勃生机,焕发着青春的气息。该班组连年被团市委授予“青年文明号”,被团县委授予“红旗先进班组”、被县局评为“优质服务先进班组”的光荣称号。在这些成绩和荣誉的背后,队员们充满了干劲与冲劲,他们自豪地说:“因为支持,我们才得以大显身手;因为年轻,我们才有了今天的成绩。”
优质服务传佳话
“感受真诚从您开始,优质服务从我先行”,“真诚从第一声问候开始,直到客户满意为止。”这是鸡泽县电力局线路抢修班的服务理念。
每年春播和秋收时节,这个局的线路抢修班的队员便深入到田间、地头为农民服务。2005年6月28日,一面写着“支援农业开发,造福一方百姓”的锦旗送到了电力局领导的手中,送锦旗的小韩固村委会、村党支部代表感激地说:“你们电力局可真是咱老百姓的贴心人,及时雨啊!我代表全村的老百姓对你们线路班的真诚优质服务表示忠心的感谢!”
原来事情是这样的,小韩固村集体经济薄弱,目前全村只有一台50千伏安的农灌变压器,以至于村民浇地难。6月份,上级涉农部门为该村帮扶了三台农灌变压器,为使该村变压器早日投入使用,解决农民的燃眉之急,线路班急事急办,特事特办。线路班班长秦刚建立即带领精干的队员为该村架设线路,安装变压器。他们一边施工,一边帮农民调试电机、讲解安全用电常识。为抢施工进度,他们早上工,晚收工,炎炎的烈日把他们的皮肤晒红了,又晒黑了,一连串的汗水把他们的衣服全湿透了,用力一拧都拧出了水,可他们没有一句牢骚,留下的只有憨厚的笑容和脸上泥土。电业职工心里只有一个念头:让农民早用上电,浇上地。他们的实干精神感动着在场的每一位群众。经过三天的紧张施工,三台高质量高标准的农灌变压器展现在了全村老百姓的面前。电机飞转,一股股清澈的井水流入干渴的大地,农民们笑了。为表达他们的感激之情才出现了开头的一幕。
2005年10月25日因受狂风暴雨的袭击,店上供电所焦佐034线路、店上036线路、风正供电所032线路、双塔供电所申底036线路,多次出现倒杆、断线,6根电杆倒在了风雨中,供电中断。事故就是命令。为尽快恢复供电,线路班立即组织人员赶到事故现场,事故现场震惊了在场的干部职工。面对这一切,他们迅速制定了抢修方案和施工措施。方案已定,抢修人员分兵三路,迎着风雨投入战斗。风猛烈地摇曳着树枝,雨珠无情地打在职工们的脸上,汗水、雨水模糊了职工的双眼。他们没有一个人退缩。凭借一股对人民的忠诚,对电力事业的无比热爱之情,他们经过将近3个小时的紧张“战斗”,终于在19时58分排除了故障,恢复了送电。
做群众身边贴心人
线路抢修班是一支流动于大街小巷的电力“110”,他们无论是严寒酷暑还是刮风下雨,只要客户一个求助电话,他们都能及时赶到现场。2006年3月20日凌晨,椒城饭店电话求助服务分队,称灯泡“爆炸”了。椒城饭店是全县唯一一家集餐饮、住宿为一体的条件较好的接待场所。赶到现场后,队员们发现是因为电压质量不合格引起灯泡频繁被烧坏。停电、验电、挂接地线、调档位、测出口电压、恢复送电,队员们忙了近2个小时,故障排除了,队员们却从侧门悄悄离开,而酒店负责人连一句感谢的话还没来得及对服务队员说。
东双塔村是一个养鸡大村,全村有30多个养鸡专业户,平均每户养鸡都在1000只以上。村里的变压器坏了,但由于集体经济薄弱,无钱更换。没有电,鸡棚不能照明取暖,机器不能粉碎饲料,长此以往,经济损失不可估量。抢修班得知这一情况后,想方设法协调了一台旧变压器,让该村先恢复正常用电,解决了村民们的燃眉之急。纯朴的村民们用大红纸写了感谢信,贴到了县电力局的大门口。
南庄村特困户陈婆婆是一位年过古稀的孤寡老人,老伴已过世多年,生活十分拮据。线路班得到情况后,随即来到陈婆婆家中,房里房外地帮着检查电表、线路,对室内凌乱的照明线路及松动的开关插座进行维护、消缺、整改。
志存高远,可化天地。就是这样一个集体,他们用无悔的青春,打造一个卓越青年集体的品牌;他们用一流的工作,展示着电力工人的风采。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他们正以更为饱满的精神,更负责的态度,更高昂的斗志,为鸡泽县电力事业的发展奉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岳炜)
鸡泽县电力局线路抢修班是由24名成员组成,其中30岁以下职工21名,队员是清一色的青年人,他们热情、向上、有朝气,到处充满着勃勃生机,焕发着青春的气息。该班组连年被团市委授予“青年文明号”,被团县委授予“红旗先进班组”、被县局评为“优质服务先进班组”的光荣称号。在这些成绩和荣誉的背后,队员们充满了干劲与冲劲,他们自豪地说:“因为支持,我们才得以大显身手;因为年轻,我们才有了今天的成绩。”
“感受真诚从您开始,优质服务从我先行”,“真诚从第一声问候开始,直到客户满意为止。”这是鸡泽县电力局线路抢修班的服务理念。
每年春播和秋收时节,这个局的线路抢修班的队员便深入到田间、地头为农民服务。2005年6月28日,一面写着“支援农业开发,造福一方百姓”的锦旗送到了电力局领导的手中,送锦旗的小韩固村委会、村党支部代表感激地说:“你们电力局可真是咱老百姓的贴心人,及时雨啊!我代表全村的老百姓对你们线路班的真诚优质服务表示忠心的感谢!”
