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老区的“电力县长” ――记陕西省洛川县人民政府副县长任小林
2005-12-30 10:29:56 来源:陕西电力报 胡兴平 洛川县委通讯组 桂千富 张明合 李涌
A-
A+
电力18讯: 红五月的首都北京,国电公司“两改一同价”先进事迹巡回报告团首场报告会的主席台上,一位英俊儒雅的年轻人,正面对国家电力公司领导、公司本部、华北电力系统和北京地区地方政府的同志,介绍自己热心支持网改,积极协调工程中各种矛盾,在全国率先完成农网改造任务的事迹。
“我叫任小林,来自陕西黄土高原的革命老区延安,是中国革命史上有名的“洛川会议”所在地洛川县人民政府的副县长。作为一名普通的政府官员,我既不是县委、县政府的最高决策者,也不是直接奋战在农网改造施工一线、出力流汗的电力职工,只是按照党和人民的要求,认真地履行了一名地方政府主管电力工业副县长的责任和义务。我所作的只是一些服务性的工作,党和政府高度评价我的工作成绩,给了我这么高的荣誉,我非常不安,感到受之有愧。回顾1999年3月――8月,洛川县人民群众象当年战争时代闹革命那样鏖战在农网改造工地上,160多个如火如荼的日日夜夜仍历历在目。。。。。。
台下,悉心聆听任小林演讲的陕西省电力公司和洛川县电力局的同志,也被他那充满激情的话语深深打动。望着台上的任小林副县长,大伙翻飞的思绪禁不住跳动着这位“电力县长”在紧张的农网改造战斗中那一幕幕画面和身影。
地处延安市南部地区的洛川县,虽是一个闻名中外的“苹果之乡”,但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贫穷落后的经济条件,使这里千百年来仍属“贫困地区”。如何改变当地靠天吃饭的农村经济条件?提高农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成为1983年毕业于苏州大学,1997年由延安毛纺厂厂长调升洛川县政府主管工交、商贸、城建工作副县长职位的任小林,一直苦苦思索的难题。
1998年下半年,党和政府为拉动国民经济,减轻农民群众的负担,决定投入数千亿资金改造城乡电网。陕西省电力公司走在全国前列,决定将延安市的宝塔区列为第一批试点,提前进行示范工程,向国庆50周年献礼!
这项造福于民,跨越世纪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使得知消息后的任小林激动万分。用他的话来说,这是天上掉下的馅饼,是国家在短时间内投入近亿元将掉到洛川县里的大馅饼,比起平常千方百计、千辛万苦、求爷爷告奶奶也只能争取来几十万、上百万的项目要大得多的馅饼。
洛川县当时还有十几个村子未通电,电力设施陈旧,供电质量极差,用电无保证,30多万亩苹果近20万人口由于缺乏足够的电力供应,连灌溉、饮水都十分困难。电力企业虽然在体制上属垂直条条管理,但这一事业与当地经济、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应该说电网改造、电力体制改革不仅是电力企业的自身的事情,准确地讲是党和政府的大事,是我们共同的事业。如果能搭上农网改造的首班车,对洛川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改善将是一个极好机会,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他将想法与县长、县委书记及时进行了沟通,都觉得这真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一定要千方百计想办法将洛川县争取列为第一批试点县。于是他一面与洛川县电力局局长段福生积极游说延安供电局、省电力公司、省农网办,争取上级领导和主管部门的支持,一面紧锣密鼓地为网改工程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工作。
一天晚上,县电力局局长段福生给任副县长打电话请假,说明天要带几个乡镇的农电站长到外地去参观农网改造示范点,没想到任小林劈头就问:你的车够不够用?
“咋了,还有谁去?”
“都去,全县19个乡镇的领导、农电站长和县电力、计划局等相关部门负责人都去,我也去!”
