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专题 > 农电 > 农电人物 > 正文

郑洪杰:关注老百姓的电力作家

  2005-12-28 16:57:41    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 
A- A+
电力18讯:    金秋十月,江苏徐州供电公司员工郑洪杰的小小说集《红唇》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这是郑洪杰的第6部文学著作。屈指算来,在20多年的创作生涯中,他已经发表了200多万字的作品。尤其值得提及的是,他的小小说无论数量和质量,都已经位居中国当代小小说队伍的前列。日前,笔者在街头漫步,书摊前见盗版的《中国小小说名家新作》和《微型小说300篇》,翻了翻,又见郑洪杰的多篇小说被盗。郑洪杰的小小说被盗现象自九十年代就屡见不鲜,近几年,他在出版了中短篇小说集《谁来教我爱》后,又集中精力写了部长篇小说《苍穹的眼眸》,并于今年出版,因此,他的小小说写得少了,但仍然能见到他的作品被盗,可见他在我国小小说创作上的影响。
    八十年代中期,身在电力后勤工作的郑洪杰开始从事创作,先在《中国电力报》、《中国企业报》、《新华日报》等发表作品。九十年代,他的作品大量登上国内杂志《小说界》、《萌芽》、《广州文艺》、《雨花》、《延安文艺》、《青年作家》等,并有100多篇小说被《小小说选刊》、《微型小说选刊》、《杂文选刊》选登及几十家出版社出版的《世界微型小说精典》、《当代小小说精品库》、《中国小小说名家精萃》等专集选录,其中,《成名之后》、《端州遗砚》、《老人和墙》等被《中国文学》、《小说月报》等选用或用英、法文字介绍至国外。郑洪杰显然已是我国电力系统作家队伍中的优秀者。
    郑洪杰属“老三届”那拨人,像2700万知青一样,1969年,他在苏北一个贫困的小村度过了七年多的“蹉跎岁月”。正如他在《百花园》杂志的一篇创作谈中所说:“把一生中惟一的青春年华给了那片苍凉又瘠薄的土地,寂寞又贫困的村落,憨朴又自私的乡亲。”显然,闭塞落后的文化荒漠,使知识饥渴而又喜爱文学的他只能“像一只受病的青果,挂在民族瘦弱的枝干上飘摇”。1977年回城的郑洪杰,重新做起了作家梦。但一患多年的疾病使他与死神开了个玩笑。病中,他一边治疗,一边开始了艰苦的自学,以储备创作的力量。用他自己的话说,“即便死,也要写出一篇象样的遗书”。1985年4月,郑洪杰在《徐州日报》发表了处女作,以后便一发而不可收。《中国电力报》创刊后,他如鱼得水,连续夺得了“五莲杯”、“华能杯”等几个文学征文奖,并获得了1995年惟一的一等奖,同时,连续7年获《华东电力报》副刊优秀作品奖。并且,每年都有数十篇作品见于各种报刊杂志。但这十年期间,他的作品大多取材于农村,显然,那段下放的经历对他影响深重。他在一篇《感谢生活》的文章中说:“在灯下,我一遍遍回望和品读那些生活在农村的岁月,也由此一次次的心酸和亢奋。这些故事,与我那么熟悉,我一闭眼,便会听到那些声响和喘息?”
由此,可以看出,知青生活在郑洪杰的生命年轮里,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痕,也培养了他与农民等社会底层人物的感情和价值取向。在郑洪杰发表的500余篇小小说里,他笔下的人物几乎都是平民百姓。最代表郑洪杰功力的农村题材作品,是发表在1997年《百花园》8期的《郑洪杰小小说十题》,此篇在全国引起巨大反响,其中《六嫂子》一篇被十多家报刊选登,并获年度“读者评选最佳作品奖”。著名评论家冯辉说:“他(郑洪杰)通过塑造具有悖论意义或在深刻的自我矛盾、激烈的自我冲突中显现并丰满起来的人物性格来实现。他的人物往往不是平面型的、内心世界单向的,而是在心理上多重层面的,因而在行为表现上往往做出难以拿常规来解释、难以以常理来推测、难以被常人所认同的举动……在郑洪杰这批农村题材的近作中,六嫂子、二妹子、香香等形象具有典型性,她们丰富了小小说艺术中人物类型的画廊,具有独特的新意。”可见,郑洪杰与他们的熟悉已到了入骨入髓的地步。难怪江苏省作协副主席赵本夫在他的文集《九七年夏天》的序中说:“小小说不好写,这种精致的文学样式需要智慧和思想的火花,需要节制,小中见巧见奇,需要味道。郑洪杰却写得质朴、极富人间情味。进入九十年代后期,郑洪杰的创作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他把创作的重点放在中、短篇小说上,题材也由农村逐步转入城市。但综观他的作品,依然是把目光对准社会低层人物,表现了他强烈的平民意识。”评论家白丁在评论他的作品时说:“在精神向度和审美情趣上,郑洪杰的中篇一如既往地承接了过去那种关注现实、关注小人物生存状况的写作姿态,作品中的人物从个体老板到电影院美工,从小报记者到保险人,从下岗女工到烤羊肉串的个体户,从公司职员到走投无路的卖淫女,组成了一副浮华虚幻的都市图,作者对现实的描摹达到了令人惊心动魄的程度。”
    郑洪杰是个历经坎坷的人,苦难的童年和少年之后,他当过农民、生产队保管员、木匠、油漆匠、门卫、会计、食堂管理员、企业报编辑等。所以,身为“小人物”的他,自有近乎相近的生活阅历和深切感受,有他们的人生芥蒂,他们情感的波澜起伏,才有他对社会弱势群体倾注的同情、关怀和期待。他笔下的人<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陕西地电技能大赛团体二等奖—

2018-10-21

热点排行
  • · 曹进元 赤峰市松山区农电局局长、党委书记
  • · 曹进元 赤峰市松山区农电局局长、党委书记
  • · 陕西地电技能大赛团体二等奖——西安分公司
  • · 全国优秀农村电工能手张延斌:见到比武就来劲儿
  • · 全国优秀农村电工能手张延斌:见到比武就来劲儿
  • · 连云港"连心电"志愿服务队入选先进典型
  • · 石嘴山供电获“自治区巾帼文明岗”称号
  • · 江北供电员工当选青联第四届委员会委员
  • · 宁夏吴忠供电公司倾情奉献铸就试验精兵
  • · 江苏金坛供电供电树苗地里“装表哥”
推荐阅读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