原来事情是这样的,小韩固村集体经济薄弱,目前全村只有一台50千伏安的农灌变压器,以至于村民浇地难。6月份,上级涉农部门为该村帮扶了三台农灌变压器,为使该村变压器早日投入使用,解决农民的燃眉之急,线路班急事急办,特事特办。线路班班长秦刚建立即带领精干的队员为该村架设线路,安装变压器。他们一边施工,一边帮农民调试电机、讲解安全用电常识。为抢施工进度,他们早上工,晚收工,炎炎的烈日把他们的皮肤晒红了,又晒黑了,一连串的汗水把他们的衣服全湿透了,用力一拧都拧出了水,可他们没有一句牢骚,留下的只有憨厚的笑容和脸上泥土。电业职工心里只有一个念头:让农民早用上电,浇上地。他们的实干精神感动着在场的每一位群众。经过三天的紧张施工,三台高质量高标准的农灌变压器展现在了全村老百姓的面前。电机飞转,一股股清澈的井水流入干渴的大地,农民们笑了。为表达他们的感激之情才出现了开头的一幕。
2005年10月25日因受狂风暴雨的袭击,店上供电所焦佐034线路、店上036线路、风正供电所032线路、双塔供电所申底036线路,多次出现倒杆、断线,6根电杆倒在了风雨中,供电中断。事故就是命令。为尽快恢复供电,线路班立即组织人员赶到事故现场,事故现场震惊了在场的干部职工。面对这一切,他们迅速制定了抢修方案和施工措施。方案已定,抢修人员分兵三路,迎着风雨投入战斗。风猛烈地摇曳着树枝,雨珠无情地打在职工们的脸上,汗水、雨水模糊了职工的双眼。他们没有一个人退缩。凭借一股对人民的忠诚,对电力事业的无比热爱之情,他们经过将近3个小时的紧张“战斗”,终于在19时58分排除了故障,恢复了送电。
线路抢修班是一支流动于大街小巷的电力“110”,他们无论是严寒酷暑还是刮风下雨,只要客户一个求助电话,他们都能及时赶到现场。2006年3月20日凌晨,椒城饭店电话求助服务分队,称灯泡“爆炸”了。椒城饭店是全县唯一一家集餐饮、住宿为一体的条件较好的接待场所。赶到现场后,队员们发现是因为电压质量不合格引起灯泡频繁被烧坏。停电、验电、挂接地线、调档位、测出口电压、恢复送电,队员们忙了近2个小时,故障排除了,队员们却从侧门悄悄离开,而酒店负责人连一句感谢的话还没来得及对服务队员说。
东双塔村是一个养鸡大村,全村有30多个养鸡专业户,平均每户养鸡都在1000只以上。村里的变压器坏了,但由于集体经济薄弱,无钱更换。没有电,鸡棚不能照明取暖,机器不能粉碎饲料,长此以往,经济损失不可估量。抢修班得知这一情况后,想方设法协调了一台旧变压器,让该村先恢复正常用电,解决了村民们的燃眉之急。纯朴的村民们用大红纸写了感谢信,贴到了县电力局的大门口。
南庄村特困户陈婆婆是一位年过古稀的孤寡老人,老伴已过世多年,生活十分拮据。线路班得到情况后,随即来到陈婆婆家中,房里房外地帮着检查电表、线路,对室内凌乱的照明线路及松动的开关插座进行维护、消缺、整改。
志存高远,可化天地。就是这样一个集体,他们用无悔的青春,打造一个卓越青年集体的品牌;他们用一流的工作,展示着电力工人的风采。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他们正以更为饱满的精神,更负责的态度,更高昂的斗志,为鸡泽县电力事业的发展奉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岳炜)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