“啊,好!我马上准备车。
老段,这个西北农电系统有名的硬汉子,怎么也没想到县上领导的决心这么大,思维这么超前,连他这个样样工作走在前的县级电力局局长心里都没底的事,任副县长却在运筹帷幄,步步进逼了。
在组织全县的所有的有关人员到宝鸡等地农网改造的示范村点参观学习,先行介入工作使大家统一思想,提高对农网改造的客观认识,并对协同作战及早实施这一工程作好技术标准、物资供应和其他方面的准备的同时。任副县长代表县委县政府和全县人民主动向省、市电力部门进行了汇报,并立下军令状:一定要保质保量完成好农网改造任务,争当全国先进。当时,许多人都认为他是头脑发热,异想天开,但他相信有机会不争取等于没有机会,没有机会努力争取就会有机会。
1999年3月10日,总投资1.7亿元的延安市农网改造动员大会,在江泽民总书记曾经视察过的宝塔区枣园乡庙沟村召开,省市电力部门、延安市委市政府的主要领导都参加了会议。本来上面通知只去一个县领导,正在延安市出差的任小林主动赶去和县长一起参加了会议。使人倍受鼓舞的是在这次动员会上,省电力公司赵杰臣总经理郑重宣布,洛川县和整个延安市供电局所辖一区两县均被列入第一批农网改造的县区之列,并传达国电公司和省委、省政府领导的指示精神,要优先搞好延安地区的农网改造,力争当年完成网改任务,向国庆50周年献礼。
这个好消息对任
“我叫任小林,来自陕西黄土高原的革命老区延安,是中国革命史上有名的“洛川会议”所在地洛川县人民政府的副县长。作为一名普通的政府官员,我既不是县委、县政府的最高决策者,也不是直接奋战在农网改造施工一线、出力流汗的电力职工,只是按照党和人民的要求,认真地履行了一名地方政府主管电力工业副县长的责任和义务。我所作的只是一些服务性的工作,党和政府高度评价我的工作成绩,给了我这么高的荣誉,我非常不安,感到受之有愧。回顾1999年3月――8月,洛川县人民群众象当年战争时代闹革命那样鏖战在农网改造工地上,160多个如火如荼的日日夜夜仍历历在目。。。。。。
台下,悉心聆听任小林演讲的陕西省电力公司和洛川县电力局的同志,也被他那充满激情的话语深深打动。望着台上的任小林副县长,大伙翻飞的思绪禁不住跳动着这位“电力县长”在紧张的农网改造战斗中那一幕幕画面和身影。
地处延安市南部地区的洛川县,虽是一个闻名中外的“苹果之乡”,但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贫穷落后的经济条件,使这里千百年来仍属“贫困地区”。如何改变当地靠天吃饭的农村经济条件?提高农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成为1983年毕业于苏州大学,1997年由延安毛纺厂厂长调升洛川县政府主管工交、商贸、城建工作副县长职位的任小林,一直苦苦思索的难题。
1998年下半年,党和政府为拉动国民经济,减轻农民群众的负担,决定投入数千亿资金改造城乡电网。陕西省电力公司走在全国前列,决定将延安市的宝塔区列为第一批试点,提前进行示范工程,向国庆50周年献礼!
这项造福于民,跨越世纪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使得知消息后的任小林激动万分。用他的话来说,这是天上掉下的馅饼,是国家在短时间内投入近亿元将掉到洛川县里的大馅饼,比起平常千方百计、千辛万苦、求爷爷告奶奶也只能争取来几十万、上百万的项目要大得多的馅饼。
洛川县当时还有十几个村子未通电,电力设施陈旧,供电质量极差,用电无保证,30多万亩苹果近20万人口由于缺乏足够的电力供应,连灌溉、饮水都十分困难。电力企业虽然在体制上属垂直条条管理,但这一事业与当地经济、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应该说电网改造、电力体制改革不仅是电力企业的自身的事情,准确地讲是党和政府的大事,是我们共同的事业。如果能搭上农网改造的首班车,对洛川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改善将是一个极好机会,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他将想法与县长、县委书记及时进行了沟通,都觉得这真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一定要千方百计想办法将洛川县争取列为第一批试点县。于是他一面与洛川县电力局局长段福生积极游说延安供电局、省电力公司、省农网办,争取上级领导和主管部门的支持,一面紧锣密鼓地为网改工程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工作。
一天晚上,县电力局局长段福生给任副县长打电话请假,说明天要带几个乡镇的农电站长到外地去参观农网改造示范点,没想到任小林劈头就问:你的车够不够用?
“咋了,还有谁去?”
“都去,全县19个乡镇的领导、农电站长和县电力、计划局等相关部门负责人都去,我也去!”
“啊,好!我马上准备车。
老段,这个西北农电系统有名的硬汉子,怎么也没想到县上领导的决心这么大,思维这么超前,连他这个样样工作走在前的县级电力局局长心里都没底的事,任副县长却在运筹帷幄,步步进逼了。
在组织全县的所有的有关人员到宝鸡等地农网改造的示范村点参观学习,先行介入工作使大家统一思想,提高对农网改造的客观认识,并对协同作战及早实施这一工程作好技术标准、物资供应和其他方面的准备的同时。任副县长代表县委县政府和全县人民主动向省、市电力部门进行了汇报,并立下军令状:一定要保质保量完成好农网改造任务,争当全国先进。当时,许多人都认为他是头脑发热,异想天开,但他相信有机会不争取等于没有机会,没有机会努力争取就会有机会。
1999年3月10日,总投资1.7亿元的延安市农网改造动员大会,在江泽民总书记曾经视察过的宝塔区枣园乡庙沟村召开,省市电力部门、延安市委市政府的主要领导都参加了会议。本来上面通知只去一个县领导,正在延安市出差的任小林主动赶去和县长一起参加了会议。使人倍受鼓舞的是在这次动员会上,省电力公司赵杰臣总经理郑重宣布,洛川县和整个延安市供电局所辖一区两县均被列入第一批农网改造的县区之列,并传达国电公司和省委、省政府领导的指示精神,要优先搞好延安地区的农网改造,力争当年完成网改任务,向国庆50周年献礼。
这个好消息对任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